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课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 课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5 08:45: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审美创造: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难点: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问题导入:
“读文章,想画面”都有了真切的阅读感受,我们来读读“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吧!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1.思考:
三位同学告诉了我们哪些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预设1:读《观潮》时,我边读边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预设2:读《走月亮》时,想着自己曾经听过的溪流声和草地里的虫鸣声,读着文字,耳边仿佛又听到了这些声音。
预设3:读《走月亮》中描写果园的那段话时,我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味。
2.总结: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意,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方法。
3.举一反三,拓展运用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春》当中一个脍炙人口的片段——“春风图”,它运用了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片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
同学们结合句子进行分析,对其中运用的感官描写的方法都分析得很准确。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写作技巧,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过渡:汉语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不仅句子可以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就连一个个词语也会使人浮想联翩,让我们走进“词句段运用”,去看一看吧!
学习任务二:语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词语,想一想,上下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再读词语,寻找这些词语的异同。
相同点:八个词语都是形容声音的,都富有画面感。
不同点:上面一行形容声音嘈杂,音量大;下面一行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2.选择一个词语,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写具体。
老师一走进教室,原本热闹得如同菜市场的教室立马变得鸦雀无声,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悄无声息地坐直了身子,等候着老师上课。)
3.小结:根据词语想象画面,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前四个词语勾画出了人山人海、喜庆热闹的画面,比如观看盛会、庆典活动等;后四个词语则表示声音细小或者非常安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会场、考场等地方。
4.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1)大声朗读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都与时间有关,第一行词语表示时间很短,第二行词语表示时间稍长一些。
(3)找一找下面这个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怎样用表示时间长短不同的词语形容同一种事物。(板书:描绘事物)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齐读句子。找出表示时间长短不同的词语:“霎时”和“过了好久”。同桌交流体会。
5.练一练
(1)起风了,霎时尘土飞扬,树枝乱摆,发出沙沙的响声,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一切又归于平静,树又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2)午后,乌云遮住了烈日,天渐渐阴沉下来。忽然,雷声大作,一场雷雨下了起来,瓢泼似的。过了一会儿,雷声小了,雨也渐渐变小了,慢慢地停了下来。
学习任务三:书写规范
1.观察这些字的位置。思考:横格上的字的中心在哪个位置?
所有字的中心都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观察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重点观察标点符号与字之间的距离。
(1)思考: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是怎样的?
(2)思考:标点符号与字之间的距离又是怎样的?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与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书写要求
注意字距和行距,还要注意笔顺的正确写法。
注意“三个一”,即身离桌一拳,眼离笔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
1.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擅长写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同“寨”,栅栏。
但:却。
闻:听见。
返景(yǐng):同“返影”,夕阳返照的光。
复:又。
青苔:潮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植物。
3.翻译: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一抹余晖直射树林深处,又照到林中幽暗处的青苔上。
4.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通过寥寥数语,描写了空谷人语、余晖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表达了自己豁然开朗的心境,耐人寻味。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边读课文边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去想象画面;学习了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的方法;积累了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积累了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
学习任务五:检测评价
用合适的表达声音的四字词语填空
球场上( ),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 ),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热闹极了。
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 )。
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歌声( )。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边读边想象 听觉、视觉、嗅觉
词句段运用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表示时间短暂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鹿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学习任务二:语句段运用
学习任务五:检测评价
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
学习任务二:书写规范
新知讲解
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都有了真切的阅读感受,我们来读读“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吧!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一
交流平台
新知讲解
读教材中三位同学的对话。
思考:
三位同学告诉了我们哪些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新知讲解
见其形
听其声
闻其味
视觉
听觉
嗅觉
新知讲解
总结: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理解文意,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方法。
新知讲解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春》当中一个脍炙人口的片段——“春风图”,它运用了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说说片段中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
新知讲解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视觉
触觉
听觉
嗅觉
新知讲解
同学们结合句子进行分析,对其中运用的感官描写的方法都分析得很准确。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
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写作技巧,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
词句段运用
新知讲解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读下面的词语,想一想,上下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形容声音小,表示安静。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闹等。
形容声音
新知讲解
选择一个词语,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写具体。
老师一走进教室,原本热闹得如同菜市场的教室立马变得鸦雀无声,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悄无声息地坐直了身子,等候着
老师上课。
新知讲解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前四个词语勾画出了人山人海、喜庆热闹的画面,比如观看盛会、庆典活动等;后四个词语则表示声音细小或者非常安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会场、考场等地方。
新知讲解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
.
雷雨
烟花

小狗
读一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
.
.
.
.
.
.
.
.
.
.
.
.
.
新知讲解
我发现左边的词语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右边的词语表示时间短暂。
新知讲解
起风了,霎时尘土飞扬,树枝乱摆,发出沙沙的响声,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一切又归于平静,树又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练一练

新知讲解
午后,乌云遮住了烈日,天渐渐阴沉下来。忽然,雷声大作,一场雷雨下了起来,瓢泼似的。过了一会儿,雷声小了,雨也渐渐变小了,慢慢地停了下来。
雷雨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三
书写规范
新知讲解
1. 观察这些字的位置。
思考:横格上的字的中心在哪个位置?
所有字的中心都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新知讲解
2. 观察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重点观察标点符号与字之间的距离。
(1)思考:字与字之间的距离
是怎样的?
(2)思考:标点符号与字之间
的距离又是怎样的?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与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新知讲解
要求:
注意字距和行距,还要注意笔顺的正确写法。
注意“三个一”,即身离桌一拳,眼离笔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四
日积月累
新知讲解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zhài
wéi
fǎn
tái
新知讲解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擅长写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约701-761)
新知讲解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同“寨”,栅栏。
但:却。
闻:听见。
返景(yǐng):同“返影”,夕阳返照的光。
复:又。
青苔:潮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植物。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新知讲解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
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的一抹余晖直射树林深处,
又照到林中幽暗处的青苔上。
译文
新知讲解
诗人通过寥寥数语,描写了空谷人语、余晖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表达了自己豁然开朗的心境,耐人寻味。
感悟诗情
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新知讲解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边读课文边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去想象画面;学习了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的方法;积累了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积累了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五
检测评价
新知讲解
用合适的表达声音的四字词语填空
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 ),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热闹极了。
球场上( ),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水声( )。
教室里学生们情绪高涨,歌声( )。
响彻云霄
震耳欲聋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新知讲解
评价内容 评星
☆☆☆☆☆
1.熟练掌握学习内容,做到举一反三。
2.课堂专注度高。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边读边想象 听觉、视觉、嗅觉
词句段运用 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表示时间短暂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鹿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