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运动与静止 培优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运动与静止 培优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4 17:2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1 运动与静止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以下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①鲜花怒放
②行星移动
③骏马奔驰
④箭被射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河岸、帆船 B.帆船、河岸 C.都是帆船 D.都是河岸
3.2021年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乘3名宇航员成功发射,升空6.5小时后,“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天宫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神舟十二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 B.月球 C.天宫号 D.太阳
4.今年暑假期间,德尔塔变异病毒来势汹汹,传播范围波及十四个省份。为了减少人员的接触,某餐厅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为隔离人员送餐。机器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隔离房间的人员 B.餐厅里的餐桌
C.托盘里的食物 D.厨房内的师傅
5.蹦极,是近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的吊车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如图。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游戏者是静止的
B.以吊车为参照物,游戏者在向上运动
C.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吊车是静止的
D.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地面在向上运动
6.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
C.站台 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 站台
7.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可能静止
8.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可能上升
B.乙可能上升
C.丙必定上升
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在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70周年阅兵中,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是   的。若飞行时20架飞机保持队形不变,以其中的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   (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    的;若以流水为参照物说“小桥”是    。(以上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1.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门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的   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说的:而“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说的,它比意大利科学提出的类似的观点还早1500多年。
1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   、   为参照物(后两空选填“榆堤”或“船”)。
1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楚人认为他的剑相对于记号是    的,而事实上,剑相对于记号是    的(以上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他最终没有捞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没弄懂运动和静止是    。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上学期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1 运动与静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以下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①鲜花怒放
②行星移动
③骏马奔驰
④箭被射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答】解:鲜花怒放是一种生物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行星移动时,相对于它绕着旋转的恒星,位置发生了改变;骏马奔驰时,相当于地面,其位置发生了改变;箭被射出时,相当于地面,其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②③④都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河岸、帆船 B.帆船、河岸 C.都是帆船 D.都是河岸
【解答】解: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帆船,“孤帆”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太阳。
故选:B。
3.2021年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乘3名宇航员成功发射,升空6.5小时后,“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天宫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神舟十二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地球 B.月球 C.天宫号 D.太阳
【解答】解:“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天宫号”对接后,“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天宫号”一起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十二号”相对于空间站“天宫号”是静止的,“神舟十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和太阳都是运动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今年暑假期间,德尔塔变异病毒来势汹汹,传播范围波及十四个省份。为了减少人员的接触,某餐厅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为隔离人员送餐。机器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隔离房间的人员 B.餐厅里的餐桌
C.托盘里的食物 D.厨房内的师傅
【解答】解:以隔离房间的人员、餐厅里的餐桌、厨房内的师傅为参照物,机器人与它们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故机器人是运动的;以托盘里的食物为参照物,机器人与托盘里的食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机器人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蹦极,是近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的吊车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如图。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游戏者是静止的
B.以吊车为参照物,游戏者在向上运动
C.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吊车是静止的
D.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地面在向上运动
【解答】解:A、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游戏者与地面之间有位置有位置变化,所以游戏者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以吊车为参照物,游戏者与吊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游戏者在向下运动,故B错误;
C、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吊车与游戏者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吊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当游戏者下落过程中,以游戏者为参照物,地面与游戏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地面在向上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
C.站台 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 站台
【解答】解: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另一列火车反方向运动时,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坐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
故选:D。
7.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D.甲车一定向右运动,乙车可能静止
【解答】解: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 ①、向右运动;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可能上升
B.乙可能上升
C.丙必定上升
D.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解答】解:研究三架升降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应以地面、建筑物为参照物,
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说明甲一定下降;
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因甲在下方且甲在下降,则说明乙一定下降,且下降的速度比甲快;
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丙可能静止,也可能上升,还可能在下降,且下降的速度小于甲乙的速度,所以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在2019年10月1日的国庆70周年阅兵中,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是 运动 的。若飞行时20架飞机保持队形不变,以其中的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是 静止 (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答】解:
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越天安门上空,以大地为参照物,飞机与大地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则飞机是运动的。
若飞行时20架飞机保持队形不变,以其中的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与这架飞机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  静止 的;若以流水为参照物说“小桥”是  运动 。(以上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解答】解: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与小桥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则老树是静止的;
若以流水为参照物,“小桥”与流水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小桥”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11.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门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的 相对性 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河岸 为参照物说的:而“人不觉”是以 船里的人 为参照物说的,它比意大利科学提出的类似的观点还早1500多年。
【解答】解: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
人不觉,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舟行和人不觉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讲的,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相对性;河岸;船里的人。
12.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 行驶的船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 船 、 榆堤 为参照物(后两空选填“榆堤”或“船”)。
【解答】解:
(1)“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青山是运动的;
(2)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行驶的船;船;榆堤。
1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楚人认为他的剑相对于记号是  静止 的,而事实上,剑相对于记号是  运动 的(以上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他最终没有捞到掉入水中的剑,是因为他没弄懂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解答】解: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他把记号作为参照物,认为剑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剑是静止的。而事实上,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所以,楚人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