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人的呼吸
燃烧
耗氧
为什么不会感到缺氧呢?
绿色植物不仅能制造有机物,还能释放氧气。
情景导入
分析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思考问题
(1)海尔蒙特在实验过程中给植物提供了什么?
每天浇水
(2)海尔蒙特发现了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
现象:柳树质量增加了70多千克,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结论:柳树除了吸收少量的无机盐,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3)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因素?
柳树还要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
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
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小白鼠能够正常的活着。
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蜡烛没有熄灭。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原料
水是原料
甲 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1.甲、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乙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甲叶滴加碘液变蓝、乙叶不变蓝,说明了什么?
3.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快要熄灭的火柴棍,遇到金鱼藻在阳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合作用下能够产生氧气。
提示:氧气有助燃的作用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叶绿体
(储存化学能)
有机物 + 氧气
条件
原料
产物
场所
反应式
合理密植,产量高
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过稀,产量低
没有充分利用光照而造成浪费。
过密,产量低
叶片互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合理密植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② 间作套种
使植物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照射,提高光合作用作物的产量。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盘点收获
光合作用
原理的应用:
合理密植
1. 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
A.农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 D.人工授粉
2. 小明买金鱼时,老板送了一些新鲜的水草,让他放到鱼缸里,主要目的是( )
A.装饰鱼缸 B.清洁鱼的排泄物
C.增加水中的氧气 D.降低水的温度
B
当堂检测
C
3. 如图为光合作用的概念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器官是茎
B.图中①指的是有机物
C.图中③指的是叶绿体
D.温室“气肥”指氧气
C
4 .植物光合作用在叶中合成有机物时,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物质
进出叶片的是( )
B
D
5 .如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将两支长势相同的枝条进行暗处理
B.甲、乙两装置中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
C.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
D.滴加碘液后,甲装置内的叶片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