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堂同步特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堂同步特训(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2 11: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特训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表述的是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原因 C.经过 D.功绩
2.1912年1月1日,在一片“共和万岁”的欢呼声中,举行了隆重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这一事件宣告了(  )
A.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失败 D.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实现
3.中国历代都采用帝王纪年。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即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这从侧面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
A.揭开民主革命序幕 B.终结君主专制制度
C.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D.鼓舞全国人民斗志
4.清帝退位诏书,起草人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正式灭亡。该退位诏书颁布的直接原因是(  )
A.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 B.各地纷纷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C.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5.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以下能体现“旧邦新造”的是(  )
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7.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同独立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封闭走向开放
8.在北大任教的辜鸿铭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国民思想仍存在的问题是(  )
A.封建专制观念根深蒂固 B.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出现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9.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10.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1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这一截图内容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洪秀全说:我反◆李鸿章说:我学◆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我革
A.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
12.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二、填空题
1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____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 _____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14. _____ _____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_____ 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 _____ 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6.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_____窃取。
三、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己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叶圣陶
材料二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道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誓词》
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1)材料一出自叶圣陶的日记, 与之相关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万恶政府”叫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中华民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用民国纪年法计算1949年是多少年?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你认为说辛亥革命是个“飞跃”的理由有哪些?
(4)材料三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哪一文献?如何评价这部法律文件?
【参考答案及精析】
1.【答案】D
【精析】据“专制政体灭、清朝灭、皇帝灭……”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建立了中华民国,材料表述了辛亥革命的功绩,故选D项;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原因是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排除B项;辛亥革命起于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排除C项。
2.【答案】B
【精析】根据题干中“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孙中山宣读了《大总统誓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故选B项;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是在1911年,排除A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失败是在护国战争中,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爆发,排除D项。
3.【答案】B
【精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一次政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改革纪年,明显带有破除君主专制思想束缚的想法,从侧面反映出辛亥革命的目的是终结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项;鸦片战争拉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排除A项;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高潮,排除C项;鼓舞全国人民斗志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答案】C
【精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故选C项;清帝退位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武昌起义及各省的响应不是推动清帝退位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实业的问题,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清帝退位之后,排除D项。
5.【答案】D
【精析】由材料中的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概括可知,这是中华民国国歌,颂扬了向西方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追求各民族一律平等,追求世界和平,“旧邦改造”是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选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终结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选项;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排除B选项;戊成变法中规定创办新学堂、废除八股取士,排除D选项。
6.【答案】C
【精析】根据题干中,“武装反清斗争”“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可知,框架图主要在说明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1905年8月,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通过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11年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故选C项;洋务运动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旨在实现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排除D项。
7.【答案】C
【精析】根据材料“《清帝退位诏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结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故选C项;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并未统一全国,排除A项; 中华民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B项;清朝末年,我国已被迫开放,排除D项。
8.【答案】A
【精析】根据题干材料“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可知,无形的辫子指的是封建守旧思想,北大教授辜鸿铭的话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故选A项;辜鸿铭的表现以及学生们的反应,未能充分表现出对新风尚的接纳和支持,看不出新的自由平等风尚的出现,排除B项;辜鸿铭的表现和学生们的反应显示出,人们对民主共和观念的接受并非深入人心,排除C项;学生们的反应,说明民主科学思想尚未成为社会主流,排除D项。
9.【答案】A
【精析】据“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留下了封建残余,故选A项;“没有唤醒民众”属于“反封建不彻底”的表现之一,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辛亥革命后在社会层面带来的影响,与是否窃取果实无关,排除D项。
10.【答案】D
【精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题干描述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故选D项;辛亥革命的背景、内容、过程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
11.【答案】A
【精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李鸿章领导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19世纪末期,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宣传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想,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建立中华民国,进行了辛亥革命,故选A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和材料内容无关,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12.【答案】C
【精析】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举例:已知公元A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A年-1912年+1=民国xx年。(如果不加上元年,就错了),已知民国A年,换算成公元B年,则公式为公元B年=民国A年+1912年-1。则1925年根据公式计算为民国十四年,故选C项。
二、填空题
13.【答案】南京;1912
【精析】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故答案为:南京;1912。
14.【答案】南京临时政府
【精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故答案为:南京临时政府。
15.【答案】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民主自由
【精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答案为: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民主自由
16.【答案】袁世凯
【精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的是在孙中山之后继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此举表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故答案为:袁世凯
三、综合题
17.【答案】
(1)辛亥革命;清政府
(2)资产阶级共和国;民国38年
(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答对任意两点)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精析】
(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武昌己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相关的是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万恶政府”:根据材料“从此而万恶政府即以推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恶政府”叫清政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2)性质:根据材料“ 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国纪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所以1949年是民国38年。其计算方法为1949-1912+1=38。
(3)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个“飞跃”的理由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4)文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先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