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2 10: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复习与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进行和平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风云》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6~1949年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3.毛泽东的行动被一些民主人士赞誉为“弥天大勇”,这一行动是:(  )
A.发动三大战役 B.赴重庆谈判
C.发动渡江战役 D.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4.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5.近代民主人士柳亚子在一首诗中写道:“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渡江战役 D.解放南京
6.“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勇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7.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五四风雷”“开天辟地”“星火燎原”“万里长征”“内战烽火”。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8.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这座城市(  )
A.“双十协定”签定 B.北伐战争
C.辛亥革命 D.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9.下列历史事件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红军长征 ③重庆谈判 ④西安事变
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③①④②
10.下图为1945年《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图,他们这次谈判的问题是(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和平民主问题 D.北平和平解放
11.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某一法规指出:“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根据农民的要求,消灭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这一法规的实施有利于(  )
A.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B.团结地主阶级抗日
C.激励农民支援解放战争 D.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12.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此歌谣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
A.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13.下图是1948年10月,张仃根据一场战役创作的新闻漫画《关起门来打狗》。这场战役应该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4.“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句口号反映的是下列哪次战役(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5.1948年,解放区的农民群众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高涨。这是因为(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6.毛泽东曾称赞他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北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的榜样。他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傅作义 D.杨虎城
17.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8.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19.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的住房太紧张 B.国民党失去民心,统治必然被推翻
C.解放军喜欢睡马路 D.上海解放使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20.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土地改革的纲领。这个“纲领”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问答题(30分)
2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分)
(2)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分)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分)
(4)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毛泽东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3分)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3分)
22.“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场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写出19世纪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1例。(3分)
(2)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内容?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哪一运动失败?(3分)
(3)写出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2分)
(4)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3分)
(5)写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1例。(2分)
(6)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2分)
三、材料分析题(30分)
23.三大战役大决战,歼敌、改编150(多)万,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一朝倾,解放战争留遗憾,(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台湾。
(1)[未雨绸缪——决战背景]
材料一: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4分)
(2)[一决胜负——三大战役](3分)
请你结合下面所给的提示,写出相关的战役名称。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
(3)[乘胜追击——渡江战役]
材料二: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4分)
(4)[我思我悟——学史明智]
中国共产党军队为什么能够在短短3年内就打败了国民党军队? (至少写出两点)(4分)
2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光明道路作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路线图
材料二: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材料四: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1)请写出长征路线图中A处名称,B处召开了一次具有转折性的会议,请写出会议名称和时间。红军三大主力在C处胜利会师,请写出会师的地名。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走“相反的道路”开始于什么事件?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支军队?“百万雄师”解放了哪座“虎踞龙盘”的城市?对国民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4)根据材料四中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请列举三个历史事件说明。(4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在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进行和平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及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 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因此,D选项正确;
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18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选项错误;
《甲午风云》的时间是1894-18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
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10月10日,与题干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并掌握重庆谈判的时间与结果。
2.【答案】C
【知识点】内战爆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宣告结束。因此,空白处应该填写打倒美蒋,人民解放,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3.【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蒋介石仍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意图,但是全国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均有人反对战争。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为了尽全力争取和平,揭露蒋反动派的假和平的阴谋,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的陪同下,抵达重庆。毛泽东重庆之行被称为是“弥天大勇”的行动。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赴重庆谈判被一些民主人士赞誉为“弥天大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重庆谈判的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重庆谈判的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由题干:“蒋介石、毛泽东、倭寇投降、陪都、共同商讨等等”可知,这是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的结果是签订了《双十协定》,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5.【答案】B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提取材料中关键词“别羊城”“ 喜渝州”“ 弥天大勇”,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被柳亚子成为“ 弥天大勇”,B项符合题意。
西安事变发生地点在西安,与题干所述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
渡江战役指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史实,与重庆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与材料所述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庆谈判史实的理解。难度较高,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柳亚子所述内容的理解,找出“弥天大勇”即指重庆谈判即可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日本投降,为了和平,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电文显示的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故选项D符合题意;
A. 创办黄埔军校,不符合题意;
B.北伐战争,不符合题意;
C.西安事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懂题干信息的含义,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
7.【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红军长征;内战爆发;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风雷”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星火燎原”指的是中国红军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万里长征”指的是红军的战略转移。“内战烽火”指的是解放战争。由此可知,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C项符合题意;
侵略与反抗不是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排除A项;
近代化探索主要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概括不全面,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8.【答案】A
【知识点】北伐战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重庆谈判;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因此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
A项“双十协定”签定是在重庆,符合题意,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BCD三项都是发生在武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发生在武汉的事件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南昌起义;西安事变;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①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②红军长征是在1934-1936年,③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8月--10月10日,④西安事变是在1936年12月12日,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C项①②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要注意记住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重点掌握南昌起义、红军长征、重庆谈判、西安事变的时间。
10.【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BC三项都不是他们这次谈判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D项和平民主问题是他们这次谈判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庆谈判的史实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需要熟记重庆谈判的史实。
11.【答案】C
【知识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材料“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到战场上。”反映了人民对解放战争的大力支持,结合所学知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A符合题意;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发生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排除B;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
新中国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于1952年底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即可作答。
13.【答案】A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关起门来打死狗”,辽沈战役的方针是“关门打狗”。辽沈战役是中共军队和国民党在东北地区作战的表现,中共采取关门打狗,封死国民党东北军对的策略,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选项A正确;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解放战争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答案】D
【知识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均在长江以北,没有渡过长江。1949年4月发动渡江战役,渡过长江,解放南京,D项符合题意;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均在长江以北,没有渡过长江,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渡江战役,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知识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C项正确;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思想,排除A项;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排除B项;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在1912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6.【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据“毛泽东曾称赞他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北平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的榜样。”及所学知识可知,他是傅作义。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开赴华北战场,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国民党将领傅作义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平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知识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在战争的防御阶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鼓舞了解放军作战的士气,D项符合题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排除;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项排除;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C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即可回答好本题,难度较小。
18.【答案】D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全面进攻后,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时党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国民党进攻山东解放区时,人民解放军通过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对山东的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组织了与国民党主力战略决战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因此,图示所给战役均为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19.【答案】B
【知识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及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B选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南京的情况,与上海无关,A选项错误;
“解放军喜欢睡马路”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
南京解放使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不是上海,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需要理解材料渡江战役的时间、地点与影响。
20.【答案】A
【知识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7月,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
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D符合题意;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土地纲领,排除A;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排除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21.【答案】(1)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1919年,五四运动。
(3)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共诞生)、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4)事例:①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②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努力: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19年, 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湖红船”指的是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共诞生),“八一枪声”指的是南昌起义;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事例:①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②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答任意一点即可。)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故答案为:
(1)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1919年,五四运动。
(3)中共一大召开(或中共诞生)、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4)事例:①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②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答任意一点即可。)
(5)努力: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做出的努力。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落实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2.【答案】(1)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平均地权;国民革命。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5)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国土地法大纲》)。
(6)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关注三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制定农业政策要依据国情等。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 (1)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所学,可以列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一例即可。
(2)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3)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有: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5)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这些举措起到的共同作用是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6)通过鸦片战争的史实,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说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还可从关注三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制定农业政策要依据国情等角度分析总结。
故答案为:
(1)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 平均地权;国民革命。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5) 土地改革总路线(《中国土地法大纲》)。
(6)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关注三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制定农业政策要依据国情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23.【答案】(1)事件:千里跃进大别山。
(2)平津战役
(3)天翻地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
(4)原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占据了解放战争的大义,进行的是一场解放全中国,解放中华民族的正义之战;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全体指战员的奋勇作战;国民党内部贪腐横行,国民党士兵军纪败坏,士气低落等。
【知识点】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一“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及所学知识回答可知,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打两头,后取中间”是平津战役的战略方针。
(3)据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的“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解放南京,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占据了解放战争的大义,进行的是一场解放全中国,解放中华民族的正义之战;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全体指战员的奋勇作战;国民党内部贪腐横行,国民党士兵军纪败坏,士气低落等。
故答案为:
(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2)平津战役。
(3)天翻地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通知宣告结束。
(4)原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占据了解放战争的大义,进行的是一场解放全中国,解放中华民族的正义之战;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全体指战员的奋勇作战;国民党内部贪腐横行,国民党士兵军纪败坏,士气低落等。(至少写出其中两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南京解放以及意义。解题的关键在于将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结合,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24.【答案】(1)A处:瑞金。B处: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会师地点:会宁。
(2)事件: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城市:南京。影响: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红军长征;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红军从瑞金出发,被迫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因此A瑞金;B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C是会宁。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走“相反的道路”开始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认识到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放弃进攻大城市,进军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据材料“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可知,材料诗作是为渡江战役而写。1945年4月21日,百万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本题是开放式题目,只要列举近代中国历史上所遭遇的磨难即可。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故答案为:
(1)A处:瑞金。B处: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会师地点:会宁。
(2)事件: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城市:南京。影响: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4)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军长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解放战争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