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抓住关键词句,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3.能提取关键信息,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并梳理出流程图,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4.抓住关键词句,在朗读感悟中,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5.通过拓展阅读,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记录形式呈现观察与探究所得,学会写观察记录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二)教学重点
1.能抓住关键词句,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体会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抓住关键词句,在朗读感悟中,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
1.能提取关键信息,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并梳理出流程图,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通过拓展阅读,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记录形式呈现观察与探究所得,学会写观察记录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准备】
(一)学习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植物,并简单做观察记录。
2.根据预习单做好预习准备。
(二)教学准备
1.视频资料:微风吹叶子、爬山虎爬行。
2.资料搜集。
3.阅读拓展:《银杏也美丽》。
4.制作教学课件。
5.设计学习评价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谈话引题,交流资料。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检查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指导书写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模仿读文,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四、聚焦“生长位置”,感知茂盛
1.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文中的爬山虎生长在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师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 叶子 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找出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体会作者连线细致的观察。
2.能提取关键信息,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并梳理出流程图,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3.抓住关键词句,在朗读感悟中,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4.通过拓展阅读,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记录形式呈现观察与探究所得,学会写观察记录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发布任务
(一)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孩子们,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上课前我了解到学校将要开展校园科普周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征集“揭秘大自然”的作品,现在需要招募一批“小小观察家”,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观察家,首先要学会观察记录。这节课我们就来跟着作者叶圣陶爷爷学习怎样观察。
(二)板书课题,指导学生书写“虎”字
活动一:聚焦“叶子”,学习观察
(一)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叶圣陶爷爷是怎样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的?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
(二)学生自学,交流汇报,相机指导,朗读感悟
预设一:叶子颜色的变化。(相机指导书写“嫩”)
预设二:叶子变化是需要时间的。
预设三:叶子铺排得很均匀。(抓住“一顺儿”等词,结合图片,体会观察细致和用词准确)
预设四:叶子“漾起波纹”。(抓住“拂”“漾”等词,结合视频,理解意思,体会表达准确生动)
(三)表格梳理
1.根据交流的信息,引导学生运用表格进行梳理。
2.小结表格梳理的形式。
观察对象 观察角度 时间 观察发现
爬山虎的叶子 颜色 刚长出来 嫩红
不几天 嫩绿
长大了 绿得新鲜
排列 无风时 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 漾起波纹
(四)小结观察密码
(相机板书:观察连续细致、表达准确生动)
【设计意图:本活动带领学生跟着作者学习观察,通过图画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中领会作者的的观察密码:观察连续细致,表达准确生动。在习得学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观察“叶子”的关键信息巧妙地用做表格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观察记录。】
活动二:聚焦“脚”,体会观察
(一)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得特别仔细?把你认为叶圣陶爷爷最会观察的地方圈画出来。
(二)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预设一: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观察了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很隐蔽。预设二:从“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致观察了脚的形状和数量。
预设三:从“嫩红”知道了叶圣陶爷爷仔细观察了脚的颜色。预设四:发现了爬山虎的脚会往上爬。
(三)聚焦“脚”之变化,体会观察
1.找出爬山虎往上爬的动词?(学生相机板书:触巴拉贴)
2.用上这些动词来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3.学生质疑,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预设一:“触”是轻轻地碰到,接触的意思。
预设二:“巴住”不是普通的“贴住”,而是紧紧地贴着,用力地贴着,贴得相当牢固。
4. “触”“巴”“拉”“贴”几个词之间可以调换顺序吗?引导学生用箭头把这几个动词按顺序连起来。
5.指导朗读。
6.观看视频:直观感受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进一步体会连续细致观察和准确生动表达。
(四)流程图梳理
1.根据交流的信息,引导学生运用流程图进行梳理。
2.小结流程图的形式。
【设计意图:有了“活动一”学法的指导,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迁移学法,进一步感受作者如何连续细致地观察爬山虎的脚,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通过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观察记录的形式不止一种,如可以用流程图记录事物的动态变化,拓宽学生的思维。】
活动三:拓展记录,延续观察
(一)拓展记录形式
1.借助案例《豆芽成长》,引导学生拓展记录形式。
2.观察记录形式如下:
观察记录一: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二)出示面试题,形成观察记录,展示交流
1.出示而试题《银杏也美丽》,小组讨论交流你从哪里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小作者的观察所得。
2.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3.作品展示交流。
4.现场评选最佳观察家,颁发奖品。
(三)布置作业,延续观察
1.总结全文,交流分享。
2.布置作业:课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开始记录你观察的对象。相信大家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观察家!
【设计意图:本活动紧扣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情境的真实性和驱动性,通过面试考核这一任务驱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搭建写观察记录的支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1+N”阅读拓展,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初步学会写观察记录,让语文要素得以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特点。】
【板书设计】
10爬山虎的脚 嫩
观察细致连续 表达准确生动
触→巴→拉一贴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提纲挈领,直观明了,不仅体现本课的语文要素,还展示学生生成性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