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三)(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卷(十三)(原卷+解析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16: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十三)(原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11题,共40分)
1.(2分)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境(chǔ) 汤匙(shi) 薄雾(bó) 追悼会(dǎo)
B.兴旺(xīng) 哽咽(yàn) 折腾(zhē) 见微知著(zhù)
C.分外(fèn) 徘徊(huí) 栅栏(zhà) 受冻挨饿(ái)
D.掺和(chān) 依偎(wēi) 弓缴(zhuó) 含情脉脉(mò)
2.(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狼籍 梗概 踌躇 慷慨淋漓 B.翡翠 闲暇 热忱 略胜一筹
C.繁衍 拮据 点缀 迫不急待 D.怂恿 竣工 涔涔 穿流不息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只有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才能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为优化工厂环境,提高生产质量,某汽车设备制造厂加快了工厂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蔡元培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
D.抗疫防疫,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多通风,切忌戴口罩。
5.(2分)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我不知道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6.(2分)下面的语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备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段,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②①④ D.⑤①②④③
7.(4分)看拼音,写词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jǐn mì( ① )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qí zhì( ②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chuàng xīn( ③ ),锐意进取、顽强pīn bó( ④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
8.(2分)陈洁同学为“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倡议书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 ,关心他人;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1)【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________”一词删除 。
(2)【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执行”一词改为“_________”。
9.(⑴-⑸小题各1分,第⑹小题2分,共7分)名著阅读。
(1)书中描写了一个勇于挑战的冒险者,他流落荒岛28年,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部作品的作者是___。
(2)他是梁山泊的军师,足智多谋,在108位好汉中排名第三,这个人是 。
(3)《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故事是 。
(4)“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对待动物和人十分凶狠,因为对小精灵不恭、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小人儿”。这里的“他”指的是 。
(5)“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描写的人物出自名著 。
(6)请简要描述你最喜爱的一本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景,并谈谈你的感想。
10.(5分)综合实践。
芳芳一早来到教室,见同桌军军正在抄袭同学的作业,便说:“军军,你可真会为自己‘减负’啊!”军军脸一红,赶紧把作业本还给同学,自己埋头做起来。
(1)(2分)芳芳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你如何看待军军的行为?
11.(10分)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运筹帷幄之中, 。 ④青箬笠,绿蓑衣, 。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 ⑥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⑦人生旅途中,难免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大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概括。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本题包括12-22题,共30分)
(一)阅读文言文《张溥嗜学》,完成12-15题。(10分)
溥①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张溥(pǔ):明代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宏丰,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3分)解释词语。
①溥幼即嗜学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
13.(2分)翻译句子。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14.(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5.(2分)选文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说说。
阅读《捞月亮的母亲》,完成16-19题。(10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⑴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⑵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⑶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⑷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⑸“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⑹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⑺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⑻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⑼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⑽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⑾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⑿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⒀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⒁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⒂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⒃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⒄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⒅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⒆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⒇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16.(2分)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两件事。
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
17.(3分)第⑻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18.(2分)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⒆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
19.(3分)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材料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造成的影响】
研究显示患高度近视的青少年(≤18岁)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非常高,高度近视也会增加青光眼、白内障的发生风险,高度近视还是导致盲和低视力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视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尤其是对于高度近视人群来说,低视力功能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看书、看报、上下楼梯等。
近视不仅仅是“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近视会直接影响到部分儿童青少年以后的个人职业选择,并且有些职业,即使做过近视矫正手术也不能从事。如:精密仪表行业、航空、航海行业、测绘、电子行业。
近视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据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报告测算,2020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在684283亿-691090亿元人民币之间,占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32%-1.33%。其中,视力缺陷导致的医疗费用约为424亿-431亿元,配镜费用约为487亿-556亿元;其他康复费约为11.67亿元。
材料二:【中国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占比表】
材料三:【预防近视的方法】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减缓近视加深具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同学们可以利用上学、放学、体育课和课间等碎片化的时间来“目”浴阳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限。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使用电子产品,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每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控制在线学习时长。每天小学不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超过3小时,高中不超过4小时。
在2022年6月6日的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班级开展“呵护眼睛,从小做起”主题班会。以上是你组收集的材料。
20.(4分)班会上,班长作为主持人,希望你总结一下“儿童青少年的眼近视会在哪些方面造成了影响”,请你阅读材料一完成这个任务。
21.(2分)班长要求小黎同学阅读材料二,把“中国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占比表”情况给大家解释一下,请你把小黎的解释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22.(4分)在班会的“分组讨论”环节,围绕“如何预防近视”,各小组展开讨论。你作为三组的小组组长,把你组的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不少于100字。
作文(30分)
23.题目:再见了,___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往事历历在目。此刻,你一定思绪万千,有许多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倾诉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母校……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叙述。500字以上。注意选材真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十三)(解析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11题,共40分)
1.(2分)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境(chǔ) 汤匙(shi) 薄雾(bó) 追悼会(dǎo)
B.兴旺(xīng) 哽咽(yàn) 折腾(zhē) 见微知著(zhù)
C.分外(fèn) 徘徊(huí) 栅栏(zhà) 受冻挨饿(ái)
D.掺和(chān) 依偎(wēi) 弓缴(zhuó) 含情脉脉(mò)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能力。A.有误。汤匙(shi)——chí;追悼会(dǎo)——dào;B.有误。哽咽(yàn)——yè;C.有误。徘徊(huí)——huái;故选D。
2.(2分)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狼籍 梗概 踌躇 慷慨淋漓 B.翡翠 闲暇 热忱 略胜一筹
C.繁衍 拮据 点缀 迫不急待 D.怂恿 竣工 涔涔 穿流不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形辨析。A.“狼籍”——“狼藉”;C.“迫不急待”——“迫不及待”;D.“穿流不息”——“川流不息”;故选B。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A.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用于此处恰当。B.忍俊不禁: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用于此处恰当。C.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用于此处不恰当,应该为:事半功倍。D.妄自菲薄:意思是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用于此处恰当。故选C。
4.(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只有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才能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为优化工厂环境,提高生产质量,某汽车设备制造厂加快了工厂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蔡元培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
D.抗疫防疫,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多通风,切忌戴口罩。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缺少宾语,“保护”后面应加上“的意识”;B.搭配不当,“规模”不能被“加快”,应在“和”后面加上“扩大了”;D.词语使用不当,“切忌”的意思是务必防止,不使发生,可改为“切记”。故选C。
5.(2分)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我不知道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A.使用正确,词语之间的短暂停顿用顿号,陈述句末尾用句号。
B.使用错误,句子是一个陈述句,陈述了心中的疑问,句末应该用句号。C.使用错误,句中的提示语在中间,应该用逗号,句中冒号应该改为逗号。D.使用错误,句中嫦娥奔月应该用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故选A。
6.(2分)下面的语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备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段,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⑤①④ C.⑤③②①④ D.⑤①②④③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通过阅读这几个句子可知,主要论述了怎样读书。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点明主题,引出下面的内容,可确定为首句;②承接③提到“读教科书”,为第二句;④存在转折关系对前面话题的转折,为第三句;①与⑤对所叙述的内容做出了总结,顺延为第四、第五句。即排序是③②④①⑤。故选A。
7.(4分)看拼音,写词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jǐn mì( ① )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qí zhì( ②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三个务必”,自信自强、守正chuàng xīn( ③ ),锐意进取、顽强pīn bó( ④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共同奋斗。
【答案】①紧密 ②旗帜 ③创新 ④拼搏
【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本题“紧、密、旗、帜、新、搏”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2分)陈洁同学为“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倡议书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 ,关心他人;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1)【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________”一词删除 。
(2)【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执行”一词改为“_________”。
【答案】(1) 没有 (2)履行
【解析】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A句中“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不合逻辑,应删去“没有”;
B句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词语搭配不当,应将“执行”改为“履行”。
9.(1-5小题各1分,第6小题2分,共7分)名著阅读。
(1)书中描写了一个勇于挑战的冒险者,他流落荒岛28年,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这部作品的作者是___。
(2)他是梁山泊的军师,足智多谋,在108位好汉中排名第三,这个人是 。
(3)《三国演义》中表现关羽意志刚强、胆气过人、不惧疼痛的故事是 。
(4)“他调皮、贪玩、任性、懒惰,不爱学习,对待动物和人十分凶狠,因为对小精灵不恭、出尔反尔,受到了惩罚,被小精灵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小人儿”。这里的“他”指的是 。
(5)“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描写的人物出自名著 。
(6)请简要描述你最喜爱的一本书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景,并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笛福 吴用 刮骨疗毒 尼尔斯 《西游记》 《西游记》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大闹天宫》,这个故事可以体现出孙悟空的桀骜不驯、追求自由、敢爱敢恨、聪颖、不惧权贵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阅读。
(1)根据题干的内容可以得出,考查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笛福。
(2)根据题干的内容可以得出,考查的是《水浒传》,梁山泊的军师是吴用。
(3)根据题干的内容可以得出,考查的是《三国演义》,表现关羽意志刚强的故事是刮骨疗毒。
(4)根据题干的内容可以得出,考查的是《骑鹅旅行记》,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5)根据题干的内容“官封弼马”可以得出考查的是《西游记》。
(6)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写出自己喜欢的书及场景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10.(5分)综合实践。
芳芳一早来到教室,见同桌军军正在抄袭同学的作业,便说:“军军,你可真会为自己‘减负’啊!”军军脸一红,赶紧把作业本还给同学,自己埋头做起来。
(1)(2分)芳芳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你如何看待军军的行为?
【答案】(1)军军自己不动脑子,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 (2)示例:抄袭作业看起来省力又省时,但是只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最终害的是自己。但军军后面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也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1)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能力,注意结合给出的材料分析,语段中的军军,自己不思考动脑,只抄袭别人的作业,“为自己减负”是指军军不动脑,由此可知芳芳的言外之意。(2)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敲能力,所以学生完成此类题型时,首先要对具体语境中的话语进行推敲,找到其中的“潜台词”,然后再联系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就可以明白说话人的主要意图,然后再围绕已经意识到错误这一中心作答即可。
11.(10分)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③运筹帷幄之中, 。 ④青箬笠,绿蓑衣, 。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 ⑥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⑦人生旅途中,难免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大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概括。而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莫愁前路无知己 ②渭城朝雨浥轻尘 ③决胜千里之外 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⑤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学而不思则罔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熟悉程度。①选自唐朝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②选自《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 (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③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形容雄才大略,指挥若定。比喻很有才智的人无需上阵,只需做好前期的完善战略部署,就能够让事情获得成功 。④选自《渔父》 作者:张志和 (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⑤选自《论语》,该句含义是: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⑥选自《论语》该句的含义是: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⑦第一二空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作者:陆游 (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四空出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阅读(本题包括12-22题,共30分)
(一)阅读文言文《张溥嗜学》,完成12-15题。(10分)
溥①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张溥(pǔ):明代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宏丰,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3分)解释词语。
①溥幼即嗜学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
【答案】①爱好 ②停止 ③热水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解释。①溥幼即嗜学:张溥自幼好学,嗜:爱好;②如是者六七始已:直到六七遍才停止,已:停止。③日沃汤数次:每天要用热水烫数次,汤:热水。
13.(2分)翻译句子。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答案】右手握笔管的手指和手掌磨起了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管:笔管。”、“处:地方”要准确翻译。
14.(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答案】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本句翻译为: 从不起草,当即挥毫成篇,故当时名气很大。故断句为: 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5.(2分)选文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说说。
【答案】只要勤奋苦学并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归纳主旨时需要结合文中关键句进行分析。选文中的张溥幼时勤奋刻苦,“嗜学,所读书必手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最终“明高一时”,从他的身上我可以看出:只要勤奋苦学并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成就。
【译文】
张溥自幼好学,所读之书必亲手抄写,抄完朗诵一遍,立即烧掉,然后又抄,直到六七遍才停止,右手握笔的指掌起了茧。冬季手冻裂,每天要用温水烫数次。后来把他的书斋题名为“七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张溥写诗撰文都很敏捷,四方之人来求他的诗文,从不起草,当即挥毫成篇,故当时名气很大。
阅读《捞月亮的母亲》,完成16-19题。(10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⑴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⑵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⑶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⑷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⑸“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⑹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⑺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⑻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⑼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⑽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⑾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⑿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⒀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⒁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⒂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⒃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⒄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⒅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⒆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⒇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16.(2分)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两件事。
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
【答案】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分析概括即可。注意题干中的“从‘我’的角度概括”,同时,应仿照题目中已提供的样例。文本先写“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夜宿,遇到神秘的母子俩;接着写“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到水井边捞月亮;然后好奇的“我”发出疑问,母亲邀请我到她家居住,“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最后“我”被这对母子深深感动,回城后联系医院接母子俩医治眼患。然后填空即可。
17.(3分)第⑻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动作描写(1分)、外貌(神态)描写(1分),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1分)。
【解析】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首先指出描写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和描写的作用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即可。“提”“牵”“踏”“摸”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描写;“瘦弱的母亲”属于外貌描写;“用力地”“弓着腰”“吃力地”属于神态描写。结合描写的作用(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思想性格等情况。动作描写:形象、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心理,并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或什么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神态描写:指对人的脸部表情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使读者对人物加深印象并产生进一步的了解)分析表达效果即可。如: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18.(2分)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⒆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
【答案】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题干内容,找到在文本中的位置,根据上文分析原因即可。结合“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和“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一句,可以看出关键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围绕着这一内容来阐述原因即可。
19.(3分)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答案】“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解析】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结合文本的内容和主治分析含义。结合“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也可以将这一行为理解为是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分析:“捞月亮”既指母亲带着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结合“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分析:我改变了自身的行为,还可理解为“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然后综述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材料一:【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造成的影响】
研究显示患高度近视的青少年(≤18岁)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非常高,高度近视也会增加青光眼、白内障的发生风险,高度近视还是导致盲和低视力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视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尤其是对于高度近视人群来说,低视力功能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看书、看报、上下楼梯等。
近视不仅仅是“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近视会直接影响到部分儿童青少年以后的个人职业选择,并且有些职业,即使做过近视矫正手术也不能从事。如:精密仪表行业、航空、航海行业、测绘、电子行业。
近视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据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报告测算,2020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在684283亿-691090亿元人民币之间,占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32%-1.33%。其中,视力缺陷导致的医疗费用约为424亿-431亿元,配镜费用约为487亿-556亿元;其他康复费约为11.67亿元。
材料二:【中国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占比表】
材料三:【预防近视的方法】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减缓近视加深具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同学们可以利用上学、放学、体育课和课间等碎片化的时间来“目”浴阳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限。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使用电子产品,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每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控制在线学习时长。每天小学不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超过3小时,高中不超过4小时。
在2022年6月6日的第27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班级开展“呵护眼睛,从小做起”主题班会。以上是你组收集的材料。
20.(4分)班会上,班长作为主持人,希望你总结一下“儿童青少年的眼近视会在哪些方面造成了影响”,请你阅读材料一完成这个任务。
【答案】(1)(1分)近视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2)(1分)近视会直接影响到部分儿童青少年以后的个人职业选择。(3)(2分)近视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解析】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概括。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中“研究显示患高度近视的青少年(≤18岁)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非常高,高度近视也会增加青光眼、白内障的发生风险,高度近视还是导致盲和低视力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第二段中“近视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尤其是对于高度近视人群来说,低视力功能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看书、看报、上下楼梯等”,第三段中“近视不仅仅是‘多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近视会直接影响到部分儿童青少年以后的个人职业选择,并且有些职业,即使做过近视矫正手术也不能从事。如:精密仪表行业、航空、航海行业、测绘、电子行业”的内容可知,儿童青少年的眼近视会在儿童青少年生理健康,生活方面,未来就业方面带来影响;结合材料一第四段中“近视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的内容可知,同时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21.(2分)班长要求小黎同学阅读材料二,把“中国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占比表”情况给大家解释一下,请你把小黎的解释写下来。
【答案】我国高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升高。
【解析】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题干,抓住主要信息,明确答案要求;然后找出图中所含的信息:标题、项目、各种数据等,并对其进行比较;最后依据题干要求,把数字转化为语言,规范作答。观察统计图,由最右侧四个柱形横向比较可知,12岁到15岁,中国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占比越来越大,据此可得:我国高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升高。
22.(4分)在班会的“分组讨论”环节,围绕“如何预防近视”,各小组展开讨论。你作为三组的小组组长,把你组的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不少于100字。
【答案】预防近视要做到:①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②应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距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笔到笔尖整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③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充足的睡眠;④使用电子产品,控制好使用时间,网课投屏效果好。
【解析】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材料三第一段中“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减缓近视加深具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应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同学们可以利用上学、放学、体育课和课间等碎片化的时间来‘目’浴阳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限”的内容可概括为: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结合材料三第二段中“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第三段中“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的内容可概括为: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充足的睡眠;
结合材料三两图中“小同学在课桌前,书写作业坐姿端。眼距书本为一尺,胸离桌面是一拳。手到笔尖整一寸,护眼口诀记心间”“网课投屏效果佳,放大拉远能变化。光照不足视线差,台灯辅助好办法。桌上禁放反光物,避免眩光刺眼花”的内容可概括为:应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距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笔到笔尖整一寸;结合材料三第四段中“长时间、近距离、持续使用电子产品,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每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控制在线学习时长。每天小学不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超过3小时,高中不超过4小时”的内容可概括为:使用电子产品,控制好使用时间,网课投屏效果好,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作文(30分)
23.题目:再见了,____________
六年的小学生活已经结束,往事历历在目。此刻,你一定思绪万千,有许多心里话想要倾吐。请你选择倾诉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母校……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叙述。500字以上。注意选材真实、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例文】
再见了,老师
六年的时光化作一颗流星,从记忆的星空里轻悠悠地掠过;六年的光阴变成一首月光曲,轻柔舒缓,震撼着人心。亲爱的老师,在这六年里是你陪伴着我们,看着我们成长;亲爱的老师,难忘和你在这六年里积累下点滴……
那是一年级的时候,我怯怯地捏紧母亲的衣角,任由她把我牵到您的身边。母亲说,这就是我的老师。我望着您的面庞,一下子便想起:这是学前班给我们讲故事的老师呀!那时的您便在我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常驻在我的心坎。
那时候的我成绩烂得一塌糊涂,人也十分内向,所以总是被人忽略。那是一次课堂上,您点了我的名字,让我拼“bō luó”这两个音。我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可偏偏就是拼不出来,还是我那时的同桌帮了我一把。您将一切看在眼里,可是您没有生气,一次又一次的给我鼓励,如果不是您,我哪来今日的自信?正是因为您,我的成绩才如同雨后春笋,窜上了今日的高度。我还记得那是一年级下期。一堂课上,您先是说了班上的哪个同学有了进步,到末尾您才说要给一个同学奖励,让我们猜猜是谁。大家都说是那个女同学,您却笑而不言。直到最后,你才揭开了谜底——居然是我?!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我第一次得到三好学生的奖状,薄薄的一张纸,捧在手里重似千斤。您望向我又惊又喜的目光,轻轻拍了拍我的头,让我再接再厉。
那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上,我偷偷传了张纸条给YY同学,大致内容是:“谁谁谁把你的橡皮擦弄丢了,找了很久才找到,真是好险哦!”却被眼尖的您看到,您当众宣读了我的纸条,班上的同学阴阳怪气的笑作一团,我记得您制止了他们,您说:“如果你把这些运用到作文里,绝对会很优异!”自此后,我才逐渐接触到作文的冰山一角,才有了今日这番成绩。
老师,是您用包容、鼓励让我迈上今日的高度,六年的时光,一直都是您陪伴在左右,是您……是您……
【解析】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
要求你以“再见了,____________”为题,在即将小学毕业之际,回顾小学生活,写一写你对老师、同学或母校想说的话。无论写什么都要围绕小学生活去选材,表达出对小学生活的留恋与不舍。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在叙述的过程中,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结构要合理,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同时要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学到的修辞手法。
开头:开篇点题,表达对老师及同学的不舍之情,并引起下文。
中间: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滴,老师们对我的敦敦教导。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注意句子要通顺,运用学到的修辞方法。
结尾:再次表达对母校、老师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对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