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建立君主立宪制
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平均地权
2.在中国近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是报刊,报刊也因此成为各种政治力量宣传自己思想政治主张的阵地。孙中山关于中国同盟会纲领的阐述主要发表于( )
A. B.
C. D.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和居住、言论、出版信教等自由。这主要体现了以下哪一思想( )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4.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中外纪闻》 B.《时务报》
C.《国闻报》 D.《民报》
5.毛泽东在评价新中国某制度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言论和表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该制度( )
A.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主要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6.金冲及指出:“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最早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7.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果实已被袁世凯所窃取 B.反封建不彻底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没有唤醒民众
8.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 B.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加速了中央集权旁落 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9.“首义战旗红,帝制哀哉入梦中。革命洪流汹涌起,九州激荡共和风。”横线处应该补全的是( )
A.定海 B.安庆 C.武昌 D.上海
10.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1.“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这里的“它”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总统选举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2.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如果用民国纪年法,这一事件发生在( )
A.民国七年 B.民国八年 C.民国九年 D.民国十年
13.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陈旭麓先生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揖美追欧的结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下列能体现“揖美追欧”精神的是( )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
C.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D.宋教仁遇刺身亡
14.孙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暂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其中“一人”是指( )
A.张勋 B.光绪帝 C.孙中山 D.袁世凯
15.右侧材料所示内容出自(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讨袁檄文》
16.下图是流行于1916年一副对联,说明了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袁世凯( )
A.公然复辟帝制 B.发动“二次革命”
C.掀起护国运动 D.出卖维新派
17.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袁世凯剪辫子》展现了袁世凯开明、进步的正面形象。而1916年绘制的袁世凯漫画,他被描绘为霸道、凶恶的反面形象。导致袁世凯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其( )
A.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B.复辟帝制废除共和
C.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D.派重兵围剿护国军
18.“袁世凯时代,各省的督军还多多少少对中央保持着一点服从,还能给中央上缴一点钱粮税款,但是袁世凯死后;这种事情就没有了,中央政府从此政令难出都门。……所以就国家重建而言,袁世凯的失败意味着中国也输了。”由此可见,北洋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中央政府陷入财政困难 B.军阀混战延续不休
C.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地方 D.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19.据统计,1914-1918年间,全国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而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材料反映的是( )
A.天京事变的影响 B.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C.北伐战争的影响 D.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后果
20.以下史实中不属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表现的是( )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下令解散国民党
C.修改总统选举法 D.反对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二、问答题(30分)
21.近代以来,我国国力衰落,不断遭到外国侵略,我国人民开始了英勇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根据提示写出下面问题答案:
(1)哪场大起义目标是推翻清朝,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3分)
(2)喊出“自强”“求富”口号学习西方是哪场运动?(3分)
(3)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进行了哪场变法?(3分)
(4)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哪场革命推翻了清朝?(3分)
(5)1912年元旦资产阶级建立了哪个新国家?谁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3分)
(6)谈谈你学习上述历史的感想。(3分)
22.20世纪初的中国,“民主共和”成为众多国人的共识与追求,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分)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3)为捍卫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起了反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的斗争,写出这些事件名称。
(4分)
三、材料分析题(30分)
23.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政治遗嘱》(1925年)
材料三 因念中山先生一生,为平民的、为大众的……而惟其爱民众、信民众也,故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十四年在北京送殡之数十万人,皆自动参加,非受人招致者也。
——《送灵后之感想》(《大公报》1929年5月27日)
材料四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挤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孙中山先生挽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孙中山的认识。(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途径是什么?
(4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大公报》如此评价孙中山先生的原因。
(4分)
(4)请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角度,说明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体含义。(4分)
24.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材料三:
材料四: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识,说说材料二出自哪部法律文件 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
(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藏猴倒行逆施”指的是什么事件“国民群起攻之”,发起了什么战争
(4分)
(4)材料四中,民国十四年是公元哪一年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二件未竞之功”的理解。
(4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A符合题意;
建立君主立宪制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B;
孙中山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C;
“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指改革土地制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同盟会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民主义是常考考点,需要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
2.【答案】B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B符合题意;其它三项的报纸不是同盟会的机关刊物,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人民享有选举、参政和居住、言论、出版信教等自由”体现的是人民主权的角度,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与材料不符,AB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既可作答。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为其机关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D项符合题意。
《中外纪闻》 是康有为创办的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强学会的机关报,A项不符合题意。
《时务报》是晚清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B项不符合题意。
《国闻报》是晚清维新派在天津创办的重要报刊,主要宣传变法图强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盟会机关报的识记。难度较低,学生准确识记《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即可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由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可知,“该制度”具有民主性和民主权利享有主体广泛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该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正确答案是B;
A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排除;
C 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
D主要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从材料中“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明显可以看出,这是强调辛亥革命对思想观念的影响,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项正确;
题干不能体现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项;
题干不能体现戊戌变法时期,排除B项;
题干不能体现五四运动时期,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根据提供信息,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项正确;
果实已被袁世凯所窃取题干不能体现,排除A项;
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说法错误,排除C项;
没有唤醒民众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理解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质。
8.【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A项正确;
题干不能说明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排除B项;
加速了中央集权旁落说法错误,排除C项;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首义”“帝制”及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人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因此,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重点掌握武昌起义的爆发。
10.【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项正确;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11.【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提取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等可知,题干所述法律文件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项符合题意。
《中华民国宪法》与辛亥革命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后,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可见《总统选举法》并非辛亥革命重要成果,也不是 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C项不符合题意。
1914年初,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地位及意义的理解。难度适中,关键在于学生准确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等内容即可作答。
12.【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之间相差1911年,故1920-1911=9,1920年即民国九年,C项符合题意。
1920年并非民国七年,计算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
1920年并非民国八年,计算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
1920年并非民国十年,计算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之间换算方法的掌握。难度较高,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方法即可作答,即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13.【答案】A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能体现“揖美追欧”精神,A正确;
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北洋军阀混战割据,宋教仁遇刺身亡都体现了当时中国的政局动荡,不符合题意,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性质,结合材料,运用排除法作答即可。
14.【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可知,孙中山的这段材料中“一人冠冕”指的是袁世凯复辟帝制,D项正确;
张勋在袁世凯去世后曾拥立溥仪复辟帝制,自己并未称帝且但很快失败,排除A项;
光绪帝是清朝戊戌变法时的皇帝,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
孙中山毕生所愿是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因此不会复辟帝制,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15.【答案】B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自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因此,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重点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的内容。
16.【答案】A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1915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护国战争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蔡锷等人发动了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因此,A选项正确;
发动“二次革命”、掀起护国运动与袁世凯无关,BC选项错误;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是戊戌运动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图片信息并掌握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17.【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所以导致袁世凯漫画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废除共和,B项正确;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在1912年,排除A项;
武力镇压二次革命是在1913年,排除C项;
派重兵围剿护国军不是袁世凯“他被描绘为霸道、凶恶的反面形象”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袁世凯复辟的史实。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知识。
18.【答案】C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但是袁世凯死后,这种事情就没有了,中央政府从此政令难出都门。”可知,这反映了北洋军阀割据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中央政府无力控制地方。C项正确;
题干不能体现中央政府陷入财政困难,排除A项;
题干不能体现军阀混战延续不休,排除B项;
题干不能体现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考查学生的分析题干材料能力。
19.【答案】B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14-1918年间,全国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而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及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如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所占。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因此,B选项正确;
天京事变的时间是18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选项错误;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192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蒋介石的独裁统治,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军阀割据混战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20.【答案】D
【知识点】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表现有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修改总统选举法,为了取得日本支持,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D说法不符合事实,选择D项;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下令解散国民党,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修改总统选举法,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时期的相关知识。
21.【答案】(1)太平天国起义。
(2)洋务运动。
(3)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
(4)辛亥革命。
(5)中华民国、孙中山。
(6)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英勇斗争精神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天亩制度》。
(2)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内忧外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场运动是洋务运动。
(3)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1898年光绪帝颁布诏书,正式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4)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果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5)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元旦资产阶级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6)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结合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的史实作答,例如答出 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英勇斗争精神等。
故答案为:
(1) 太平天国起义
(2) 洋务运动
(3) 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
(4) 辛亥革命
(5) 中华民国、孙中山
(6) 我们要学习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熟悉课本基础知识作答和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作答。
22.【答案】(1)团体:兴中会。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2)A.成功: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失败: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既成功又失败:结束封建帝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3)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这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起步。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存在局限性。成功的一面在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的一面在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结合所学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保卫民主共和进行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二次革命在北洋军阀的镇压下失 败了,护国运动取得胜利,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故答案为:(1)兴中会;三民主义。
(2) A.成功: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失败: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既成功又失败:结束封建帝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3)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兴中会、三民主义、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3.【答案】(1)认识:孙中山是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是革命领袖。
(2)途径:争取民众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的支持。
(3)原因: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含义: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 ”,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孙中山是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是革命领袖;
(2)依据材料二信息“ 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可以看出, 孙中山认为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途径是争取民众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的支持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大公报》如此评价孙中山先生的原因是 :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依据材料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体含义是 :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1) 认识:孙中山是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是革命领袖。
(2) 途径:争取民众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的支持。
(3) 原因: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 含义: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点评】(1)(2)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3)(4)属于同一类型,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材料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
24.【答案】(1)事件: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任答三点)
(2)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3)事件:袁世凯复辟帝制。 战争:护国战争。
(4)年份:1925年; 理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根据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结合所学可知,该事件是辛亥革命,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所学可知,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3)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12月12日, 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5年(1916年) 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掀起了护国运动。
(4)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民国十四年指的是1925年。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但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故答案为:(1)事件:辛亥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任答三点)
(2)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3)事件:袁世凯复辟帝制。 战争:护国战争。
(4)年份:1925年; 理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