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21章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4份+教学设计4份+习题精选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26 18:03:03

文档简介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鱼 B、 狗 C、大猩猩 D、鸽子
2、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的是( )
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能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的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
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黑猩猩 D、长臂猿
4、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5、下列哺乳动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猕猴 B、黑猩猩 C、恒河猴 D、大叶猴
6、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为了躲避敌害
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下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的骨骼是 ,黑猩猩的骨骼是 ,人的 骨更发达,利于直立行走。
(2)图中人的手是 ,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 ,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 ,形状相似。
(3) 黑猩猩的头骨是 ,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 大, 黑猩猩的颌骨 。
(4)类人猿与人类的 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习题
一、选择题
1、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
A、人类是有黑猩猩进化来的
B、人类与黑猩猩在进化方面的一种巧合
C、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
D、二者有着原始的共同祖先,但黑猩猩进化速度较慢
2、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以上实例可以说明(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4、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5、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古猿 D、类人猿
二、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学家在东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化石,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约600ml,脑的大体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
资料二:在我国云南省元谋上那蚌村西北的一个小山丘上发现了属于同一个体的左、右上内侧门齿各一枚,其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的门齿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别,这就是元谋人,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在附近地层还发现了7件人工打制的石英岩做的削刮器和碳屑、哺乳动物化石。
(1)资料一中的古人类属于人类进化的 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平均 ml,能制造 (石器)。
(2)资料二中的元谋人属于人类进化的 阶段。这个阶段的人类的脑容量可达 ml以上,会打制 的石器,学会了 。是人类进化 的阶段。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习题
一、选择题。
1、学习了“人的生殖”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2、人体内精、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 )
A、卵巢、输卵管 B、输卵管、子宫 C、子宫、输卵管 D、胎盘、脐带
3、进入青春期后,促使女孩出现月经现象的激素是( )
A、雌性激素 B、雄性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4、怀孕就是指一粒“种子”进入到子宫内膜上,这一粒 “种子”是( )
A、受精卵 B、胚泡 C、胚胎 D、胎儿
5、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A、羊水 B、卵巢 C、胎盘、脐带 D、输卵管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东非人 B、森林古猿 C、长臂猿 D、北京人
二、非选择题
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3分)
(1)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子宫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_______从妈妈那获得营养。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_________是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奶头,就会吮吸乳汁,这是一种________(填“简单”/“复杂”)反射。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习题
一、选择题:
1、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 ( )
A、人属于哺乳动物 B、把人列为哺乳纲灵长目动物
C、人、猿同祖 D、人属于类人猿
2、关于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人与动物的唯一本质区别是语言
C、人与动物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没有根本区别
D、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3、可以证明人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很多,如 ( )
A、现代人牙齿的形状与分布与现代猿的明显不同
B.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
C、云南禄丰的古猿化石
D、以上都是
4、在古人类进化到现代人类的过程中,从结构特征上看,变化最显著的是( )
A、上下肢分工的程度 B、大脑发达的程度
C、颅骨变薄的程度 D、身高增长的程度
5、下列各项中南方古猿具有的特征是 ( )
A、脑容量超过1000ml B、手持标枪和长矛
C、会人工取火 D、能直立行走
6、已经身穿兽皮衣,手持标枪和长矛的是 ( )
A、晚期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
7、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即 ( )
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直立人→南方古猿→能人→智人
C、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8、人类进化史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
A、南方古猿 B、直立人 C、能人 D、智人
二、判断题:
1、林奈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 )
2、结核、脑炎、天花、感冒、梅毒等,是人与大猩猩共患的疾病。( )
3、现代人牙齿的形状和分布与现代猿的基本相同。 ( )
4、科学家认为,两足直立行走对人类的进化有重要的意义。 ( )
5、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证明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 )
三、配伍题:
1、能人 ( ) A、500ml
2、直立人 ( ) B、1300~1500ml
3、南方古猿( ) C、1000ml
4、智人 ( ) D、550~750ml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
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
《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非洲”的观点,1925年—1960年,科学家们先后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原始人类化石,通过研究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有那四个阶段呢?
《二》人类的进化阶段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找出四个阶段人种距今的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文化遗物等。
(1)南方古猿的特征是什么?
(2)能人或早期猿人的特征是什么?
(3)直立人的特征是什么?
(4)智人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找答案
(1)南方古猿:脑容量与现代人类猿相当
(2)能人:脑容量700ml,能制造使用工具
(3)直立人:脑容量1088ml,能用火和工具
(4)智人: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能从事农业和艺术活动
《三》现代人种
【教师活动】:人种或种族,是指在体质特征,如肤色、眼色、发型、发色等方面具有某些共同遗传性状的人群。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智人。不同的人种或种族实际上是智人的各地方性亚种,现代人根据肤色和鼻形可以分为4种:
(1)蒙古利亚人:中国人、日本人 
(2)高加索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法国人
(3)尼格罗人:古巴人、印度人
(4)澳大利亚人:美国人
【总结】:总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人类的出现是最晚的,人类的祖先使用和制造工具,既是人类求得生存的手段,也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选择了人类本身。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祖先的大致过程。
能力目标:
利用现有条件搜集和整理资料。
情感目标:
进一步形成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情景引入:略
运行课件,标题:现代类人猿
1、对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给予评价和总结。
2、展示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的图片和大猩猩的视频片段。请同学指出不同之处。并接着介绍其它的区 区别:有无颊囊和臀胼胝(臀疣)
(1)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展示了什么?
(2)播放黑猩猩的视频片段,提问题:黑猩猩的臀部有什么特征。
(3)展示黑猩猩,人和马的面部图片并提示:谁和谁有共同点,谁和谁有差异。
(4)播放类人猿骨骼的视频,提醒学生:是否似曾相识。
(5)播放类人猿学习和使用工具的视频,让学生找到和人类相似的行为
(6)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用表格将学生的发言记录下来,并加以归纳对不同意见进行分析,由同学自己作出判断。
3、能否说出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
4、提出问题:为什么人和类人猿会有这些相似之处?人与猿分界的标志是什么
5、强调,在人类进化中手的变化具有重的意义。你能在活动完成后加以说明吗?
【学生活动】
学生到电脑前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
现代类人猿的资料展示给大家。下面的同学对资料收集工作做的好的组给予鼓励。
一、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1、现代类人猿与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是否有不同:仔细观察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的图片,大猩猩的视频,观察有何不同。并举手回答。
2、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1)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类人猿的主要特征:类人猿有几乎和人一样的丰富的表情
(2)观察黑猩猩的臀部有何特征:没有尾
(3)找出图片上的黑猩猩,人的面部特征和马的面部不同点:人和黑猩猩双眼在一个
平面,马的双眼在两侧。
(4)观看视频得出结论:类人猿的骨骼和人的相似。
(5)认识到黑猩猩有模仿和学习行为。并能简单地使用工具。
(6)黑猩猩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分小组将所看到的资料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总,交流总结。如有不同意见,进行阐明。
3、分组讨论,归纳,回答
4、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假设。阅读书上22页至23页的文字,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以及人类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两足直立行走是人与猿分界的标志
5、通过活动,利用课前准备的用具,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讨论拇指不能活动时,对完成某项动作的障碍。尝试说明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手进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
学生的资料是从网上收集的,多数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课前低估了学生的这种能力,其实大部分的内容可以交给学生完成,总体上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不是太大,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这个活动,不少项目的结果和预期不一致,应该重新设计。对学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非预期结果,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解释和处理,主要是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 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交流:
1、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 书
2、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
3、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观察几种现代类人猿图片和录像,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和人有根本的区别生:(观察、讨论、交流、回答)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 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环境的变化 (地壳的运动导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阅读)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 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 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 石呢?
讨论回答: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1)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 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指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 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教师补充: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 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1)从“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比 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具有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2)“东非人”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1、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教师补充: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应很好地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
(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 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讨论回答: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小组讨论: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请谈一下你们的观点。
(小组讨论、组间交流、补充)
1、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
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 残杀。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
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一、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
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二、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教师活动
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放录像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
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学生活动
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观看、分析
看图、展开想象并描述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教师主导活动
引言: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在这大家圆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进入新课:关于人类的起源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
现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观点是:进化论。
请小组交流课前找到的信息资料
投影展示四种现代类人猿,请同学指图说出与人类的相似处、根本区别(教师适时补充更正)
根据比较得出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近的亲源关系,研究初步表明: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下地生活进化成人类?同学们课下可继续找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再探讨。
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共同努力,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知道现代类人猿和人有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为什么同一祖先会朝着两支发展呢?
学生主体活动
聆听、思考、做笔记
有的说:人是进化来的;有的说:人是猴子变来的;有的说:人是从海里来的;有的说:人是自己生出来的;有的说:西方人认为上帝造人,东方人认为女娲造人等。
神创论、进化论
类人猿的定义、现代类人猿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方式(略)
观察图片、思考
相似处:可直立(主要是臂行),无尾,手能握物,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
根本区别:运动方式的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总结、记笔记
根据图展开想象并描述(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课件16张PPT。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要是有人问你:“现在世界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一定觉得他问得好笑。“谁不知道人都是父母生的!这是常识。”   “那么你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我的父母的父母生的。”   “你的父母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也是很明白的,又是他们的父母生的。”   “且慢。照你这样一代一代推上去,世界上最早的一代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谁生的呢?”   “啊!”   “能回答吗?”   “不能。”   “是的,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好回答了。”   “可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离开现在已经很久很久,谁能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科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几节课里就要来回答这个问题。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 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 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860年6月30日。这一天的会议在牛津大学的大图书馆里举行。会议室里挤满了人,男的女的,大约有1000左右的听众。达尔文由于健康的原因,始终没有参加会议。   会议一开始就由一个美国学者宣读了他攻击达尔文学说的文章。   接着,另外有一些学者起来发言,他们继续攻击达尔文和进化论。   这样就在听众中造成了反进化论的气氛。   于是,牛津主教认为时机成熟,洋洋得意地起来讲话。他把人家批评达尔文学说的话又大略重复了一遍,意思是说进化论不符合事实。例如,他说什么按照达尔文的意见,生物起源于原始的菌类,那么蘑菇就是人类的祖先了。   接着,他用自以为是俏皮的口吻,笑着问坐在旁边的赫胥黎:   “我要请向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要把我撕成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他关于人从猴子传下来的信念。请问:跟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的祖父的一方,还是你的祖母的一方?”   然后,他转用庄严的口吻,结束了他的恶毒的攻击。他蛮横地声称,达尔文学说是异端邪说,严重违反教义,千万不可相信。   于是,听众骚动起来了。他们要求赫胥黎发言。 赫胥黎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稳步走上了讲台。他首先用科学事实有力地批驳了主教讲话中的一些毫无根据的论点。他从胚胎学的角度指出,复杂的生物体,例如人体,是从一个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变成许多细胞,逐渐发展而来的。因此,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是可能的。接着,他用严肃的口吻,缓慢他说出了以下的有名的话:   “我说,我重复说一遍: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有猴子做他的祖父而感到羞耻。”他的话有意地停顿了一下。   立刻,听众意识到,主教“讪笑”式的攻击将要得到回击,将要得到沉重的回击。立刻,整个会议室变得庄严肃穆,千百双眼睛都注视着赫胥黎。
这位当时勇敢捍卫进化论的教授接着继续用响亮而清晰的话说:   “如果有人在我的回忆中会叫我感到羞耻,那将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不满足于自己活动范围里的事情,却要用尽心机来过问他自己并不真实了解的问题,想要用花言巧语和宗教情绪来把真理掩蔽起来。”   这是真正科学家的话!   立刻,整个会议室里响起了雷动的欢呼声,人们热烈拥护科学的捍卫者。   以后,又有别的进步学者起来批驳主教,说主教根本没有读过《物种起源》,所以他的所谓批评东拉西扯,文不对题,根本没有资格起来发言。   这样,在充足的论证面前,主教理屈词穷,不得不低下了头,灰溜溜地夹着尾巴溜走了。   进化论得胜了,真理得胜了。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森林古猿。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下面各小组讨论一组关于类人猿的问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技术和工具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使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 *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乱杀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等,都使现代类人猿的数量减少。 *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生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 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人与猿的相异处 最大的不同是人可变足行走,这种走路方式使身体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这些不同处可为灵长类化石在分类上的主要依据。
足部—(人)
脚后跟踵骨向后展,走路时,身体重量先落在脚跟上。
脚底穹隆(足拱)范围增大,走路时弹性加大。
大脚趾已失去像猿类可与其它四趾对合的现象,故失去拿握的能力,只能用於支持并利于走路。 手臂和手— 猿的前肢及其大拇指较小,也较不常用;人的拇指大,且更可以弯曲。
下肢— 人的腿部与身体的比例,较所有猿类为长,股骨的末端偏向个体中轴,故脚显得向内弯。
骨盘— 人的骨盘更为扁平,更宽阔,更强而有力。 脸与上颌— 猿的眼睛以下之部位向前突起,和后倾的前额连成一线,因此上颌突出,称“突颌”;人的上颌则向後缩,与前额形成一垂直线,是为“缩颌”;大猩猩眼眶上形成一道突起,称为“眶上脊”,可能是咀嚼时,可使脸上端部份免於承受重大压力。下颌与牙齿— 猿齿排列成U型弯弧,人齿排成抛物线型;猿类犬齿相当长,大且突出,上下颌之犬齿上下交错,人的四种牙齿大小差不多,上下颌之犬齿相对生長。
人脑发达,容积最小的约1000c.c.,而大猩猩仅650c.c.。人毛发在头部能持续生长,其与各体部则稀少而短。人喉部肌肉特异,可使口语流畅,上唇有一人中。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每一个物种,都是由某一个另外的物种传下来的。它的祖先是一个一个变化过来的。这些变化非常缓慢,有的甚至要花几百万年的时间。从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起,直到出现人类,一共经过了至少33亿年。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这进化过程只讲了45分钟。你们知道吗?我们用一分钟就已经体验了大约7333万年的进化过程。所以说人类的进化过程有些变化进行得极其缓慢,以至于我们在短时间内完全看不出。
物种的变化就是这样。可是观察古生物的材料,科学家还是能推测出一定发生过什么变化。
接下来请让我们搭乘时间隧道,回到我们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那个年代。共同来体会森林古猿是如何进化成人类的。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猿进化成人类示意图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2、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各小组讨论课件33张PPT。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类人猿猩猩白颊长臂猿类人猿云南长臂猿赫胥黎用比较解剖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讨论:人和猿的关系从上表中,你能看出人和几种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现代猿的牙齿 现代人的牙齿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 人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说明:它们有共同祖先埃及古猿的头骨化石 使用工具语言,社会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脑容量的增加人类进化中的重要特征人类的起源:1、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2、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3、原因环境的变迁
4、证据 化石小 结 人类进化的历程:

一、南方古猿 —700万~100万年前
二、能人 —250万~160万年前
三、直立人 —200万~20万年前
四、智人 —25万年前~现在
早期智人
— 25万~3.2万年前
晚期智人(现代人)
— 10万年前~现在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能人 直立人智人500ml750ml1000ml1500ml南方古猿化石南方古猿化石露茜南方古猿与黑猩猩直立姿势的比较南方古猿与
现代人的比较南方古猿处于人类的初始阶段,除了两足直立行走具有人的特性之外,其他性状更多的是接近于猿类。
南方古猿的平均脑量大约450ml。
他们还不会制造石器工具,只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主要以采摘果实和挖掘植物根块为食,或捡拾动物的尸体为食,被称作“尸食”行为。 狩猎过程危机四伏,有时猎人会遭到猛兽的攻击而毙命。能人化石能人的意思是手灵巧的人,有熟练技能的人。
能人的平均脑量为650ml。
能人可以制造石器工具,但制造的工具是一种无意识无模板的自然打制法。 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复原像北京猿人化石直立人的直立行走进一步完善,达到100%的直立行走。
直立人的脑子明显增大,平均脑量约1000ml。脑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并且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
直立人的石器是一种有意识有模板的制作法。直立人能够使用火,进食熟的肉类食品增多,肉类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具有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从而促进了直立人的大脑急速发展。 早期智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复原像尼安德特人的脑子较大,平均脑量为1500ml。鼻子很大,鼻部异常前突。胸部宽圆,下肢粗壮,手脚很大,手指脚趾粗短,体型比较矮小结实。
尼安德特人最终走向灭绝,成为人类进化系统上的一个旁支。尼安德特人的石器工艺更加复杂化,制作石器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用仔细打下的石叶制作形状精细的工具。
尼安德特人不仅能够使用火,而且已经掌握了引火和人工取火的技能。尼安德特人已经知道照顾老人和伤残者,尼人的墓穴中还发现了花粉,尼人有用食物、工具、有时还有花卉等为死者随葬。我们所发现的西欧尼人的墓葬习俗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埋葬形式。 晚期智人(现代人)化石晚期智人的大脑和语言的发展更加完善,具有进一步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晚期智人的平均脑量约1400ml。
石器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制造工具的技术也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
晚期智人阶段开始广泛使用投掷武器和各种复合工具如矛、弓、渔叉和鱼钩等。矛、弓等工具可以用于猎取猛犸象等大型动物。这时期的埋葬习俗也更加隆重,在一些遗址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对死者的精心装扮,如给死者穿上衣服和佩戴装饰品。装饰品有象牙珠子、穿孔的兽牙、贝壳、砾石、鱼脊椎骨和蜗牛壳等,还有垂饰、别针和手镯等。现代人对艺术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岩画和其他符号。洞穴中的壁画主要以动物为主,表现力精确而丰富。在洞穴中还发现了一些石刻和石雕 1、在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变化是( )
A.造山运动活跃,山脉隆起
B.气候变化加剧,出现冰川
C.四肢行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D.森林毁灭,草原稀疏练习:课件24张PPT。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是万物之灵,有特别发达的思维器官,能劳动,能制造工具… …但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是否有关系呢?人类是怎样起源和进化呢?达尔文的进化论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及其生活想象图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强手进化的意义讨论:1.拇指不能活动时,对完成某项动作的障碍是什么?
2.当拇指不能自由活动时,你怎样改变手的动作才能完成这些动作?
3.某种动物的拇指不像人类这样灵活,你认为它们能否完成上述各项动作?
4.试说明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手进化的重要意义。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早期人类足迹现代人生活想像图现代人生活想像图能人头盖骨化石能人生活想像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猿人生活想像图人种现代人划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再见!课件14张PPT。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人,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很多民族都是神创造人的传说。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女娲造人 女娲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想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
大地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成男女,让男女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远古埃及神灵
  
在埃及古代神话中,最初世界是混沌无序的。天神阿图姆希望自己
具有灵魂和肉体,之后他创造了一座小山,否则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他
没有立足之地。
  阿图姆是一个没有性别的天神,他的眼睛能看到一切事情。他从嘴
里吐出一个儿子舒——空气之神;然后又吐出了一个女儿特夫努特——
湿气女神。他们两个天神负责重新改变宇宙混沌状态的任务,舒和特夫
努特建立了土地之神格布和天空之神努特,起初格布和努特互相缠绕在
一起,但是格布将努特举了起来,逐渐新的世界秩序建立了起来,但是
舒和特夫努特消失在黑暗之中。
   阿图姆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用来寻找舒和特
夫努特,最后舒和特夫努特再次返回到阿图姆
的身边,阿图姆十分高兴,眼泪激动得流了
下来,当每滴眼泪落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
个人类。 南方古猿(前420万-前100万)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1924年,地点是在南非金伯利以北,那是一个幼年古猿的头骨。后来,在南非马卡潘山洞、唐恩等地和东非奥莫、奥杜威等地也有发现。这些化石主要是头骨、下颌骨、髋骨、牙齿、四肢骨等。南方古猿的牙齿、头颅、髋骨等和人相近,和猿类有显著的差别,可能已会使用工具和直立行走。 能人(前200万-前175万)直立人(前200万-前20万)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过去一度画归爪哇猿人属、中国猿人属、阿特拉猿人属以及远人属等属名的化石全都属于直立人。爪哇猿人这个名称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在19世纪时定下来的。海克尔曾假定过去有过一种人科祖先,于是他把自己科学幻想的这种生物叫猿人。几年之后,荷兰外科军医迪布瓦于1891年在爪哇特里尼尔发现了一具头盖骨和其他一些骨化石。在头盖骨的附近,还发现了一根人科大腿骨。因为这根大腿骨长而且直,很像现代人类的股骨,迪布瓦断定这种人一定能够直立行走。他推测这根股骨与头盖骨同属于一个人,或者至少是属于同一类的人科成员,因此把这少量化石遗存定名为直立人。 智人(早期前20万-前5万) (晚期前52万-前1万) 完全直立,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同,制造工具能力大大提高,还创造出原始的绘画、雕刻、装饰品艺术。
辩论会正方支持“进化论”反方支持“神造论”总而言之...今天的辩论很成功,正反两方都提供了有利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神造论和进化论的核心差别是: 前者依赖的是精神意想和主观创造。又称为唯心论;后者说明的是生物演变和自然进化。本质是唯物论; 正反方都给我们说明了种种人类起源。
再次感谢他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