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2 08:3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基础上出现的产业部门。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A
B
C
D
E
一、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若市场与原料不在同一地,为降低运输成本,以下企业应如何布局?
制糖厂:制糖的原料主要是甜菜和甘蔗。甘蔗的含糖率在8%~17%,甜菜的含糖率在14%~20%,即每生产1吨糖需5~7吨甜菜或6~12吨甘蔗。
啤酒厂:啤酒以大麦、酒花、水、酵母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一般一吨啤酒的酿造需要150斤粮食。
中国制糖工业分布图
工业部门
原材料运费 劳动力 技术研发 动力 其他 产品
运费
A 35 20 10 10 15 10
B 10 20 10 10 15 35
C 5 25 40 5 15 10
D 15 35 10 10 15 15
E 20 20 10 30 10 10
思考:A、B、C、D、E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产成本(单位:%)
思考下图各模式分别是何种导向性工业?
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顺德开始兴起制作家具的小型作坊。改革开放以后,家具产业在顺德逐渐集聚,从家具原材料、家具产品、家具连接件和配件、家具涂料的生产和销售等,一应俱全。顺德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截至2016年年底,顺德家具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
讨论完成:顺德家具产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一、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法国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
(1)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出这些变化是由哪些区位因素引起的。
(2)在钢铁工业的布局中,哪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说出你的理由。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完成下图空白处内容。
科学技术的进步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工业生产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对市场依赖加强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东南风
西南

西北
东南
西


东北
西北风
居住区
工业区
有多种风向的地区:
工业区布局在当地居住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最小风频
风频图
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出现了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与客户和相关企业保持即时的联系,因此,区位选择更看重信息的通达性。
总部
设计
采购
市场销售
库存管理
网站
呼叫中心
面料厂
制衣厂
仓储中心
配送仓库
消费者
服装公司
服装公司的供应商
供应商完成的物流
物流公司完成的物流
实时信息流
这是一家依托互联网的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图。这家服装公司位于上海的一栋写字楼内,既没有自己的制衣工厂,也没有自己的销售门店。
分析六盘水市发展煤炭产业有哪些优势条件,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六盘水市应采取什么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探究: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经济带中部,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江南煤海”。是贵州实施“西电东送”,加快火电发展的供煤基地。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成年产原煤1045万吨的矿区。六盘水一直以煤炭开采和电力输送为主,在资源开发中,给地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长期开采,六盘水市煤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与相邻地区的煤矿相比,六盘水市的煤炭开采将不具优势。
六盘水煤田分布
某企业打算在广东省开办一个生产工厂,他们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张各地区生产成本比较表,分析并完成1~2题。
成本构成(元/千克) 待选地点 电费 原材料运费 成品运费
① 6.5 1.5 1.5
② 5.4 2.5 2.2
③ 1.8 3 2.5
④ 4.5 2 2
1.该企业厂址应选择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企业属于
A.市场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3~4题。
3.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4.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 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 D.气候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7—9题。
7.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8.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9.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10.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右图中图1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
(3)图示地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优势条件有哪些?

11.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是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是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是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是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