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2 20: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剿发逆”“勤远略”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纲要上第5单元 第17课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之路:太平天国
1.天国之兴(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太平天国(1851-1864)
(1848年)飞蝗蔽日……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州境瘟疫流行,人死无数。——《太平天国时期广西农民起义资料》
满洲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民族矛盾
②吏治腐败,激化阶级矛盾
①自然灾害严重,导致人民生活困难
③“拜上帝会”的传播,构建美好蓝图
思考:为什么贫苦农民愿意加入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1851-1864)
永安建制
1851.9
定都天京
1853.3
军事鼎盛 1856
重建
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1864年
天京事变1856年
洪仁玕
《资政新篇》
金田起义
1851.1.11
《天朝田亩制度》
浦口、三河大捷、安庆战役
北伐—失败
西征—胜利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之路:太平天国
2.天国之盛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逐步呈衰落态势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天朝田亩制度》
他主张同外国通商;在不干涉内政的条件下,欢迎外国人来传授工艺技术。他主张发展工业,开采矿藏,发展交通,创办银行,发行纸币,设立邮局、报馆、医院等,他主张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在洪仁玕所设想的新国家中是有富人和穷人的,甚至是有百万富翁的。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两者是一种什么关系?
农民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之路:太平天国
意义:平均分配土地,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追求社会财富平均
落后性:小农经济的国家蓝图仍会催生封建专制主义政权
革命性: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
《资政新篇》认为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之路:太平天国
实质: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进步性:发展资本主义,符合社会发展潮流。
局限性:超越历史阶段,未反映农民的要求,缺乏群众基础
地位: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他主张同外国通商;在不干涉内政的条件下,欢迎外国人来传授工艺技术。他主张发展工业,开采矿藏,发展交通,创办银行,发行纸币,设立邮局、报馆、医院等,他主张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在洪仁玕所设想的新国家中是有富人和穷人的,甚至是有百万富翁的。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玕自述》
(太平天国)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已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考: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直接原因:
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冲不破封建社会的制度与思想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之路:太平天国
思考:太平天国这场失败的农民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
1.引发政治、权力结构变化,中央权力下移,湘淮系汉人官僚集团崛起,推动满洲贵族统治的瓦解。
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大联合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和由它派生出来的李鸿章的淮军,日益处于显要的地位。……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极大地扰动了封建社会的旧秩序,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
从以联合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来镇压造反的农民大众而开始,“办洋务”的热潮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兴起了。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3.刺激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与民主革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一、农民阶级的反抗之路:太平天国
二、地主阶级的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2 年)
据材料分析曾国藩的救国之策及其根本目的?
1.目的
目的:自强求富
2. 内容
19世纪60-70年代“自强”——官办军事工业
19世纪70-90年代“求富”——官督商办民用企业
筹划海防、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
二、地主阶级的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天津制造总局——崇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李鸿章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思考:请结合材料和漫画内容,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积极: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助于抵御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局限: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对封建制度的修补,失败是必然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其破产)
3.影响
二、地主阶级的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三、中国人的行路之难:民族危机的加剧
西北:
1864阿古柏侵入新疆;俄国占领伊犁地区
西南:
中法战争
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
刘铭传击退法军
东南:
台湾建省
2.甲午中日战争与国人的抗争
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日)田中义一
思考:据教材、材料和漫画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企图对外扩张(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外部原因:二工后,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加紧侵略扩张,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1)背景
三、中国人的行路之难:民族危机的加剧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辽东战役
左宝贵
邓世昌
丁汝昌
三十年洋务,竟毁于甲午一役!泱泱之大国,竟败于弹丸东夷!
(3)结果
项目 内 容 危害
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
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款2亿两白银
通商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1895年,日本马关)
更严重破坏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民族危机
举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列强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反割台斗争
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惟有开仗。——巡抚唐景崧七次致电清政府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布告》
春 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甲午战争一方面标志着中国遭受更严重的侵略和奴役的开端;另一方面,随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紧张和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掀起的改革和革命也在快速酝酿之中。 ——王建朗、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据图片结合所学,分析甲午失败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斗争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三、中国人的行路之难:民族危机的加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