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专题讲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专题讲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3 14:05:16

文档简介

七上: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专题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新授】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如玻璃破碎、冰雪融化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吸热等现象。如铁的生锈、煤的燃烧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粒子。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 有无新物质的产生
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粒子
灯丝发光 铁生锈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答案】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冷水浸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加热煎制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取液弃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装袋保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发明的相关做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引爆火药 B.切割纸张
C.雕刻字体 D. 辨别方向
【答案】A
【详解】A.火药爆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切割纸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雕刻字体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3.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粮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文上刻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答案】A
【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
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 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
【答案】B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等。
【详解】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只有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是物理性质,受热易分解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只有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只有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湿衣晾干 D.木柴燃烧
【答案】D
【详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木柴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6.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镁在空气中能燃烧
C.水在常温下会呈液态 D.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C
【详解】A、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镁条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C、水在常温下会呈液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C。
7.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A
【详解】A、用活性炭来净化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酒精与细菌的成分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8.温州有许多非遗工艺,以下工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细纹刻纸 B.黄杨木雕
C.发丝绣图 D.大米酿酒
【答案】D
【详解】A、细纹刻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黄杨木雕,只是黄杨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发丝绣图,只是发丝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C错误。
D、大米酿酒,大米经过酵母菌的作用生成新物质酒精,发生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9.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棒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答案】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铁棒磨成针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0.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配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
【答案】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蒸发甘蔗汁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发酵糯米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睛】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被媒体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答案】C
【详解】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只是将石蜡涂抹在瓜子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只是简单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色素反应均属于化学变化;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
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碘升华
【答案】A
【详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B、煤气爆炸、煤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过程中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 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
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 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
【答案】B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有新物质四氧化三铁生成,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描述的是熔点,属于铁的物理性质,正确;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错误;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铁的性质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铁的物理性质。
14.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车胎爆炸 C.钢铁生锈 D.干冰降雨
【答案】C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B、D选项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钢铁生锈是铁跟空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氧化铁,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选C。
15.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水会电解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
D.水在通常状况下是液体
【答案】D
【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化学变化,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16.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过程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 C.氖管发光 D.煤气中毒
【答案】C
【详解】A、葡萄酿酒产生酒精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
B、食物变质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
C、稀有气体发光属于物理变化,C项正确;
D、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使人体中毒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故选择C项。
17.绵阳市标志性建筑越王楼是中国历史名楼,楼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陶瓷耐腐蚀 B.青铜强度高 C.宣纸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
【答案】B
【详解】A、陶瓷耐腐蚀,耐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青铜强度高,强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
C、宣纸易燃烧,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D、墨迹难氧化,抗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故选B。
18.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煤气爆炸 C.酸雨侵蚀 D.冰山融化
【答案】D
【详解】A、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
B、煤气爆炸,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
C、酸雨腐蚀大理石时,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硫酸钙,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冰山熔化,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19.国庆期间小华跟随父亲一起游完了新光古村落,体验了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在下列体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有( )
(1)拉石磨磨大豆 (2)咀嚼淡白米粉饼皮感觉有点甜
(3)在农庄用麦秆编蒲扇子 (4)在烧烤店利用木炭烧烤
A.(1)(3) B.(2)(4) C.(1)(4) D.(2)(3)
【答案】B
【详解】(1)拉石磨磨大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咀嚼淡白米粉饼皮感觉有点甜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在农庄用麦秆编蒲扇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在烧烤店利用木炭烧烤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二、填空题
20.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 生成。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 钢铁生锈; ② 物质燃烧; ③ 火药爆炸;
④ 食物消化; ⑤ 冰雪消融; ⑥ 电灯发光。
【答案】 有无新物质 ⑤ ⑥ ① ② ③ ④
【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① 钢铁生锈由新物质氧化铁生成,是化学变化; ② 物质燃烧有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③ 火药爆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变化;④ 食物消化是食物在体内发生的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⑤ 冰雪消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⑥ 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物理变化有⑤ ⑥, 化学变化有① ② ③ ④。
21.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小科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具有如下性质: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①易燃、②易挥发、③无色透明的液体;④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请回答:
(1)以上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填文中序号);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临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还常用于为高烧患者擦身,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 的性质,能吸收并带走患者身上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答案】 ① 易挥发
【详解】(1)乙醇具有可燃性,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①;
(2)用酒精为高烧患者擦身时,由于酒精具有易挥发的性质,挥发时吸热使患者身上的热量降低,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故填:易挥发。
22.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铁具有很多的用途,下列是关于铁的性质和变化的叙述;①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②将铁条拉成铁丝;③铁能与氧气反应;④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⑤铁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⑥铁易生锈。这些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 ② ④⑤ ① ③⑥
【详解】①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
②将铁条拉成铁丝,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③铁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能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④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⑤铁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铁易生锈,金属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易生锈,属于化学性质;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④⑤;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③⑥。
23.下列变化中:
①雕琢玉石 ②食物变馊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钢铁生锈。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答案】 ②④⑥ ①③⑤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①雕琢玉石,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食物变馊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蒸气变成冰雪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野火烧不尽发生的过程中森林树木、杂草等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⑤雨打花落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⑥钢铁生锈,产生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属于化学变化的有:②④⑥;属于物理变化的有:①③⑤。
24.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 、 、 。
【答案】 银白色固体 硬度小(软) 熔点低 密度比水小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详解】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这种金属硬度小,能够浮在水面上急速转动说明密度比水小,在水中立刻熔化为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说明这种金属的熔点低、是银白色固体,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填: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
25.酒精是一种 ①无色透明,②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⑤能溶解碘、汽油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可作燃料.以上文字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 ①②③④⑤ ⑥
【详解】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本题中酒精的这五个性质:①无色透明、②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⑤能溶解碘、汽油等物质,都不需要酒精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所以①②③④⑤都是物理性质;而⑥易燃烧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所以⑥是化学性质;⑦可作燃料是酒精的用途。
26.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是描述性质的语句中有易、不易,可以、不可以,能、不能样。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易挥发 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酒精易燃烧 D酒精挥发
【答案】 C A B D
【分析】在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产生新物质的叫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为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应的称为化学性质或者物理性质。
【详解】A 酒精易挥发,酒精挥发,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就是物理性质。
B 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 酒精易燃烧,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化学性质。
D 酒精挥发,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C,A,B,D。
【点睛】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理清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7.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 物质的状态; ② 气味; ③ 硬度; ④ 溶解性;
⑤ 延展性; ⑥ 导电性; ⑦ 酸碱性; ⑧ 可燃性; ⑨ 毒性。
【答案】 ⑦⑧⑨ ①②③④⑤⑥
【详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不稳定性、酸碱性、金属的活泼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故答案为⑦⑧⑨;①②③④⑤⑥。
28.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气体;③比空气稍轻;④在-209.9℃、1.01×105帕的压强下,氮气可变成雪状固体;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⑥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⑦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根据以上信息,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空格内: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 ①②③④⑤ ⑥⑦
【详解】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气体;③比空气稍轻;④在-209.9℃、1.01×105帕的压强下,氮气可变成雪状固体;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等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⑥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⑦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等都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化学性质。
29.氧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④氧气供给呼吸;⑤氧气可使铁制品生锈。
(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有 。
(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有 。
(3)描述氧气用途的有 。
【答案】 ① ②③⑤ ④
【详解】(1)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硬度等,故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①;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都是化学性质;
(3)④氧气供人呼吸,是氧气的用途。
30.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答案】 ① ④ ② ⑤ ③
【详解】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属于物理性质;
②木炭能燃烧,即可燃性,为化学性质;
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属于木炭的用途;
④将木炭粉碎,即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故填①;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将木炭粉碎,即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④;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木炭能燃烧,故填②;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填⑤;
属于用途的是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故填③。七上:4.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专题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新授】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一般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如玻璃破碎、冰雪融化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发热、吸热等现象。如铁的生锈、煤的燃烧等。从微观角度看,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粒子。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 有无新物质的产生
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隔可能改变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粒子
灯丝发光 铁生锈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
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发明的相关做法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引爆火药 B.切割纸张
C.雕刻字体 D. 辨别方向
3.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粮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文上刻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
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 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湿衣晾干 D.木柴燃烧
6.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镁在空气中能燃烧
C.水在常温下会呈液态 D.氧气能供给呼吸
7.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 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8.温州有许多非遗工艺,以下工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细纹刻纸 B.黄杨木雕
C.发丝绣图 D.大米酿酒
9.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棒磨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10.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配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
11.下列被媒体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奶粉中查出含有三聚氰胺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1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
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碘升华
13.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 B.铁在1535℃时变为铁水
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 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
14.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车胎爆炸 C.钢铁生锈 D.干冰降雨
15.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B.水会电解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 D.水在通常状况下是液体
16.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过程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 C.氖管发光 D.煤气中毒
17.绵阳市标志性建筑越王楼是中国历史名楼,楼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陶瓷耐腐蚀 B.青铜强度高 C.宣纸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
18.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煤气爆炸 C.酸雨侵蚀 D.冰山融化
19.国庆期间小华跟随父亲一起游完了新光古村落,体验了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在下列体验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有( )
(1)拉石磨磨大豆 (2)咀嚼淡白米粉饼皮感觉有点甜
(3)在农庄用麦秆编蒲扇子 (4)在烧烤店利用木炭烧烤
A.(1)(3) B.(2)(4) C.(1)(4) D.(2)(3)
二、填空题
20.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 生成。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 钢铁生锈; ② 物质燃烧; ③ 火药爆炸;
④ 食物消化; ⑤ 冰雪消融; ⑥ 电灯发光。
21.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小科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具有如下性质: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①易燃、②易挥发、③无色透明的液体;④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⑤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请回答:
(1)以上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填文中序号);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临床上,酒精除了消毒外,还常用于为高烧患者擦身,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具有 的性质,能吸收并带走患者身上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22.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铁具有很多的用途,下列是关于铁的性质和变化的叙述;①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②将铁条拉成铁丝;③铁能与氧气反应;④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⑤铁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⑥铁易生锈。这些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3.下列变化中:
①雕琢玉石 ②食物变馊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钢铁生锈。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4.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 、 、 。
25.酒精是一种 ①无色透明,②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⑤能溶解碘、汽油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可作燃料.以上文字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化学性质的是 。
26.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是描述性质的语句中有易、不易,可以、不可以,能、不能样。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易挥发 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酒精易燃烧 D酒精挥发
27.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 物质的状态; ② 气味; ③ 硬度; ④ 溶解性;
⑤ 延展性; ⑥ 导电性; ⑦ 酸碱性; ⑧ 可燃性; ⑨ 毒性。
28.在通常状况下,①氮气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气体;③比空气稍轻;④在-209.9℃、1.01×105帕的压强下,氮气可变成雪状固体;⑤常温下,氮气难溶于水;⑥在雷电的作用下,氮气可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有毒物质;⑦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能与氧气合成氨气。根据以上信息,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空格内: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29.氧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④氧气供给呼吸;⑤氧气可使铁制品生锈。
(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有 。
(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有 。
(3)描述氧气用途的有 。
30.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