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题(一)(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语文试题(一)(原卷+解析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16: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一)(原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词语写规范、美观。(8分)
yī wēi  fù hè    yān zhī fēi fú   
áo zhōu  bō xuē  sī kōng jiàn guàn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分外(fèn) 剥削(xuē) 侵袭(qīn)
B.兴旺(xīng) 系统(xì) 依偎(wēi)
C.处境(chǔ) 间断(jiān ) 惊惶(huāng)
D.觉察(jué) 睡觉(jiào) 仍然(réng)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但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
B.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纪录片“陈云的故事”将于近日播出。
C.“这真是太美!”他说:“我要把它画下来。”
D.它似一幅壮美的油画,底色是丹色,也有绿色、白色、黄色……
4.下列的语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3分)
夜幕降临了。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憩。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上流出。 。
A.海的疲意,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
B.望着夕阳,我的心也随着这乐曲慢慢沉入海中
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
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嘹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休息的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们了解了有关许多湖光岩形成的科学知识。
C.像小牛犊一样的孙颖莎,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示儿》的作者是陆游,他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C.《将相和》选自汉代司马迁写的《史记》。
D.《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7.“楼”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__________,除去部首再查__________画。它有如下解释①楼房。②楼房的一层。③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④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请你给下面句中的“楼”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
(1)我家住在三楼,你随时可以来做客。(______)
(2)祖国正在快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______)
(3)鲁达在酒楼上听到金氏父女哭诉后,很气愤。(______)
8.根据提示填空。(7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2)“良药________,忠言________”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3)毕业在即,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表达和同学依依惜别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7分)
穷人的风骨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让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一两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您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您送来。”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
9.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3分)
10.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3分)
11.短文中画“ ”的句子表明了“我”( )(3分)
A.担心说得太多,会让学生起疑心,进而知道事情的真相。
B.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一位老师分内之事,因此无需多做解释。
C.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12.这篇短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3.文中的父亲让人敬佩,假如你是他的女儿,你最想跟他说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章鱼传奇
①章鱼是海洋里的一种奇怪的“神通广大”的动物。它属于软体动物,长着八只像带子一样长的触腕,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因此,渔民又把章鱼称之为八带鱼。
②章鱼力大无穷、感觉灵敏。它的每条触腕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一条章鱼的拉力相当于一头或两头宁乡花猪的重量。想想看,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是难以脱身的。章鱼的触腕有着高度的灵敏性。每当章鱼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两条触腕在值班。它们像执勤的哨兵一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如果有东西轻轻地碰到了触腕,章鱼就立刻跳起来,喷射出墨汁来,准备进攻或者撤退。
③章鱼还有极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使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即使被打伤了,章鱼仍可以变色。章鱼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变色本领呢?原来在它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许多色素细胞,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液休。每个色素细胞还可以扩大或缩小。美国科学家鲍恩就见识过它的这项本领。他把一条章鱼放在报纸上解剖。在即将死去的章鱼身上,竟然出现了黑色字和黑白条纹。鲍恩当时就惊呆了!
④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遇到危险时,它会根据情况断掉触腕。被断掉的触腕会不停地蠕动,迷惑敌人。于是,在它的掩护下,章鱼就溜之大吉了。不过你别担心。腕足断掉的伤口是不会流血的。伤口处的血管会立即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不久,那里又会长出新的触腕。
⑤章鱼有高超的脱身技能。有人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学者把章鱼放在篮子里,提着它上电车。过了十来分钟,突然从电车后部发出了尖叫声,原来章鱼竟从半寸(约1.27厘米)大小的篮眼里钻了出来,爬到一位绅士的大腿上。这是因为章鱼能使自己胶皮一样柔软的身子变成饼状的缘故。
⑥上面的这些特点已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还是它太聪明了。
⑦能证明章鱼聪明的事例很多。比如,它会利用触腕巧妙地移动石头,把石头当做自己的建筑材料。在无处藏身时,章鱼就把石头、贝壳等堆砌成火山口形状的巢窝,以便隐居其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多:章鱼能够走出迷宫,能打开瓶子,甚至奥塔哥大学里有一只章鱼能反复向灯管喷水使实验室断电。
⑧章鱼就是凭着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海洋里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这样厉害的角色,海洋的其他动物怎么可能不退避三舍呢?
14.本文介绍了章鱼五方面与众不同的特点分别是:( ),( ),( ),(高超的脱身技能),( )。(4分)
15.下面四项中,没有出现在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一项是( )(3分)
A.作比较 B.分类别 C.列数字 D.打比方
16.短文第⑥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3分)
17.短文第⑦自然段,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短文的第( )自然段中出现了同样的说明方法。(4分)
18.上幼儿园的小硕发现壁虎的尾巴断掉之后,过些天又能长出来。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请你联系上面的短文,告诉他这是壁虎的哪一项本领?这项本领有什么好处?(4分)
三、作文(30分)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触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你一定读过不少名著吧,哪一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2023年秋季七年级入学综合素养监测
语 文 试 题(一)(解析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入学语文素养考查,六年的语文学习,你的语文素养已有很大提高,现在请你自信地提起笔、沉着、冷静、仔细地答题,展示才华,成就自己,祝你成功! 本试题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词语写规范、美观。(8分)
yī wēi  fù hè    yān zhī fēi fú   
áo zhōu  bō xuē  sī kōng jiàn guàn   
【答案】依偎 附和 焉知非福 栖息 剥削 司空见惯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书写能力。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偎、焉、栖、惯”容易写错。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分外(fèn) 剥削(xuē) 侵袭(qīn)
B.兴旺(xīng) 系统(xì) 依偎(wēi)
C.处境(chǔ) 间断(jiān ) 惊惶(huāng)
D.觉察(jué) 睡觉(jiào) 仍然(réng)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易错汉字,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惶”应读huáng,所以选C。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但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
B.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纪录片“陈云的故事”将于近日播出。
C.“这真是太美!”他说:“我要把它画下来。”
D.它似一幅壮美的油画,底色是丹色,也有绿色、白色、黄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非疑问句用问号。“这条路能不能走通” 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陈云的故事》是纪录片,应使用书名号,不能使用引号。C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说话人在中间,“说”字后面应使用逗号,不能用冒号。D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下列的语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3分)
夜幕降临了。在这静谧的夜色中,我独自漫步在松软的沙滩上。经过一天的喧嚣,海,有些疲乏,躺在巨大的摇篮上小憩。他亲热地吻着岩石,嘴里哼着一首小曲,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从肖邦手上流出。 。
A.海的疲意,海的无奈,海的悲哀,我全感受到了
B.望着夕阳,我的心也随着这乐曲慢慢沉入海中
C.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
D.海之歌那么高亢,那么嘹亮,我的心也随着歌声,随着波涛轻轻飘去
【答案】C
【解析】考查对句子的补充。结合题干来看“那声音是轻柔、甜美、透明的,仿佛轻轻滑过钢琴的键盘”后表现的是当时的陶醉,所以搭配“我陶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心也随着那乐曲荡漾起来”正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休息的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们了解了有关许多湖光岩形成的科学知识。
C.像小牛犊一样的孙颖莎,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语病的辨析和理解,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没有语病的是C项。A项:搭配不当,“约定”的意思是商量并确定,后文又说上午或下午,是不合适的。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许多有关”。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听取再讨论。
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示儿》的作者是陆游,他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C.《将相和》选自汉代司马迁写的《史记》。
D.《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答案】A
【解析】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识记。A项《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7.“楼”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__________,除去部首再查__________画。它有如下解释①楼房。②楼房的一层。③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④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请你给下面句中的“楼”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
(1)我家住在三楼,你随时可以来做客。(______)
(2)祖国正在快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______)
(3)鲁达在酒楼上听到金氏父女哭诉后,很气愤。(______)
【答案】木 9 (1)② (2)① (3)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查字典。如果我们不知道汉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思,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汉字的释义,将汉字放在词语或句子中进行揣摩,以此来确定我们所要查找的汉字的意思。
8.根据提示填空。(7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2)“良药________,忠言________”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3)毕业在即,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表达和同学依依惜别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苦口利于病 逆耳利于行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歌赋以及名人名言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关内容即可。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7分)
穷人的风骨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见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让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一两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可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了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上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您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您送来。”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穷人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
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内容。(3分)
【答案】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给“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
【解析】本题考查了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描写的是一位贫穷的父亲托我捎给他女儿钱,因为少了5元钱,于是我把这钱垫上给了他的女儿。但事后这位父亲执意归还我。故本文可高度概括为: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
文章的题目是“穷人的风骨”,文中的“风骨”指的是什么?(3分)
【答案】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本文通过描写一位贫穷的父亲执意归还“我”为他女儿垫上的5元钱的事,表现了这位父亲的风骨 贫穷但有尊严。文中的“风骨”指的是自食其力,不贪图小利,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坚持自己的操守。
11.短文中画“ ”的句子表明了“我”( )(3分)
A.担心说得太多,会让学生起疑心,进而知道事情的真相。
B.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一位老师分内之事,因此无需多做解释。
C.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句子的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我”不想让学生双肩承担一堆零钞的重量,突出了“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
12.这篇短文的中心人物是谁?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父亲。他是一个有自尊,身处贫困处境仍有骨气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从他给孩子的钱的币值上看,这是一个挣钱不容易的贫穷父亲。但从他执意还“我”的垫上的5元钱时,又看到了一个父亲的风骨——人穷志不短。所以这是一个善良的,有自尊、人穷志不短的父亲。
文中的父亲让人敬佩,假如你是他的女儿,你最想跟他说什么?(4分)
【答案】父亲,我为你骄傲,虽然我们贫穷,但是我们更有骨气,这比例以更宝贵。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人物的理解。文中的父亲着实让人敬佩和感动,文中的老师也是一位细心的、善解人意的老师。对于文中的学生来说拥有这样的父亲和老师也是一种幸运。假如“我”是文中的学生,我会对父亲说:爸爸,虽然你不富有,但你用你的言行充实了我的心灵,我为您而骄傲。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章鱼传奇
①章鱼是海洋里的一种奇怪的“神通广大”的动物。它属于软体动物,长着八只像带子一样长的触腕,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因此,渔民又把章鱼称之为八带鱼。
②章鱼力大无穷、感觉灵敏。它的每条触腕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一条章鱼的拉力相当于一头或两头宁乡花猪的重量。想想看,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是难以脱身的。章鱼的触腕有着高度的灵敏性。每当章鱼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两条触腕在值班。它们像执勤的哨兵一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如果有东西轻轻地碰到了触腕,章鱼就立刻跳起来,喷射出墨汁来,准备进攻或者撤退。
③章鱼还有极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变换自己皮肤的颜色,使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即使被打伤了,章鱼仍可以变色。章鱼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变色本领呢?原来在它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许多色素细胞,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液休。每个色素细胞还可以扩大或缩小。美国科学家鲍恩就见识过它的这项本领。他把一条章鱼放在报纸上解剖。在即将死去的章鱼身上,竟然出现了黑色字和黑白条纹。鲍恩当时就惊呆了!
④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在遇到危险时,它会根据情况断掉触腕。被断掉的触腕会不停地蠕动,迷惑敌人。于是,在它的掩护下,章鱼就溜之大吉了。不过你别担心。腕足断掉的伤口是不会流血的。伤口处的血管会立即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不久,那里又会长出新的触腕。
⑤章鱼有高超的脱身技能。有人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学者把章鱼放在篮子里,提着它上电车。过了十来分钟,突然从电车后部发出了尖叫声,原来章鱼竟从半寸(约1.27厘米)大小的篮眼里钻了出来,爬到一位绅士的大腿上。这是因为章鱼能使自己胶皮一样柔软的身子变成饼状的缘故。
⑥上面的这些特点已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更让人难以理解的还是它太聪明了。
⑦能证明章鱼聪明的事例很多。比如,它会利用触腕巧妙地移动石头,把石头当做自己的建筑材料。在无处藏身时,章鱼就把石头、贝壳等堆砌成火山口形状的巢窝,以便隐居其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多:章鱼能够走出迷宫,能打开瓶子,甚至奥塔哥大学里有一只章鱼能反复向灯管喷水使实验室断电。
⑧章鱼就是凭着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海洋里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这样厉害的角色,海洋的其他动物怎么可能不退避三舍呢?
14.本文介绍了章鱼五方面与众不同的特点分别是:( ),( ),( ),(高超的脱身技能),( )。(4分)
【答案】 力大无穷、感觉灵敏 有极强的变色能力 再生能力很强 非常聪明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答案分别可以根据第2自然段“章鱼力大无穷、感觉灵敏”,第3自然段“章鱼还有极强的变色能力”,第4自然段“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第6自然段“更让人难以理解的还是它太聪明了”得出。
15.下面四项中,没有出现在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的一项是( )(3分)
A.作比较 B.分类别 C.列数字 D.打比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根据“它的每条触腕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2自然段“一条章鱼的拉力相当于一头或两头宁乡花猪的重量。”,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它们像执勤的哨兵一样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6.短文第⑥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3分)
【答案】承上启下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第6自然段“上面的这些特点已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承接上文,“更让人难以理解的还是它太聪明了”引起下文,故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7.短文第⑦自然段,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 )。短文的第( )自然段中出现了同样的说明方法。(4分)
【答案】 举例子 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使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5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比如,它会利用触腕巧妙地移动石头,把石头当做自己的建材料”,由“比如”一词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使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本文第5自然段“有人目睹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学者把章鱼放在篮子里,提着它上电车……”也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8.上幼儿园的小硕发现壁虎的尾巴断掉之后,过些天又能长出来。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请你联系上面的短文,告诉他这是壁虎的哪一项本领?这项本领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尾巴再生;在遇到危险时,它会根据情况断掉尾巴。被断掉的尾巴会不停地蠕动,迷惑敌人。于是,在它的掩护下,壁虎就溜之大吉了。伤口处的血管会立即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不久那里又会长出新的尾巴。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迁移能力。壁虎断尾与章鱼断触腕的原理是类似的,类比章鱼的“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我们可以说这是壁虎的“尾巴再生”的本领;这项本领的好处可根据原文“在遇到危险时,它会根据情况断掉触腕。被断掉的触腕会不停地蠕动,迷惑敌人。于是,在它的掩护下,章鱼就溜之大吉了。 “伤口处的血管会立即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不久那里又会长出新的触腕。”简单替换即可得出壁虎尾巴再生的原理。
三、作文(30分)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触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你一定读过不少名著吧,哪一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例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一朵小花,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也许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看见它。可是,对于海伦 凯勒来说,她是多么希望能看见那朵小花……
海伦 凯勒是本书主人公,她在19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去了她的视觉与听觉。后来,她凭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和顽强不屈的坚毅品质,在家庭教师沙莉文小姐的帮助下,创造了一个个伟大的奇迹!
世界没有不公平,每个人都是相等的,只是要看我们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在挫折来临时,我们与其沮丧,整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倒不如去寻找光明的道路,奇迹总会发生!
我们该学会珍惜,你可要知道,我们拥有的东西将会失去,而失去的东西却不会再拥有!海伦 凯勒失去了光明,她是多么渴望光明,就如同鸟儿渴望蓝天一样。
如果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再也不能看见大自然,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
也许我们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那时已经晚了。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的健康,你的亲朋,你的知识……
渴望光明的海伦 凯勒,在事实中她没有获得光明,可是在她的精神世界中,一定是一片光明!她可以凭着自己的坚持创造奇迹,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呢?
不要被挫折击倒!困难之中总是要坚持一下,等待你的就是光明!拥有光明,一定要学会珍惜,不要白白浪费。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可能会失去,当拥有时,请珍惜!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读文章写读后感的能力。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写时要注意结合所读的书或文章,在理解主要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可抓住让你最受感动的一个点、一个场景去写感受。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