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期末单元检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期末单元检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4 17: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练题(三)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质中,有一定熔化温度的是( )
A.玻璃 B.蜂蜡 C.海波 D.沥青
2.下列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
3.用同样质量的0 ℃的冰和0 ℃的水冷却食品,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
A.冰比水凉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冰和食品接触充分
4.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
A.蒸发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5.如图5所示,秋季,小明在两个盆里放入等量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一会儿后,小明观察发现,甲盆内的冰熔化得快,乙盆内的冰熔化得慢,则( )
A.甲盆内水的温度高 B.乙盆内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
6.如图6所示,小明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仔细观察发现,A、B两个位置,有一个位置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气态水,A处较浓 B.“白气”是气态水,B处较浓
C.“白气”是液态水,A处较浓 D.“白气”是液态水,B处较浓
7.如图7所示,在将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盘中制作冰淇淋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盘中液态氮放热 B.盘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盘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盘中液态氮会沸腾,盘内壁出现白霜
8.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9.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10.下列现象与自然界中露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11.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
物质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丙烯 丁烯 戊烯
点/℃ -88.6 -42.2 -0.5 36.1 -102.4 -47.7 -6.5 30.1
A.乙烷 乙烯 B.戊烷 戊烯 C.丁烷 丁烯 D.丙烷 丙烯
1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采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
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2℃
C.图丙中该物质是非晶体
D.图丙AB段该物质处于固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3.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若用图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_______℃。
14.为了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氛围,工作人员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而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我们看到的“烟雾缭绕”实际上是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或“小水珠”)。
15.由于环境污染,河南省个别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浮尘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的水滴还末落地就已______成水蒸气;寒冬,喷射的水滴很快_____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结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17.如图所示,盛夏将一块固态金属“镓”放在手心,很快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其熔点为29.78℃,说明它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__________(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_____(填“液态”或“气态”)水。
19.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这样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冬天,嘴里呼出“白气”是________现象。(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1.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子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成水珠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2.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又会变湿,这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_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3.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第10 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_____态,该物质为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给固体加热时,采用“水浴法”达到的主要效果是让固体____________。
2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甲)来完成实验。
  
(1)图乙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__(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_______。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甲组使用与乙组相同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时,通过图象丁可知乙组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C C D C D D D B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3.35℃~42℃,38.5℃。 14.升华 小水珠。 15.汽化 凝固 16.凝固 放出。
熔化 晶体。 18.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态。19.蒸发(汽化) 液化 20.凝华 凝固
21.汽化 放出。 22.液化 放热 熔化 吸收。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3.(1)自下而上。 (2)66。 (3)固液共存 晶体。(4)受热均匀。24.(1)a 。 (2)103 A。
(3)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4)水的质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