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26 18:15:27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习题
1、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成哪两条路线?
2、把这两者连通起来的是什么器官?这两条路线的共同点是都从_________→_________→各器官的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理解体循环的“体”?你认为通过体循环起到什么作用?
4、肺循环是发生在哪两部分之间的血液循环?你认为肺循环有什么作用?
5、判断正误:
(1)动脉里流的血叫动脉血( )
(2)静脉里流的血叫静脉血( )
6、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习题
1、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需要多种营养物质。请为自己选择一份既合理又经济实惠的午餐食谱 ( )
A、牛奶一盒,鸡蛋一个,冰淇淋一杯
 B、米饭一碗,炒肉片一份,红烧带鱼一块,豆腐汤一碗,青菜一份,水果一个
 C、肉包一个,红烧肉一份,可乐一瓶,巧克力一块
 D、米饭一碗,龙虾一只,草鱼一只,烧鸡一只,肉片汤一碗,青菜一份
2、血液的组成包括 ( )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血浆和血小板
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因为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 )
 A、200—400 B、400—500
C、600—700 D、800—900
5、肺循环产生什么意义?    
6、肺循环和体循环哪个路线长?
7、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有没有联系?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习题
1、正常人每分脉搏的次数比每分心跳的次数多。 ( )
2、 在心脏的各结构中,心壁肌肉最厚的是[ ] _________。
3、与①和③连通的血管分别是[ ]_________和[ ] _________;与②和
④连通的血管分别是[ ] _________和[ ] _________。
填空题
4、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处会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5、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_________,叫做血压,一般可用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处测得,包括_________压和_________ 压。  
6、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消化系统消化腺的是 ( )
A、唾液腺 B、胃腺 C、甲状腺
D、肠腺 E、以上都正确
7、红细胞的功能是 ( )
A、运输氧气?? ?????????????? B、运输氧料
C、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运输养料和部分废物
8、玲玲到医院进行了血常规的化验,医生看了化验单后,说她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有炎症,医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
A、白细胞减少 B、白细胞增多
C、红细胞增多 D、血小板减少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习题
1、体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
2、体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
3、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些部位发生改变?
4、体循环产生了什么意义?
再观察肺循环:
5、肺循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儿?
6、肺循环的大致路径是怎样的?
7、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在这些部位发生改变?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三、教学难点:
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说明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问:
1、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成分?
2、如果失血过多,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办?
(多媒体展示几组地震以及输血图片导入本节课)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进入本节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
(一)、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
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2、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3、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4、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5、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6、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体重的多少?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7、献血对人体健康有害吗?为什么?
8、为什么要提倡无偿献血?
9、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对照课本自学、讨论。
(二)师生共同巩固输血原则:
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O型血“万能输血者”;
AB型血“万能受血者”。
学生以表格形式表示加强理解。
(三)课外延伸:
1、血型的遗传:
从“滴血认亲”说起血型的遗传。
2、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3、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讨论,交流
三、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说出ABO血型及鉴定的过程。
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二、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
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
教学难点:
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提问: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进入课题
观察血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血液的组成成分
观察教师的操作,注意发现问题,学习实验的规范操作
血液中血浆及血细胞的组成
观察量筒内分层现象,注意颜色及所占体积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师讲解、巡视、指导
实验:观察血涂片
红细胞的正常值,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和图10—2人的血细胞
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颜色和数目以及结构上的差异,观察血小板的形状
贫血的概念
如何对待补铁的问题?
阅读补充资料讨论交流
了解发炎
讲解什么是发炎
学习白细胞的作用和正常值
血小板与凝血
巡回演示比较
观察血块周围的液体和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有什么不同
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检测内容
展示几张化验单,分发给学生
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化验单上几项指标的不同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如果你医生,面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你如何抢救?
讨论,交流
输血原则
巡视并适时指导
分组活动,模拟“血型鉴定”
我过无偿献血制度
讲解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查找有关无偿献血资料(课逅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讨论,交流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
1、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
2、输血和血型
(1)血型: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
?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看新闻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
为什么病人需要血而输入血之后会出现死亡?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新课学习。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二、血型的发现
1、血型的种类
?
2、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
及时评价、总结,辨析“凝集”和“凝结”的区别。
?3、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总结,扩展:人们还陆续发现了Rh等数十个血型系统,但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BO血型系统。
?学生集体回答
?
?
?
阅读资料后积极参与抢答。?
?
?
?
争相回答。
A、B、AB、O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抢答,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求知欲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在抢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三、血型鉴定模拟实验
1、临床血型鉴定。
?
2、创设情境:模拟实验;
?
3、介绍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教师演示实验操作(鉴定血样);
?
实验模拟鉴别血型
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A血清、B血清
?
血清
血型
A血清
B血清
A型血
?
?
B型血
?
?
AB型血
?
?
O型血
?
?
4、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和小结;
?
6、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输血应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
?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明确实验原理,观看教师演示,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并与相邻小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填写实验报告。(相邻小组检验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样)
?
?
?
组内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
?
?
思考、讨论。
创设亲切、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
?
?
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行实验,满足了儿童乐于体验的个性特征。了解临床血型鉴定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形成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氛围。
?
?
?
培养学生交流、协作意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四、同型输血
1、同型输血
2、 “献爱心”游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1)、按照座位分为左右六组;每位同学发放一张标有血型的爱心卡片,代表着你的模拟血型。
?(2)、每组找一名同学模拟事故中的失血者,另一组成员中若血型匹配,可以献血的同学就举起你们手中的爱心卡片。
?(3)、数一数对方小组献爱心的人数,和不符合输血条件的人数。
?
3、对举错的学生进行引导,辨析其错误原因,纠正错误;
?
4、教师出示一张AB血型的爱心卡片,让六组血型匹配的同学举手“献血”。
5、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
?
认真阅读。
?
参与游戏:
?
1、各组先后派选代表亮出需要输血的血型牌,该组全体成员检查对方小组是否有同学举错血型牌,数出举手人数。
?
3、指出并纠正对方小组成员的错误。(循环2次)
全班同学举起血型牌。
尝试画图。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并能及时检验学生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掌握情况,巩固知识,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通过简图,让学生深刻认识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五、血量
1、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
?
2、?展示问题:
?
正常成年人血量: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危及生命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头晕 心跳 眼发黑 出冷汗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观看视频。
?
?
?
思考、回答。
?
?
?
?
?
?
?
?
?
?
?
?
?
?
?
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
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
学生思考、回答。
??结合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
?
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堂练习题
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
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从小到大,学生一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谈对血液的认识,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
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
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
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书。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血浆(55%)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约占2%)
血液
白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红细胞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知识的获得及心智技能的形成是由动作结构和活动结构逐步内化的。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血液的分层现象,将学生卷入探索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观察、思考和描述表达活动。
过渡语:人体的血细胞有3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来认识它们。
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
方案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数量
最多
较多
较少
形态
结构
功能
成熟的无核,呈双凹圆饼状。
含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能运输氧气。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会的贫血症。
体积比红细胞大。
有核,种类繁多。
有的能吞噬病菌。
体积最小,无核。
可以止血并加速凝血。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
活动三:我想我说
通过问题“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管道中不停地流动,有什么用处?”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血液的功能。
方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血 液 的 组 成
生 理 功 能


血浆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运输氧气
白细胞
吞噬病菌
血小板
止血凝血
设计思想:通过归纳活动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用表格能简洁明了地归纳知识体系,在对生物基础结构生理知识的学习中非常适用。
活动四: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血常规化验是临床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再由学生对自己带来的血常规化验单进行分析。这时教师通过投影提供“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为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提供理论依据。
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
检 查 项 目
正常参考值
说明
红细胞计数(RBC)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氧等情况下,红细胞数会暂时增加。贫血时,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
白细胞计数(WBC)
(5~10)×109/L
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炎症、白血病等情况下,以及女子月经、妊娠和分娩期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增加。在药物中毒、骨髓造血机能损害等时,白细胞数会明显减少。
血红蛋白(Hb)
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少。
血小板计数(PLT)
1、5x1011~3、5x1011 /L
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血小板数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等。
设计思想:“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解读活动中,通过活动结构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学生对“血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解并关注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24张PPT。 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生病了,到医院看病,医生会安排你去抽血化验。 为什么医生能 根据血液成分的 变化来判断疾病 呢?呀!出血了你对血液的认识有多少?

血液与血型第一节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实验,说出分层现象和血液组成成分
2、说出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形态特征、数量以及功能
3、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说出各项化验数据与诊断疾病的关系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 什么功能? 预习思考 阅读课本42-44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看看谁做的又好又快。自主学习血液: ——是一种结缔组织。
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
把氧气 和养料 送到全
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
二氧化碳 等废物运走。血液的分层现象?(淡黄色)?(白色)?(深红色) 抽取人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由哪些物质组成?血液的成分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血液的分层现象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Ⅰ.血浆的主要成分a.运载血细胞;b.运输养料和废物.约占血液总量的5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45%)众人拾柴 小组为单位,很快完成【合作探究】之三种血细胞的比较。血细胞特征比较 最多功 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较少 个体小
圆饼状个体大最小,形
状不规则无有无运输
氧气吞噬病菌
保护人体
止血
凝血1.5×1011
~
3.5×1011
电镜下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红色。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血红蛋白绿色血玫瑰色血无色血蓝色血血红蛋白: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煤气中毒白细胞 通常圆球形,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白细胞能吞噬病菌。
当身体某部位出现伤口时,伤口周围就会聚集很多的白细胞来吞噬病菌,这时就会出现伤口红肿的现象,即发炎的现象。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个体最小,有细胞核。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过少,会出现异常出血;过多会形成血栓。血清: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不溶性纤维蛋白黄色透明的血清血小板凝集血块凝固偏低,
贫血偏高,
炎症偏低,异常出血,
且不易凝固偏低,
贫血小组合作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血常规化验单说明减少:血友病,机体异常出血,不易固,脾功能亢进等;减少:贫血症RBCWBCPLTH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
蛋白正常成年
人参考值临床应用
检查项目(3.5-5.5) ×1012个/升(5.0-10.0) ×109个/升(1.5-3.5) ×1011个/升110-160 克/升减少:贫血 增多:急性感染,急性大
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
炎症自我评价
1、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血细胞包括    、    和     。
2、血浆的成分有  、    、   、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它里面含有红色的      ,具有       的功能。
4、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          ,它具
有      的功能。
5、在血细胞中,有些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小板止血凝血白细胞课件20张PPT。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1、血液有什么组成?
2、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3、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4、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现象,为什么?
5、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第一课时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学习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通过观察血液分层实验,说出分层现象和血液组成成分
3.尝试说出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4.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说出各项化验数据与诊断疾病的关系1、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参考教材和视频)自学教材,解答导学案上的问题血液的组成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细胞血液Ⅱ.血浆的主要功能Ⅰ.血浆的主要成分a.运载血细胞b.运输养料和废物了解血浆:血液的功能: 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2.说说红细胞的正常值、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血液为什么呈现红色?什么是贫血?3.5X1012—5.5X1012/L呈两面凹
的圆饼状
没有细胞

运输氧气
含红色的
血红蛋白
使血液呈
现红色
贫血3、说说白细胞的正常值、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了解发炎5.0X109__
10.0X109/L体积比红
细胞大,
有细胞核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发炎当身体某部位出现伤口时,伤口周围就会聚集很多的
白细胞来吞噬病菌,这时就会出现伤口红肿的现象,
即发炎的现象。4、说说血小板的正常值、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5x1011-
3.5x1011 /L个体最小
没有细胞

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不易止血5、说说血红蛋白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及数目,以及偏少时的情况贫血的表现:皮肤指甲颜色苍白、头晕,严重会昏迷。贫血的预防: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品,提倡用铁锅炒菜。一种含铁
的蛋白质易和氧气结
合与分离
具有运输氧
气的功能
成年人:
110-160g/L
缺铁性贫血
13100
检验科报告单(一)NO.0031220
姓名 小红 性别 女 年龄 14 病案号 科 病房 床号
临床诊断 检查结果:急 普通 检号
项目 测定值
送检物 RBC 红细胞 2.50×1012/L
送验目的 WBC白细胞  6.8×109/L
送检人 年 月 日 时 PLT 血小板 1.60×1011/L
医师 Hb 血红蛋白 127g/L
化验费 收费章 报告
日期 月 日 检验者 报告者6、认识化验单、知道血常规的内容少于正常水平
贫血多于正常水平
有炎症少于正常水平
不易止血少于正常水平
缺铁性贫血血常规化验数据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1、血液有什么组成?
2、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3、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4、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现象,为什么?
5、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当堂检测:
一、填空:1、血液是一种( )组织,它在人体内不停的循环流动,把(  )和(  )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    )等废物运走。2、血液的成分包括(  )和(   ), 其 中 血 细 胞由(   )、(   )和 (    )组成的。3、当血液中(   )过少或(    )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贫血。结缔氧气养料二氧化碳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二、填图:血 浆白细胞
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1、填写右图中所指各部分的名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2、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个体最大的是(    ),个体最小的是(    ),有细胞核的是(    )
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三、身体某处受伤,伤口发炎并出现红肿现象,这是因为伤口周围?( )
A、聚集大量的红细胞运输氧 B、聚集大量的血小板加速凝血 C、聚集大量的白细胞吞噬病菌 D、聚集大量的血浆运输养料和废物c请你当医生:
某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无力,经血常规
化验,他的红细胞计数为5.5X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85g/L,那么,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病?试说明判
断的理由。他应该多补充什么?
他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原因是他的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少,应多补充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品。
小结血液的组成{血浆{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护血细胞{红细胞:运输氧气
白细胞:吞噬病菌
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课件44张PPT。第10章 第一节
七年级生物血液和血型在我们人的血管里流动的是什么? 自主学习 独立解答1、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什么功能? 3、血浆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4、血常规化验检查的项目主要有哪些?2、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血细胞包括哪几种? ——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血液血浆(淡黄色)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深红色)血细胞(白色)观察Ⅱ.血浆的主要功能Ⅰ.血浆的主要成分a.运载血细胞;b.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45%)血细胞特征比较最多较少较大最小无有无运输氧气吞噬病菌,保护人体。止血凝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血常规化验少于正常水平多于正常水平少于正常水平少于正常水平小组合作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成年男子:(4.0-5.5)×1012/L
成年女子:(3.5-5.0)×1012/L
减少:贫血,失血
增多: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 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脱水烧伤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红色。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血红蛋白含计数:成年男子:120-160g/L
成年女子:110-150g/L 贫血症 白细胞计数:
成人:(5-10.0)x109 /L
减少: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病 毒原虫感染等
增多:急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
中毒,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
的晚期。血小板计数: 成人:1.5x1011-3.5x1011 /L减少:急性白血病,机体异常出血,脾功能亢进等;
增多:慢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等。思考题:该患者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因为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尽管属于正常范围,但是他的血红蛋白含量却低于正常值。 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两种)一、缺铁性:应当多吃些
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如:瘦肉、木
耳、海带等。二、营养不良性:主要缺维
生素B12和叶酸引起,
所以口服补充即可。区别:
白血病、血友病、败血症、
白化病、坏血病血友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甲)、血友病B(乙)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为避免皮肤粘膜受损,防止细菌感染。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长期摄入不足或腹泻、呕吐等情况,都可造成缺乏维生素C,使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联结障碍,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粘膜下出血,医学上称为坏血病。坏血病也可见于喂养不当的婴幼儿。达标测评一、填空题。
1、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血细胞包括    、    和     。
2、血浆的成分有  、    、   、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它里面含有红色的      ,具有       的功能。
4、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          ,它具
有      的功能。
5、在血细胞中,有些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小板止血凝血白细胞血型和输血
2、常见的ABO血型分为几种类型?3、献血时为什么要检查血型?输血的原则是什么?4、什么血型的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5、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1、ABO血型系统是距今多长时间被发现的?血型的种类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目的: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器材:模拟配制的“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滴管等。模拟“血型鉴定”血型鉴定结果表红细胞凝集原A型凝集原B型凝集原ABA和B无ABABO红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血清凝集素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ABA和B无ABABO抗B抗A无抗A抗B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是一种抗原。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是抗同名凝集原的抗体。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抗A凝集素)会发生红细胞凝集。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凝集原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请你来鉴定BABOA凝集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思 考1、献血时为什么要检查血型?输血的原则是什么?2、什么血型的血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输血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
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你想让你们师长死吗?我给你说过了,你是A型血抽吧,快点,看什么看你管它什么型呢,抽我的一般情况之下,为什么不可以异型输血?ABABOABOAB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输血原则:同血型输血输血关系图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输血,此时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是否会与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发生反应,造成红细胞凝集。B、OA、ABAB A B OOA、O无A、AB、BB、AB请你再来鉴定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意义大献血常识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 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 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献血74 次,累计献血量30000 毫升。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量一般为200 mL最多不超过400 mL。这是为什么?献血以后应该补充哪些营养成分?
因为人体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400mL.对身体健康就没有大大的影响。如果一次失血过多就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献血以后应多补充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无偿献血光荣课件27张PPT。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呢?1、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 什么功能? 4、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2、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预习思考3、血细胞包括什么?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血液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浆(淡黄色)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深红色)血细胞(白色)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Ⅱ.血浆的主要功能Ⅰ.血浆的主要成分a.运载血细胞;b.运输养料和废物.人血涂片人的血细胞彩图人血细胞形态的模式图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显微镜血细胞特征比较 最多功 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较少 个体小
圆饼状个体大最小,形
状不规则无有无运输
氧气吞噬病菌
保护人体
止血
凝血血红蛋白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
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多吃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品。提倡用铁锅炒菜。概念: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
表现:皮肤指甲颜色苍白、头晕,严重会昏迷。预防:填表:3.5X1012—5.5X1012个/L少于正常值:贫血
5.0X109 —10.0X109个/L
多于正常值:急性感染, 有炎症。
1.5X1011— 3.5X1011个/L少于正常值:出血时间长,不易止血110 — 160g/L少于正常值:缺铁性贫血少于正常水平
贫血多于正常水平
有炎症少于正常水平
不易止血少于正常水平
缺铁性贫血血常规化验数据请你当医生:
某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头晕无力,经血常规
化验,他的红细胞计数为5.5X1012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85g/L,那么,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病?试说明判
断的理由。他应该多补充什么?
他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原因是他的红细胞数正常,但血红蛋白少,应多补充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品。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
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大量失血的伤者能否接受任何人的血液呢?你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吗?血型的种类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
B型、AB型、O型四种,
也就是ABO血型。目的: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器材:模拟配制的“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滴管等。
背景知识:医院鉴定血型通常采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分别与未知血型的血液进行配对实验,通过观察有无红细胞的凝聚现象确定血液的类型。模拟“血型鉴定”血型鉴定结果表请你来鉴定BABOA凝集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关于输血你知道了什么?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
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请你再来鉴定B、OA、ABAB A B OOA、O无A、AB、BB、AB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者日”当堂检测:
一、填空:1、血液是一种( )组织,它在人体内不停的循环流动,把(  )和(  )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    )等废物运走。2、血液的成分包括(  )和(   ), 其 中 血 细 胞由(   )、(   )和 (    )组成的。3、当血液中(   )过少或(    )含量过少,人就会出现贫血。结缔氧气养料二氧化碳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二、填图:血 浆白细胞
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1、填写右图中所指各部分的名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2、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    ),个体最大的是(    ),个体最小的是(    ),有细胞核的是(    )
自我评价
1、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血细胞包括    、    和     。
2、血浆的成分有  、    、   、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它里面含有红色的      ,具有       的功能。
4、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          ,它具
有      的功能。
5、在血细胞中,有些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小板止血凝血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