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纲要上第7单元 第22课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5年
国共合作,开始北伐
1926年
4-7月
国民党反革命政变
1927年
张作霖坐镇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
北京
1927年4月18日,蒋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武汉
1926年12月5日,汪精卫在武汉成立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
1927年9月,宁汉双方达成谅解,并进行合并重组
9月
“宁汉合流”,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途中惨遭日本炸死。同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
1928年
12月29日
“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国民政府“北伐” 国民革命“北伐”
目的
组织基础
性质
打倒北洋军阀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不同利益集团的军阀
国共合作
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力的战争
国内革命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的专制统治。
他们缺乏效命国家的意识,只要与南京(国民政府)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他们就可以长期与南京合作;但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这些军阀就将见机行事,甚至还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展开较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930年底,各军阀势力范围示意图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
战争名称 爆发时间 交战双方
蒋桂战争 1929年 蒋介石VS李宗仁
蒋冯战争 1929年 蒋介石VS冯玉祥
中原大战 1930年 蒋介石VS阎冯李
思考:为何是“形式上统一”全国?
①各地存在大大小小实力派军阀,与中央分庭抗礼;
②国民党内部派系倾轧
③中共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及中华苏维埃政权
发展
状况
19C60、70
甲午战后
1895
民国初年
一战期间
1912
1919
1927
产生
开始兴起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萧条
1937
1949
1956
迅速发展
沉重打击
陷入困境
恢复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全面抗战
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
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提高;
②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③“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民族轻工业以及新兴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变化
②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发展
官僚资本还不断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1927.8.1南昌起义
1927.8.7八七会议
1927.9秋收起义
1.总结了失败的教训;
2.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4.“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重要思想。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八七会议发言
支部建在连上
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右倾:保守、妥协退让
“左”倾:激进、盲目冒进
革命重心:城市→农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29.12 古田会议
1928.4 井冈山会师
1927.10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含义?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依托
斗争方式
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心内容
《土地革命歌》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
分田地,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
我们要做主人,
真欢喜,真欢喜。
土地革命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武装斗争 武装反抗到红军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
根据地建设 各农村根据地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1929.12 古田会议
1930,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1928.4 井冈山会师
1927.10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和尝试
性质:工农民主政权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里歼敌人。——毛泽东(1930.12)亲笔对联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到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术有何变化?为什么第五次失败?
战术变化:运动游击战到阵地阻击战
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
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国民党用碉堡战术进攻红军,“长驱直入”改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大搬家式的战略转移,放弃根据地)
冲破四道封锁线,人数从8万余人减到3万余人
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后与共产国际失联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起步,当时中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
——戴海东《长征中失联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王稼祥
周恩来
毛泽东
遵义会议对于中共的“独立思考”有什么作用?
冲破四道封锁线,人数从8万余人减到3万余人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三军会师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
《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
请从“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等角度分析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
1.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3.锻炼和保存下来的革命骨干,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干
2.播下革命火种,宣传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伟绩
4.缔造伟大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