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一、课堂导练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 。可以利用回声来进行测量距离:用雷达发出声音并接收回声,测出声音来回所需要的时间t,就可以利用公式 计算出测量的距离。
2、人的耳朵的听觉范围: ;超声波:高于 Hz;次声波:低于 Hz。
3、用超声波诊听胎儿的心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 ;用超声波粉碎肾结石、清洗仪器,是利用了声音具有 。
4、减弱噪声的位置:①在 处减弱;②在 中减弱;③在 处减弱。
减弱噪声的方法:① 声;② 声;③ 声 。
5、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1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35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__,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控制噪声;其中图2和图3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则图________(选填“2”或“3”)是噪声的波形。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可以采用回声测距的办法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可以避免学生受周围噪声的干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二、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噪声,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建筑工地上的机器喧闹声 B.老师讲课时,同学们在窃窃私语
C.上音乐课时,同学们正在聆听老师弹奏钢琴
D.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个别人的说话声和嬉笑声
2、教室里,小明正认真听老师上物理课,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_______产生,并通过_______传入小明耳中。小明的妈妈到学校给小明送东西,怕打扰上课,故脱掉高跟鞋,赤脚跑了四层楼(如图),这样做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
B.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一样的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查听胎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作用
B.某声源1分钟振动3600次,我们是无法听到该声音的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5、如图所示,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 (音调/响度/音色),以免影响他人,这是在________ 处减弱噪声.
三、课后巩固:
1、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道路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音产生
B.中考期间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用超声波排除结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D.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2、 在音美测试的考场中扬声器传出的优美的乐曲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的,同学们通过声音的________判断出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考场关闭门窗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的.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4、狮吼功,乃是少林寺秘传稀世奇功之一,影视录像中并不少见,电影“功夫”中的包租婆借助一鼎大钟,施展她的狮吼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狮吼功说明声音传递了能量 B.大钟放大了声音的响度
C.大钟使声音的振幅变大 D.大钟改变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声说话,“小”指的是声音的音调低 B.有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6、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C.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调不同
7、医疗器械“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C.超声波的响度太小,人耳感受不到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8、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 B超成像 B.声呐测距 C.分贝仪 D.倒车雷达
9、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甲图中,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丙图中,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11、有关声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C.关上窗户,会感到屋外的声音变小,是因为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较高的隔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下面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每个学生上课时戴上防噪音耳罩 B.学生课堂上禁止说话
C.在教室周围、道路旁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3、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物没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最合理的措施是( )
A.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停下洗衣机,改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某次科考船在南海测量海底深度,雷达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到回声,共用了1.4s,已知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为1500m/s,那么此次探测的海底有多深?
四、预习:《3.1 光世界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