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节 区域特征
第九章 青藏地区
课堂引入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与南北两极比,它是唯一有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课程引入
关于青藏地区,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一首《青藏高原》颂歌,唱出了青藏地区山川的壮美和神奇,这里雪峰连绵,冰川广布,是名副其实的雪域高原。
世界屋脊
世界第一高峰
三江源
日光城
聚宝盆
高原之舟
……
一、位置与范围
1
位置与范围
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并说说青藏地区的大致范围。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喜
马
脉
山
拉
雅
昆
仑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
一、位置与范围
1
位置与范围
范围: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并说说青藏地区的大致范围。
一、位置与范围
2
面积与人口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20 25 30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0 55 4 1
青藏地区地广人稀,面积约占全国面积25%,人口不足全国的1%。
拉萨
西宁
二、世界屋脊
1
地形特征
位于我国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
青 藏 高 原
柴达木盆地
中国地形剖面图(沿北纬32°)
高
二、世界屋脊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主体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东西全长约2450千米,南北宽约200—350千米,平均海拔达6000米,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
知识拓展
珠穆朗玛峰与喜马拉雅山脉
二、世界屋脊
2
气候特征
气候
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特征: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
“日光城”——拉萨
寒
二、世界屋脊
比较拉萨和成都两地7月评价气温差异,说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拉萨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
成都年日照时数1239小时
01
气候原因
拉萨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常年温度较低;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02
海拔原因
拉萨和成都有4000多米的海拔差,所以拉萨温度较低。
03
地形原因
拉萨处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心。
活动探究
拉萨与成都的气温差异
二、世界屋脊
3
河流与湖泊
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大江大河,并思考:青藏地区为什么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黄河
雅鲁藏布江
长江
澜沧江
地势高,热气爬升遇冷凝结,易形成降雨。
水源充足。青藏地区的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湖提供水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间没有突出的地形阻挡河流的形成,易形成大江大河。
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二、世界屋脊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鸟岛一瞥
知识拓展
青海湖
三、高寒农牧业
1
高寒畜牧业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青藏地区草场面积广大,畜牧业是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
中国畜种和牧区
发展牧区的有利条件:地广人稀,草场面积大。
三、高寒农牧业
1
高寒畜牧业
结合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优良的畜种。
三大牲畜
藏绵羊
藏山羊
牦牛
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
发展畜牧业的不利条件:只适合放牧耐寒的牲畜,放牧季节短。
牦牛,躯长肢短,腰壮蹄稳,长毛遍体,雄健力达,耐寒饥,不惧风雪,可卧冰天雪地,善走崎岖小径,是高原牧区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牛奶可制酥油,毛皮能做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毛衣、毡,骨可入药,牛粪可作燃料。
牦
牛
知识拓展1
“高原之舟”——牦牛
三、高寒农牧业
三、高寒农牧业
2
河谷农业
找出青藏地区种植业的分布地区,以及雅鲁藏布江、湟水、黄河沿岸的主要农作物,并说说青藏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有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温度较低,农作物的生育期延长,产量高。
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作物积聚大量养分。
气温低,无霜期短,一年一熟,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
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黄河沿岸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海拔低,水热条件较好,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三、高寒农牧业
知识拓展2
河谷农业
三、高寒农牧业
3
当地居民生活
藏族人民在长期适应高寒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藏袍使藏族人既能适应气温变化大的环境,又能方便劳作。
藏族民居中,通常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式,起到防寒、防风、采光、保暖的效果。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 藏北高原 B.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 柴达木盆地 D. 昆仑山区
阅读表格,回答3~4题。
3.那曲(西藏)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 干旱 B. 高寒
C. 温和多雨 D. 冬雨夏热
4.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B
B
B
D
5.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D所在的牧区主要是________牧场,该牧区主要的优良
畜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畜种名称)
(2)河谷农业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是________和________。
(3)青藏地区成为众多大河的发源地,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 。
(4)“日光城”是指本区的 ______ (城市)。
当堂练习
高寒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小麦
青稞
地势高
拉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