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课件 (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运动的快慢 课件 (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3 13: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
导入新课
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判断乌龟胜利的依据是什么?
2.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冠军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新课教学
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运动相同路程时,用时少的运动快
运动相同时间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
观看竞速类的体育比赛时,观众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即看谁“领先”;而裁判会为每一位选手的全程计时,所以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新课教学
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下图中哪一个更快呢?
5s内运动了100m
30s内运动150m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对不同的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学习目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7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在数字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路程
时间
v = -
s
t
公式:
t= —
s
v
s=vt
变形式:
合作探究
知道v、s、t 中的任意两个量,如何求出第三个?
探究.速度及定义式的理解
由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公式都可以变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速度
①仪表盘上的数字“6327” 是指这辆车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807.2” 是指该车里程表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所走的路程(单位为千米)。
②表盘指针指示的是当前的车速,单位是km/h,如图是车子没有开动时的情况,指针指在“0”处。
如图右下所示是某汽车速度表表盘的示意图
汽车速度表
指针
单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速度
约5m/h
约1.1m/s
约5m/s
约20m/s
约250m/s
约100m/s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速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①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②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匀速直线运动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0
0
10s
20s
30s
40s
200m
1200m
450m
750m
思考: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s
s
s
s
s
s
s
s
s
s
1.小车A、B是不是在做机械运动?
2.A与B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
A车的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B车的位置随时间不均匀变化。
A
B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
t1=10秒
S1=30米
t2=10秒
S2=30米
t3=10秒
S3=30米
t4=10秒
S4=30米
①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而绝对不能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2、某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是30m/s,求: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值。
V=
2V1V2
V1+V2
V=
2
V1+V2
归纳小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课后练习:
1.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运动中所需的时间越少,速度就
越大;
B, 通过的路程越多,则所需的时间就越多;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多,速度
就越小;
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就越多。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I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 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速度
1.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2.公式:
3.单位换算:1 m/s=3.6 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
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
三、平均速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 s内通过的
路程是 20 m,则它在前2 s的速度一定是( )
A.80 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v由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 min内通过
的路程是 120 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
物理意义为 。
运动快慢
1s通过的路程是2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