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 第6课时 月日
基础性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简单运用: 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杂运用: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挑战性目标 学困生:用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中等生:能灵活选择方法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学优生:能灵活选择方法解决分数乘法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会列分数综合算式。
教 学 过 程 关注差异 (侧重策略运用)
一、预学查异 出示练习十三第12题。 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3、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要注意的? 引出: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初学适异 1、练习十三第13题。 指名说说每题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可以怎样想? 学生集体交流并列式解答 追问:都是求还剩多少米?为什么一个是两步计算,另一题是一步计算?哪题稍复杂? 指出:和简单的分数问题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需要先求出几分之几的对应量,再求出问题的结果。 做练习十六的第14题。 引导:你能根据题意说说数量关系式吗? 请大家根据数量关系式想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的? 练习十三第15题。 引导:想一想,条件的含义不同,解题方法怎样?思考后完成。 比较题中两个“”的不同含义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研学导异 1、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明确:根据香樟树比银杏少,先求出36棵的是多少棵,也就是香樟比银杏少的棵数,再根据数量关系求出香樟树的棵数。 第(2)题先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么理解“香樟树和银杏棵数比是7:9? 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教师板书。 明确:比的实际问题可根据比的意义,转化成分数实际问题,用分数的计算解决。 2、做练习十三的第18题。 独立解答,评讲,交流解题思路。 四、拓学展异 1、思考题。 引导: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请学生算一算,喜欢跳舞和唱歌的各有多少人。 引导:把两部分的人数加起来,和全班人数比一比,会怎样? 追问:为什么两部分人数合起来会多出20人?说说想法 说明:本题也可以画出交集图使学生直接观察,求出结果。 完成“动手做”。 出示要求: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提问:长和宽分别增加,各是几厘米?画出新的长方形。 交流算法,得出现在长方形面积是原来的。 (2)任意画几个长方形,并把长和宽分别增加,算算新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交流:你的计算结果怎样?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原来的,新的面积是原来的。 补充: 1、一本书共120页,小青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 (1)两天有没有看完这本书?如果没有,还剩多少页? (2)哪一天看得多?多看多少页? 2、妈妈买来一箱苹果共30个,明明第一天吃去这箱苹果的,第二天又吃去余下的,这时箱子里还有多少个苹果? 五、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P62-63 回家作业《练习册》P74-75 指名中等生交流两题的异同,学优生纠正补充,学困生复述。 通过分数实际问题和比的实际问题的对比,指名学优生交流比和分数的联系,中等生或学困生复述,体会感悟两种实际问题可以相互转化。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练习 找单位“1” 写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