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一节 水溶液
课时1 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H3O++OH- H++OH- 温度 温度 1×10-14 大 = 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 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 完全 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类 部分 弱酸、弱碱、水 离子或分子 水分子 “水合离子” “水合分子” 分子 溶剂 溶剂化 试题探究课件32张PPT。课时2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 = < -1g[H+] 2 10 > < = = < > pH试纸 pH计 2.酸碱混合溶液的计算 3.酸、碱稀释后pH的计算 试题探究课件35张PPT。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盐类的水解
课时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可逆 电离 浓度 未电离 浓度 电离常数 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 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 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吸热 电离 越小 越大 电离 生成弱电解质分子 试题探究课件68张PPT。课时2 盐类的水解 OH- H+ 弱 弱 促进 OH- NH3·H2O 电离 H+的浓度 > 酸 CH3COONa=== Na++CH3COO- CH3COO- H+ CH3COOH 电离 < 碱 越大 越强 NaClO 吸热 水解 促进 水解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抑制 促进 浓度 pH 加热 促进Na2CO3水解 稀盐酸 变浑浊 胶体 无毒 净水剂 试题探究课件47张PPT。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 离子生成沉淀 0.01 g 1×10-5 [Mn+]m·[Am-]n 溶解 强 过饱和 平衡 平衡 溶解 平衡 大于 离子浓度 pH 降低 更难溶 移动 试题探究课件52张PPT。第四节 离子反应
课时1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盐酸与锌粒的反应 离子之间 离子与原子或分子 沉淀 电解质或气体 氧化还原 降低 检验离子 难溶电解质 更难溶电解质 降低 弱酸、弱碱 大于 NH3 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 试题探究课件57张PPT。课时2 离子反应的应用 特征反应 沉淀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酸碱中和滴定法 Cl2 H2 Ca2+、Mg2+ Ca2+、Mg2+ 沉淀 酸碱中和反应 是否漏水 2~3 “0”刻度以上 2.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试题探究课件5张PPT。本章归纳整合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A级 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相同
解析:不能仅仅根据溶液是否导电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也不能根据化合物的溶解性及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对于选项A,SO2的水溶液导电,电解质是H2SO3,不是SO2;BaSO4难溶于水,只是溶解度小,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BaSO4是强电解质,故B项错误;对于选项C,尽管硫酸是强电解质,由于没有水存在,H2SO4未电离,因此不能导电;对于选项D,不能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其溶液的导电能力就一定弱,因为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的多少。21教育网
答案:D
2.30 mL 0.1 mol·L-1的NaOH,正好被1.5×10-3 mol某酸中和,该酸是( )
A.HCl B.H2SO4
C.H3PO4 D.CH3COOH
解析:恰好中和时n(OH-)=n(H+);
n(H+)=0.03×0.1=0.003 mol;
而n酸=1.5×10-3 mol;
故该酸为二元酸。
答案:B
3.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解析:酸式和碱式滴定管的结构不同,KMnO4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而量筒精确度不高,故答案为C。
答案:C
4.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
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
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
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
解析:A项中CO2和CO不能用品红鉴别。B项中AgNO3和Na2CO3分别与HCl反应可以鉴别。C项醋酸为酸性,醋酸钠水解为碱性,酒精为中性,因此可以鉴别。D项H2SO4、Ba(NO3)2均与Na2CO3反应,现象不同。www-2-1-cnjy-com
答案:A
5.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它们的( )
A.H+的物质的量相同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中和两种酸所需的碱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pH相同则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H+]相同时,醋酸的浓度远远大于盐酸的浓度;因不知两种溶液的体积,故A、D不正确。21cnjy.com
答案:C
6.镧系元素的含水氯化物LnCl3·nH2O,加热脱水时易发生水解,为了制得无水LnCl3,可采用的措施是( )2·1·c·n·j·y
A.在HCl气流中加热使之脱水
B.在NH3气流中加热使之脱水
C.加入P2O5固体加热使之脱水
D.加入H2SO4加热使之脱水
解析:为抑制水解可加入相应的酸,且不可加HNO3、H2SO4等,会引入杂质。
答案:A
7.在25℃时,0.1 mol·L-1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它们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4.6×10-4 mol·L-1、1.8×10-4 mol·L-1、4.9×10-10 mol·L-1、K1=4.3×10-7 mol·L-1和K2=5.6×10-11 mol·L-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 21*cnjy*com
A.HNO2 B.HCOOH
C.HCN D.H2CO3
解析:相同温度时,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小,浓度相同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就小。
答案:C
8.在水溶液中,因为发生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微粒是( )
A.CO、OH-、Na+、H+
B.Al3+、Na+、[Al(OH)4]-、Cl-
C.Ba2+、HCO、K+、SO
D.S2-、H+、SO、Cu2+
解析:本题四组离子均不能共存,A、C、D三组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B选项中因Al3+和[Al(OH)4]-双水解而不共存,答案为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大题,共26分)
9.(9分)现有四个试剂瓶,其中分别盛装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www.21-cn-jy.com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在剩余的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该溶液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剩余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____,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该溶液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实验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此题的实质为只取一次溶液,对NO、CO、SO和Cl-进行鉴别,因为NO无特征反应,其鉴别应放在最后;CO的鉴别可选用H+,为了避免引入SO、Cl-而对后两种离子的检验造成干扰,应选用硝酸来鉴别CO;SO的鉴别可选用Ba2+,因为Ba2+可与CO反应,因此Ba2+的鉴别应放在CO之后,为避免引入Cl-,可选用Ba(NO3)2溶液对SO进行鉴别;Cl-的鉴别可选用AgNO3溶液,因为Ag+与CO、SO均可反应生成沉淀,因此Cl-的鉴别应放在CO、SO之后。【来源:21cnj*y.co*m】
答案:(1)稀HNO3;气泡产生(或试管内有气体产生);Na2CO3溶液;CO+2H+===H2O+CO2↑【版权所有:21教育】
(2)Ba(NO3)2溶液;白色沉淀产生;Na2SO4溶液;Ba2++SO===BaSO4↓ (3)AgNO3溶液;白色沉淀产生;NaCl溶液;Ag++Cl-===AgCl↓;NaNO3溶液
10.(7分)t℃、V L、C mol·L-1弱电解质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HA??H++A-。
(1)若溶液中HA、H+、A-物质的量之和为nVC mol,则已电离的HA分子数占原有HA分子数的百分率[电离度(α)]是多少?________。2-1-c-n-j-y
(2)图中曲线表示电离度(α)与温度、浓度、压强的关系;则曲线________表示α与压强的关系;曲线________表示α与浓度的关系;曲线________表示α与温度的关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1)由题意知,n(HA)=c[HA]·V[HA]=CV mol。
在溶液中n(HA)+n(H+)+n(A-)=nVC mol,
则电离的HA的物质的量为(n-1)VC mol,
则电离度为:×100%=100(n-1)%。
(2)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升温促进电离;改变压强对电离平衡无影响;增大电解质浓度,其电离程度减小。故A―→温度;B―→压强;C―→浓度。【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1)100(n-1)% (2)B C A
11.(10分)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如下:甲:①称取一定量的HA配制0.1 mol·L-1的溶液100 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21*cnjy*com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溶液,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和大小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21·cn·jy·com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1(选填“>”“<”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②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③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4)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评价实验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证明HA是弱电解质的原理有两个:一是证明HA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二是证明HA与强碱反应生成的盐具有弱碱性。甲、乙两同学都是利用了第一个原理。0.1 mol·L-1的HA溶液pH>1,说明[H+]<0.1 mol·L-1,也就是说明了HA不能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同pH的盐酸和HA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由于HA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减小程度小,溶液中[H+]大于盐酸中[H+],与锌粒反应速率快。再由原理二,设计出一个更为简易的方案:配制NaA溶液,测其pH>7即证明HA是弱电解质。另外解此题第一问时,很易丢掉容量瓶容积,要注意答题的严密性。
答案:(1)100 mL容量瓶 (2)>
(3)②
(4)难以准确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做到锌的表面积相同
(5)配制NaA溶液,测其pH>7即证明HA是弱电解质(或其它合理答案)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B级 能力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0.01 mol·L-1的H2SO4滴定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若滴定时的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H2SO4;②少加1滴H2SO4(设1滴是0.05 mL)。则①②中,c[H+]的比值是( )2·1·c·n·j·y
A.5×103 B.104
C.50 D.10
解析:多滴1滴H2SO4时,
[H+]1==10-5 mol·L-1,少滴1滴H2SO4时,
[OH-]==10-5 mol·L-1,
[H+]2==10-9 mol·L-1,=104。
答案:B
2.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H2O??H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思路分析:从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出发解答。
解析:水解平衡常数是一种化学平衡常数,它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通入CO2,发生反应CO2+OH-??HCO,OH-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水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C不正确;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增大,溶液pH增大,D不正确。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3.25 ℃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是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浓度与水电离出的OH-浓度之比是( )www-2-1-cnjy-com
A.1010∶1 B.5×109∶1
C.108∶1 D.1∶1
解析:溶液的pH=11,则NaOH电离出的OH-浓度是10-3 mol·L-1,溶液中[H+]=10-11 mol·L-1,水电离出的[OH-]=[H+]=10-11 mol·L-1。因此,NaOH电离出的[OH-]与水电离出的[OH-]之比是108∶1。【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C
4.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分别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据分别为:甲:1.0×10-7 mol·L-1;乙:1.0×10-6 mol·L-1;丙:1.0×10-2 mol·L-1;丁:1.0×10-12 mol·L-1。其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数据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解析: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例如NaOH)溶液,则该溶液的OH-首先来自于碱(NaOH)的电离,水的电离被抑制,[H+]=1.0×10-12 mol·L-1,所有这些H+都来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时当然同时提供相同物质的量的OH-,所以丁是对的。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溶液,则该溶液之所以呈碱性是由于盐中弱酸根水解的缘故。水解时,弱酸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OH-,使溶液中[OH-]>[H+],溶液中的OH-由水电离所得,所以丙也是正确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C
5.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物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相关性质是( )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PbS、CdS等相同
C.溶解度大于CuS、PbS、CdS
D.溶解度小于CuS、PbS、CdS
解析:加入MnS后可以除去Cu2+、Pb2+、Cd2+说明MnS的溶解度大于CuS、PbS、CdS,才能实现沉淀的转化。21*cnjy*com
答案:C
6.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NH]=2[SO]
B.[NH]=[SO]
C.[NH]<[SO]
D.[OH-]+[SO]=[H+]+[NH]
解析:由电荷守恒知:[NH]+[H+]=[OH-]+2[SO],又pH=7,[H+]=[OH-],故[NH]=2[SO]。21cnjy.com
答案:A
7.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H+]+[M+]=[OH-]+[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NaOH]<[CH3COONa]<[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H3COO-]+2[OH-]=2[H+]+[CH3COOH]
D.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则[HA-]>[H+]>[H2A]>[A2-]
解析:由电荷守恒知A正确;B项中pH相等,则[OH-]相同,弱离子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浓度弱酸对应盐越小,所以正确顺序应为[NaOH]<[Na2CO3]<[CH3COONa],B项错误;C项中由电荷守恒可得式子①[Na+]+[H+]=[OH-]+[CH3COO-];由于CH3COOH和CH3COONa的c和V均相同,所以得②2[Na+]=[CH3COOH]+[CH3COO-],将②中[Na+]代入①式中即可推知C项正确;D中由pH=4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A2-]>[H2A],D错误。
答案:AC
8.在25℃时,在浓度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其c[NH]分别为a、b、c(单位为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a>c>b D.c>a>b
解析:三种溶液中均存在水解平衡:NH+H2O??NH3·H2O+H+,对于(NH4)2CO3,因CO+H2O??HCO+OH-,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对于(NH4)2Fe(SO4)2,Fe2++2H2O??Fe(OH)2+2H+,[H+]增大,抑制NH的水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大题,共26分)
9.(9分)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无论是盛放标准液还是待测液的滴定管均应润洗,因为滴定管的内壁上附着的蒸馏水会将放入的溶液稀释而引起测定误差。
(3)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洗涤锥形瓶,会使待测液的体积大于20.00 mL,消耗标准液多,则测定结果偏高。
(4)由于用酚酞作指示剂,故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即达到了滴定终点。
答案:(1)BDCEAF
(2)洗去附在滴定管壁上的水,防止因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3)偏高
(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
10.(8分)已知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MmAn(s)??mMn+(aq)+nAm-(aq)
Ksp=[Mn+]m·[Am-]n,称为溶度积。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25℃):
难溶电解质
CaCO3
CaSO4
MgCO3
Mg(OH)2
Ksp
2.8×10-9
7.1×10-5
6.8×10-6
5.6×10-12
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固体Na2CO3 3 g,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1)由题中信息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___(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Ksp表达式不难看出其与溶解度的关系,在硫酸钙的悬浊液中存在着:CaSO4(s)??SO(aq)+Ca2+(aq),而加入Na2CO3后,溶液中CO浓度较大,而CaCO3的Ksp较小,故CO与Ca2+结合生成沉淀,即CO+Ca2+===CaCO3↓。既然是探究性实验,必须验证所推测结果的正确性,故设计了③④步操作,即验证所得固体是否为碳酸钙。
答案:(1)大
(2)Na2CO3(aq)+CaSO4(s)===Na2SO4(aq)+CaCO3(s)
(3)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
(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11.(9分)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Pb(OH),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注: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5表示Pb(OH)。【来源:21cnj*y.co*m】
(1)Pb(NO3)2溶液中,____2(填“>”、“=”或“<”);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Pb(NO3)2溶液中滴入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铅,实验结果如下表:
离子
Pb2+
Ca2+
Fe3+
Mn2+
Cl-
处理前浓度/mg·L-1
0.100
29.8
0.120
0.087
51.9
处理后浓度/mg·L-1
0.004
22.6
0.040
0.053
49.8
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他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4)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2+===E2Pb(s)+2H+21·cn·jy·com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____(填代号)。
A.4~5 B.6~7
C.9~10 D.11~12
解析:本题以水体铅污染为背景考查有关水解离子反应等问题。
(1)根据题中铅的多种存在方式,可知Pb2+易水解:Pb2++H2O??Pb(OH)++H+,Pb(OH)++H2O??Pb(OH)2+H+……,故在Pb(NO3)2溶液中>2,当加入NH4Cl后,Pb2+与Cl-反应使Pb2+浓度降低,故增加。
(2)由题所给图示可知,当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Pb2+、Pb(OH)+和H+,而在pH=9时图中[Pb(OH)+]迅速降低,而Pb(OH)2浓度增大,故发生的反应为Pb(OH)++OH-===Pb(OH)2。2-1-c-n-j-y
(3)分析比较表中所给数据可知Cu2+、Mn2+、Cl-的浓度都降低不到原浓度的1/2,而Fe3+却降低为原浓度的1/3,故对Fe3+的去除效果最好。
(4)由所给平衡可知,要使脱铅效果好,铅应以Pb2+的形式存在于pH<7的溶液中,而[H+]增大时,2EH(s)+Pb2+??E2Pb(s)+2H+又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H+]不宜过大,根据本题所示,不难知道脱铅最适宜的pH为6~7。
答案:(1)> Pb2+与Cl-反应,[Pb2+]减小
(2)Pb2+、Pb(OH)+、H+ Pb(OH)++OH-===Pb(OH)2
(3)Fe3+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