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小蝌蚪找妈妈
整体感知—— 我会写
两
哪
皮
顶
跳
就
宽
肚
孩
táng
dài
bǔ
yíng
整体感知—— 我会读
池
脑
迎
阿
huī
yí
塘
袋
灰
鱼
欢
姨
色
捕
nǎo
ā
kuān
guī
pī
gǔ
整体感知—— 我会读
宽
乌
鼓
dǐng
窄
龟
头
着
打
顶
披
wā
哇
哇
教
jiào 教育
jiāo 教徒弟
池塘:
快活:
摆动:
连忙:
理解词语
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也不太深。
造句:大雨过后,池塘里的水满了。
高兴,快乐。
造句:小鸟在树林里快活的歌唱。
来回摇动;摇摆。
造句:柳枝随风摆动着。
急忙,赶快。
造句: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连忙走进教室。
碧绿:
尾巴:
害虫:
理解词语
青绿色。
造句:碧绿的草丛中,点缀着不少鲜艳的花朵。
鸟、兽、虫、鱼等动物的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
造句:燕子的尾巴似剪刀。
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害的虫类。
造句:青蛙正在捕食害虫。
快活 快乐
两个词含有“快乐”的意思。
“快活”指人的心里高兴,也指活跃。
“快乐” 指心中喜悦,生活幸福,内心感到满意。
1.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快活极了。
2.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辨析词语
相同点:
不同点:
造 句: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它的音节,再把这个字读两遍。
读完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6个自然段
整体感知
一群生活在( )里的小蝌蚪,
( )的故事。
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吧!
池塘
找妈妈
新知讲解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新知讲解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它们分别都说了什么?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从“迎”字看出了什么?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从“长出两条后腿”看出了什么?
“长出两条后腿”说明了小蝌蚪逐渐长大,这是它生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变化。
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尾巴变短了。
(2)小蝌蚪看见了谁?它是什么样子的?
一只大青蛙。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用自己的话说说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外形的变化。
小蝌蚪是如何寻找妈妈的
大脑袋长尾巴
长出两条后腿
长出两条前腿
尾巴变短
青蛙
布置作业
披着碧绿的衣裳 鼓着大大的眼角
露着雪白的肚皮 甩着长长的尾巴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句子。
. .
. .
. .
. .
分小组选择对应的图片来讲故事:
课堂小结
学了本课,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我们知道了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还知道了青蛙可以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口头练习
小蝌蚪先长出( ),接着又长出( ),然后尾巴( ), 最后尾巴( ),终于变成青蛙。
青蛙四条腿,( )嘴巴,( )一对大眼睛,披着( ),露着( )。
两条前腿
两条后腿
变短了
不见了
鼓着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宽
青蛙是这样长大的:
小蝌蚪
后腿
前腿
尾巴变短
青蛙
作业:
1.抄写生子词;
2.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叠词、ABAC式词语)
2、好孩子,你们已经长大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感叹词、感叹号、感叹句)
佳句积累
关于青蛙的诗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qì)疾(j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
蛙声篱(lí)落下,草色户庭(tínɡ)间。——[唐]张籍(jí)
薄暮(mù)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宋]范成大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