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 单元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 单元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06 23:01: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 单元卷
一、填空题。
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0千米。384400中的“8”表示   ,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答案】8个万;三十八万四千四百;38万
【知识点】亿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及改写
【解析】【解答】解:“8”在万位上,表示8个万,这个数读作:三十八万四千四百;384400≈38万。
故答案为:8个万;三十八万四千四百;38万。
【分析】根据整数的计数单位判断8表示的意义;读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要在万级后面加上“万”字;根据千位数字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即可。
2.一本书有a页,小张每天看8页,看了b天,还剩   页。
【答案】a-8b
【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
【解析】【解答】解:看了b天,共看了8b页,还剩(a-8b)页。
故答案为:a-8b。
【分析】先表示出小张已看的页数,然后用总页数减去已看的页数即可表示出还剩的页数。
3.一个数由42个万、7个千、9个百和3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答案】427900.032
【知识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亿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
【解析】【解答】解:这个数是427900.032。
故答案为:427900.032。
【分析】整数部分万级是42,个级是7900;小数部分32个千分之一表示百分位上是3,千分位上是2,由此写出这个小数即可。
4.小红和小明从同一个地方相背而行,如果小红向南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小明向北走33米,记作   米。
【答案】-33
【知识点】正、负数的意义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小明向北走33米,记作-33米。
故答案为:-33。
【分析】正负数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向南记作正,那么向北就记作负。
5.如果y= ,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y= ,那么x和y成   比例。
【答案】正;反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y=,那么=4,x和y的商一定,x和y成正比例;y=,那么xy=4,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通过变换等式,判断x和y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6.有3个连续的奇数,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   和   。
【答案】a-2;a+2
【知识点】奇数和偶数;用字母表示数
【解析】【解答】解:另外两个分别是a-2和a+2。
故答案为:a-2;a+2。
【分析】相邻的两个奇数的差是2,用中间的奇数减去2就是第一个奇数,用中间的奇数加上2就是后面的奇数。
7.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内项是2.5,那么另一个内项是   。
【答案】0.4
【知识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1÷2.5=0.4
故答案为:0.4。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由此用1除以一个内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内项。
8.
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答案】6;60
【知识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解析】【解答】解:最大公因数是2×3=6,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故答案为:6;60。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
二、判断题。
9.4.3和4.30的计数单位相同。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解:4.3和4.30的计数单位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4.3的计数单位是0.1,4.30的计数单位是0.01,由此判断即可。
10.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成反比例。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全班人数,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判断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1.一个整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等于20万,这个数最大是199999。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及改写
【解析】【解答】解:这个数最大是20499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要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的万级是20,个级上千位数字不满5,要舍去个级上的数字,个级上千位数字最大是4,其它数字都是9。
12.如果a、b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 一定是最简分数。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互质数的特征;最简分数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a、b是不同的质数,那么a、b是互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也可以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就是互质数。
13.单独做一项工程,甲用的时间比乙多 ,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4。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比的应用;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甲用的时间1+,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1÷):(1÷1)=:1=3:4,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乙用的时间是1,那么甲用的时间就是1+;工作量为1,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写出工作效率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三、选择题。
14.两包糖的质量相等,从第一包取出 ,从第二包取出 千克,剩下的糖(  )。
A.第一包重 B.第二包重 C.一样重 D.不能确定
【答案】D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不知道每包糖的质量,不能确定从第一包中取出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剩下的糖的多少。
故答案为:D。
【分析】两个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个表示取出的分率,第二个表示取出的实际质量;要先计算出第一包中取出的实际质量才能确定剩下糖的质量。
15.把 吨白糖平均分成2袋,每袋白糖的质量是总质量的(  )。
A. 吨 B. 吨 C. D.
【答案】D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袋白糖的质量是总质量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把白糖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总质量的。
16.3.14×12.72的积最接近(  )的积。
A.3×13 B.3×12 C.3×14 D.4×12
【答案】A
【知识点】小数的近似数;小数乘小数的小数乘法
【解析】【解答】解:3.14≈3,12.72≈13,所以积最接近3×13。
故答案为:A。
【分析】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两个因数都保留整数即可确定乘积最接近的算式。
17.一杯糖水,糖的质量占水的 ,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
A.1∶15 B.15∶1 C.1∶14 D.14∶1
【答案】A
【知识点】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水是1,那么糖水就是(1+),由此写出糖和糖水的质量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6÷ = × = ×16= 2÷ × =
= + = ÷ = 1÷3÷4=
【答案】7; ;10; ;0.04; ; ;
【知识点】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6÷=7;;×16=10;;
0.2 =0.04;;;1÷3÷4=
【分析】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计算,混合运算中没有小括号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9.解方程。
(1)2.5x+3.7=11.5
(2)x+25%x=3.75
(3)x∶ = ∶
(4)3∶0.6=10∶x
【答案】(1)2.5x+3.7=11.5
解: 2.5x=11.5-3.7
x=7.8÷2.5
x=3.12
(2) x+25%x=3.75
解:1.25x=3.75
x=3.75÷1.25
x=3
(3)
解:
(4)3:0.6=10:x
解:3x=0.6×10
x=6÷3
x=2
【知识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方程要掌握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解比例时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
20.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16+4÷( - )
②1.7+3.98+2.3
③( + )× +
④1÷
⑤4.8×3.9+6.1×4.8
【答案】①16+4÷( - )
=16+4÷
=16+32
=48
②1.7+3.98+2.3
=1.7+2.3+3.98
=4+3.98
=7.98
③ ( + )× +
= ×+ × +
=
=
=
④1÷
=1÷()
=1÷
=36
⑤4.8×3.9+6.1×4.8
=4.8×(3.9+6.1)
=4.8×10
=48
【知识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小数加法运算律;小数乘法运算律;分数乘法运算律
【解析】【分析】①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
②交换后面两个数的位置,先算1.7+2.3;
③先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然后再运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④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⑤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五、解决问题。
21.南宁与某地相距1200千米,在一幅交通图上只画了4厘米,求这幅交通图的比例尺。
【答案】解:1200千米=120000000厘米
4∶120000000=1∶30000000
答:这幅交通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00。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分析】1千米=100000厘米,先把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成前项是1的比即可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2.某工程队要铺设一条公路,前20天已铺设了2.8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4.2千米,还要多少天才能铺完 (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还要x天才能铺完。
2.8∶20=4.2∶x
x=30
答:还要30天才能铺完。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每天铺的长度不变,铺的长度与天数成正比例,先设出未知数,根据每天铺的长度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3.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配成的。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和水各多少千克
【答案】解:药粉:4040× =40(千克)
水:4040× =4000(千克)
答:需要药粉40千克,水4000千克。
【知识点】分数乘法的应用;比的应用
【解析】【分析】药粉和水的比是1:100,那么药粉的质量占药水的,水的质量占药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药粉和水的质量即可。
24.(2016六上·历下期中)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如果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 ,课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答案】解:设课桌的单价是x元,则椅子的单价是 x,根据题意得
x﹣ x=10
x=10
x=25(元)
x= ×25=15(元)
答:课桌的单价是25元,椅子的单价是15元
【知识点】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分析】分析“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 ”这个条件,确定本题的单位“1”是课桌的单价,而课桌的单价又不知道,因此就把课桌的单价设为x,根据“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这个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式“课桌的单价﹣椅子的单价=
10”,然后列出方程进一步解答.
25.有一袋大米,第一周吃了40%,第二周吃了12千克,还剩6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答案】解:(12+6)÷(1-40%)=30(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来有30千克。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分析】解:第一周吃后还剩(12+6)千克,还剩的质量占总重量的(1-4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一周吃后还剩的质量除以占总数的分率即可求出原来的总重量。
26.王奶奶有5000元钱,准备存入银行5年,年利率为4.02%,五年后王奶奶能得到本息多少元
【答案】解:5000×4.02%×5+5000=6005(元)
答:五年后王奶奶能得到本息6005元。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利率
【解析】【分析】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先计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到期后能得到的本息。
27.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两车行驶了4小时,共行驶360千米。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解: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 x千米。
×4=360
x=50
x= ×50=40
答:甲每小时行驶50千米,两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
【知识点】列方程解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分析】共有两个未知数,
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 x千米。 等量关系:速度和×行驶时间=路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 单元卷
一、填空题。
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0千米。384400中的“8”表示   ,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2.一本书有a页,小张每天看8页,看了b天,还剩   页。
3.一个数由42个万、7个千、9个百和32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
4.小红和小明从同一个地方相背而行,如果小红向南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小明向北走33米,记作   米。
5.如果y= ,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y= ,那么x和y成   比例。
6.有3个连续的奇数,中间一个是a,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   和   。
7.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内项是2.5,那么另一个内项是   。
8.
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判断题。
9.4.3和4.30的计数单位相同。
10.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成反比例。
11.一个整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等于20万,这个数最大是199999。
12.如果a、b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 一定是最简分数。
13.单独做一项工程,甲用的时间比乙多 ,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4。
三、选择题。
14.两包糖的质量相等,从第一包取出 ,从第二包取出 千克,剩下的糖(  )。
A.第一包重 B.第二包重 C.一样重 D.不能确定
15.把 吨白糖平均分成2袋,每袋白糖的质量是总质量的(  )。
A. 吨 B. 吨 C. D.
16.3.14×12.72的积最接近(  )的积。
A.3×13 B.3×12 C.3×14 D.4×12
17.一杯糖水,糖的质量占水的 ,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
A.1∶15 B.15∶1 C.1∶14 D.14∶1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6÷ = × = ×16= 2÷ × =
= + = ÷ = 1÷3÷4=
19.解方程。
(1)2.5x+3.7=11.5
(2)x+25%x=3.75
(3)x∶ = ∶
(4)3∶0.6=10∶x
20.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16+4÷( - )
②1.7+3.98+2.3
③( + )× +
④1÷
⑤4.8×3.9+6.1×4.8
五、解决问题。
21.南宁与某地相距1200千米,在一幅交通图上只画了4厘米,求这幅交通图的比例尺。
22.某工程队要铺设一条公路,前20天已铺设了2.8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4.2千米,还要多少天才能铺完 (用比例解)
23.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配成的。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和水各多少千克
24.(2016六上·历下期中)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如果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 ,课桌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5.有一袋大米,第一周吃了40%,第二周吃了12千克,还剩6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26.王奶奶有5000元钱,准备存入银行5年,年利率为4.02%,五年后王奶奶能得到本息多少元
27.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 ,两车行驶了4小时,共行驶360千米。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8个万;三十八万四千四百;38万
【知识点】亿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及改写
【解析】【解答】解:“8”在万位上,表示8个万,这个数读作:三十八万四千四百;384400≈38万。
故答案为:8个万;三十八万四千四百;38万。
【分析】根据整数的计数单位判断8表示的意义;读数时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要在万级后面加上“万”字;根据千位数字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即可。
2.【答案】a-8b
【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
【解析】【解答】解:看了b天,共看了8b页,还剩(a-8b)页。
故答案为:a-8b。
【分析】先表示出小张已看的页数,然后用总页数减去已看的页数即可表示出还剩的页数。
3.【答案】427900.032
【知识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亿以内数的读写与组成
【解析】【解答】解:这个数是427900.032。
故答案为:427900.032。
【分析】整数部分万级是42,个级是7900;小数部分32个千分之一表示百分位上是3,千分位上是2,由此写出这个小数即可。
4.【答案】-33
【知识点】正、负数的意义与应用
【解析】【解答】解:小明向北走33米,记作-33米。
故答案为:-33。
【分析】正负数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向南记作正,那么向北就记作负。
5.【答案】正;反
【知识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y=,那么=4,x和y的商一定,x和y成正比例;y=,那么xy=4,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通过变换等式,判断x和y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6.【答案】a-2;a+2
【知识点】奇数和偶数;用字母表示数
【解析】【解答】解:另外两个分别是a-2和a+2。
故答案为:a-2;a+2。
【分析】相邻的两个奇数的差是2,用中间的奇数减去2就是第一个奇数,用中间的奇数加上2就是后面的奇数。
7.【答案】0.4
【知识点】倒数的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析】【解答】解:1÷2.5=0.4
故答案为:0.4。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由此用1除以一个内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内项。
8.【答案】6;60
【知识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解析】【解答】解:最大公因数是2×3=6,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故答案为:6;60。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解:4.3和4.30的计数单位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4.3的计数单位是0.1,4.30的计数单位是0.01,由此判断即可。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全班人数,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判断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及改写
【解析】【解答】解:这个数最大是20499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要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的万级是20,个级上千位数字不满5,要舍去个级上的数字,个级上千位数字最大是4,其它数字都是9。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互质数的特征;最简分数的特征
【解析】【解答】解:a、b是不同的质数,那么a、b是互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也可以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就是互质数。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比的应用;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的关系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甲用的时间1+,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1÷):(1÷1)=:1=3:4,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乙用的时间是1,那么甲用的时间就是1+;工作量为1,用工作量除以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写出工作效率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14.【答案】D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不知道每包糖的质量,不能确定从第一包中取出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剩下的糖的多少。
故答案为:D。
【分析】两个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个表示取出的分率,第二个表示取出的实际质量;要先计算出第一包中取出的实际质量才能确定剩下糖的质量。
15.【答案】D
【知识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袋白糖的质量是总质量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把白糖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总质量的。
16.【答案】A
【知识点】小数的近似数;小数乘小数的小数乘法
【解析】【解答】解:3.14≈3,12.72≈13,所以积最接近3×13。
故答案为:A。
【分析】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两个因数都保留整数即可确定乘积最接近的算式。
17.【答案】A
【知识点】比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故答案为:A。
【分析】水是1,那么糖水就是(1+),由此写出糖和糖水的质量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18.【答案】7; ;10; ;0.04; ; ;
【知识点】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6÷=7;;×16=10;;
0.2 =0.04;;;1÷3÷4=
【分析】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计算分数除法时要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计算,混合运算中没有小括号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9.【答案】(1)2.5x+3.7=11.5
解: 2.5x=11.5-3.7
x=7.8÷2.5
x=3.12
(2) x+25%x=3.75
解:1.25x=3.75
x=3.75÷1.25
x=3
(3)
解:
(4)3:0.6=10:x
解:3x=0.6×10
x=6÷3
x=2
【知识点】综合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解析】【分析】解方程要掌握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解比例时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
20.【答案】①16+4÷( - )
=16+4÷
=16+32
=48
②1.7+3.98+2.3
=1.7+2.3+3.98
=4+3.98
=7.98
③ ( + )× +
= ×+ × +
=
=
=
④1÷
=1÷()
=1÷
=36
⑤4.8×3.9+6.1×4.8
=4.8×(3.9+6.1)
=4.8×10
=48
【知识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小数加法运算律;小数乘法运算律;分数乘法运算律
【解析】【分析】①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
②交换后面两个数的位置,先算1.7+2.3;
③先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然后再运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④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⑤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21.【答案】解:1200千米=120000000厘米
4∶120000000=1∶30000000
答:这幅交通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00。
【知识点】比例尺的认识
【解析】【分析】1千米=100000厘米,先把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成前项是1的比即可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2.【答案】解:设还要x天才能铺完。
2.8∶20=4.2∶x
x=30
答:还要30天才能铺完。
【知识点】正比例应用题
【解析】【分析】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每天铺的长度不变,铺的长度与天数成正比例,先设出未知数,根据每天铺的长度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3.【答案】解:药粉:4040× =40(千克)
水:4040× =4000(千克)
答:需要药粉40千克,水4000千克。
【知识点】分数乘法的应用;比的应用
【解析】【分析】药粉和水的比是1:100,那么药粉的质量占药水的,水的质量占药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药粉和水的质量即可。
24.【答案】解:设课桌的单价是x元,则椅子的单价是 x,根据题意得
x﹣ x=10
x=10
x=25(元)
x= ×25=15(元)
答:课桌的单价是25元,椅子的单价是15元
【知识点】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分析】分析“椅子的单价是课桌单价的 ”这个条件,确定本题的单位“1”是课桌的单价,而课桌的单价又不知道,因此就把课桌的单价设为x,根据“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这个条件,找到等量关系式“课桌的单价﹣椅子的单价=
10”,然后列出方程进一步解答.
25.【答案】解:(12+6)÷(1-40%)=30(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来有30千克。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除法求总量
【解析】【分析】解:第一周吃后还剩(12+6)千克,还剩的质量占总重量的(1-40%),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一周吃后还剩的质量除以占总数的分率即可求出原来的总重量。
26.【答案】解:5000×4.02%×5+5000=6005(元)
答:五年后王奶奶能得到本息6005元。
【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利率
【解析】【分析】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先计算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到期后能得到的本息。
27.【答案】解: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 x千米。
×4=360
x=50
x= ×50=40
答:甲每小时行驶50千米,两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
【知识点】列方程解含有多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分析】共有两个未知数,
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甲车每小时行驶 x千米。 等量关系:速度和×行驶时间=路程,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