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

文档属性

名称 【提升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14:01:1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提升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与钱塘江大潮无关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C.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D.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B、C、D都与钱塘江大潮有关。
A选项与钱塘江大潮无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可知是描写黄河的。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与默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下列对“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的声势特点。
B.这句话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开阔,横贯江面;势猛,有进无退;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此呈万马并进状。
C.句中“千万匹”、“浩浩荡荡”写出了大潮的声势大。
D.从“浩浩荡荡”一词可以看出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大潮的声势。
【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和对句子的理解,ABC三项中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中“浩浩荡荡”是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这句并不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句子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理解的表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解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中“渐渐”是慢慢的意思,与“突然”意思矛盾;不正确;
B项为了避免错误,应该总结的是“教训”不应该是“经验”,这句表述错误;不正确;
C项“充满信心”应该指的是好的方面,而不应该是不确定的结果,应该把前面的“是否”去掉。不正确;
D项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句子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表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4.小李和爸爸在钱塘江看过大潮以后,诗兴大发:“钱塘奇观天下传,闷雷滚动移白线。狂潮怒吼贯江面。”最后一句可以是(  )
A.水天相接潮头响 B.人潮涌动如城墙 C.漫天卷浪地崩现
【答案】C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钱塘奇观天下传,闷雷滚动移白线。狂潮怒吼贯江面。”这三句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第一句是总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句写“钱塘江大潮”开始涌动,“狂潮怒吼贯江面”描写了涨潮的高潮部分,最后一句“漫天卷浪地崩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这一句最为符合文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二、填空题
5.“沸腾”一词的解释有: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②形容喧器嘈杂;③形容情绪高涨。下面句子中的“沸腾”应该选哪种解释?
A.观潮的人群又沸腾起来。   
B.这种装置能使烧水壶中的水快速沸腾。   
C.工地上,各种机器声在沸腾。   
【答案】③;①;②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A项“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热血沸腾,人声沸腾。“观潮的人群又沸腾起来。”形容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B项“沸腾”,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这种装置能使烧水壶中的水快速沸腾。”形容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
C项“沸腾”形容喧器嘈杂。“工地上,各种机器声在沸腾。”形容机器声喧器嘈杂。
故答案为:③、①、②。
【点评】此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要注意仔细揣摩意思,根据词义填写词语。平常多注重积累与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记忆。
6.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答案】(1)拟人
(2)夸张
(3)比喻
(4)比喻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钱塘江”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2)“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是夸张。(3)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滚动”,是比喻。(4)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是比喻。
故答案为:(1)拟人(2)夸张(3)比喻(4)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若隐若   ②人山人   
③人   鼎沸 ④风   浪吼
⑤齐头并   ⑥漫天   地
(2)比赛中,我国男、女乒乓球队   ,双双获得团体冠军。
(3)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全场   ,大家激动得欢呼着。
【答案】(1)现;海;声;号;进;卷
(2)⑤
(3)③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成语给出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号浪吼、齐头并进、漫天卷地。书写时注意“鼎、沸”等字的写法。
(2)齐头并进:有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地同时进行的意思。符合语境;
(3)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1)现、海、声、号、进、卷;(2)⑤;(3)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8.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答案】4;2;1;5;3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按“潮来——出现一条白线——白线很快向前移动——白线更近了——浪潮越来越近——潮头奔腾西去”的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4、2、1、5、3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9.【新考法】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选一选。
①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②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A B C
【答案】B;A;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①抓住句子中“江面很平静”可知是B画面。 ②抓住句子中“出现了一条白线”可知是A画面。 ③ 抓住句子中“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可知是C画面。
故答案为:B、A、C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一文描写的是作者于    (时间)在   (地点)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   的情景。文章按   、   、潮去后的顺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其中写潮来时,按照   的顺序来写。从   和   这两个方面描写了了大潮来时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   、   、   。抒发了作者   的真挚感情。
(2)“观”字有两个意思:①看;②景象,“观潮”中“观”的意思是   ;“奇观”中“观”的意思是   。(填序号)
(3)“人声鼎沸”的意思是: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例如:   
(4)写出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
【答案】(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由远及近;形状;声音;奇特;雄伟;壮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①;②
(3)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观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形状和声音等方面描写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景象。
(2)根据“观”的两个意思,联系上下文可知,“观潮”意思是:观看钱塘江的潮水。“观”就是看的意思,由“奇观”的意思是奇特而罕见的景象,可以得知“观”是景象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可知,“人声鼎沸”就是指人很多,声音很嘈杂。这样的情景通常发生在集会、运动会、大型活动时。
(4)根据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景象,可以运用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来描述。
故答案为:(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由远及近、形状、声音、奇特、雄伟、壮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2)①、②;(3)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为陈述句。
“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难道不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吗?
(2)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天色顿时暗下来,外婆让我赶紧回家躲避这场狂风暴雨。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听了“扫雷英雄”杜富国叔叔的故事,使我们深受感动。
【答案】(1)“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
(2)上课铃响了,当老师走进课室的时候,原本吵闹的课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3)听了“扫雷英雄”杜富国叔叔的故事,我们深受感动。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陈述句, 将反问句中否定词“不是”改为肯定词;然后将“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吗”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2)首先要理解加点词”顿时“的意思,顿时:立刻,马上,表示很快。可以用”顿时“造句:上课铃响了,当老师走进课室的时候,原本吵闹的课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3)先找到病因,再对症修改,”听了“和”使“只需保留一个。
故答案为:(1)“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2)上课铃响了,当老师走进课室的时候,原本吵闹的课室顿时安静了下来。(3)听了“扫雷英雄”杜富国叔叔的故事,我们深受感动。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造句、修改病句。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分析和作答。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用加点词语造句)
(4)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5)照样子写句子。
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①秋风吹过,一片落叶犹如   。
②   ,犹如   。
【答案】(1)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沉重。
(2)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我和队伍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
(4)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远看长城;一条巨龙盘旋在天地间。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遣词造句;仿写
【解析】【分析】(1)用词不当,“繁重”改为“沉重”;(2)把”是“改为”不是“,把句号改为问号,前面加”难道“,句末加语气词”吗“;
(3)“逐渐”是渐渐的意思,可用”逐渐“一词写成句子:我和队伍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
(4)由“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中的“影晕”“深林”“青苔”可知对应的诗句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蝴蝶”,把“长城”比作“巨龙”很恰当。
故答案为:(1)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沉重。(2)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我和队伍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4)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5)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远看长城、一条巨龙盘旋在天地间。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包括修改病句、陈述句改反问句、造句、根据意思写诗句、仿写句子等,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提升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
一、单选题
1.下列诗句与钱塘江大潮无关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C.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D.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2.下列对“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的声势特点。
B.这句话刻画出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开阔,横贯江面;势猛,有进无退;先呈线状,后呈墙状,至此呈万马并进状。
C.句中“千万匹”、“浩浩荡荡”写出了大潮的声势大。
D.从“浩浩荡荡”一词可以看出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写大潮的声势。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4.小李和爸爸在钱塘江看过大潮以后,诗兴大发:“钱塘奇观天下传,闷雷滚动移白线。狂潮怒吼贯江面。”最后一句可以是(  )
A.水天相接潮头响 B.人潮涌动如城墙 C.漫天卷浪地崩现
二、填空题
5.“沸腾”一词的解释有:①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②形容喧器嘈杂;③形容情绪高涨。下面句子中的“沸腾”应该选哪种解释?
A.观潮的人群又沸腾起来。   
B.这种装置能使烧水壶中的水快速沸腾。   
C.工地上,各种机器声在沸腾。   
6.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①若隐若   ②人山人   
③人   鼎沸 ④风   浪吼
⑤齐头并   ⑥漫天   地
(2)比赛中,我国男、女乒乓球队   ,双双获得团体冠军。
(3)当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全场   ,大家激动得欢呼着。
8.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9.【新考法】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选一选。
①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②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A B C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一文描写的是作者于    (时间)在   (地点)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   的情景。文章按   、   、潮去后的顺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其中写潮来时,按照   的顺序来写。从   和   这两个方面描写了了大潮来时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   、   、   。抒发了作者   的真挚感情。
(2)“观”字有两个意思:①看;②景象,“观潮”中“观”的意思是   ;“奇观”中“观”的意思是   。(填序号)
(3)“人声鼎沸”的意思是: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
例如:   
(4)写出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   。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改为陈述句。
“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难道不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吗?
(2)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天色顿时暗下来,外婆让我赶紧回家躲避这场狂风暴雨。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听了“扫雷英雄”杜富国叔叔的故事,使我们深受感动。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用加点词语造句)
(4)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5)照样子写句子。
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①秋风吹过,一片落叶犹如   。
②   ,犹如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B、C、D都与钱塘江大潮有关。
A选项与钱塘江大潮无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可知是描写黄河的。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句和名言警句的积累与默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答案】D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和对句子的理解,ABC三项中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中“浩浩荡荡”是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这句并不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句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句子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理解的表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解答。
3.【答案】D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A项中“渐渐”是慢慢的意思,与“突然”意思矛盾;不正确;
B项为了避免错误,应该总结的是“教训”不应该是“经验”,这句表述错误;不正确;
C项“充满信心”应该指的是好的方面,而不应该是不确定的结果,应该把前面的“是否”去掉。不正确;
D项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题目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句子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表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4.【答案】C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钱塘奇观天下传,闷雷滚动移白线。狂潮怒吼贯江面。”这三句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第一句是总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句写“钱塘江大潮”开始涌动,“狂潮怒吼贯江面”描写了涨潮的高潮部分,最后一句“漫天卷浪地崩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磅礴气势,这一句最为符合文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5.【答案】③;①;②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A项“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热血沸腾,人声沸腾。“观潮的人群又沸腾起来。”形容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B项“沸腾”,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这种装置能使烧水壶中的水快速沸腾。”形容液体受热到一定程度,从内部产生气泡而翻腾。
C项“沸腾”形容喧器嘈杂。“工地上,各种机器声在沸腾。”形容机器声喧器嘈杂。
故答案为:③、①、②。
【点评】此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要注意仔细揣摩意思,根据词义填写词语。平常多注重积累与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记忆。
6.【答案】(1)拟人
(2)夸张
(3)比喻
(4)比喻
【知识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钱塘江”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2)“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这是夸张。(3)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闷雷滚动”,是比喻。(4)把“浪潮隆隆的响声”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是比喻。
故答案为:(1)拟人(2)夸张(3)比喻(4)比喻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答案】(1)现;海;声;号;进;卷
(2)⑤
(3)③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中成语给出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人声鼎沸、风号浪吼、齐头并进、漫天卷地。书写时注意“鼎、沸”等字的写法。
(2)齐头并进:有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地同时进行的意思。符合语境;
(3)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 (1)现、海、声、号、进、卷;(2)⑤;(3)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8.【答案】4;2;1;5;3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按“潮来——出现一条白线——白线很快向前移动——白线更近了——浪潮越来越近——潮头奔腾西去”的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4、2、1、5、3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9.【答案】B;A;C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①抓住句子中“江面很平静”可知是B画面。 ②抓住句子中“出现了一条白线”可知是A画面。 ③ 抓住句子中“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可知是C画面。
故答案为:B、A、C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
10.【答案】(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由远及近;形状;声音;奇特;雄伟;壮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①;②
(3)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知识点】字义;词语含义的理解;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分析】(1)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观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形状和声音等方面描写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景象。
(2)根据“观”的两个意思,联系上下文可知,“观潮”意思是:观看钱塘江的潮水。“观”就是看的意思,由“奇观”的意思是奇特而罕见的景象,可以得知“观”是景象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可知,“人声鼎沸”就是指人很多,声音很嘈杂。这样的情景通常发生在集会、运动会、大型活动时。
(4)根据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景象,可以运用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来描述。
故答案为:(1)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由远及近、形状、声音、奇特、雄伟、壮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2)①、②;(3)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4)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1.【答案】(1)“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
(2)上课铃响了,当老师走进课室的时候,原本吵闹的课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3)听了“扫雷英雄”杜富国叔叔的故事,我们深受感动。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陈述句, 将反问句中否定词“不是”改为肯定词;然后将“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吗”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2)首先要理解加点词”顿时“的意思,顿时:立刻,马上,表示很快。可以用”顿时“造句:上课铃响了,当老师走进课室的时候,原本吵闹的课室顿时安静了下来。
(3)先找到病因,再对症修改,”听了“和”使“只需保留一个。
故答案为:(1)“中国天眼”超级望远镜的诞生,是人类探索外太空进程的里程碑。(2)上课铃响了,当老师走进课室的时候,原本吵闹的课室顿时安静了下来。(3)听了“扫雷英雄”杜富国叔叔的故事,我们深受感动。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造句、修改病句。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分析和作答。
12.【答案】(1)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沉重。
(2)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我和队伍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
(4)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远看长城;一条巨龙盘旋在天地间。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遣词造句;仿写
【解析】【分析】(1)用词不当,“繁重”改为“沉重”;(2)把”是“改为”不是“,把句号改为问号,前面加”难道“,句末加语气词”吗“;
(3)“逐渐”是渐渐的意思,可用”逐渐“一词写成句子:我和队伍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
(4)由“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中的“影晕”“深林”“青苔”可知对应的诗句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蝴蝶”,把“长城”比作“巨龙”很恰当。
故答案为:(1)他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沉重。(2)钱塘江大潮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3)我和队伍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4)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5)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远看长城、一条巨龙盘旋在天地间。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包括修改病句、陈述句改反问句、造句、根据意思写诗句、仿写句子等,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作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