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20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全国各地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20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2 10:12: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0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考点目录
考点84 古代埃及
考点85 古代两河流域
考点86 古代印度
考点87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考点88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考点89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考点84 古代埃及
1.(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答案】B
【详解】实物史料是前人活动的场所和人们使用过的有形物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B项正确;文献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保存或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排除A项;口述史料是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有录音为依据的文字形式,排除C项;图像史料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和高超的技术,表现出古埃及人令人惊叹的智慧。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项正确;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排除C项;司母戊鼎是中国的古代文明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可知,古埃及的法老利用神权强化了王权,他宣布自己的神之子,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权威,D项正确;推行种姓制度的是古印度,不是古埃及,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早于古希腊文明,因此古埃及不可能受到希腊哲学影响,排除B项;建立了幕府统治的是古代日本,与古埃及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和结合所学知识,尼罗河定期泛滥滋养了埃及文明,说明人类文明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D项正确;体现了法老的权威,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A项;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B项;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材料反映的太阳历的制定受自然环境影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畔,A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2023年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燧取火示意图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学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
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右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
(2)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
【答案】
(1)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2)筒车,古代灌溉工具,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材料二“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可得出都利用了物理学的相关原理;都借助了自然的力量;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筒车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考点85 古代两河流域
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A
【详解】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排除B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C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古巴比伦王国”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A项是古罗马的法律文献,排除A项;C项是古希腊的史诗,排除C项;D项是阿拉伯的神话故事,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排除B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排除C项;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定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货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涉及内容归类:租货;雇佣;购买、交换;借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B项正确;法律体系完善,在一部《汉谟拉比法典》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民主政治发达,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只是体现“《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排除C项;社会等级森严,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题干内容只是体现“《汉谟拉比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图),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产生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古两河流域,有古巴比伦王国,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A项文明是金字塔,C项文明是佛教,D项文明甲骨文,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B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下游,排除A项;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排除C项;中国文明产生于古代长江黄河中下游,排除D想。故选B项。
7.(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可知,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君权神授,A项正确;专制主义、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都不是材料所表达的思想,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529年命人编著的法典,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B项;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1804年颁布的,出现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D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排除B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汉谟拉比法典》是亚历山大帝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答案】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不是亚历山大帝国的。本题错误。
考点86 古代印度
1.(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创立”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佛教。“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均来自于佛教,B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排除A项;道教产生于东汉,排除C项;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古典文化,没有涉及复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了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没有体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断了,所以没有体现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详解】据题干图片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结合所学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C项正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均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4.(2023年河南省)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答案】A
【详解】观察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拉丁语系国家的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可知,这些符合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文明的交往,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书写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阿拉伯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87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在古代雅典城邦,公民是一个特权的身份象征,公民的自由是通过对非公民的奴役表现出来的。城邦的荣辱,公民最先感受到。公民对于城邦抱有一种依托感,这是非公民团体所不能体会到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古代雅典( )
A.城邦体制具有一定局限性 B.公民享有参政的权利
C.非公民没有人身自由 D.社会内部矛盾趋于缓和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公民是一个特权的身份象征”、“公民对城邦有一种依托感,这时非公民团体所不能体会的”,这体现出雅典的民主与自由只针对公民,非公民没有这种待遇,所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古代雅典城邦体制具有一定局限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参政权,排除B项;非公民不一定没有人身自由,排除C项;材料体现雅典公民对非公民进行奴役,不能体现社会内部矛盾趋于缓和。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推动了希腊文化向外传播。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将希腊文化和东方文明相融合,为后世的文化交流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材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力量,A项正确;民主和法制与材料“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了希腊文化向外传播,没有涉及商业和贸易,排除C项;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将希腊文化和东方文明相融合,重视礼仪和服饰的规范的说法是片面的,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在印度西北部,出现希腊文化与印度佛教精神相结合的雕刻艺术;在中亚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城市。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A.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 B.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C.使阿拉伯数字广泛传播 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答案】D
【详解】据题干“在印度西北部,出现希腊文化与印度佛教精神相结合的雕刻艺术;在中亚的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的城市”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因此题干表明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的灾难、欧洲经济的发展、阿拉伯数字广泛传播,排除ABC项。故选D项。
4.(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节选)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推动社会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当时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答案】
(5)伯里克利;公民大会
【详解】
(5)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公民大会是当时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考点88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这部法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大宪章》
【答案】C
【详解】据题干“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和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排除A项;1804年公布的《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排除B项;《大宪章》是英国封建时期的重要宪法性文件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罗马颁布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一番斗争,罗马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成文法《十二铜表法》,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法典,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颁布的时间是529年,排除C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文献,排除D项。故选B项。
3.(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根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 )
A.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体现明显的多元特点
C.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D.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明显的多元特点,B项正确;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与材料所表达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这样的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年广东省)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推动罗马法普及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可知,这种艺术行为是利用艺术手法从多个方面来美化皇帝,主要是为了显示皇帝在每个领域都是存在,凸显皇帝在罗马城邦唯一至高无上的权威,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倡导民主与平等,排除B项;表现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不符题意,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推动罗马法普及,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89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 )
A.雅典卫城遗址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电影《诸神之战》 D.希波战争故事讲述
【答案】A
【详解】据题干“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卫城遗址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原始史料,可以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创作的历史著作,可能掺杂着作者的情感,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B项;电影《诸神之战》可能掺杂着创作人员的情感,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希波战争故事讲述可能会受讲述者的立场等影响,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荷马史诗》是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这一遗产可以用来研究( )
A.希腊的早期社会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罗马的法制建设 D.两河流域的文明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A项正确;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荷马史诗》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记录,时间不符,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两河流域的文明属于亚洲文明,《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产生了多位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是其中之一。下列属于他的名言的是(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B.“认识你自己”
C.“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答案】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他虽然尊敬自己的老师,但是在学识方面他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唯唯诺诺没有自己想法的人。由于他不赞同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数学倾向最终选择离开了他的老师,独自踏上寻找真理的道路,最终成就自己在哲学等诸多领域的学术地位,D项正确;“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但丁的名言,排除A项;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排除B项;“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是莎士比亚的名言,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年吉林省)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产生的地域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希腊文化的典型代表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D项正确;A项反映尼罗河流域,排除A项;B项反映两河流域,排除B项;C项反映古代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他们生活在(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由此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古希腊,C项正确;经上述分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古希腊,而不是生活在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罗马,排除ABD项。故选C项。
6.(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罗马不再是拉丁-罗马城邦和城邦文化的象征,它吸收了叙利亚、希腊和其他地中海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先声。材料指出罗马( )
A.早期法律制度的背景 B.吸收希腊文化的原因
C.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 D.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特征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罗马不再是拉丁-罗马城邦和城邦文化的象征,它吸收了叙利亚、希腊和其他地中海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先声。”可知,罗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围的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罗马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未涉及早期法律制度,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罗马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未体现吸收希腊文化的原因,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罗马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未阐述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狮身人面像 D.巴黎圣母院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明之源,帕特农神庙属于希腊,为古代希腊建筑,B项正确;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C项;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明的象征,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年福建省)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
A.注重吸收创新 B.强调全盘模仿
C.趋向封闭保守 D.重视中西合璧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可知,罗马大竞技场学习借鉴希腊建筑的特点,并与罗马建筑特点相结合,这说明罗马建筑善于注重吸收创新,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罗马建筑注重吸收创新,未涉及全盘模仿,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罗马建筑注重吸收创新,未体现封闭保守,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罗马建筑注重吸收创新,未阐释中西合璧,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处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并概括两种文明的不同特征。
【答案】
(1)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
不同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法典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希腊文明,雅典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详解】
(1)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个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雅典卫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法典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希腊文明,雅典城邦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0 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
考点目录
考点84 古代埃及
考点85 古代两河流域
考点86 古代印度
考点87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考点88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考点89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考点84 古代埃及
1.(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若用于研究古埃及历史,它属于( )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图像史料
2.(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楔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司母戊鼎
3.(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种姓制度 B.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建立了幕府统治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4.(2023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
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
5.(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6.(2023年河南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燧取火示意图
阳燧是中国古代取火用具。利用太阳光取火是运用光的折射和聚焦原理完成的(如左图),故人们称之为阳燧。《周礼》记载周代有专门职学用阳燧取火的组织,叫作“司烜(烜huǐ:火)氏”。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夏商周史》
材料二 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在石头缝里打入木楔,然后灌上水,就可以利用木头的张力让巨石裂开。他们把大门设计成由4块巨石构成的三角形(见右图),使得重达500万吨的建筑也不能把开口的门压塌。
——摘编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大金字塔三角形入口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成就有哪些相似之处?
(2)请再举出一例中国古代相似的成就,并说明它的价值。
考点85 古代两河流域
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拿破仑法典》——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古代亚非地区文明成果简表。表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古印度
重要文明成果 象形文字、金字塔 楔形文字、 ▲ 梵文、佛教、种姓制度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4.(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下表是对《汉谟拉比法典》中法律条文的不定全统计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法律条文 涉及内容归类
第44-47条、第78-88条、第268-272条、第276-277条 租货
第273条、第274条、第275条 雇佣
第35-41条、第71条、第278条、第279条、第281条 购买、交换
第89-96条、第117-119条 借贷
这表明古巴比伦( )
A.法律体系完善 B.商品经济活跃
C.民主政治发达 D.社会等级森严
5.(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图),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产生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6.(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出现在这里,为人类留下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中国
7.(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刻写《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8.(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拿破仑法典》
9.(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帕特农神庙 D.《汉谟拉比法典》
10.(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汉谟拉比法典》是亚历山大帝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考点86 古代印度
1.(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3.(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4.(2023年河南省)下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米亚
拉丁语系国家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
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
考点87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在古代雅典城邦,公民是一个特权的身份象征,公民的自由是通过对非公民的奴役表现出来的。城邦的荣辱,公民最先感受到。公民对于城邦抱有一种依托感,这是非公民团体所不能体会到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古代雅典( )
A.城邦体制具有一定局限性 B.公民享有参政的权利
C.非公民没有人身自由 D.社会内部矛盾趋于缓和
2.(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3.(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在印度西北部,出现希腊文化与印度佛教精神相结合的雕刻艺术;在中亚阿姆河畔,屹立着希腊式城市。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
A.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 B.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C.使阿拉伯数字广泛传播 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4.(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节选)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推动社会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5)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谁主政时期发展到高峰?当时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考点88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这部法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大宪章》
3.(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罗马颁布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3.(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根据现有史料可知,人类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古代文明。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域,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体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 )
A.在交流与碰撞中发展 B.体现明显的多元特点
C.全部发源于大河流域 D.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5.(2023年广东省)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 B.倡导民主与平等
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 D.推动罗马法普及
考点89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其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以下选项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第一手史料最恰当的是( )
A.雅典卫城遗址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电影《诸神之战》 D.希波战争故事讲述
2.(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荷马史诗》是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之一。这一遗产可以用来研究( )
A.希腊的早期社会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罗马的法制建设 D.两河流域的文明
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产生了多位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是其中之一。下列属于他的名言的是( )
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B.“认识你自己”
C.“勤为无价宝,慎为护身术” 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2023年吉林省)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产生的地域是( )
A. B.
C. D.
5.(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他们生活在(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6.(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罗马不再是拉丁-罗马城邦和城邦文化的象征,它吸收了叙利亚、希腊和其他地中海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先声。材料指出罗马( )
A.早期法律制度的背景 B.吸收希腊文化的原因
C.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影响 D.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特征
7.(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狮身人面像 D.巴黎圣母院
8.(2023年福建省)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
A.注重吸收创新 B.强调全盘模仿
C.趋向封闭保守 D.重视中西合璧
9.(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处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并概括两种文明的不同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