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1.2离子反应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版
一、选择题
1.(2023高一下·杭州期中)流感来袭,保持环境消杀很重要,下列消毒的试剂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B.84消毒液 C.乙醇 D.
【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Ca(ClO)2 属于盐,是强电解质,A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属于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
D.臭氧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因此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2023高一下·河北期中)常温下,下列离子在稀硝酸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OH-能与H+反应生成H2O,不可大量存在,A符合题意;
B、Al3+不与H+反应,且不具有还原性,可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
C、Ca2+不与H+反应,且不具有还原性,可大量存在,C不符合题意;
D、Ba2+不与H+反应,且不具有还原性,可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稀硝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能与H+反应的离子、具有还原性的离子,都不能在稀硝酸中大量存在。
3.(2023·宜宾模拟)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B.铜丝插入浓硫酸中: 2H+ +Cu=Cu2++H2↑
C.Cl2通入水中: Cl2+H2O 2H+ +Cl- +ClO-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Al3++3OH-=Al(OH)3↓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产生NaHCO3沉淀,所以离子方程式
,故A符合题意;
B.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且在发生反应时浓硫酸主要是分子形式存在,因此不能拆开,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水反应会产生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是,故C不符合题意;
D.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是产生NaAlO2,因此正确的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氢钠由于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因此会形成固体;
B、铜和浓硫酸反应不生成氢气,且两者常温下不反应;
C、次氯酸为弱酸,不可拆;
D、铝离子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4.(2023·大庆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B.金属镁与浓硫酸共热:
C.磁性氧化铁粉末中滴入过量稀硝酸:
D.氢化钠与水剧烈反应: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Cu(OH)2会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Mg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O2,符合题意离子方程式为,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酸性条件下,Fe2+会被HNO3氧化成Fe3+,故C不符合题意;
D.NaH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和NaOH,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氨水过量时会和铜离子发生络合反应;
B、浓硫酸不可拆;
C、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D、氰化钠不可拆,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5.(2022高一上·朝阳期末)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盐酸 B.干燥的固体
C.熔融的 D.溶液
【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A.盐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A不选;
B.干燥的固体属于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B选;
C.熔融的,属于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不选;
D.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可以导电的有金属单质、石墨、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
6.(2022高一上·宝鸡期末)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中:、、、
B.0.1mol/LNaOH溶液:、、、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D.0.1mol/LHCl溶液:、、、
【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能大量共存,故A选;
B.与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而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
D.与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答案为:A。
【分析】A、钾盐、钠盐都是可溶性盐;
B、镁离子和氢氧根不共存;
C、氢离子和氢氧根不共存;
D、银离子和氯离子不共存。
7.(2021高一下·仁寿开学考)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非电解质 弱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A. 液氨 氢氧化铁胶体 CO 氢硫酸 Al2O3
B. 明矾 漂白粉 乙醇 硫酸钡 Na2O
C. 碱石灰 碘酒 Cl2 HClO K2O
D. 磁性氧化铁 水玻璃 SO2 冰醋酸 CaO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钡是强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碱石灰是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分类均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碱性氧化物: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8.(2021高一下·崇左开学考)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但它是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的产物电离出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高锰酸对应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但是是金属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臭氧不稳定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有单质生成,但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
C. 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9.(2019高三上·哈尔滨开学考)莫尔盐[(NH4)2Fe(SO4)2 6H2O]溶液经常用于定量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0.1mol·L-1莫尔盐溶液500mL,需莫尔盐19.6克
B.可与含Fe2+、HClO、H+、Cl﹣微粒的溶液大量共存
C.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发生反应:2Ba2++2SO42-+Fe2++2OH-=2BaSO4↓+Fe(OH)3↓
D.取样,加入铁氰化钾,若出现黄色沉淀,证明含Fe2+
【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配制0.1mol L﹣1莫尔盐溶液500mL,需莫尔盐为0.1mol×0.5L×392g/mol=19.6克,故A符合题意;
B.HClO具有氧化性,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Ba(OH)2溶液,漏写铵根离子与碱的反应,则离子反应为2Ba2++2SO42-+2NH4++Fe2++4OH-=2BaSO4↓+Fe(OH)2↓+2NH3·H2O,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铁氰化钾,若出现蓝色沉淀,3Fe2+ +[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证明含Fe2+,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m=nM=cVM=0.1*0.5*(36+56+96*2+6*18)=19.6g
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原子不守恒
D、铁氰化钾与亚铁离子能生成蓝色沉淀
10.(2018高二上·钦州港开学考)化学物质丰富多彩,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盐酸、碘酒和液氯都属于混合物
B.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熔融氯化钠,盐酸和铜都能导电,所以都属于电解质
D.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漂白粉、盐酸、碘酒都属于混合物,液氯是氯气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制备Fe(OH)3胶体,B不符合题意;
C.熔融氯化钠,盐酸和铜都能导电,其中氯化钠属于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铜是金属,均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则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
B.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C.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二、非选择题
11.(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Cl 。
(2)NaOH 。
(3)CaCO3 。
(4)Na2SO4 。
【答案】(1)HCl=H++Cl-
(2)NaOH=Na++OH-
(3)CaCO3=Ca2++
(4)Na2SO4=2Na++
【知识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 。
(2) NaOH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NaOH=Na++OH- 。
(3)CaCO3为难溶性强电解质, 其电离方程式为 CaCO3=Ca2++ 。
(4) Na2SO4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Na2SO4=2Na++ 。
【分析】电离方程式书书写注意事项: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
2.在书写难溶性和微溶性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在书写其溶解平衡的化学方程式时用符号“ ”。
3.有些电解质因条件不同,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也不同.例如,熔融时,KHSO4=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2-。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 ”。
5.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步到位。
6.弱酸的酸式盐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第一步完全电离出阳离子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又可以进行电离,且为可逆过程。
12.(2020高一上·上海期中)在以下五种物质中①石墨;②天然气;③熔融Na2CO3;④酒精;⑤二氧化碳,存在12C、13C、14C物质是 (填编号),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
【答案】①②③④⑤;①③;③;④⑤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熔融Na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导电,属于电解质;④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⑤二氧化碳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2C、13C、14C均为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以上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存在12C、13C、14C物质是①②③④⑤;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
【分析】考查概念理解:物种物质均含有C元素,C的同位素存在于自然界各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具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
13.(2022高一上·德州期中)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属于“酸”、“碱”、“盐”中的 ;图中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是 (填“①”或“②”)。
(2)曲线①中a点导电能力最弱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3)c点两溶液中浓度:① ②(填“>”、“<”或“=”,下同);d点对应的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碱性”)。
(4)曲线②中的b、d两点对应所加溶液的体积比为 。
【答案】(1)NaHSO4=Na++H++SO;盐;②
(2)H2SO4+Ba(OH)2=BaSO4↓+2H2O;Na+、OH-
(3)>;中性
(4)1:2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1)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可以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图中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是②。
(2)曲线①中a点导电能力最弱的原因是H2SO4+Ba(OH)2=BaSO4↓+2H2O;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根据图知, 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发生反应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溶液溶质为NaOH,离子为Na+、OH-;
(3)根据分析,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显酸性,②中反应后溶质为NaOH、Na2SO4,显碱性,c点两溶液中浓度:①>②;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d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
(4)曲线②中的b、d两点对应的方程式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故所加溶液的体积比为1:2。
【分析】(1)硫酸氢钠在会中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3)硫酸过量时溶液为酸性;
(4)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14.(2022高一上·长治月考)实验室中盛有三种物质的试剂瓶上的标签已损坏,某同学想了解这三种物质(甲为液态,乙、丙为固态,且乙、丙均为盐)的成分,他将三种物质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且无气泡产生,该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和,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约为3。
Ⅱ.取少许原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Ⅲ.另取少许原溶液,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Ⅳ.取Ⅲ中过滤后的滤液少许,滴加过量NaOH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
(1)①由题意和Ⅰ中操作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②根据Ⅱ、Ⅲ中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 。
(2)依次写出实验Ⅲ、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取7.45g的固体乙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产生14.35g沉淀。写出乙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分析可知甲、丙的标签依次为 、 。
【答案】(1)、;;、
(2);
(3)
(4)盐酸(或HCl);氧化钡(或)
【知识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
(1)①溶液的pH=3,说明溶液呈酸性,而不可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而H+一定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三种物质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有;
②Ⅱ.取少许原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Ⅲ.另取少许原溶液,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Cl-;
(2)III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发生了反应Ag++Cl-=AgCl↓;Ⅳ中取Ⅲ中过滤后的滤液少许,滴加过量NaOH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原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故固体乙的摩尔质量为74.5g·mol-1,与KCl的摩尔质量相同,故乙与硝酸银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上述分析,混合溶液含有的离子有H+、K+、Ba2+、Cl-,故甲HCl溶液,由(3)可知乙是KCl,故丙是BaCl2。
【分析】Ⅰ.溶液的pH=3,说明溶液呈酸性,而不可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而H+一定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三种物质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有;
Ⅱ.取少许原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Ⅲ.另取少许原溶液,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Cl-;
Ⅳ.取Ⅲ中过滤后的滤液少许,滴加过量NaOH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原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生成水。
15.(2023高一下·楚雄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含某些离子(如表)的工业废水进行研究,废水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
阳离子 、、、
阴离子 、、、、
(1)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沉淀是 (填化学式,下同),气体是 。
(3)若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盐酸,会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和,写出生成该无色气体和的离子方程式: 。一定条件下红棕色气体与(2)中产生的气体能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3)中最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白色沉淀是 。
② (填“能”或“不能”)仅依据该现象判断废水中存在白色沉淀中的阴离子,理由是 。
(5)结合(1)(2)(3),该废水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答案】(1)、
(2);
(3);
(4)AgCl;不能;因为(3)加入了盐酸,引入了氯离子,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判断含有氯离子
(5)、、、、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1)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即一定不存在、,故答案为:、;
(2)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溶液中含有 、,该该沉淀为 ,气体为 ,故答案为:;;
(3)由分析可知,该无色气体为NO,则原溶液中含有 ,因此生成NO和 的离子方程式为: ;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2)中产生的气体为氨气,二氧化氮和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①由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 , 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白色沉淀为AgCl,故答案为:AgCl;
②(3)中加入盐酸,引入了,因此不能仅依据该现象判断废水中存在白色沉淀中的阴离子,故答案为:不能;因为(3)加入了盐酸,引人了氯离子,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判断含有氯离子;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废水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故答案为: 、、、、。
【分析】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即一定不存在、,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溶液中含有 、,若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盐酸,会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和,该无色气体为NO,则原溶液中含有 ,废水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含有 。
1 / 1(人教版)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1.2离子反应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版
一、选择题
1.(2023高一下·杭州期中)流感来袭,保持环境消杀很重要,下列消毒的试剂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B.84消毒液 C.乙醇 D.
2.(2023高一下·河北期中)常温下,下列离子在稀硝酸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B. C. D.
3.(2023·宜宾模拟)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B.铜丝插入浓硫酸中: 2H+ +Cu=Cu2++H2↑
C.Cl2通入水中: Cl2+H2O 2H+ +Cl- +ClO-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Al3++3OH-=Al(OH)3↓
4.(2023·大庆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B.金属镁与浓硫酸共热:
C.磁性氧化铁粉末中滴入过量稀硝酸:
D.氢化钠与水剧烈反应:
5.(2022高一上·朝阳期末)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盐酸 B.干燥的固体
C.熔融的 D.溶液
6.(2022高一上·宝鸡期末)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中:、、、
B.0.1mol/LNaOH溶液:、、、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D.0.1mol/LHCl溶液:、、、
7.(2021高一下·仁寿开学考)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非电解质 弱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A. 液氨 氢氧化铁胶体 CO 氢硫酸 Al2O3
B. 明矾 漂白粉 乙醇 硫酸钡 Na2O
C. 碱石灰 碘酒 Cl2 HClO K2O
D. 磁性氧化铁 水玻璃 SO2 冰醋酸 CaO
A.A B.B C.C D.D
8.(2021高一下·崇左开学考)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9.(2019高三上·哈尔滨开学考)莫尔盐[(NH4)2Fe(SO4)2 6H2O]溶液经常用于定量滴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0.1mol·L-1莫尔盐溶液500mL,需莫尔盐19.6克
B.可与含Fe2+、HClO、H+、Cl﹣微粒的溶液大量共存
C.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发生反应:2Ba2++2SO42-+Fe2++2OH-=2BaSO4↓+Fe(OH)3↓
D.取样,加入铁氰化钾,若出现黄色沉淀,证明含Fe2+
10.(2018高二上·钦州港开学考)化学物质丰富多彩,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盐酸、碘酒和液氯都属于混合物
B.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熔融氯化钠,盐酸和铜都能导电,所以都属于电解质
D.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二、非选择题
11.(2023高一下·米东开学考)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Cl 。
(2)NaOH 。
(3)CaCO3 。
(4)Na2SO4 。
12.(2020高一上·上海期中)在以下五种物质中①石墨;②天然气;③熔融Na2CO3;④酒精;⑤二氧化碳,存在12C、13C、14C物质是 (填编号),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编号),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编号)。
13.(2022高一上·德州期中)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属于“酸”、“碱”、“盐”中的 ;图中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是 (填“①”或“②”)。
(2)曲线①中a点导电能力最弱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3)c点两溶液中浓度:① ②(填“>”、“<”或“=”,下同);d点对应的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碱性”)。
(4)曲线②中的b、d两点对应所加溶液的体积比为 。
14.(2022高一上·长治月考)实验室中盛有三种物质的试剂瓶上的标签已损坏,某同学想了解这三种物质(甲为液态,乙、丙为固态,且乙、丙均为盐)的成分,他将三种物质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且无气泡产生,该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和,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于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约为3。
Ⅱ.取少许原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Ⅲ.另取少许原溶液,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Ⅳ.取Ⅲ中过滤后的滤液少许,滴加过量NaOH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
(1)①由题意和Ⅰ中操作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②根据Ⅱ、Ⅲ中实验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 。
(2)依次写出实验Ⅲ、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取7.45g的固体乙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产生14.35g沉淀。写出乙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分析可知甲、丙的标签依次为 、 。
15.(2023高一下·楚雄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含某些离子(如表)的工业废水进行研究,废水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
阳离子 、、、
阴离子 、、、、
(1)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沉淀是 (填化学式,下同),气体是 。
(3)若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盐酸,会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和,写出生成该无色气体和的离子方程式: 。一定条件下红棕色气体与(2)中产生的气体能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3)中最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白色沉淀是 。
② (填“能”或“不能”)仅依据该现象判断废水中存在白色沉淀中的阴离子,理由是 。
(5)结合(1)(2)(3),该废水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解析】【解答】A.Ca(ClO)2 属于盐,是强电解质,A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属于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符合题意;
D.臭氧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因此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OH-能与H+反应生成H2O,不可大量存在,A符合题意;
B、Al3+不与H+反应,且不具有还原性,可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
C、Ca2+不与H+反应,且不具有还原性,可大量存在,C不符合题意;
D、Ba2+不与H+反应,且不具有还原性,可大量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稀硝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能与H+反应的离子、具有还原性的离子,都不能在稀硝酸中大量存在。
3.【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产生NaHCO3沉淀,所以离子方程式
,故A符合题意;
B.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且在发生反应时浓硫酸主要是分子形式存在,因此不能拆开,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与水反应会产生次氯酸,是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是,故C不符合题意;
D.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是产生NaAlO2,因此正确的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碳酸氢钠由于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因此会形成固体;
B、铜和浓硫酸反应不生成氢气,且两者常温下不反应;
C、次氯酸为弱酸,不可拆;
D、铝离子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4.【答案】D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Cu(OH)2会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Mg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O2,符合题意离子方程式为,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酸性条件下,Fe2+会被HNO3氧化成Fe3+,故C不符合题意;
D.NaH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和NaOH,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氨水过量时会和铜离子发生络合反应;
B、浓硫酸不可拆;
C、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D、氰化钠不可拆,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5.【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A.盐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A不选;
B.干燥的固体属于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B选;
C.熔融的,属于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不选;
D.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分析】可以导电的有金属单质、石墨、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
6.【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A.使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能大量共存,故A选;
B.与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而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
D.与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答案为:A。
【分析】A、钾盐、钠盐都是可溶性盐;
B、镁离子和氢氧根不共存;
C、氢离子和氢氧根不共存;
D、银离子和氯离子不共存。
7.【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钡是强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碱石灰是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分类均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碱性氧化物:能够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8.【答案】A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A符合题意;
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但它是非电解质,是溶于水后和水反应的产物电离出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高锰酸对应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但是是金属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臭氧不稳定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有单质生成,但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
C. 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
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9.【答案】A
【知识点】离子共存;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配制0.1mol L﹣1莫尔盐溶液500mL,需莫尔盐为0.1mol×0.5L×392g/mol=19.6克,故A符合题意;
B.HClO具有氧化性,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Ba(OH)2溶液,漏写铵根离子与碱的反应,则离子反应为2Ba2++2SO42-+2NH4++Fe2++4OH-=2BaSO4↓+Fe(OH)2↓+2NH3·H2O,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铁氰化钾,若出现蓝色沉淀,3Fe2+ +[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证明含Fe2+,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m=nM=cVM=0.1*0.5*(36+56+96*2+6*18)=19.6g
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原子不守恒
D、铁氰化钾与亚铁离子能生成蓝色沉淀
10.【答案】D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的简单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漂白粉、盐酸、碘酒都属于混合物,液氯是氯气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向煮沸的1 mol/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制备Fe(OH)3胶体,B不符合题意;
C.熔融氯化钠,盐酸和铜都能导电,其中氯化钠属于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铜是金属,均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则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同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
B.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C.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11.【答案】(1)HCl=H++Cl-
(2)NaOH=Na++OH-
(3)CaCO3=Ca2++
(4)Na2SO4=2Na++
【知识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HCl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HCl=H++Cl- 。
(2) NaOH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NaOH=Na++OH- 。
(3)CaCO3为难溶性强电解质, 其电离方程式为 CaCO3=Ca2++ 。
(4) Na2SO4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Na2SO4=2Na++ 。
【分析】电离方程式书书写注意事项: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
2.在书写难溶性和微溶性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在书写其溶解平衡的化学方程式时用符号“ ”。
3.有些电解质因条件不同,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也不同.例如,熔融时,KHSO4=K++HSO4-;水溶液中:KHSO4=K++H++SO42-。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符号“ ”。
5.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多元弱碱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步到位。
6.弱酸的酸式盐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第一步完全电离出阳离子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又可以进行电离,且为可逆过程。
12.【答案】①②③④⑤;①③;③;④⑤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熔融Na2C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导电,属于电解质;④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⑤二氧化碳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自身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2C、13C、14C均为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以上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存在12C、13C、14C物质是①②③④⑤;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⑤。
【分析】考查概念理解:物种物质均含有C元素,C的同位素存在于自然界各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具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溶液中含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水溶液中、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
13.【答案】(1)NaHSO4=Na++H++SO;盐;②
(2)H2SO4+Ba(OH)2=BaSO4↓+2H2O;Na+、OH-
(3)>;中性
(4)1:2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1)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SO;可以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属于盐;图中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是②。
(2)曲线①中a点导电能力最弱的原因是H2SO4+Ba(OH)2=BaSO4↓+2H2O;曲线②为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的反应,根据图知, H2SO4、NaH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b点发生反应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溶液溶质为NaOH,离子为Na+、OH-;
(3)根据分析,c点,①中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显酸性,②中反应后溶质为NaOH、Na2SO4,显碱性,c点两溶液中浓度:①>②;d点②中溶质为Na2SO4,d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
(4)曲线②中的b、d两点对应的方程式为:NaHSO4+Ba(OH)2=BaSO4↓+NaOH+H2O,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故所加溶液的体积比为1:2。
【分析】(1)硫酸氢钠在会中电离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3)硫酸过量时溶液为酸性;
(4)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14.【答案】(1)、;;、
(2);
(3)
(4)盐酸(或HCl);氧化钡(或)
【知识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
(1)①溶液的pH=3,说明溶液呈酸性,而不可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而H+一定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三种物质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有;
②Ⅱ.取少许原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Ⅲ.另取少许原溶液,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Cl-;
(2)III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发生了反应Ag++Cl-=AgCl↓;Ⅳ中取Ⅲ中过滤后的滤液少许,滴加过量NaOH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原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故固体乙的摩尔质量为74.5g·mol-1,与KCl的摩尔质量相同,故乙与硝酸银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上述分析,混合溶液含有的离子有H+、K+、Ba2+、Cl-,故甲HCl溶液,由(3)可知乙是KCl,故丙是BaCl2。
【分析】Ⅰ.溶液的pH=3,说明溶液呈酸性,而不可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而H+一定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三种物质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说明不含有;
Ⅱ.取少许原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Ⅲ.另取少许原溶液,滴加少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还存在的离子是Cl-;
Ⅳ.取Ⅲ中过滤后的滤液少许,滴加过量NaOH溶液,未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原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生成水。
15.【答案】(1)、
(2);
(3);
(4)AgCl;不能;因为(3)加入了盐酸,引入了氯离子,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判断含有氯离子
(5)、、、、
【知识点】离子共存
【解析】【解答】(1)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即一定不存在、,故答案为:、;
(2)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溶液中含有 、,该该沉淀为 ,气体为 ,故答案为:;;
(3)由分析可知,该无色气体为NO,则原溶液中含有 ,因此生成NO和 的离子方程式为: ;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2)中产生的气体为氨气,二氧化氮和氨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①由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 , 加入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白色沉淀为AgCl,故答案为:AgCl;
②(3)中加入盐酸,引入了,因此不能仅依据该现象判断废水中存在白色沉淀中的阴离子,故答案为:不能;因为(3)加入了盐酸,引人了氯离子,所以不能根据产生白色沉淀判断含有氯离子;
(5)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废水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故答案为: 、、、、。
【分析】该溶液为无色溶液,则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即一定不存在、,向废水中加入过量KOH溶液微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则溶液中含有 、,若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盐酸,会生成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无色气体和,该无色气体为NO,则原溶液中含有 ,废水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含有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