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讲《1.4 升华和凝华》(同步课件)(共40张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5讲《1.4 升华和凝华》(同步课件)(共40张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4 11: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1.4升华和凝华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目录0102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03升华吸热的应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备课课件(北师大版)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本课件主要内容课程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课程导入
固态
液态
凝固
熔化
液化
汽化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
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 ?
气态
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观察与思考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会变小、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新课教学
小实验
装碘的玻璃密闭容器在酒精灯上加热。
观察物理现象
讨论、探究、交流:
  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新课教学
讨论、探究、交流
    冷却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加热前:碘是(  )态的物体
加热时:碘由(  )态直接变成( )态,条件是(  )热。


吸收




新课教学
归纳总结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凝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吸热)
(放热)
新课教学
学以致用
你能举出生活中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或
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例子吗?
典例精练
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
A、山间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不符合题意;
B、湖面上的寒冰,是水凝固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草地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符合题意;
D、树叶上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如图所示,“泼水成冰”是严寒天气下,北方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现象,当热水被洒向空中,其周围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在空中形成根根分明的“线条”。下列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与之相同的是(  )
A.山间的大雾 B.湖面上的寒冰
C.草地上的白霜 D.树叶上的露
典例精练
(1)凝华;(2)凝华放热;(3)用酒精灯加热盛有固态碘的烧杯,一段时间后,再把水滴滴几滴在玻璃板的上表面,熄灭酒精灯,等一会儿会看见固体碘出现在玻璃板内表面,同时水滴不见了,由于水的蒸发,玻璃板的温度应该降低,当用手摸玻璃板,可以发现玻璃板比较热,这说明凝华放热。
2、如图所示的是小矾同学为探究物质凝华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而设计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碘吸热后升华成碘蒸气,不一会儿看到盖住杯口的玻璃板内表面有碘颗粒出现,这是碘蒸气 形成的。
(2)于是她提出的猜想是 。
(3)为验证猜想可采取的实验方法是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又是什么现象?
升华
新课教学
升华
冬天冰冻
的衣服变干?
新课教学
雪人变小了
升华
新课教学
雪 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新课教学
“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雾淞,是由水气凝华而
成的、是凝聚在地面物
体迎风面上呈针状和粒
状的乳白色疏松的微小
冰晶或冰粒。
新课教学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
摄氏零度以下的物体,
直接凝华为固体。
“霜”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教学
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灯丝变细是为什么?
先升华后凝华
新课教学
干冰
即二氧化碳固体,它很容易直接变成气体,属于 现象,
升 华
典例精练
A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B、夏天,洒在室内的地上的水变干了
C、初春的早上,瓦片上出现的霜
D、深秋的夜晚,空气中出现的雾
典例精练
D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B、放在敞开的窗口中的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慢慢的变小,以致消失
D、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出现的窗花
升华吸热的应用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干冰,它很容易直接变成气体,属于升华现象,因为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一、冷藏食物
新课教学
二、灭火
干冰灭火器
新课教学
三、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中 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
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
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
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典例精练
人们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其过程是,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进入冷云层,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
请说出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物态变化过程(请根据课本回答)。
课堂小结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一、升华
1. 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 条件:升华吸热---升华制冷。
二、凝华
1.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条件:(遇冷) 凝华放热。
固态
气态
凝化
升化
课堂小结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在图描述的四个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将回收的铁块化成铁水
B.阿姨擦过的地面很快变干
C.刚出锅的馒头冒出的“白气”
D.寒冬,边防军人睫毛上出现的白霜
D
课堂练习
2.北方冬季气温低于-30℃时,将热水以C字型泼出,小水珠会迅速凝结,产生“泼水成冰”的效果(如图),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
D
课堂练习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
C
课堂练习
4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熔化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汽化
C.秋天,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液化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
C
课堂练习
5.2023年1月13日洛阳进行了人工增雪,气象部门用高射炮将碘化银射入云层中,碘化银升华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形成雪降落到地面。
吸热
凝华
课堂练习
6.
为加强消防安全,在学校楼道内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其中常见的有干冰灭火器。当发生火灾险情时,我们可打开灭火器阀门对准火源根部灭火。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干冰能快速灭火的原理(字数不超过100字)。
当发生火灾险情时,我们打开干冰灭火器阀门对准火源根部,干冰迅速升华,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起到灭火的作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