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14-15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2 学案+单元检测: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设计】14-15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2 学案+单元检测: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6 17:58:05

内容文字预览

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
第11课 鸿门宴
学案1 文本研读
1.实词
(1)通假字
①距关,毋内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项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令将军与臣有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因击沛公于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秋豪不敢有所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听细说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军战河北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军
②言
③幸
④去
⑤当
⑥故
⑦如
⑧意
⑨举
⑩置



(4)词类活用
①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
③沛公军霸上:______________
④道芷阳间行:______________
⑤籍吏民:______________
⑥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
⑦素善留侯张良:______________
⑧此其志不在小:        
⑨沛公今事有急:______________
⑩秋豪不敢有所近: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臣活之:____________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____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_______________
沛公欲王关中:______________
头发上指:______________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______________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_____________
拔剑撞而破之:________________
此亡秦之续耳:______________
2.虚词
(1)为
(2)因
3.特殊句式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__________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____
(3)吾属今为之虏矣:____________
(4)大王来何操:____________
(5)何辞为:____________
(6)具告以事:____________
梳理文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文章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根据人物语言和表现,对比分析首领刘邦和项羽、谋士张良和范增、武士樊哙和项庄等几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的妙用(一)
——妙用对比 形象鲜明
[文本回顾] 在塑造人物方面,使用对比写照手法是《史记》全书的一大特色,文中有多处形成鲜明的对比:
1.性格的对比。项羽与范增的对比,鸿门宴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羽犹豫不决,存妇人之仁,错失良机;范增坚决果断,有计谋,性格率直刚强。项羽和刘邦的对比,刘邦自己不利时甘于忍气吞声,谦卑地拉拢项伯摆脱困境;项羽战败却不能正视现实,以为天意而耻回江东,不图东山再起;刘邦对于危害自己的叛徒当机立断立刻处治,毫不留情,攻打咸阳先至,约法三章,下命令严禁扰民,自己善于观察民意,收买人心;项羽却对叛徒知而不问,后至咸阳,却火烧阿房宫,后来更“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大失民心,与刘邦形成强烈反差,同时也突出二人的性格差异。
2.语言的对比。项羽要与刘邦决战,“项王谓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从中可看出项羽的急躁、少谋和耿直,刘邦的自信、自负与多有心计等等,这些都很好地通过对比表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各异的形象。
[技法点拨] 在作品的描写中,如果能巧妙地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话,那么就能让真、善、美与假、恶、丑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作品收到既突出事物的本质,又表达出鲜明爱憎感情的艺术效果。例如鲁迅在其小说《祝福》中,对悲剧人物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对比描写的表现手法。作者在运笔泼墨之中,抓住了祥林嫂前后三个阶段的不同肖像特点,落笔轻重有别,寄情淡浓相宜,不但对祥林嫂作了入木三分的准确描写,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深刻细腻地表现出祥林嫂悲剧演变的全过程。
[技法运用] 运用对比手法描摹你身边的一个人,语言要流畅自然,字数在5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自主梳理
1.实词
(1)①“距”通“拒”,把守;“内”通“纳”,使进入,允许进入。
②“要”通“邀”,邀请。 ③“倍”通“背”,违背。
④“蚤”通“早”,早上。 ⑤“卻”通“隙”,嫌隙,隔阂。
⑥“坐”通“座”,座位。 ⑦“豪”通“毫”,细微之物。
⑧“具”通“俱”,全部。
(2)①结为儿女亲家,女方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意外变故。副词,很。 ③现在别人。 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小人之言。 详细说来。 ⑤黄河。 泛指河流。
(3)①驻军,驻扎,动词 军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词 ②说,告诉,动词 话,名词 ③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动词 幸亏,幸而,副词 ④离开,动词 距离,动词 ⑤在……时候,介词 抵挡,动词 ⑥所以,连词 故交,老交情,名词 ⑦及,比得上,动词 往,去,动词 ⑧料想,动词 意图,名词 ⑨举起,动词 攻占,动词 尽,形容词 ⑩放开,舍弃,动词 安放、安置,动词 摆、设,动词 坐下,动词 座位,名词 感谢,动词 辞别,动词 赔罪,动词 尽,动词 禁得住,动词
(4)①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②名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④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⑤名词用作动词,登记造册 ⑥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⑦形容词用作动词,与……友善,交好 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地方 ⑨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的事 ⑩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入 名词作动词,称王 名词作状语,向上 名词作状语,抄小道 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 动词使动用法,使……破裂 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虚词
(1)做,干,动词 认为,动词 是,动词 替,介词 被,介词 呢,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 (2)趁机,副词 于是,就,连词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被动句 (3)被动句 (4)宾语前置句
(5)宾语前置句 (6)状语后置,即“以事具告”
预习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文本探究
刘邦集团 项羽集团
首领 刘邦:①初见项伯,即“兄事之”,“约为婚姻”——善于拉拢②刘邦亲往鸿门谢罪——大胆、善于采纳计谋③先破秦入咸阳,有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能屈能伸④立诛杀曹无伤——坚决果断总结:善于用人,善于应变 项羽:①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增席间杀死刘邦的暗示不表态,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优柔寡断②闻刘邦“谢语”而说出告密者、闻樊哙“谯语”而“未有以应”——率直无心机③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不善用人④宴会上的排座次——骄傲自大总结:有勇无谋
谋士 张良:①足智多谋,冷静老练②善于辞令,受人之托忠人之事③最大的幸运是生逢明主,得以施展才华 范增:①忠心耿耿,老谋深算②目光长远,冷静果断③有远见卓识而又刚愎自用④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急躁易怒,不逢明主
武士 樊哙:忠心耿耿,誓死卫主,粗中有细,亦善于辞令 项庄:有勇无谋,优柔寡断
“内奸” 曹无伤:告密的目的是邀宠,想为自己留条后路,却断送了性命——不忠不义 项伯:看重情义,为臣不忠,为小义而背大忠
总结 刘邦集团内部团结,关键在于领导者善于用人,从善如流,狡诈多端,能屈能伸,机智果断,能相机而动。这些也预示了他将来的胜利 项羽集团内部不团结,关键在于领导者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醒的头脑,自矜功伐,不重用人才,在这场斗争中犹豫不决,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致使互相牵制,坐失良机,最终导致失败。鸿门宴的斗争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写法探究
每当夜幕降临,我的小病友总会在床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静地画画,厚厚的画本上已经有很多“作品”了。奇怪的是他画的全是小鸟,虽然笔法并不流畅,却极富想象。他边画边说:“小鸟,飞吧,飞吧!”我好奇地问他:“画这么多小鸟干什么?”他看了看我说:“妈妈说,画完100只小鸟,我就可以回家了。”过了一会,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离开这儿多好呀!”接着他放下画笔,疑惑地望着我,说:“哥哥,你妈妈怎么没让你画小鸟呢?画满100只,你也可以回家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觉得心里酸酸的。几天后,我要出院了,小男孩儿握着我的手哭了:“哥哥,我再画5只小鸟就好了,你等我一起出院吧!”面对这样诚恳的请求,我只能强忍住泪水说:“弟弟听话,哥哥还要上课哪!”我不敢看他,就这样扭头走出了病房。转眼一周过去了,我猛地想起了我那或许还在医院里的小病友。他现在怎么样呢?我不敢想下去,也不敢到医院去看他,因为我怕看到结果。回想当时在医院里,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在悄悄地为他安排着一种不能明说的结果……那么,我就为他画一只小鸟吧!这就是他妈妈说的那100只小鸟……站在窗前,我看见雨雾中有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那是你吗?是我可爱的小病友吗?你愿意拿走我为你画的这只小鸟吗?
学案2 训练反馈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关中(wànɡ)  飨(xiǎnɡ) 士卒美姬(jī) 左尹(yǐn)
B.要项伯(yāo) 籍吏民(jí) 戮力(chuō) 从百余骑(qí)
C.数目项王(shuò) 翼蔽(yì) 仆地(pū) 目眦尽裂(zì)
D.彘肩(zhì) 切而啗之(dàn) 参乘(cān shènɡ) 须臾(yú)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入谢(感谢)
置之坐上(同“座”,座位)
沛公则置车骑(舍弃)
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B.沛公军霸上(驻军)
还军霸上(军队)
晋之余师不能军(驻扎)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军队)
C.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大礼不辞小让(计较)
何辞为(告辞)
D.距关(拒绝)
毋内诸侯(通“纳”,接纳)
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3.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约为婚姻
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C.财物无所取
D.沛公居山东时
4.下列各句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天子气也。②沛公居山东时,贪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财货。③还军霸上。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⑤得复见将军于此。⑥沛公安在?⑦因击沛公于坐。⑧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⑨大王来何操?⑩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
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C.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⑩
D.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不禁勃然大怒,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采纳张良的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竭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C.樊哙闯帐一节中,他“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耳闻目睹,心情顿感紧张。
D.《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二、文本阅读(16分,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喏。”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余骑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B.若入前为寿 若:如果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请:请允许我
D.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7.下面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
A.良曰:“长于臣。”
B.得复见将军于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8.对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于坐。(因此将刘邦击倒在座位上)
B.(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范增举起所佩带的玉玦三次向项羽暗示)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沛公)
D.范增数目项王。(范增屡次看着项王)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段意思的是(  )
A.刘邦亲自带着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向项王赔罪,使矛盾得到缓解。
B.项伯掩护刘邦,使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C.范增屡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坚决反对。
D.项羽已答应项伯要好好款待刘邦,困此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
三、类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女为悦己者容 容:打扮
B.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D.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  )
①去而事智伯 ②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 ③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④我故国士报之 ⑤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 ⑥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豫让曾先后臣侍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治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5.母亲节就要到了,小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备利用手机给母亲发一则短信,表达对母亲辛苦养育自己的感恩,并祝母亲节日快乐。请代小丽拟一则短信,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有文采、有创意,不超过6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以下各句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话语,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必须包括排比修辞格的运用。(3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饥饿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块红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这简单对于有的人来说却很难觅得。
17.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请写出你的大胆设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B [“戮”读 “lù”,“骑”读“jì”。]
2.C [A项张良入谢(赔罪);B项晋之余师不能军(结集成军),度我至军中(军营);D项距关(把守)。]
3.C [古义:A项结为儿女亲家,B项意外变故,D项崤山或华山以东。]
4.C [①⑧是判断句;②⑤⑦是倒装句,状语后置;③④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⑥⑨是倒装句,宾语前置;⑩是被动句。]
5.C [“耳闻目睹”应改为“身临其境”,因为这里没有描写声音。]
6.B [若:你。]
7.D [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D项是省略句,与(之)饮。]
8.C [A项应为:“趁机将刘邦击倒在座位上。”B项应为:“范增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多次向项羽示意。”D项应为:“范增屡次对项王使眼色。”]
9.C [项羽只是“默然不应”,不是“坚决反对”。]
10.B [恨:遗憾。]
11.B [B项“以”,前者为介词,“凭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后者为连词,同“而”,表示承接关系。A项都是介词,“对”“向”。C项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可译为“原来是”。D项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12.D [①不能表现其“忠义”,⑤是赵襄子的话,不是直接表现其“忠义”。]
13.C [朋友是劝说豫让假意投靠赵襄子,寻找机会报仇。]
14.(1)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人问心有愧啊。
(2)范氏、中行氏都像对待常人那样对待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因此我就像常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过去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但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出名。他转而离开侍奉智伯,智伯对他很是尊重宠信。智伯讨伐赵襄子时,赵襄子与韩、魏两家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之后三家瓜分了他的地盘。赵襄子最痛恨智伯,将他的脑壳刷上漆之后作为饮酒之器。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说:“唉!士人应该为知己者效死,女子则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现今智伯赏识我,我一定要替他复仇而万死不辞,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我的灵魂才能无憾无愧!”于是他改名换姓扮作刑徒,入赵襄子内宫修治厕所,怀中藏着匕首,打算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时,内心有所警觉,让人拿下修治厕所的刑徒讯问,原来是豫让,怀中藏着兵器,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随从们打算杀了他,但襄子说:“他是个仁义之人,我谨慎避开他就可以了。再说智伯死后没有后裔,他的臣子却打算替他报仇,这是天底下难得的贤者啊。”最终放了豫让。
过了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造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疮,吞下炭块使声音喑哑,使别人看不出自己的本来模样。在街市上行乞,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去见朋友,朋友认出了他,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回答:“正是。”朋友对着他掉泪说道:“凭着您的才干,委身而侍奉襄子,襄子必亲近宠幸你,亲近宠幸你,那么你就能够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易如反掌吗?何必摧残自己,想以这种方式求得报复襄子,不是实在太难了吗?”豫让说:“委身臣事他人却谋杀他,这是心怀二意以侍奉自己的君上啊。再说我要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心怀二意来侍奉自己君王的人问心有愧啊。”
朋友离开后不久,襄子要出行,豫让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伏在他要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头,马受惊了。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埋伏在此)。”派人拿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指责豫让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吗?智伯将他们都灭了,你却不替他们报仇,却反而委身做智伯之臣,智伯也已经死去了,但你为什么偏偏要如此迫切地替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都像对待常人那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常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像对待国家栋梁一样对待我,因此我就像国家栋梁(报效君上)一样报效他。”襄子感慨叹息,流着泪说:“豫让先生啊,您为智伯尽忠,已尽到了君臣的名分,而我宽恕先生也已经够了。先生您好自为之吧,我不再释放你了。”让士卒将豫让围了起来。
豫让说:“我听说圣明之主不埋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他人的美德,忠臣有为君臣大义而死的义务。先前你已经宽免了我,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称颂你的美德。今天这事,我当然认罪,但是我希望得到你穿的衣裳用剑刺击,用来表达我替智伯报仇之意,那么我虽死而无遗憾。我并不敢奢望,只是斗胆说说我的心里话。”于是襄子深深地赞许豫让,就让人拿着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剑三次跃起击刺襄子之衣,说:“九泉之下我可以报答智伯了。”于是用剑自杀了。豫让赴死之日,赵国志士听说了,全都为豫让而流泪。
15.丝丝白发,道道皱纹,这是您多年含辛茹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哺育我成人的佐证。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福!(答案不必拘泥,符合题意和短信要求即可)
16.幸福是病痛时的一句问候 幸福是寒冷中的一盆炭火
幸福是困境中的一双援手
17.示例:项羽击杀刘邦,俘获张良。范增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爱才之心,劝谏项羽留张良不杀以备后用。项羽唯我独尊,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范增无奈之下只好以“偷梁换柱”之计救出张良。范、张二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秘计除掉了项羽,接着范增称王,张良为臣,成立了“泰朝”,希望他们的政权像泰山一样长存人世。第14课 崔杼弑其君
学案1 文本研读
1.实词
(1)通假字
①遂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队,遂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干掫有淫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君之臣杼疾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类活用
①东郭偃臣崔武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见棠姜而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公鞭侍人贾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偃御武子以吊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为社稷亡,则亡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崔杼立而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词
(1)焉
(2)而
(3)其
(4)以
3.特殊句式
(1)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________
(2)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__________
(3)社稷是主:____________
(4)将庸何归:____________
梳理文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崔杼弑其君》一文,成功地塑造了多个人物,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崔杼弑其君》一文叙事简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简练 意义深远
[文本回顾] 本文以非常简练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述了崔杼弑君、晏子不死君难及史官书史的史实,其中虽然语言精练,所蕴含的含义却非常深远,如写崔杼专权,杀死国君齐庄公后,“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虽只有几十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人被杀却毫不动摇,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
[技法点拨] 《左传》叙事语言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含蕴,词约义丰,如“宣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晋师“舟中之指可掬”,同年,楚王围萧,“冬多寒,巡三军拊勉,如挟纩”。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技法运用] 以“和谐”为话题,写一段文字,点明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练,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自主梳理
1.实词
(1)①“取”通“娶”。 ②“队”通“坠”。 ③“干”通“捍”。
(2)①病重。 病的总称。 ②吃喝。 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①名词用作动词,做……的家臣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③名词用作动词,鞭打 ④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⑤为动用法,为……而死 ⑥为……驾车 ⑦为……而亡 ⑧为……而死 ⑨为……谋利 ⑩为……做相,即做他的相
2.虚词
(1)代词,代“齐棠公” 代词,代“棠妻” 表反问,怎能 兼词,相当于“于之” 
(2)表顺承 却,表转折 表修饰 (3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 
(4)介词,用 动词,带领 相当于“而”,表修饰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被动句 (3)宾语前置 (4)宾语前置
预习思考
第一部分(第1~3段),崔杼娶了棠公寡妻,庄公私通棠妻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
第二部分(第4~5段),晏子不死君难,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虽机敏善变,却又无私,同时不失圆滑世故。
第三部分(第6段),崔杼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直笔而书的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
文本探究
1.崔杼:忍辱含羞,渐生弑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朝”引诱,暗中布设;时机一到,心狠手毒。虽弑君有理,但在当时行之不义(弑君被视为犯上作乱),所以,他唯恐真相败露,亮了家丑,担了罪名。当太史记下真相,二兄弟再记时,他连杀三人。直到太史三弟不惧生死仍然直书时,他才意识到正义是压不住的,只好作罢。这说明他弑君理直却心虚,同样不得人心。即使用现在的平等意识、平民心态去看,与妻通奸,蒙受大辱,也不至于非置人于死地。崔杼之所以弑君,之所以接二连三杀死无辜太史,是其权重气盛,不可一世(景公是他立的,君主他也不放在眼里),不可侵犯,不可抗拒的地位与霸性决定的。由此折射出景公的君位不稳,大权旁落的政局背景。对晏子的“不死”,“不行”,“不归”,既“舍之”,又用之,表现出崔杼个性的另一面:知人善用,深谋远虑。他留用晏子,是因为晏子“民之望也”,可以其“得民”,稳固自己的地位。
庄公:好色,无道,屡屡到大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里与臣之妻私通,且任意羞辱其夫(身边的重臣),这些都暴露了他的昏庸,不知轻重的恣肆妄为。他的被杀,有权力之争的背景,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咎由自取。晏子“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的叹问,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晏子:“枕尸股而哭”“三踊而出”,可见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庄公之死哀之痛之,但却不敬之颂之,护之效之,因为庄公不是“为社稷死”,而是“为己死”。晏子信守为国家谋利,为百姓造福,而不唯国君,所以他成为“民之望”。他对崔杼弑君是不满的,但又“乃歃”为其所用,更多考虑的是以社稷的大局为重。这些都表明晏子是一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贤臣。当然,晏子在崔杼弑君之后的言行,也不无勉从虎穴的机变,这是晏子一贯的智慧。
2.自《春秋》收“崔杼弑其君”事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羊传》、《谷梁传》均有记载并略有评议,但记载最具体,处理最精当的还是《左传》。文章开篇“美之”二字是发轫,崔杼“娶之”,庄公“通焉”,崔杼弑君,许多党羽遭殃,史官三兄弟遇害,都是棠姜之“美”惹的祸(当然只是诱因而已)。庄公如何私通,崔杼怎样受辱而起“欲弑”之心,用语极简,但清晰透彻。弑的过程,仅着力写庄公的“三请”,既穷昏君的无奈可悲,又尽崔杼的执意狠毒。可见“其言简而要”。面对晏子的“不死”、“不行”、“不归”,崔杼“舍之”,用之,用大量笔墨写这段,既刻画了晏子的形象,又侧显出崔杼的心机,同时也反衬出庄公无道。作者在此提供了详实的材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思考、权衡、品评是非的空间,可谓“事详而博”。这就是《左传》沿用的春秋笔法,即记载事实中寓褒贬。
写法探究
“以和为贵”之“和”,“禾”与“口”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禾 ”代表着庄稼,引申意为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口”当然就是吃那粮食的嘴了。之所以经常发生不和,还不是那些嘴为了那些粮食。因“口”缺“禾”,所以此“口”就想去侵彼之“禾”,于是就发生不和。古时匈奴经常侵犯大唐边境,为何?为了大唐的土地?匈奴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他知道根本就不能和大唐为敌,但为何又侵犯大唐的边境呢?还不是为了那些吃的。匈奴缺衣少食,而当时的大唐是何等富有,所以匈奴在饿晕的情况下只好冒险打破“和”而去抢大唐的“禾”了。
学案2 训练反馈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弑杀(shì) 遂取之(qǔ) 东郭偃(yǎn) 骤如崔氏(zhòu)
B.崔杼(yù) 甲戌(xū) 公逾墙(yú) 干掫(ɡàn qu)
C.社稷(jì) 嗣书(sì) 叔孙还(xuán) 三踊(yǒnɡ)
D.棠姜(tánɡ) 御武子(yù) 间伐晋(jiàn) 拊楹(fǔ yí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溯流而上 弦外之音 鸟声啁啾 招募
B.卓尔不群 横槊赋诗 声名狼藉 骈俪
C.戌守边关 山川相缪 锋芒毕露 愀心
D.窈窕淑女 欲壑难填 蕉风椰雨 揶揄
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遂取之
B.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
C.其弟又书,乃舍之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偃御武子以吊焉  御:驾车
B.君之臣杼疾病 疾病:生病
C.庄公通焉 通:私通
D.枕尸股而哭 股:大腿
5.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见棠姜而美之
B.公鞭侍人贾举
C.东郭偃臣崔武子
D.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人,闭门
二、文本阅读(14分)
阅读《崔杼弑其君》片段,回答6~10题。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叔孙宣伯之在齐也,叔孙还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曰:“所不与崔、庆者——”晏子仰天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岂以陵民  陵:欺压
B.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 纳:献
C.兴,三踊而出 兴:起来
D.所不与崔、庆者 与:和、跟
7.对于“而”的用法判断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若为己死而为己亡 连词,表并列
B.且人有君而弑之 连词,表顺承
C.门启而入 连词,表顺承
D.枕尸股而哭 连词,表修饰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臣:做臣民
B.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私昵:宠幸、亲近
C.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盟:结盟
D.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嗣书:接着(这样)写
9.选文最后一段,表现了太史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5分)
(1)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
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于是崔杼之子,令之争后。崔杼之子相与私哄,崔杼往见庆封而告之。庆封谓崔杼曰:“且留,吾将兴甲以杀之。”因令卢满婺兴甲以诛之。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烧其室屋,报崔杼曰:“吾已诛之矣。”崔杼归,无归,因而自绞也。
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齐人以为让,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①。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得庆封,负之斧质,以徇于诸侯军,因令其呼之曰:“毋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亡其大夫。”乃杀之。
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
  注 ①朱方:地名。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杼相之  相:辅佐
B.崔杼之子 :挑拨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 与:结交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庄公死,更立景公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人)得庆封,负之斧质
B.齐人以为让(鲁)
C.(卢满婺)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
D.(庆封)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
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不义之人没有好结果的一组是(3分)(  )
①吾已诛之矣
②(崔杼)无归,因而自绞也
③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
④若庆封者,可谓重死矣
⑤身为戮,支属不可以见,行忮之故也
⑥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16.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尽杀崔杼之妻子及支属。(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庆封,负之斧质。(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7.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4分)
要求:①补写一句话,②含蓄简练,③不超过20字。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翌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中国成语浩如烟海,种类繁多。试分析并归纳下列成语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4分)
惩恶扬善 扬长避短 顾此失彼 出生入死 党同伐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4分)
(1)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B [崔杼(zhù),干掫(hàn zōu)。]
2.C [戌—戍,愀—揪。]
3.C [A项“取”通“娶”。B项“队”通“坠”。D项“蚤”通“早”。]
4.B [疾病:病重。]
5.A [A项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美”。B项鞭:名词用作动词,鞭打。C项臣:名词用作动词,做……家臣。D项止: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6.D [与:亲附,站在……一边。]
7.B [而,连词,表转折。]
8.B [私昵:形容词作名词,宠幸、亲近的人。]
9.太史如实记载“崔杼弑其君”这一事实,表现了太史秉笔直书的精神,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避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
10.(1)所以,国君为社稷而死,那么,我们就要为他去死;为社稷而逃亡,我们也应当随他逃亡。
(2)事后太史记载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子杀了太史。
11.C [“诛”意为“讨伐”。]
12.A [A项都是“再”的意思;B项代词/表宾语前置;C项把/并且;D项代词/助词。]
13.A [“齐人”应为“诸侯”。]
14.B [注意题干的“不义之人”。]
15.B [到鲁国时,荆灵王没干涉,到吴国才加以干涉。]
16.(1)把崔杼的妻子、儿女和下属全部杀掉。
(2)俘茯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
参考译文
崔杼和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后,又立景公,崔杼辅佐他。
庆封又想杀崔杼并且代替他的相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是挑拨崔杼的儿子,让他争位。崔杼的儿子私下和他吵闹,崔杼去见庆封并且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庆封对崔杼说:“你暂且留下,我将带兵来杀他。”就命令卢满婺带兵来杀他。把崔杼的妻子、儿女和下属全部杀掉,烧了他的房屋,报告崔杼说:“我已经把他杀了。”崔杼无家可归,就自杀了。
庆封辅佐景公,景公以这件事为苦恼。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出门打猎,景公让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讨伐他。庆封跟他的属下争斗,没有取胜,逃跑到鲁国。齐国人认为他索取鲁的领地,他又离开鲁国到吴国。吴王给他朱方。楚灵王听说这事,就率领诸侯军进攻吴国,包围朱方,攻克了它。俘获了庆封,让他背着斧质在诸侯军中巡行示众,并让他喊道:“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杀害自己的君主,欺凌丧父的新君,强迫大夫盟誓。”然后才杀了他。
黄帝那样尊贵也要死,尧舜那样贤德也要死,孟贲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样勇武也要死,人本来都要死。像庆封这样的,可以说是死而又死了。自身被杀,宗族亲属也不能保全,这是为非作歹的缘故。大凡邪恶的人做事,开始时互相帮助,到后来一定相互憎恨。行事符合道义的就不是这样,他们开始时互相帮助,时间长了互相信任,最后互相亲近,后代的人把这种做法当做准则。
17.示例:①王厂长交出了厂长办公室的钥匙。②门前贴出一张告示——王厂长自愿辞职。
18.四字结构的均衡美,词义两两相对(反)的对称美,音调相谐的节奏美,动宾式并列组合的整齐美。(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解答此题时可以从外在的形式和内部体现的规律两个方面去解答。
19.(1)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2)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第12课 淝水之战
学案1 文本研读
1.实词
(1)通假字
①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陈策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闲军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兵甲无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帅精兵五千趣洛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朝廷处分已定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安石有庙堂之量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摄书置床上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兵
②去
③信
(4)词类活用
①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______________
②融驰使白秦王坚:____________
③栅淮以遏东兵:____________
④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____________
⑤使不得上:____________
⑥时方与客围棋:____________
⑦若败其前锋:______________
⑧欲不战以老秦师:________________
⑨击成,大破之:____________
⑩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________________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______________
2.虚词
(1)于
(2)而
3.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计于谢安,安夷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晋兵所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汝,谁与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文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名的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胜强的战例,这场战争以苻坚的强盛始,而又以苻坚的失败止。有人认为以前秦强大的军事力量,苻坚的失败是偶然,也有人认为苻坚的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偶然原因还是必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手法的应用,是本文刻画人物的突出手法,谈谈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苻坚战前预封东晋君臣并“先为起第”,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稍有失利又草木皆兵,“怃然始有惧色”,战败后受食于百姓则“潸然流涕”,慨叹“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这些表现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的妙用(二)
——突出主题
[文本回顾]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战双方,形成两大阵营,在战争的各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形成鲜明对比。①战前前秦气势汹汹、国强兵众,与东晋兵微将寡、小心翼翼形成对比。②前秦内部不稳、隐患很多,与东晋将帅同心、上阵父子兵形成对比。③苻坚的来势凶猛、不可一世,与谢安的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形成对比。④战后苻坚的落荒而逃、潸然泪下,与谢安的内心喜悦形成对比。另外,苻坚战前战后的表现,也形成对比。
这些对比,鲜明地体现了强大的前秦失败,而弱小的东晋胜利的原因所在,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技法点拨] 对比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手法,也叫对照。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立展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五人墓碑记》一文成功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五义士牺牲的光荣,写得极为生动有力。第二段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的死进行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伟大。第五段把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对比,突出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第六段把五人的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意义重大。最后,作者假设五人保其首领与光荣而死后的影响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要。这样反复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技法运用] 以“人生”为话题,写一段话,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表明自己的观点,字数在3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自主梳理
1.实词
(1)①“已”通“以”。 ②“画”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 ③“闲”通“娴”,熟习。 ④“阙”通“缺”。 ⑤“陈”通“阵”,军队的行列,军阵。 ⑥“趣”通“趋”,奔向。
(2)①指处置谋划。 指对犯 ( http: / / www.21cnjy.com )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处理。 ②朝廷。 供奉祖宗、神佛的处所。 ③榻床,坐具。 供人睡觉的家具。
(3)①武器 士兵 军队 ②离开 距离 ③信任 确实 随意
(4)①名词作状语,在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在露水中 ②形容词作动词,告诉 ③名词用作动词,设置栅栏 ④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⑤名词用作动词,渡上岸 ⑥名词用作动词,下棋 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失败 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惫 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失败 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视为讨厌和痛苦的事 名词作动词,入侵
2.虚词
(1)对,介词 向,介词 在,介词 (2)并且,表并列 表修饰 却,表转折 表顺承
3.特殊句式
(1)倒装句,宾语前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2)倒装句,状语后置 (3)被动句 (4)判断句 (5)倒装句,宾语前置 (6)省略句 (7)定语后置,“死者士卒”
预习思考
文本探究
1.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原因。
(1)性格决定命运。苻坚有善良、脆弱的一面,但其性格中更突出的是狂妄、专断,不听重臣,不得人心。
从苻坚的轻信用人看,用人之时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祸根。这是战争失败的必然因素。
①误用鲜卑族、羌族首领慕容垂、姚苌。这些被压迫的异族分子时刻都在伺机反抗,夺取苻坚的江山。
②任用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为度支尚书,朱序人在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心在东晋。在淝水之战苻坚“少却”时,故意散布“秦兵打败了”的错误信息,引发秦兵退乱,乘机反抗苻坚。
③征用“良家子”即汉族富裕子弟参战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误,一来他们吃不了苦,不善作战;二来他们不愿与东晋汉人同胞作战。故此,只要有机会便逃跑,毫无战斗力。
(2)偶然因素未尝不是致命要害。
①八公山草木皆兵。洛涧一战,苻坚损兵折将本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伤了锐气,然而八公山触“木”惊“心”,使他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他的自负自信开始被自恐瓦解,变得更加狂躁。所以,当决战时刻东晋布下圈套,诸将皆看出不可信,而他却像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根本看不出,听不进,作出急于取胜的错误决定。八公山上的草木在特定情况下,给苻坚的心理打击直接影响了他后面的决策。
②风声鹤唳丧胆气。在突然撤 ( http: / / www.21cnjy.com )退,主帅被杀,晋兵紧逼的非常时刻,恐怖的风声与凄厉的鹤鸣所形成的环境压力,对早已极度惊恐的前秦逃兵来说,具有催命的心理威慑力,客观上加剧了前秦的败亡。
③误导瓦解军心。苻坚撤兵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让晋军过河至半时,猛力扑杀,一举歼之。前方刚撤,朱序便在阵后大喊“秦兵打败了!”在众兵不知真相的关键时刻,如此误导,牵一发而动全身,立马动摇了秦兵之心,瓦解了斗志,打乱了全局。这么多的偶然因素同时产生也是必然因素。
必然带出偶然,偶然导致必然。战争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小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2.对比手法的应用,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开端部分,写前秦出兵前的准备,作者通过语言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表现了苻坚的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动作描写“坚不听”“坚默然”体现了苻坚的人物特征为刚愎自用。“洛涧之战”前“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轻敌、轻率;战后“见晋兵部陈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又恐慌畏惧:“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淝水之战,苻坚“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狂妄而指挥失当,战后中矢流亡,遇民进壶飧,潸然流涕。
作者对谢安的描写也运用了对比手法,淝水之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秦兵既盛,都下震恐”之际,谢安却在下围棋,“游陟,至夜乃还”。同时,担忧朝廷安危的桓冲,认为“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用桓冲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做亡国奴了,谢安却还在“游谈不暇”。作者用众人的“震恐”和桓冲的担忧来反衬谢安的镇定自若。谢安接到了军报,知道秦国的军队已经失败,那时他正和客人下围棋,把军报收起来放在坐床上,脸上却没有露出一点欢喜的神色,依旧下围棋。客人问他军报里写的是什么,他才慢慢地回答说:“小儿辈遂已破贼。”下完了棋,走回内室,过门槛的时候,心里高兴得不觉把木屐底上的木齿都碰断了。接到战报时的镇静,过门槛时的折屐齿,难掩内心的狂喜,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苻坚与谢安两个人物之间也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苻坚的狂傲、自命不凡来映衬谢安的沉着冷静。
3.课文中的苻坚确乎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但似乎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从课文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出,苻坚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但从课文中战事失利后的“草木皆兵”来看,他又是一个色厉内荏的人。而从战败后他的“潸然流涕”及“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来看,他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
写法探究
在正确的道路上跨出一步,你的人生会因此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史铁生在二十几岁即遭遇了下肢瘫痪,他想到了自杀,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从死亡边缘挣扎出来。如果他不从死亡的边缘跨出一步,他的一生可能要因此改写。司马迁遭受宫刑,这真是奇耻大辱,他也想到了死,可是,他又想到:“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最终,他从屈辱中跨出了一步,写了鸿篇巨制《史记》,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一步,你只能品尝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成克杰身为人民公仆不想着兢兢业业地工作,却贪图享受,生活腐化。如果他不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马家爵作为一个贫穷人家走出的大学生,不思学业有成,从而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却因为一点点小恩怨伺机报复。如果他不在报复的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有伏法抵罪的结局?
学案2 训练反馈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苌(chánɡ) 羌虏(qiānɡ) 仇雠(chóu) 陛下(bì)
B.龙骧(xiānɡ) 窦冲(dòu) 张蚝(cì) 运漕(cáo)
C.颍口(yǐnɡ) 别墅(yě) 谢琰(yǎn) 游陟(bù)
D.郧城(yún) 左衽(rèn) 硖石(xiá) 勍敌(qínɡ)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谄谀 颍口 运漕 游陟
B.西藩 洛涧 怃然 崩溃
C.蹈籍 摄书 铁骑 屐齿
D.鹤唳 仇雠 兖州 露宿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   却:退
②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 引:率领
③其走者闻风声鹤唳 走:走路
④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草:小草
⑤客问之,徐答曰 徐:慢慢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晋兵部陈严整
B.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
C.此亦勍敌,何谓弱也
D.皆以为晋兵且至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
C.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
二、文本阅读(16分)
阅读《淝水之战》选段,完成6~10题。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癸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之,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郧城。胡彬闻寿阳陷,退保硖石,融进攻之。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胡彬粮尽,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复见大军!”秦人获之,送于阳平公融。融驰使白秦王坚曰:“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坚乃留大军于项城,引轻骑八千,兼道就融于寿阳。遣尚书朱序来说谢石等,以为强弱异势,不如速降。序私谓石等曰:“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老秦师。谢琰劝石从序言。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斩成及弋阳太守王咏;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执秦扬州刺史王显等,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陈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序因与张天锡、徐元喜皆来奔。获秦王坚所乘云母车。复取寿阳,执其淮南太守郭褒。
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饥甚,民有进壶飧、 ( http: / / www.21cnjy.com )豚髀者,坚食之,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弗顾而去。坚谓张夫人曰:“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6.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逼肥水而陈——逼使晋军在淝水列阵
B.蔑不胜矣——藐视敌人就不能胜利
C.麾兵使却——指挥军队向后移动
D.融驰骑略陈——苻融使骑兵迅速布开阵势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反映晋兵以少胜多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晋兵部陈严整 ②(秦王坚)顾谓融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③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 ④(秦兵)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不可复止 ⑤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⑥(秦兵)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 ⑦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A.①②④⑤⑥ B.①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叙述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段表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文段中有很多成语今天仍然在使用。如: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
B.谢玄遣使对阳平公苻融的一段话,意在引发敌人的速胜心理。
C.苻坚率领大军深入,在淝水列阵,想利用晋兵渡河之机,一举将晋军消灭,无奈事与愿违,导致的却是自己军队的溃败。
D.秦兵因后退而引发溃败,加上自相蹈藉,许多人受伤,在逃跑的路上,因为担心,又因为饥冻,死了十七八个人。
9.下面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3分)(  )
A.融以其参军河南郭褒为淮南太守
B.栅淮以遏东兵
C.欲不战以老秦师
D.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执平虏将军徐元喜等  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栅淮以遏东兵 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融驰使白秦王坚 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不战以老秦师 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1~15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弟也。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事发觉,光尽诛之。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昭帝崩,亡嗣。迎昌邑王贺。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太后诏归贺昌邑。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迎曾孙,是为孝宣皇帝。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薨,谥曰宣成侯。四年秋,云、山自杀,禹腰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节选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臣光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夫以显、禹、云、山之罪,虽应夷灭,而光之忠勋不可不祀;遂使家无噍类,孝宣亦少恩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光甚谊之  谊:认为很对
B.诏增此郎秩二等 秩:官吏的俸禄
C.桀党有谮光者 谮:说坏话
D.根据于朝廷 根据:依据,依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时,一直小心谨慎,不曾犯过过失。在辅佐昭帝十三年中取得了百姓充裕厚实、四方各族称臣的小康政绩。
B.霍光天资禀性端正。郎仆射曾暗中观察他出入皇宫下殿、出门、站立、行进的地方,居然每次不差分毫。
C.昭帝虽年少,却能明察是非,成年后,就正式委托霍光执政。上官桀与长公主阴谋废帝,被霍光一举铲除。从此霍光更是威风显赫。
D.自昭帝至宣帝初,霍光执政二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余年,权倾朝野,富其子孙。病重,宣帝亲临家中探问病情,并为之流泪哭泣。死后不到三年,霍家权势渐消,终因祸事而宗族夷灭。
14.联系全文,下列对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认为霍族夷灭,是因为霍光作为人臣久执大权不归,而致人主蓄愤使然。
B.借霍光之事故,告诫天下臣子,不可自视功高,目中无人,结党连亲,为所欲为。
C.在司马光看来,孝宣帝若能及时限制霍氏之权势并加恩劝善,霍氏之死是可以避免的。
D.提醒后世君王治国应该恩威并重,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众庶莫不多光。(1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6.仿照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为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5分)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比黄花瘦”,但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英豪;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3分)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校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按照顺序,《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花月夜》之后是《蜀道难》的朗诵,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两首诗之间的过渡词。要求:①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②至少引用一句原作中的诗句;③不超过8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C [“墅”读shù,“陟”读zhì。]
2.C [蹈籍—蹈藉。]
3.C [③逃跑,④在草中。]
4.B [古义:到了。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5.A [A项都表转折。B项用/来。C项到/被。D项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6.C [A项“逼”是“靠近”的意思。B项“蔑”是“没有”的意思。D项“略”是“巡视”的意思。]
7.A [③⑦不是晋兵以少胜多的原因。]
8.D [死了十分之七八的人。]
9.BC [B、C两项都是“来”,目的连词。A项是“用”。D项是“把”。]
10.(1)捕获 (2)设置栅栏 (3)告诉 (4)使……疲惫
11.D [根据:盘根错节地占据。]
12.C [C项都是副词,才;A项乘机/凭借;B项表被动/通“现”;D项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3.A [文中提到的“十三年”是指昭帝既冠之后的十三年,并非“辅佐昭帝十三年”。]
14.D [由“光之忠勋不可不祀”“孝宣亦少恩哉”推之,后世君主治国时,应大施恩惠,讲仁义。]
15.(1)众人没有不称赞霍光的。
(2)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所托付来辅佐朕的,敢有毁谤者判他的罪。
(3)然而死了以后却不能保护他的宗族,为什么呢?
参考译文
霍光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病的弟弟。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皇帝出行便伴随车驾,入宫就在左右侍奉,出入宫禁二十多年,小心谨慎,不曾犯有过失,很受汉武帝的喜欢信任。每次出入皇宫下殿门,站立行进都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观察,居然不差分毫,他的天资禀性的端正就像这样。当初辅佐年幼的昭帝,政令从他发出。召见保管玺印的尚符玺郎(要他交出玺印),这位郎官不肯交给霍光。霍光想夺取,郎官按剑说:“臣下的头可以得到,但皇帝的印玺决不可以得到!”霍光认为他很对。第二天,诏令提升这位郎官为二等爵禄。众人没有不称赞霍光的。后来上官桀党羽凡有说霍光坏话的,昭帝便发怒道:“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所托付来辅佐朕的,敢有毁谤者判他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说坏话。于是密谋让长公主摆酒宴请霍光,埋伏士兵击杀他,乘机废黜昭帝。事情被发觉,霍光将他们全部诛灭。霍光威势震盖天下。昭帝举行成年的冠礼后,就正式委任霍光执政,前后达十三年,百姓生计充裕厚实,四方各族称臣归服,汉昭帝去世,没有继承人。迎接昌邑王刘贺。刘贺到达宫中以后,即皇帝位,胡搞淫乱。霍光为之忧愁气愤,谒见禀白太后,具体陈述昌邑王不可以继皇位的情形。皇太后诏令刘贺回归昌邑。皇室近亲只有卫太子的孙子,号称“皇曾孙”的,还在民间,受到一致称道。霍光派遣宗正刘德到尚冠里皇曾孙的家迎接他,这就是孝宣皇帝。从汉昭帝时起,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其兄霍去病的孙子霍云都任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东宫、西宫的卫尉,霍光兄弟的其他女婿、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远近亲戚连成一体,盘根错节地占据了朝廷。霍光从后元年间起主持朝政,直到宣帝即位,才归还朝政。宣帝谦让不肯接受,各种事情都先通过霍光,然后进奏天子。地节二年春天,霍光病重,宣帝亲临家中探问霍光病情,宣帝为之流泪哭泣。霍光去世,谥号为宣成侯。地节四年秋,霍云、霍山自杀,霍禹被腰斩,霍显和女儿、兄弟都在闹市斩首示众。
司马光说:霍光辅佐汉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得上忠心耿耿了;然而死了以后却不能保护他的宗族,为什么呢?至高无上的权势,是皇帝名位的标志性器物;臣子掌握它,许久不归还,很少有不篡夺的。……难道仅仅是霍氏家族自己招致灾祸吗?实际也是孝宣帝时逐渐演变而造成的。以显、禹、云、山的罪过,虽然应该诛杀,然而霍光的忠勋不可以不彰表;竟然使霍家不留活口,孝宣帝也真是寡情啊!
16.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峻的陆游 虽只能“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阑卧听风吹雨” 但也倾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衷肠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 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 但也胸怀“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17.成年累月的战事,动荡不安的政局,不断衰退的经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1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幽的景色,淡淡的哀愁,柔婉的格调,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而“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惊险景象,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下面请欣赏×××同学朗诵的《蜀道难》。第四单元 大江东去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不单是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且还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人类福祉。这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摘编自乔兆红《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与社会发展》,有改动)
1.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许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关注的。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各方面的带动作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快速崛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纂,字荣孙,常山九门人也。少以清苦自立。时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瘗,纂以私财殡葬。由是郡县标其门闾,后居父丧尽礼。郡举孝廉,补豫州司士。
稍除积弩将军。领众诣淮,迎降民杨箱等。修立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镇,招纳山蛮李天保等五百户。从征新野,除骑都尉。又从驾寿春,敕纂缘淮慰劳。豫州刺史田益宗率户归国,使纂诣广陵安慰初附,赈给田廪。从征新野,及南阳平,以功赐爵井陉男,赏帛五百匹。数日之中,散之知友。时人称之。又诣赭阳、武阴二郡,课种公田,随供军费。除南秦州武都太守。正始中,迁汉阳太守,并以清白为名。又随都督杨椿等诣南秦军前,招慰逆氐。还,除虎贲中郎将,领太仓令。遭母忧去职。久之,除伏波将军。延昌中,京师俭,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劝督农桑,亲自检视,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谴。吊死问生,甚有恩纪。还,以本将军除益州刺史。无御边威略,群氐反叛。以失民和征还。
正光末,清河人房通等三百人颂纂德政,乞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临郡。诏许之。孝昌中,为葛荣围逼,纂以郡降荣。荣令纂入信都慰喻,都督李瑾欲斩,刺史元孚德纂,还。出,又劝荣以水灌城,荣遂以纂为常山太守。至郡未几,荣灭。定州刺史薛昙尚以纂老旧,令护博陵、钜鹿二郡,纂以疾辞。少时卒于家。
纂所历任,好行小惠,疏食敝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涉诬矫,而轻财洁己,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号为良守。永熙中,赠平北将军、殷州刺史。(选自《魏书·列传良吏七十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课种公田,随供军费    课:督促完成
B.延昌中,京师俭 俭:节俭、俭省
C.吊死问生,甚有恩纪 吊:悼念
D.刺史元孚德纂 德:认为……有仁德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杜纂“轻财”的一项是(3分)(  )
①时县令齐罗丧亡,无亲属收瘞,纂以私财 ( http: / / www.21cnjy.com )殡葬 ②数日之中,散之知友 ③课种公田,随供军费 ④勤者赏以物帛,惰者加以罪谴 ⑤敕纂监京仓赈给民廪 ⑥终无受纳,为百姓所思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纂少年时因清苦而自立,曾出资办理了县令齐罗的丧事,在守父丧时又很尽礼,后来被推举为孝廉。
B.杜纂从任积弩将军开始,到正始年间做汉阳太守,都能尽职尽责,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有清白的名声。
C.杜纂调任虎贲中郎将,兼任太仓令时,因为母亲的丧事而离开了职位,这与他尽礼守父丧的表现是一致的,充分显示了他的孝心。
D.孝昌年间,杜纂迫于葛荣围逼,投降了葛荣。葛荣灭亡后,定州刺史薛昙尚认为杜纂年龄大了,让他统辖博陵、钜鹿两郡,他因病推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俭约,尤爱贫老,至能问民疾苦,对之泣涕。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纂所历任,好行小惠,疏食敝衣,多涉诬矫。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战城南
杨 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8.这首诗作者是以什么人的口气来讲述的?流露了怎样的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颔联“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写战争景象用了什么手法?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些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倾听滴水
何 羽
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答,滴答,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弦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升。
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你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
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
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
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
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
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
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
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
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
(选自《散文》,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中引用了一些著名的诗句,为的是说明人生的短暂、脆弱,而滴水却永恒、坚韧的道理。
B.本文通过倾听滴水而展开联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像小水滴一样的人:外表不张扬,内心却无限充实、丰富。
C.作者笔下的小水滴,微小与宏大,柔弱与坚韧,平凡朴素与辉煌璀璨和谐统一,令人叹为观止。
D.文中写太阳的光芒四射,水滴折射出的炫目的颜色,为的是反衬水滴的“无色”,因为只有无色,才能使人的浊心因此而明净。
E.作者在赞美水滴的精神的同时,也惋惜露珠的“闪烁不定”“忽明忽灭”,追求的仅是阳光下的瞬间的辉煌。
(2)为什么“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作者为什么说“这滴水是有生命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为什么?请分点阐述道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从阳光下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并用自己的语言对此作简要阐述。(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高中毕业以后,李小海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便整天不学无术,在社会上瞎混。
B.小赵在这次技能大比武中荣获特等奖确实值得表扬,但他旷工迟到、殴打同事等错误,绝不可一笔抹杀。
C.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是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许多学生没头没脑,学习时不加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D.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如果还不能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果将无法想象,这不是危言耸听。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B.在这一次抢险救灾中,战士们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大家虽然有点累,但保护了集体财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C.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
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
14.(2011·新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5.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论学说,①________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②________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③________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④________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⑤_______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6.仿照下面的话,借助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写两句耐人寻味的话。(6分)
例句:项羽轻易地放走刘邦,不,那不是刘邦,那是楚霸王的千秋基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陆续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年北京外国语学校的红卫兵,今年60多岁的申小珂等人向当年被打的北外党委书记程璧等老教师、老领导致信道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痛心。《雅虎视点》就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如果您或亲朋曾受到折磨、伤害,您会原谅道歉者吗”这一问题,3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意义,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在所有的答案中,这样的回答比例是最高的。
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解析】
1.C [原文是说“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2.A [B项原文只是说“成为日后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C项“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关注的”与原文不符。D项应是上海世博会“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3.B [并非单指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冲击,而且中国也已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
4.B [俭:歉收,年成不好。]
5.C [③说他有才干。④说他赏罚分明。⑤说他受命赈济。]
6.D [“以纂老旧”意思是“鉴于杜纂是老臣旧官”。]
7.(1)杜纂生性简朴节约,尤其关心贫穷老人,很能访问民间疾苦,(甚至)对着百姓哭泣流泪。
(2)杜纂在历任的官位上,好施小恩小惠,吃粗粮穿破衣,多涉嫌矫情做作。
参考译文
杜纂,字荣孙,是常山九门人。少年时以清苦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当时的县令齐罗死亡,没有亲属收殓埋葬,杜纂自己出资把他埋葬。因此郡县标榜表彰了他的门第,后来守父丧很尽礼仪。郡中推举他为孝廉,被补为豫州司士。
逐步被提拔为积弩将军。率领兵众到淮, ( http: / / www.21cnjy.com )迎接投降之民杨箱等人。修筑建立楚镇,招徕收纳山蛮李天宝等五百户人家。跟随征战新野,授骑都尉。又跟随皇帝到寿春,皇帝命令杜纂沿淮河慰劳军民。豫州刺史田益宗率领民众归降,派杜纂到广陵去安慰刚依附的人,用田粮赈济他们。随征新野,等到南阳平定,因功封井陉男爵,赏给五百匹帛。几天之内,他将绸帛散发给好友。当时人们称赞他。又到赭阳、武阴二郡,督种公田,随时供应军中消费。授南秦州武都太守。正始年间,调任汉阳太守,并能享有清白的名声。又跟随都督杨椿等人到南秦军队前线,招降抚慰叛变的氐族人。回来后,授于虎贲中郎将,兼任太仓令。遇上母亲去世守丧而离职。许久以后,授伏波将军。延昌年间,京师饥荒,皇上下令杜纂监督京中开仓库赈济民众粮食一事。杜纂生性简朴节约,尤其关心贫穷老人,很能访问民间疾苦,(甚至)对着百姓哭泣流泪。劝督农桑,亲自检察巡视,勤劳者就赏给物品布帛,懒惰者加以谴责和责罚。悼念死者慰问生者,很有恩情可载。回朝后,以原将军授任益州刺史。没有防御边疆的威信和谋略,氐族人纷纷反叛。因百姓失和被召回。
正光末年,清河人房通等三百人颂扬杜纂的品德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绩,乞求派他重新到郡任职。皇帝下诏同意了。孝昌年间,被葛荣包围逼攻,杜纂交出郡城投降了葛荣。葛荣派杜纂到信都安抚军民,都督李瑾想斩杀他,刺史元孚认为杜纂有仁德,把他放回去了。杜纂出了信都,他又劝葛荣用水灌城,葛荣便用杜纂做常山太守。到郡不久,葛荣灭亡。定州刺史薛昙尚鉴于杜纂是老臣旧官,让他统辖博陵、钜鹿两郡,杜纂以病推辞。不久在家中去世。
杜纂在历任的官位上,好施小恩小惠,吃粗粮穿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衣,多涉嫌矫情做作,但他轻财洁身,始终不收礼受贿,为百姓所思念,号称良守。永熙年间,被追赠为平北将军、殷州刺史。
8.作者是以征战者的口气来讲述的。在叙述军旅生涯时,作者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
解析 主要是对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考查,这首诗气势恢弘,思想内容属于建功报国类。
9.颔联用近似白描的手法描绘战场的景象:战旗 ( http: / / www.21cnjy.com )猎猎,盔明甲亮,刀光剑影,隐隐可见。我们从诗句里可以深深地触摸到征战者的脉搏在急剧地跳动,看到征战者在东闯西突中搏杀的身影。
解析 本题是对写作手法以及所写景象表现的内容的考查。答题时应结合上下文,不要凭空设想、脱离实际,否则易答错。
10.(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3)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11.DE [D项,写“阳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了让无色的小水滴折射出炫目的色彩,“浊心明净”是“倾听滴水之声”的结果。E项,“闪烁不定”“忽明忽灭”作者用以描绘阳光下露珠的光彩,并无“惋惜”之意。]
(2)第一问:①那滴水的声响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②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第二问:滴水的落下,犹如生命在律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像“我”人生的三个阶段:①少年时的年轻、矫健、朝气蓬勃;②中年时的矜持、沉稳;③老年时的凝重、庄严,充满睿智。
(3)①倾听滴水之声,可以使浊心明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人顿悟;②水滴虽小,但滴水可以穿石;③水滴能汇聚成奔流的大海;④滴水之舟不知承载(包涵)多少悲欢、生死。
(4)生存智慧:“无色是至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默是绝响”(如果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也可)。阐述:因为水滴是无色的,所以才能拥有任何生命所拥有的色彩;因为它默默包涵,所以虽然转瞬即逝,却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绚丽的喧响。
12.D [D项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听的人吃惊。A项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语法功能失当。B项一笔抹杀:原指对所画的画不满意而把它废掉,后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等全部否定。使用对象错误。C项没头没脑:(说话、做事)头绪不清或缺乏条理。望文生义。]
13.A [B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免遭损失”。C项“当务之急”与“现在”重复。D项“加强……门槛”搭配不当,“纳入”缺宾语。]
14.C [⑤起领起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位于开头;②⑥由“因此”连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再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15.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
解析 ①为转折关系;②表示严重后果;③“就”和“一”搭配;④是让步关系;⑤解释原因。
16.(1)范增气愤地摔碎了玉斗,不,那不是玉斗,那是范增功败垂成的计划。
(2)黑色的天幕上镶嵌着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妈妈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只要是对某一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语言形式,内容上耐人寻味即可。
17.略。第13课 段太尉逸事状
学案1 文本研读
1.实词
(1)通假字
①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椎釡鬲瓮盎盈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辞甚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出入歧周邠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覆校无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再拜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致货币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①固
②辞
③即
④尽
⑤数
(4)词类活用
①杀一老卒,何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暴且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舆来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市谷代偿,使勿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乃我困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手注善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处贱无以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裂裳衣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北上马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词
(1)以
(2)且
(3)则
3.特殊句式
(1)段公,仁信大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见人被暴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谁归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汝将何以视天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邠人偷嗜暴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公幸教晞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植市门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愿奉军以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至则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且大乱,若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文本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典型的细节描写,彰显人物个性。《段太尉逸事状》一文是如何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是怎样采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描写段太尉的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一段是否有损人物形象而有狗尾续貂之嫌?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妙铺排 引人入胜
[文本回顾] 本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精心选材,巧妙铺排,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全文精心选取了段太尉的三件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每一件逸事都表现他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事突出了他凛然正气大智大勇,第二件事表现了他仁义爱民,第三件事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清正廉洁。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就完整地勾勒出段太尉的可敬形象。
[技法点拨] 铺排是铺陈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比的简称。在古代民歌中运用得极为普遍。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我们的写作中,就可以常常运用这种手法。比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这样来写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组句子,是一种纵的铺排,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了一组数字,并运用了互文的修辞,突出了刘兰芝的多才多艺、知书达理、聪明能干。就是这样有教养的媳妇最终还是被婆婆遣回了娘家,字里行间不仅有作者的欣赏之情,也弥漫着一种同情的氛围。
[技法运用] 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组铺陈排比的句子,注意选材的一致性,字数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自主梳理
1.实词
(1)①通“慊”,满足,满意。 ②通“槌”,用棍棒打。 ③通“逊”,谦恭。 ④通“邰”。 ⑤通“复”,反复。
(2)①两次。 又一次。 ②财物礼品。 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③无故死亡。 突然死亡。 ④不要紧,无妨。 没有伤口。
(3)①疑问副词,岂,难道 副词,坚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动词,致辞,陈说 动词,辞退 ③连词,就 副词,立即 ④完,没有了,形容词 竭尽,用尽,动词 全,都,副词 ⑤数量,表计量单位 几个,表不确定的数目 屡次
(4)①名词作动词,穿盔甲 ②形容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动词,作乱 ③名词作动词,抬 ④名词作动词,买 ⑤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⑥名词作状语,亲手 ⑦形容词作名词,卑微的地位 ⑧名词作动词,包裹 ⑨名词作状语,向北
2.虚词
(1)介词,凭借……身份 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凭借 介词,用 介词,用 介词,用 介词,用 介词,用 介词,因为 目的连词,来 (2)副词,将,将要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一面……一面……” 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副词,将,将要 (3)连词,就 连词,那么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判断句 (3)被动句 (4)宾语前置句 (5)宾语前置句 (6)定语后置句 
(7)介宾短语后置句 (8)省略句 (9)省略句 (10)省略句,省略主语“太尉” (11)省略句,省略主语“公”
预习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文本探究
1.(1)勇服郭晞。
郭晞拥有重兵,权大位尊,却放纵士兵不法肆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人发指。节度使白孝德懦弱无能,忧戚无法。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段秀实奋身而起,自荐平乱,担任节度使府中的执法官,将郭军中横行不法的十七个人斩首示众(“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显示了他平定乱军、安抚民心的决心和魄力。段秀实的这一大胆举动,使乱军“一营大噪,尽甲”。为了化解矛盾,消除动乱的隐患,明示道理,段秀实决定只身独往军营。文章中描写他前往军营的句子有: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一方面,段秀实是有准备而去的;另一方面,则显示了他的胆识,表现他的大无畏精神。他抓住“副元帅一世功名将毁于乱军”的要害,正气凛然,慷慨陈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利害,震慑了披甲暴怒的士兵,说服了郭晞,平息了这场风波。
(2)仁愧焦令谌。
在段秀实担任营田官时,他的顶头上司泾州节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焦令谌掠夺田地,不顾天灾,依然勒索地租,伤天害理。段秀实委婉陈词,反而惹怒了对方,以致佃农被杖击垂死。段秀实没有和焦令谌正面冲突,没有像第一件事那样勇闯军营,那是否体现了他的懦弱呢?恰恰相反,作者用对比的手法,用焦令谌的骄横无礼、残暴与段太尉的宽厚仁慈形成对比。段秀实亲自为农民敷药晡食,见到含冤挨打的农民,“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仅用寥寥几笔,却写的丝丝入扣,一个正直、仁义而又满腔义愤、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褒贬分明,爱憎强烈。段秀实以自己体察百姓疾苦的实际行动感动上司,绵里藏针,柔中有刚,处理方法十分得体。不论是否真的“大愧”而“自恨死”,都表达了作者对段秀实爱民的思想品质的崇敬和赞扬。
(3)节显治事堂。
段秀实最后是因为反对朱泚称帝而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害的。早在段秀实为司农卿时,就已提出提防朱泚的贿赂。朱泚果真送来了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因“处贱”推辞不掉,不得已收下。事后,段秀实知道了,一面严厉训导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封存在司农治事堂的房梁上,不许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正廉洁。
2.(1)“勇服郭晞”一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邠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白孝德明哲保身、胆小怕事,这与段秀实主动请职、勇于任事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段太尉的刚正沉勇、见义勇为。
(2)借写焦令谌恣意盘剥百姓反衬段秀实的仁惠、爱民的品格。
(3)写朱泚奸诈反衬段秀实的清正廉洁。
3.本文叙事善于剪裁,避免平均用力。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惩歹徒、勇服郭晞是详写,对抗焦令谌次之,临财不苟取较为简洁,这样使得文章的前半部分颇有力量,气势宏伟,而后半篇相对徐缓恬淡。整篇文章跌宕起伏,富于变化。
4.最后一段作者点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为了消除人们对段太尉形象以及宁死不附叛贼的误解,二是怕逸事遗失不能还人物以真实面目。另外,最后补写太尉的外貌及习惯姿态等非常生动、形象,使段太尉从外形气质到品德胸怀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人物的典型。因此尾段对于整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补笔,并非是狗尾续貂。
写法探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
学案2 训练反馈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谦虚 悭吝 牵强 不慊
B.剪辑 戢士 舟楫 瘦瘠
C.铁锥 尾椎 关雎 乌骓
D.儒雅 嗫嚅 孺子 懦弱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逸事 无赖 瓮盎 恬然
B.都虞侯 肆志 督责 泾州
C.垂死 担露 姁姁 惊愕
D.逸坠 瑾饬 太尉 执事
3.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   以:把
B.以乱天子边事 以:用
C.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以:因为
D.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以:而
4.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乃我困汝   B.裂裳衣疮
C.泾州野如赭 D.市谷代偿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写郭晞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晞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
C.段太尉将郭晞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晞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晞军队横暴的段太尉写得栩栩如生。
二、文本阅读(14分)
阅读《段太尉逸事状》文段,回答6~9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戚不敢言  戚:忧虑
B.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告辞
C.副元帅勋塞天地 塞:充满
D.戒候卒击柝卫太尉 戒:告诫
7.下列对“甲”字的意义和用法的比较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晞一营大噪,尽甲 ②甲者出,太尉笑且入 
③杀一老卒,何甲也 ④甲者愕 ⑤皆解甲散还火伍中
A.①③句相同,②④句相同
B.①②③句相同,④⑤句不同
C.①③句相同,②④句不同
D.①③④句相同,②⑤句不同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是(3分)(  )
①郭晞的士卒驻扎邠州,暴横异常,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而官吏畏葸,不敢过问。
②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功勋大,地位高,自己又属他管制,有所顾忌,心中忧虑却不敢说。
③郭晞倚仗汾阳王的权势,纵容士卒胡作非为,侵扰和祸害百姓,无人敢过问。
④段太尉为救百姓,自告奋勇代理邠州都虞候,并严厉惩治了祸害百姓的士卒。
⑤段太尉冒死去军营告诫士卒,并只身留宿于彼,次日郭晞与段太尉一同去白孝德处,白孝德向郭晞道歉,说自己无能。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9.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因馆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昉尝谓人曰:“胡生才器一日千里,他日必将名世。”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学校为何朔冠,士子聚居者常以百数,砺督教不倦,经指授者悉为场屋①上游,称其程文为“元化格”。皇统初,为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所屈。行台平章政事高桢之汴,道真定,燕于漕司。砺欲就坐,桢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桢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桢壮其言,改谢之。
改同知深州军州事,加朝奉大夫。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管五县,例置弓手百余,少者犹六七十人,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知其弊,悉罢去。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天德初,再迁侍讲学士,同修国史。以母忧去官。起复为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使,海陵谓砺曰:“彦恭官在卿下,以其旧劳,故使卿副之。”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②至汴得疾,海陵数遣使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注 ①场屋:科举考试的地方。②扈从:随从护驾。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日必将名世      名:闻名
B.岁征民钱五千余万为顾直 直:通“值”,报酬
C.桢壮其言,改谢之 谢:道歉
D.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竟:竟然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胡砺性刚直无所屈的一组是(3分)(  )
①砺操笔立成。
②砺曰:“当官而行,亦何所避。”
③砺知其弊,悉罢去。
④百官贺于庙堂,砺独不跪。
⑤郡守暴戾,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
⑥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砺从小就喜爱学习,后来得到韩昉的帮助,同韩昉的儿子在一起接受教育,进步很快,天会十年考中进士第一名。
B.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官署设宴,斥责胡砺就座不懂礼法,胡砺认为自己是政府官员,同时又是今天宴会的宾客,理当就座。
C.胡砺任深州军州事期间,将各县按例设置的弓箭手全部免除不用,每年为老百姓减轻钱币五千余万的经济负担。
D.刑部侍郎白彦恭的官职虽然比胡砺低,但因为他过去的功劳,被任命为宋国岁元使,胡砺做他的副手。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操笔立成。(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砺常以礼折之,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盗所利者财耳,吾贫如此,何备为?(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4.以题目中要求的文字为开头,把下面的一段话组成一个单句。(4分)
在中国传统中,用以提高人的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读书”是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学习行为,是除直观意义上的阅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
在中国传统中,“读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表意完整,构成排比句。(4分)
人生要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B [A项“慊”读“qiè”。C项“雎”读“jū”。D项“懦”读“nuò”。]
2.A [B项侯—候。C项担—袒。D项瑾—谨。]
3.C [A项凭借。B项来。D项用。]
4.C [A项“困”,“使……处于困境险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包裹”。D项“市”本是名词,“市场”,这里活用为动词。]
5.C [军营没有“叛乱”,“噪”是“大肆喧哗”的意思。]
6.B [辞:致辞,陈说。]
7.A [①句和③句相同,名词活用作动词;②句和④句相同,甲士;⑤不同于其他,名词,铠甲,甲胄。]
8.D [②中“自己又属他管制,有所顾忌”没有根据。⑤中不是白孝德向郭晞道歉,说自己无能,而应是郭晞向白孝德道歉。]
9.(1)段太尉(知道了这件事),从泾州写公文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
(2)(郭晞)回头斥责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的处死!”
10.D [竟:最终。]
11.C [①是表现胡砺的文才。③是胡砺革除深州辖县的弊端。⑥显示胡砺对所面临形势的正确估计。]
12.B [“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在漕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署设宴”错,是到漕运官署赴宴。另外,“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之会自有宾主礼”的大意是“今天不是在官府,而是在宴会上,大家只行宾主之礼就可以了”。]
13.(1)韩昉遇见他认为他是一个奇才,让他写诗来显示他的志向,胡砺提笔一挥而就。
(2)胡砺经常用做人的礼教使他折服,郡守感到惭愧而心服,把郡府的公务完全托付给胡砺。
(3)盗贼贪图的不过是钱财罢了,我这样贫穷,还防备什么?
参考译文
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年时期非常好学。天会年间,金军攻占黄河以北地区,胡砺为金兵所掠,行至燕地时,逃跑藏到香山寺,与寺中雇工混居在一起。韩昉遇见他认为他是一个奇才,让他写诗来显示他的志向,胡砺提笔一挥而就,情致清静温和,韩昉十分高兴,于是收于门下,与他的儿子一起接受教育,从此胡砺学业一天天进步。韩昉曾经对人说:“胡砺才学进步很快,将来一定名显天下。”天会十年,胡砺考中状元,授予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过了很长时间,改任定州观察判官。定州的学校是河朔地区最好的,聚居到那里的读书人常常数以百计,胡砺督学不倦,经他指点的学生,均成为学校骨干,时人称胡砺考试示范文章为“元化格”。皇统初年,胡砺任河北西路转运都勾判官。他刚正不畏权势,行台平章政事高桢前往汴京,路过真定府,到漕运官署赴宴。胡砺即将就座时,高桢却斥责他不懂礼法。胡砺道:“高公在公府,礼节当在百官之上,今日的酒宴自有宾主之礼。”高桢很不高兴,说:“你他日当省吏,又该怎样?”胡砺答道:“在官行事,有什么可怕的。”高桢对他的话极为赞赏,马上向他道歉。
胡砺改任同知深州军州事,兼任朝奉大夫。深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郡守残暴凶狠,蔑视下属同僚,胡砺经常用做人的礼教使他折服,郡守感到惭愧而心服,把郡府的公务完全托付给胡砺。深州辖有五县,各县按惯例都设置了弓箭手,多者百余人,少者也有六七十人,每年向百姓征收钱币五千余万作为雇佣弓箭手的报酬。这些弓箭手大都是市井的无赖,以偷盗抢掠闻名,所到之处惊扰百姓。胡砺得知后,全部免除不用。随即就有流言传来:“某月某日,将杀胡砺。”有人让胡砺早做准备,以防不测。胡砺说道:“盗贼贪图的不过是钱财罢了,我这样贫穷,还防备什么?”并且在这天夜间尽撤关卡哨兵,官署最终平安无事。
第二次补任翰林修撰,提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礼部郎中,当时朝廷典礼大多由他裁决定夺。海陵王被晋升为平章政事,百官在朝廷上向他祝贺,纷纷行跪拜大礼,只有胡砺不跪。海陵王问其中的原因,胡砺用朝廷的有关法令回答他,并且说:“穿着朝服跪拜,这是拜见国君的礼节。”从此,海陵王对胡砺非常器重。天德初年,两次提拔后为侍讲学士,同修国史。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守丧,服丧结束又任宋国岁元副使,刑部侍郎白彦恭为正使,海陵王对胡砺说:“彦恭的官职比你低,因为他过去的功劳,所以让你做他的副手。”后来升为翰林学士,改任刑部尚书。伴驾到汴京得病,海陵王多次派人前去慰问,终病逝,海陵王为他深深哀悼惋惜。享年五十五岁。
14.指除直观意义上的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籍或学习技能之外,更在于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学习,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改变经济对人的支配性影响的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学习行为。
解析 摘取主干,确立中心句:(“读书”)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学习行为。然后把原句中的其他信息按逻辑顺序插入到“一种具有特定含义的学习行为”前,充当定语。
15.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 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 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16.(1)“光临”改为“回到” (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 (3)“高足”改为“学生” (4)“欣慰”改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