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七)(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七)(原卷+解析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16: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七)(原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挣断(zhèng) 藤蔓(wàn) 细腻(lì) 鄙夷不屑(xiāo)
B.坚劲(jìng) 挪移(nuó) 圈养(juàn) 间断(jiàn)
C.敏感(mǐn) 栖息(qī) 暂时(zhàn) 苦刑(xín)
D.处境(chǔ) 追悼(diào) 剥削(xuē)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伶俐  深奥  余音绕粱  天涯碧草
B.飞弛  眷恋  仙露琼浆  鸣钟击磬
C.蜷缩  烘烤  不假思索 热血沸腾
D.干躁  辨论  大步流星  技高一筹
3.下列句子中,“尝”不是“曾经”的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尝之而甘于口。
B.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C.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朱自清却把它写得如此感人。
B.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
C.2020年,新冠病毒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
D.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之间的友谊堪称高山流水。
5.对下列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C.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D.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挑山工对我们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A.挑山工对我们说,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B.挑山工对我们说,我们没有近道,和我们走的同一条道。
C.挑山工对我们说,他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D.挑山工对我们说,他们没有近道,和我们走的同一条道。
7.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或修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8.对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②早晨,阳光灿烂,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③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④我们在操场上排好整齐的队伍,举行升旗仪式。
⑤五星红旗,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你自豪。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④①③⑤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相思》的作者是明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相思。
B.许地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C.朱熹认为“读书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D.冰心给儿童刊物写的指导读书的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0.综合性学习。(7分)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某班级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小组对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 每读必作 0%
有时有计划 20% 有时会做 20%
没有计划 70% 老师要求再做 80%
请根据以上信息,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 ;二是 。(4分)
(2)对照这份问卷,请结合你的课外阅读情况对自己或同学提出两条阅读建议。(2分)
(3)请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1分)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8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1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3.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 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 。(2分)
14.“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 )(填序号)(2分)
15.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 。(2分)
16.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2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9分)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的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功夫;打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7.你是如何理解“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4分)
18.本篇演讲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请根据演讲内容的先后顺序,为下列内容排序。(4分)
①论说学问的重要 ②提出赠言 ③表达希望与祝愿 ④指出怎样做学问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这句话中,“有用的”三个字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看法。(5分)
20.根据演讲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4分)
A.“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这句话是针对有人不读书找借口的话“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说的。
B.“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作者说这句话的用意是让学生劳逸结合,有时候可以看小报、打麻将放松,有时候应该学习。
C.“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这句话中的“铸器”指的是提高自己,使自己越来越完美。
D.本文中,作者勉励学生毕业后要继续做学问,表达了对学生的殷殷告诫和对学生有所成就的热切期盼。
21.文中为了论证时间不是问题的观点,列举了达尔文生病还坚持工作的例子,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举一个例子。(2分)
三、写作。(40分)
22.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请你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七)(解析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挣断(zhèng) 藤蔓(wàn) 细腻(lì) 鄙夷不屑(xiāo)
B.坚劲(jìng) 挪移(nuó) 圈养(juàn) 间断(jiàn)
C.敏感(mǐn) 栖息(qī) 暂时(zhàn) 苦刑(xín)
D.处境(chǔ) 追悼(diào) 剥削(xuē) 锲而不舍(qì)
【答案】B
【解析】A项:细腻xì nì, 鄙夷不屑bǐ yí bù xiè。C项:暂时zàn shí,苦刑kǔ xíng。D项:处境chǔ jìng,追悼zhuī dào,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伶俐  深奥  余音绕粱  天涯碧草
B.飞弛  眷恋  仙露琼浆  鸣钟击磬
C.蜷缩  烘烤  不假思索 热血沸腾
D.干躁  辨论  大步流星  技高一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注意区分形近字。A.有误,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故“粱”错误,应为“梁”。B.有误,飞驰:飞快地跑。故“弛”错误,应为“驰”。C.正确。D.有误,干燥:缺少水分。故“躁”错误,应为“燥”。辩论:对不同的观点,双方展开争论。故“辨”错误,应为“辩”。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尝”不是“曾经”的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尝之而甘于口。
B.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C.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答案】A
【解析】A项,句子的意思是:品尝着那些食物而在嘴里感觉甘甜。故“尝”的意思是品尝。B项,句子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故“尝”的意思是曾经。C项,句子的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故“尝”的意思是曾经。D项,句子的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是心到、眼到、口到。故“尝”的意思是曾经。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朱自清却把它写得如此感人。
B.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
C.2020年,新冠病毒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
D.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之间的友谊堪称高山流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所以A项正确。“忘乎所以”指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所以B项正确。“排山倒海”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所以C项正确。“高山流水”表示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使用错误,故选D。
5.对下列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C.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D.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判别,A选项属于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超前夸张。
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挑山工对我们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A.挑山工对我们说,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B.挑山工对我们说,我们没有近道,和我们走的同一条道。
C.挑山工对我们说,他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D.挑山工对我们说,他们没有近道,和我们走的同一条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转述句是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可以直接排除AB。既然是对我们说,后面的“你们”也要改成“我们”,故答案是D。
7.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或修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病句的修改以及符号的使用。常见的修改符号如下: B.中修改符号应改为:。
8.对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②早晨,阳光灿烂,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③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④我们在操场上排好整齐的队伍,举行升旗仪式。
⑤五星红旗,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为你自豪。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④①③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排序时先通读所有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本题讲的是早晨我们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的事情。按照升旗仪式的过程进行排序即可,最后再抒发情感。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相思》的作者是明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相思。
B.许地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C.朱熹认为“读书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D.冰心给儿童刊物写的指导读书的话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答案】A
【解析】A《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B、C、D正确。故答案为:A。
10.综合性学习。(7分)
为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某班级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小组对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 每读必作 0%
有时有计划 20% 有时会做 20%
没有计划 70% 老师要求再做 80%
请根据以上信息,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 ;二是 。(4分)
(2)对照这份问卷,请结合你的课外阅读情况对自己或同学提出两条阅读建议。(2分)
(3)请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1分)
【答案】课外阅读缺少计划 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缺乏自主性
(2)①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这样我们才能有规划地读书,保证阅读的数量;②)自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解析】(1)根据表格,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有计划的人占整体的10%,有时有计划的人占整体的20%,没有计划的人占整体的70%,可以知道小学生课外阅读缺少计划;在阅读时,每次读书都会做笔记的人数为零,有时会做笔记的人占总体的20%,老师要求再做笔记的人占总体的80%,可以知道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写读书笔记缺乏自主性。(2)根据表格可以知道小学生课外阅读缺少计划;在课外阅读时,写读书笔记缺乏自主性。从这两个问题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3)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即可,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8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杜甫,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杜甫与同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诗句都出自于杜甫的诗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了解情况。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对杜甫其人及其诗的赞誉。D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柳宗元。
12.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押in韵,韵脚有森、音、心、襟。
B.诗中“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它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C.“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
D.文题“蜀相”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首诗歌颂了诸葛亮的功业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惋惜。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古诗的意思,进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A项,“森”押的是en韵;B项,诗中的“锦官城”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均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C项,“颈联”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以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生活际遇、政治理想和辅国功业。“三顾”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决策,“两朝”更令人想起诸葛亮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取三川、建蜀汉,白帝托孤、辅佐幼主的情形。诸葛亮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忠贞不渝,尽了“老臣”之心。透过诗人饱含深情的诗句,诸葛亮这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业,以及他对后人的感召力量,得以充分体现,感人至深。D项,《蜀相》这首诗是杜甫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了感物思人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日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13.本篇小古文用简练的语言从 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植物,它是 。(2分)
14.“或”字有多个解释:①或者,或许;②有时;③有的……文中“或红或白”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或”含义相同。都应理解为( )(填序号)(2分)
15.由“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你能想到的成语是 。(2分)
16.古往今来描写这种植物的诗词很多,写下你喜欢的一句。(2分)
三、13.花、梗、叶、茎 荷
14.③
15.藕断丝连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参考译文】 河中种着荷花,每到夏天荷花开花。荷花的梗是笔直的,荷叶的形状很圆,荷花的根茎横着生长在泥中,叫做藕。藕有几节,中间有孔,断的时候有丝。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19分)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的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功夫;打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7.你是如何理解“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4分)
【答案】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不愿意读书条件再好也没有用。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句不离段,此题可以结合对段落内容的理解来进行分析本段。联系上下文,从“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可知,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不愿意读书条件再好也没有用。
18.本篇演讲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请根据演讲内容的先后顺序,为下列内容排序。(4分)
①论说学问的重要 ②提出赠言 ③表达希望与祝愿 ④指出怎样做学问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①④③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前后的排序。阅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开篇点题,直接告诉学生们赠言的内容,然后写有人不读书、不做学问的借口,接着写举例达尔文生病还坚持读书,积少成多的事例,最后借用名人名言来指导大家不要抛弃学问。可得②①④③。
19.在“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这句话中,“有用的”三个字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不能删。因为书也分有用和无用的书,无用的书看了并不能对做学问有什么帮助。这里加上“有用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重要字词的含义作用。“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这句话中,“有用的”三个字不能删。因为书也分有用和无用的书,无用的书看了并不能对做学问有什么帮助。这里加上“有用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0.根据演讲内容,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4分)
A.“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这句话是针对有人不读书找借口的话“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说的。
B.“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作者说这句话的用意是让学生劳逸结合,有时候可以看小报、打麻将放松,有时候应该学习。
C.“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这句话中的“铸器”指的是提高自己,使自己越来越完美。
D.本文中,作者勉励学生毕业后要继续做学问,表达了对学生的殷殷告诫和对学生有所成就的热切期盼。
【答案】B
【解析】本文考查对文章的理解。B项句子的意思是都是花同样的时间你是选择做有意义的事还是选择浪费时间去打底将看小报,本质是鼓励学生去多看书,据此可选B。
21.文中为了论证时间不是问题的观点,列举了达尔文生病还坚持工作的例子,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举一个例子。(2分)
【答案】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议论方法的运用。根据举例方法,仿写句子,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40分)
22.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请你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答案】范文:

爱是什么?我从不知道,因为我认为凡尘间几乎没有真爱,即使有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从不爱,也不懂爱。
可当我遇上你,我明白了。原来不是不爱,只是从未动心过,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爱就是愿意为爱的人付出一切,爱就是明知不会有好的结果,也依然去爱你。听到你的声音,就会觉得安心;看到你的照片,嘴角就会上扬;你好像有一种超能力,能控制我的心情,看到你开心,我也会开心;看到你难过,我心里也不会好受,我爱你,用那将我陷入往昔痛苦的激情,我爱你,用我童年的忠诚去爱你……
当我陷入了爱情的深渊,你却依然丝毫不知,我开始疯狂的查找关于你的一切信息,却又慢慢去逃避那份爱,因为我知道,你从未放我入心,哪怕一眼。“初恋”一种神秘,高贵,而又甜蜜的情感,可我的心里为什么没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明知爱上的是一个不可能的人,却依然爱上了。
当你找到幸福,我会退出,含泪祝祝福你,祝你幸福,我的初恋……
【详解】
考查书面表达能力。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爱是一种情感,想把情感写饱满,离不开事件。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