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环境》习题
选择
1、农业环境是( )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A、农田 B、大气 C、农业生物 C、土壤
2、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 )%,陆地占( )%。
A、65 35 B、71 29 C、69 31 D、79 21
3、根据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 ,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A、1/2 B、1/3 C、1/4 D、1/5
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 5。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 亿m,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亿元。
A、500 B、600 C、700 D、800
据图回答
下图是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 __,分解者主要分布在中。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___,它可以用来__ _________。
(3)输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____ _____通过__ ______作用固定下来的。
(4)生态农业村中的这种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太阳能的___ ___,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___________。
《关注农村环境》习题
选择题
1、利用农作物秸秆养殖牛羊。利用米糠或剩余的饭菜养鸡养猪,在农业生产中属于( )
A、养殖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食品加工业
2、人粪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在农田中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
B、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需转化成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才能被植物吸收
C、清理、运输、事业能够人粪尿是一件繁杂的工作
D、人粪尿有异味,影响使用
3、如果让你筹备一座生态厕所,你认为下列必须的一项是( )
A、地下建有沼气池
B、外形设计要美观
C、选在城市的角落
D、无特殊要求
3、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推行的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技术指的是( )
A、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将燃烧后的灰作为肥料
B、用农作物秸秆养殖牛羊等,用牛羊的粪便作为肥料
C、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沼气发酵,沼水和沼渣作为肥料
D、将农作物秸秆轧碎,在田地里自然发酵后成为肥料
4、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
5、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A、稻田放养蜘蛛
B、剧毒农药治虫
C、多施农家肥料
D、捕杀毒蛇
E、大面积单一种植
F、严禁捕捉青蛙
简答题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给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请你想一想,这些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
《关注农村环境》习题
选择题
1、下列环境污染中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
2、农田使用农药杀虫,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 )
A、农药残留使人畜中毒
B、杀死益虫、破坏食物链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
3、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推行的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技术指的是( )
A、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将燃烧后的灰作为肥料
B、用农作物秸秆养殖牛羊等,用牛羊的粪便作为肥料
C、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沼气发酵,沼水和沼渣作为肥料
D、将农作物秸秆轧碎,在田地里自然发酵后成为肥料
4、下列哪项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使用健康环保的筷子
D、长期使用农药、化肥
5、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A、稻田放养蜘蛛
B、剧毒农药治虫
C、多施农家肥料
D、捕杀毒蛇
E、大面积单一种植
F、严禁捕捉青蛙
非选择题
1、某市的示范项目中,其中一种模式为“猪—沼—果”、“猪—沼—稻”、“猪—沼—菜”,通过这种生态循环农业,可提高农业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节约能源。其中“猪—沼—果”就是将猪的粪便转化成沼气可用来照明、烧水、做饭,沼渣、沼液可作为脐橙的肥料。根据以上信息和我们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沼渣属于化学肥料
B、沼气是一种不可再生能
C、不能用做灯火实验的方法检查人是否可以进入沼气池
D、沼气模式对解决农村燃料、肥料、环保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
2、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一般情况农村适合发展 ,山地适合发展
。
《关注农村环境》习题
填空题
1、农业环境是 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包括 、 、 、 等。
2、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要素之和,其主要组成要素有 , , ,和 。
3、农业资源包括 、 、 、 等。
4、农村能源可分 和 两类。
选择题
1、下列环境污染中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
2、农田使用农药杀虫,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 )
A、农药残留使人畜中毒
B、杀死益虫、破坏食物链
C、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D、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
3、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推行的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技术指的是( )
A、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将燃烧后的灰作为肥料
B、用农作物秸秆养殖牛羊等,用牛羊的粪便作为肥料
C、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沼气发酵,沼水和沼渣作为肥料
D、将农作物秸秆轧碎,在田地里自然发酵后成为肥料
简答题
1、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2、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在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三种模式?
3、简述生态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4、生态农业的建设内容有哪些?
《关注农村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列举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家乡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
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环境建设,鼓励学生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
二、教学重点:
组织好调查。
三、教学方法:
交流、汇报、观察、讨论。
四、教学过程:
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但在农药的施用过程中,农药中毒引起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量超标时也往往造成食用者发生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村环境?
(答:农田生态系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场所,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所聚居的地方就形成了农业村落,即农村。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地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它实质是村民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很好,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将调查的家乡环境变化的情况汇报一下。(过程略)
总结:经过同学们的调查,不难发现农村的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个变化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但也有可能向不利的方面转化。
请大家讨论:
1、“发展经济必然要破坏环境”,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发展经济同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保护环境,否则得不偿失,先污染再治理是一种落后的观念。)
2、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讲述:那什么样的农业既能够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
对,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那么生态农业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看书,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讨论: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答:太阳能。)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里。)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优点是利用农作物和秸秆中的能量,杀灭粪便中的病菌,减少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粪便传播疾病的机会等。)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答: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也含有很多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可将它们放入沼气池发酵后,剩余的渣水再为农作物施肥。)
讲述:生态农业又称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它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优化农业结构——不仅有传统的种植业,还有养殖业、食品加工厂等。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
二是保护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废弃物得以多层次、多途径的再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美好的农村环境的必由出路。
课后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生态农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了生态农业的优势,认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美好的农村环境的必由出路。同时明确了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关注农村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技能目标:
学会分析资料,利用资料解决问题。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认同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家乡献计献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讲述了农村环境的变化、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教学重点是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是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如何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 8单元第24章人与环境第2节关注农村环境。主要内容是农村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及意义,人类生存面临的环境问题。本教学案例,充分利用校园周边现有的教学资源与教材配套的生物教学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来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对农村环境的调查活动、讨论让学习在做中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着师生的互动和师生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和自我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讨论中,师生互动,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资询者和学习伙伴,建立起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课堂氛围。
四、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课前作调查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查图文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兴趣导入,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破坏环境的背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
1、人类保护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请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复习旧知,情景再现,尽快融入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直观、生动,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家乡环境的变化
探究思考,获取新知
调查活动: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
活动方法与步骤(课前完成调查):
1、全班同学分成4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的环境变化。
2、各小组的同学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调查。
3、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1)调查人:调查对象:
(2)调查时间:
(3)调查地点:
(4)调查目的:
(5)采访时的谈话提纲
4、调查结果:
5、理论分析:
6、提出意见和措施:
7写出调查报告:
8、交流讨论:
引导同学们在课后一定要认真阅读课外读“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
各小组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及自己的实际选题,课前完成调查。认真交流课前的调查,分析讨论,积极思考。组长组织同学分工合作,制定调查方案;把调查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总结形成调查报告;参加课堂讨论并作答。
引导同学们分析讨论他们课前准备的调查报告,然后交流回答问题,分析讨论是人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鼓励同学们大胆质疑、讨论。这种设置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
采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认识人类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二、发展生态农业
合作思考,再探新知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
分析讨论: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答:农作物、生产者)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池)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清洁、环保、高效)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答:用来作饲料,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某生态农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中各项以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回答问题。
从活动开始,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认识身边的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做到在利用环境的同时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需要关注的农村问题有哪些?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你还有什么问题?
3、你还想知道什么?
4、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作业
五、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内容学习的是关注农村环境,介绍了家乡的环境变化、发展生态农业,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本节内容里蕴涵着人文思想,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习身边的环境状况以及如何发展生态农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今后应注意资料丰富、贴切,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要考虑到这节内容是八年级下后面的知识,这时的学生学习兴趣远不如七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学生的参与面问题多作思考。
《关注农村环境》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感受身边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为建设家乡献技献策?
2、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3、列举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4、形成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环境建设,并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2、列举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三、知识链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按区域划分,生态系统可分为一个农场、一个流域、一个城市等。?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组成单一;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有计划的调查,主动讨论想解决的问题,组内和组间交流,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五、教学过程:?
总体思路:
1、你的家乡环境有那些变化?
2、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3、为建设家乡、美化社区环境,我们应做些什么??????
(一)调查、交流?
提问:
1、农村的范围是什么?
2、(农村)家乡有哪些变化?
农田:???????????
果园:????????
乡镇企业:??????????
居住地:?
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专题讨论:现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1、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的后果。?
2、乡镇企业工厂的污染情况:空气,土壤,水,农田等具体现象。?
3、农作物秸秆处理问题(说说目前是怎么处理?)?
4、人畜粪便处理问题(目前是怎么处理的?)?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将本组结果与大家分享。
(三)分析、讨论、交流?
讲解生态农业村的结构?
幻灯片展示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项,及各项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示意图,师生共同解决讨论题:?
1、?生态农业村的能量来源。
2、?分解者在哪??
3、?如何处理秸秆和粪便?有什么优点??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5、生态农业有什么特点?
6、?举例讲解生态农业的意义。?
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情况,谈谈改善农村环境,美化自己的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呢??
六、学习小结:?
1、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组同学积极参与总结)?
2、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组同学积极参与说出为什么)?
《关注农村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列举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能够设计并实施调查家乡环境变化的活动,并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
3、情感目标:
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环境建设,鼓励学生参与身边的环境建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内容讲述了农村环境的变化、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教学重点是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是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如何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交流、汇报、观察、讨论。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有计划的调查,主动讨论想解决的问题,组内和组间交流,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五、教学过程: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但在农药的施用过程中,农药中毒引起的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量超标时也往往造成食用者发生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村环境?
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问:(农村)家乡有哪些变化?
农田:???????????
果园:????????
乡镇企业:??????????
居住地:?
学生思考并回答。
发展生态农业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
分析讨论:
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
(答:农作物、生产者)
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沼气池)
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
(答:清洁、环保、高效)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下脚料?
(答:用来作饲料,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仔细观察某生态农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中各项以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回答问题。
从活动开始,组织学生积极讨论,认识身边的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做到在利用环境的同时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问: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
学生思考并给出不同答案。
六、学习小结:?
1、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组同学积极参与总结)?
2、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组同学积极参与说出为什么)?
课件19张PPT。关注农村环境土地污染“发展经济必然要破坏环境”,这种说法对吗? 谈谈你的看法吧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野味店和砖瓦窑厂? 各抒己见为进一步美化家乡环境,我们中学生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我有一套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李克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砖还在没完没了地拉可耕地越来越少了窑厂拆了,真好!写一篇保护家乡环境,治理家乡环境污染,调整家乡生产经营结构的倡议书。我能行课件12张PPT。关注农村环境11农业发展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1.农用地的扩大
1961-1993年,世界的耕地面积从全地表面积的10.2%扩大11.0%,而再加上草地的农用地面积从33.8%扩大到36.6%。而同时森林面积减少了1.1%。2. 肥料及农药的大量使用
粮食生产与化肥的使用收获递减的规律
成长的界限1 几个国家的肥料使用量与谷物产量 (单位:kg/ha)1 —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还很低。灌溉水利用率 为43%,低于国际先进水平30%;降水利用率约 为45%,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5%。
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860亿斤(纯养分),是世 界上肥料用量最多的国家,然而氮肥当季利用率 仅30%,每年氮肥损失近400亿元,肥料利用效率 不高。
全国农药年产量超过8亿斤(有效成分),居世界 第二位,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农药浪费严重 并造成污染。以化肥为例化肥、农药和农膜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400多万吨,大部分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近130万吨,污染的农田面积达到1.36亿亩;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
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生态破坏,甚至危及正常交通安全。 污染 几个国家的农药使用量残留农药
寂静的春天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高产量品种的普及)。
动植物的数量是一种资源,而其多样性也
是一种资源。
近亲繁殖-----生命力的衰退
杂交优势-----新品种,种群的诞生
4、大规模单作经营化的倾向
单作经营----一农场大规模栽培单一作物
复合经营----一农场栽培多种作物或饲养
多种家畜
结果:连作障害;地力低下
----有机农业的再认识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导致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达100多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成为蚊蝇孳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成为首要污染源。 1 可持续农业1、生态与经济协调。
2、注重资源与环境保护,强调永续利用。 可持续发农业具有下列特征:1课件10张PPT。关注农村环境新农村然而……土地污染水污染垃圾遍地所以我们……发展生态农业课件14张PPT。关注农村环境旧农村新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农村的发展而来的是……土地污染耕地减少大量使用农药1. 危害人类健康。
在使用农药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防护,逆风施药时飘散在空气中的农药,可以从呼吸道直接进入体内,农药洒在身体上可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中高毒农药残留量超标时也会造成食用者发生中毒事故。
2. 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
农药对害虫与其天敌的毒杀是同时进行的,施用农药后,残存的害虫仍可以农作物为食,重新繁殖起来,而以捕食害虫为生的天敌,在害虫未恢复大量繁殖以前,由于食物短缺,其生长将受到抑制。
3. 农药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由于许多农药在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没能做到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各类严重的污染事故经常发生,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还影响到我国的国际信誉与进出口贸易。我们该怎么做呢?拆掉砖窑保护耕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规划图人、家禽、家畜的粪便中不仅含有农作物需要的营养,也含有部分能量。传统农业中,粪便一般直接施放到庄稼地里。生态农业中,粪便要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再施给庄稼。
利用一些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将农作物的秸秆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粪便等有机物投放在一个密闭的池内进行发酵,获得沼气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沼气发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的
能源,燃烧后可以产生光和热,可用来做饭和照明。经过发酵后,沼气池内的渣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