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枫树上的喜鹊》,课文记叙的内容是:“我们”村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窝。“我”把喜鹊看成是“我”的喜鹊阿姨,后来,喜鹊有了几只小宝宝,“我”在心中称呼他们是“我”的喜鹊弟弟,“我”一有空就到枫树下看望他们,“我”懂得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我”非常高兴。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好像、一直、说话”等七个词语。
2.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初步培养学生听童话、讲童话的兴趣。
教学对象及特点: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有一定的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读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教学过程
一 回顾课文,激“喜欢”之情
1.复习导入。
(1)出示PPT:
好像 一直 说话 童话 阿姨 方便 弟弟
(2)认读,检查情况。
二 披文入境,寻“喜欢”之乐
1.(1)默读课文第5~13自然段,教师提示方法:不出声,不指读,默读要有速度。
(2)读后交流:喜鹊阿姨在忙什么?
2.演读“快乐”,体会情感。
(1)自由读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2)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干什么了?
(3)想象补白:仅仅只是这三件事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抓住省略号发挥想象)
(4)练习说话:尝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5)指导朗读并思考:喜鹊阿姨为什么要教喜鹊弟弟这么多本领?
(6)如果你是喜鹊弟弟,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感受
幸福、快乐)
3.感悟“童趣”,体会情感。
(1)喜鹊阿姨是怎样教喜鹊弟弟的?
课件出示: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ɑ、o、e。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2)教师示范读。
(3)去掉旁白再读一读。
(4)读懂内容:你听懂喜鹊阿姨在教什么了吗?指名说。
(5)角色体验:师生合作体验。
师:鹊!鹊!鹊! 生:ɑ、o、e。
师:鹊!鹊!鹊! 生:i、u、ü。
师:鹊!鹊!鹊!鹊!鹊!鹊! 生:ɑ、o、e、i、u、ü。
(6)喜鹊阿姨还教给小喜鹊什么了?指导读第9~13自然段。
课件出示: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我懂得,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①指导读好感叹号和问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9~13自然段。
②指导读好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话,读出节奏。
③男女生配合读。
(7)小结:喜鹊的叫声如此美妙,充满喜庆,充满吉祥,难怪人们都喜欢听到他的叫声。
三 想象补白,创“喜欢”之境
1.师生合作,探寻规律。
(1)找出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读一读。
(2)练习对话。
课件出示:
·“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
·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
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
(3)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对话里藏着怎样的秘密?引导关注省略号、感叹号和问号。
(4)师生感受对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2.合作探究,想象写话。
(1)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远远不止这些,想想他们还会说什么。
(2)学生交流。
(3)仿照课文形式,合作创编。
课件出示: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想象的合理性与新颖性。
②把想到的内容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想象补白,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
第二天一早,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遍遍地从窝里展翅飞出去。
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喜鹊阿姨轻轻地啄了啄喜鹊弟弟,叫起来:“鹊,鹊,鹊……”
我知道,她是在说:“ ”
(1)同桌合作练习,根据想象的画面补全内容。
(2)师生评价,展示。
4.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布置作业。
①把童话故事《枫树上的喜鹊》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枫树上的喜鹊
喜鹊阿姨 教
喜鹊弟弟 快乐回答
我 猜测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