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角和鹿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鹿角和鹿腿》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21:4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鹿角和鹿腿》
一、教学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课文共7个自然段,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鹿很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腿太难看;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叙述了鹿狮口逃生的经过;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借鹿之口点明寓意。
课文对鹿心理的描写很细腻,4次写到鹿的自言自语,展现了鹿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咦,这是我吗?”这是鹿第一次自言自语,鹿突然发现自己很美,内心很惊讶。“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是鹿第二次自言自语,他陷入自我陶醉之中,对自己的两只角尤其得意。“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这是鹿第三次自言自语,他抱怨自己的腿太丑,有些伤心。“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是鹿第四次自言自语,他认识到了腿的巨大作用,为自己刚才的抱怨而羞愧。
课文配有插图,一只鹿顶着美丽的鹿角,腿又细又长,停在水边,顾影自怜,与课文内容相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思路
三年级学生理解寓意时是非常感性的、具体的。考虑本单元寓言学习的落实序列,如何使学生的理解由“单一”走向“多元”?为了寓意的悟得,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开谈,完成对教材的吸收、存储、内化和表达的全过程。
(一)勾连前文:《陶罐和铁罐》与本文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读着鹿说的话,看着他的角和腿,就不禁想起了前面学过的,《陶罐和铁罐》,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顺势勾连 《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多元解读:学习这篇课文之后明白了什么道理?课文并没有简单地揭示寓意。对于课后的几种说法,赞同哪一种?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选择自己觉得有道理的一种寓意,大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再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对寓意进行思辨,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三)前后对比:最后,要引导学生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说说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就是: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要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不同点则是:《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的是一个道理,而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是唯一的。此外,引导学生联系寓言中鹿的言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进行思维的碰撞,也是加深寓意理解的方法。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故事叙述”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紧紧抓住寓言适于讲述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学寓言故事就是要能讲,会讲,最终要理解着讲。
三、教学目标
1.会认“皱、撒 ”等6个生字,读准“称、禁、撒”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13个字,正确读写“池塘、痛快”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4.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能对与故事有关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难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策略
教法:教会学生理解识记生字,分类、发现规律书写汉字;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学法:结合语境辨析字义,读准字音;书写汉字,要先观察汉字结构;讲故事,相互倾听,评价。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看,谁向我们走来了?课件出示小鹿的图片。
(1)描述小鹿:多美的一只小鹿啊!谁能用自己的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它呢?
(2)谈话导入:鹿,是一种很漂亮的动物,它们温驯善良。但有一只小鹿,差点儿就成了狮子的口中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2.字理识记:甲骨文的“鹿”有一双大眼睛、一对角、短尾巴,慢慢演变成现在的“鹿”字。
3.指导书写。“鹿”是半包围结构,先写广字头,特别要注意里面部分的笔顺:横折、竖、竖、横。这个字的部首比较特殊,不是广字头,而是“鹿”本身。
(希沃白板文本工具、形状工具、汉字工具)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鹿角和鹿腿,让学生对鹿有初步的印象。相机教写生字“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将课文的生字圈画出来。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自学,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教师指导,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称 禁 皱 怨 逼 撒
(2)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3)课件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结合语境辨析字义,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①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
②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
③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3.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结合课后第二题,课件出示句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课件出示:鹿非常欣赏(美丽)的角,而抱怨(难看)的腿。但是当(遇到危险)时,(腿)帮助它(狮口逃生),而(角)却让它(差点儿送命)。
(3)小结:能抓住关键词语初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初步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希沃白板文本工具、形状工具、课堂活动、蒙层工具)
【设计意图】:本课多音字较多,把多音字放入句子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不同语境下字的含义,有助于学生掌握多音字。通过出示句子,并结合课后给出的关键词,为学生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
(三)品读感悟,正确评价
1.欣赏鹿角,体会惊喜。
(1)请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鹿对自己的评价。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板书:鹿角美丽)
(3)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课件出示: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①联系课后习题旁的插图,体会“匀称”“精美别致”的含义。
②课件出示珊瑚图,发现鹿角与珊瑚的相似之处。
③抓住“忽然”体会鹿的惊喜。
(4)真是美丽的鹿角!假如你是鹿,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赞美自己美丽的角呢?(引导归纳:自豪、骄傲、高兴……)
(5)同桌互读。
(6)仿写句子。
课件出示:我的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
2.狮口逃生,体会腿美。
(1)小鹿除了评价自己的角外,还评价了自己的什么呢?
课件出示: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鹿刚刚还挺开心的,这会儿却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这是为什么呢?(板书:鹿腿难看)
(3)指导朗读:谁能带着感情来读一读这句话呢?
(4)就在小鹿抱怨的时候,危险向他逼近了。他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狮子图片)
(5)指导学生朗读第4~5两个自然段。
3.体会腿美:鹿脱险了吗?他靠什么脱险的?(有力的长腿帮助他脱险了)
4.师总结:有惊无险,鹿终于逃脱了狮子的追捕,我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难看的四条腿帮助鹿狮口逃生。
(希沃白板文本工具、形状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鹿前后对自己角和腿的不同态度与评价。
(四)诵读品味,感悟寓意
1.课件出示鹿对角和腿评价的句子。
课件出示:
①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②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③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这三句话分别在课文的哪里呢?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些句子。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词、标点符号,揣摩故事主人公——鹿的心理活动,调整语调、语速再读。
4.小鹿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5.揭示寓意: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6.总结:读寓言故事不仅要明白故事内容,还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样才是真正读懂了这个故事。(板书:寓言读故事明道理)
(希沃白板文本工具、形状工具)
【设计意图】:将朗读和理解寓意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熟读课文,读懂鹿的心理,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寓意。同时揭示阅读寓言故事的方法:先读懂故事内容,再思考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五)抓关键词,练习讲故事
1.课件出示提示。
角: 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2.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具体、生动。
(1)同桌练习,互相提建议。
(2)指名讲述,师生共评。
3.课件出示讲故事的要求。
①尽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②让故事中的主人公“会说话”,讲好鹿的心里话,讲“活”鹿的神态、动作等。
③把狮口逃生的紧张和危急讲出来。
4.推荐课外阅读。
《鹿角和鹿腿》选自伊索寓言。丰富的想象,富有启发的寓意,出色的艺术技巧,让这本书历来为人所称道。这本书里面还有故事《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北风和太阳》……喜欢读书的孩子就赶紧去读吧!
(希沃白板文本工具、形状工具)
【设计意图】:抓关键词练习讲故事,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课外读物的推荐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六)观察结构,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鹿、塘、映、欣、赏、匀、致”13个字。
2.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7个字。
3.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重点笔画、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书写,展示,评价,修改再写。
(希沃白板文本工具、形状工具、汉字工具)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书写、评价的字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提高写字效率。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总结,学生对生字的印象会更深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