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1.3《颜色变化》(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1.3《颜色变化》(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2 10: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颜色变化》
CONTENTS
2
科学实践
02.
课题引入
01.
拓展与应用
03.
课堂小结
04.
课题引入
01
颜色变化
4
三原色光模式,又称RGB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
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喷壶往纸上喷碘酒,纸会显现出字迹吗 为什么
————
颜色变化“小魔法”
科学实践
02
科学实践
7
物质的颜色变化
1.剥开或切开后的香蕉和马铃薯,放置一段时间后,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科学实践
8
2.紫甘蓝汁遇不同的物质会发生怎样的颜色变化
(1)将紫甘蓝切碎后加入热水浸泡一会儿,将汁液过滤到小烧杯里,再倒入滴瓶。
科学实践
9
(2)做一朵白色的纸花,用毛笔蘸一些白醋(酸性)抹在“花瓣”上再在“叶片”上抹一些小苏打水( 碱性)。放置一会儿后,往纸花上喷紫甘蓝汁观察出现的现象。
紫甘蓝汁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成红色,遇碱性物质变成绿色,遇中性物质不变色。
科学实践
10
(3)将紫甘蓝汁滴在刚切的香蕉片和苹果片等物体上,观察并解释出现的现象。
科学实践
11
3.将白糖放到蒸发皿里加热,观察白糖发生的颜色变化
加热后的蒸发血很烫,不能用手去摸!
科学实践
12
4.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出现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白糖加热后变色等;
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如蜡烛熔化、水结冰、弹簧被拉伸等。
拓展与应用
03
危险化学物品
14
危险化学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品。危险化学物品发生事故时,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下面是一些常见危险品标志,我们要尽量远离危险化学物品。
危险化学物品标志
15
课堂小结
04
课堂小结
17
Step1
Step2
Step3
马铃薯片和香蕉片变色
Step5
危险化学物品
Step4
紫甘蓝汁遇酸或碱变色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颜色变化
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