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22、古诗三首》
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二课时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教材分析 《芙蓉楼送辛渐》中辛渐是王昌龄的挚友,辛渐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探望遭贬的诗人。诗人感激他的深情友谊,于芙蓉楼送辛渐。诗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前两句写景,暗示心迹;后两句抒情,告慰亲友。《塞下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诗人将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司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认读“芙、蓉”等 7 个字,会写“芙、蓉、洛”等 8个字,理解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资源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泰山和挑山工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渐入诗境 二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初读古诗。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三 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1.诗题入手,了解背景。2.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课件出示古诗,生自由朗读。 师引导,体会情感,生交流。 (2)学习诗句“寒雨连江夜入吴”。 师引导:对于这句诗,你读出了怎样的感觉?诗中哪个词向你传达出这种情感?(相机出示课件) ②师:什么样的雨能称为“寒雨”呢?诗人为什么要提到“夜”? 师引导想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④师小结: (5)学习诗句“平明送客楚山孤”。 ①师指名读诗句,引导:你又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②师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③师引导生继续看图: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④师相机引导:在作者的眼里,孤独的不仅仅是楚山,孤独的还有诗人的内心。(板书:孤独) ⑤师指导:让我们带着无限的离愁再来齐读这两句诗。(、 (6)学习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①师引导:王昌龄会和朋友说些什么呢?②师指名读第3、4句诗。③师引导朗读:④生齐读第3、4句诗。 ⑤师引导想象:好友辛渐就要回去,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⑥生交流。 ⑦师引导朗读:王昌龄想让友人告诉亲友什么?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 ⑧生齐读:“一片冰心在玉壶”。(课件出示:一片冰心在玉壶)⑨师生合作朗读。 师引导理解:冰、玉有什么特点?王昌龄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呐喊,是想表明什么? (板书:顽强 纯洁 清廉 正直) 3.总结全诗,领悟写法。 4.拓展练习。收集送别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初读古诗。 2.学习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三、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1.初读了解大意、了解作者。2.品读,理解诗意。 3.细读诗句,体会诗情。 (1)解读“逃”。 ②师指名回答:单于是在什么时候逃跑的? ③师顺势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④师:你能想象单于逃跑时的情景吗?(狼狈不堪、惊恐万状。) ⑥师指名读,读出单于的惊恐、狼狈。⑦生齐读。 (2)解读“逐”。 ①课件出示第3、4句诗。 ②师指名读,引导:将军是如何追捕单于的? ③师引导:这一句没有直接写将军是怎样追赶的,具体写了什么呢? ④示例:写了将军正要去追赶时,一场雪飘然而至。 ⑤师指名再读,相机引导:你最关注诗中的哪个字? ⑥示例:“满”字,“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突如其来的大雪,天气严寒。 ⑦师小结: 课堂总结。 5.拓展延伸。 第三课时《墨梅》 一、初读,知诗美:1.激趣导课,认识梅花。2.解读《墨梅》,初探特点。3.关注诗人,知其品性。4.读《墨梅》,读出节奏。 二、品读,知诗意 三、再读,知诗味 1.知淡味。 (1)师引导:王冕笔下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诗中的词语概括,那就是——淡墨痕。 (3)师指导朗读:读出淡雅的味道来。(生齐读) (5)师引导:树上的梅花怒放枝头,可王冕笔下的梅花与众不同。它没有水仙的灵气,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华贵,只有独属于自己的孤傲、冷清。王冕为何会对淡雅的梅花如此钟爱呢?还记得刚才对王冕的介绍吗?他是个怎样的人? (6)引导:读了资料,你觉得王冕是个怎样的人?淡泊名利 (7)师小结: 2.知清味。 (1)师引导:王冕为什么会把名利看得那么淡呢?或者说王冕看重的又是什么呢?用诗句回答。 (2)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师引导:自由读这两句诗,静静地想一想,并结合王冕的品性,说说你对这两句诗中的哪些词语又有了新的认识。 3.知诗味。 (1)课件出示墨梅图和诗。 (2)引读第1、2句诗。 (3)合作朗读第3、4句诗。 ①师引导:王冕呀,你拒绝了达官贵人,拒绝了朋友,甚至拒绝了赏识你的皇帝,便再没有人欣赏你的才华了,你害怕吗? ②师指名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师引导:是的,做自己最重要,做清白正气的自己最重要! 4.知手法。 (1)师引导:王冕借梅花的淡雅清香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手法叫什么?(板书:托物言志) (2)拓展延伸。 二次备课
教学板书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