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目录
考点41 鸦片战争
考点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43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41 鸦片战争
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记载了一位英国人的话:“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正确;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排除A项;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排除B项;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英勇牺牲,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答案】C
【详解】由材料“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可知,林则徐雷厉风行,办事干练;“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可知,林则徐善于合作,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林则徐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林则徐英勇善战,知难而进,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林则徐清正廉洁,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政府财力的不足
C.军队战力的削弱 D.清朝统治的腐败
【答案】A
【详解】依据“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可知,鸦片走私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另一方面腐蚀清朝的官兵,同时也危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整体上影响到清政府的统治,最终促使道光皇帝下决心要禁止鸦片,A项正确;政府财力不足没有反映“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的内容,排除B项;军队战力的削弱没有反映“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主要分析了鸦片输入的危害,不能说明清朝统治的腐败,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主持虎门销烟的人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林则徐 D.左宗棠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可以得出,主持虎门销烟的人是林则徐,C项正确;关天培是在抗击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壮烈牺牲的,排除A项;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排除B项;左宗棠的主要功绩是收复新疆,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839年7月,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随后,英国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鸦片战争爆发,A项正确;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与题干内容“1839年7月,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不符,排除B项;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与题干内容“1839年7月,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不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 余人,进驻北京使馆,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与题干内容“1839年7月,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历史结论是对历史史实的定性,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属于对史实的定性,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史实,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历史史实,排除C项;《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观察下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图中的“广州”“厦门”“1840年英军入侵路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英签订《南京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时中国社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详解】据题干“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鸦片战争未涉及领海问题,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但这不是战争的主要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项正确;《天津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排除C项;《辛丑条约》也没有涉及香港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的香港岛,C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后,德国还没有完成统一,没有在此期间侵略中国,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的1844年,美国、法国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侵略中国,但这里面均没有让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条款,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2.(2023年广东省)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答案】A
【详解】据题干“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A项正确;自强求富开始于18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民众的生活更加拮据,排除C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可知,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A项正确;《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
(1)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时间、概况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示例: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解】
(1)说明: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必须点明事件、时间、影响,如,1839年,林则徐举行了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这场战争爆发于1839年之后,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对英国侵略者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这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陈旭麓先生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考点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但是扩大了侵华的力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法国未侵占中国西北领土,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近代史”“最可信”,结合所学可知,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1949年期间的历史。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因此分析题干,“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可以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历史,“遗址”属于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的具有可信度,B项正确;陈天华的《猛回头》、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都带有主观色彩,都属于第二手史料,不是最可信的,排除AD项;《瓦德西拳乱笔记》按时间顺序,收有自1900年8月至1901年11月期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联军统帅瓦德西所写的日记、笔记,给德皇的奏议、函电、报告,以及德皇的谕旨、函电等,记述和反映了八国联军在华侵略活动及其内部矛盾、镇压义和团运动、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以及八国军队烧杀抢掠等内容,对了解和研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有一定史料研究价值,但不是最可信的,排除C项。故选B项。
3.(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答案】C
【详解】据题干“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C项正确;美国、法国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题干的“两次”不符,排除AB项;德国与鸦片战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43 太平天国运动
1.(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 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治国,A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所以,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资政新篇》的主张,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答案】A
【详解】据题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鸦片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单元主题可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中国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都在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目录
考点41 鸦片战争
考点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考点43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41 鸦片战争
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记载了一位英国人的话:“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 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政府财力的不足
C.军队战力的削弱 D.清朝统治的腐败
4.(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主持虎门销烟的人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林则徐 D.左宗棠
5.(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839年7月,中国严厉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英国政府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随后,英国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7.(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观察下图战争形势图,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202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2.(2023年广东省)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3.(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对英国侵略者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这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陈旭麓先生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考点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沙俄 C.英国 D.法国
2.(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研究中国近代史所需部分史料当中最可信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北京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瓦德西拳乱笔记》 D.淮海战役亲历者的口述
3.(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英法联军这一暴行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4.(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考点43 太平天国运动
1.(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 )
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
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2.(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3.(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