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同步练习-沪教版数学九年级第二学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记录了四名运动员几次选拔赛的成绩,现要选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市运动会100米短跑项目,应选择( )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秒) 12.2 12.1 12.2 12.1
方差 6.3 5.2 5.8 6.1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要了解本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应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某校要选拔3名学生参加市演讲比赛,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性别相同是随机事件
C.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则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D.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标号分别为1,2,3,4的4个小球 ,它们除标号外其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则小球上的标号恰好能被2整除的概率是
3.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在这组数据后再添加数据3得到一组新数据、、、、3,则新数据与原数据相比,方差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不能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位角相等”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B.一组数据5,5,6,7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
C.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3.4,乙组数据的方差是1.68,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
D.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00%
5.5名同学的身高分别为165,172,168,170,175(单位:厘米).增加1名身高为的同学后,现在6名同学的身高的平均数与方差与原来相比( )
A.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大,方差不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大 D.平均数变小,方差不变
6.小林根据体操比赛中七位评委所给的分数制作出了如下表格,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分 分 分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7.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如下:
甲队:,,,,,,,,,;
乙队:,,,,,,,,,.
方差分别为,,,则仪仗队队员的身高更为整齐的是( )
A.甲队 B.乙队 C.两队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
8.一组数据 1,2,3,0,-2,-3 的极差是( )
A.6 B.5 C.4 D.3
9.我省五个旅游景区门票票价如下表所示(单位:元),关于这五个景区票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景区名称 黄果树大瀑布 织金洞 玉舍森林滑雪 安顺龙宫 荔波小七孔
票价(元) 180 120 200 130 180
A.平均数126 B.众数180 C.中位数200 D.极差70
10.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的算术平方根是4
B.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内错角相等
D.若甲、乙两组数据中,,,则乙组数据较稳定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平时某练习中的成绩如下表:
甲的成绩 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环数 7 8 9 10
频数 2 3 3 2 频数 4 6 6 4
则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该练习中成绩的方差、的大小关系为 .
12.一组数据-2,-1,0,3,5的极差是 .
13.已知一组数据,2,0,1,,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4.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3,S乙2=3.5.则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15.跳远运动员李阳对训练效果进行测试.6次跳远的成绩如下:7.5,7.7,7.6,7.7,7.9,7.8(单位:m)这六次成绩的平均数为7.7m,方差为.如果李阳再跳一次,成绩为7.7m.则李阳这7次跳远成绩的方差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一组数据a,b,c,d,e的方差是7,则a+2、b+2、c+2、d+2、e+2的方差是 .
17.已知样本数据1,2,4,3,5,有以下说法:①平均数是3 ,②中位数是4 ,③方差是2,正确的说法有 (填序号)
18.某市测得一周PM2.5的日均值(单位:微克/立方米)如下:31,30,34,35,36,34,3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9.小颖连续次数学考试成绩与这次成绩的平均分的差值分别为,,,,,则这次成绩的方差是 .
20.小天想要计算一组数据92,90,94,86,99,85的方差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90,得到一组新数据2,0,4,4,9,5.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则 .(填“>”,“=”或“<”)
三、解答题
21.某中学开展“数学史”知识竞赛活动,八年级(1)、(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a、b、c的值:
统计量 班别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八年(1)班 a 85 c
八年(2)班 85 b 100
(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班的选于复赛成绩较好;
(3)通过计算八年(1)班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的方差S八(1)2=70,请你计算八年(2)班5名选手复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个班的选手复赛成绩较为均衡.
22.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条例的实施,旨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外学生处认为,初三学生虽然学业任务重,但垃圾分类意识依然要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为此,学校对初2020级甲,乙两班各60名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测试完成后分别抽取了12份成绩,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甲班12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
45,59,60,38,57,53,52,58,60,50,43,49
乙班12名学生测试成绩不低于40,但低于50分的成绩如下:
46,47,43,42,47
【整理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组别/频数 35≤x<40 40≤x<45 45≤x<50 50≤x<55 55≤x≤60
甲 1 1 2 3 5
乙 2 2 3 1 4
【分析数据】
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表所示:
班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52 x 52.5 52.54
乙 48.7 47 y 67.51
(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x= ,y= ,并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若规定得分在40分及以上为合格,请估计参加知识测试的学生中合格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3)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知识测试的整体水平较好,请说明理由.
23.某中学在建党101周年之际,举行“唱红歌 感党恩”歌手大赛.八年级和九年级根据级部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年级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
年级 平均数(分) 中位数 众数
八年级 85 b 85
九年级 a 80 c
(1)根据图示填写上表中的a=______,c=______,b=______;
(2)结合两个年级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年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个年级复赛成绩的方差,并说明哪个年级的成绩较稳定.
24.某学生在一学年的6次测验中语文.数学成绩分别为(单位:分):
语文:80,84,88,76,79,85
数学:80,75,90,64,88,95
试估计该学生是数学成绩稳定还是语文成绩稳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A
6.C
7.A
8.A
9.B
10.B
11.
12.7
13.2
14.甲
15.变小
16.7
17.①③
18.
19.3
20.=.
21.(1)a=85分;b=80分;c=85分;(2)八年(1)班成绩好些;(3)160,八年(1)班
22.(1)60,47,(2)110人;(3)甲班的学生知识测试的整体水平较好
23.(1)85;100;85
(2)八年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八年级复赛成绩的方差为70,九年级复赛成绩的方差为160,八年级的成绩较稳定.
24.语文成绩比较稳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