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八下7.2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优秀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下7.2长江中下游平原(第1课时)优秀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2 22:0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1课时)
课程导入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南方地区多个地形区中的一个,也是最富有“水乡”韵味的地方。
课程导入
你们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又有哪些了解呢?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哎呀,苏州好风光;好呀好风光,哎呀哎呀……”,听着江南温婉小调,吴侬软语在耳边呢喃……
苏州园林
杭州西湖
一、区位条件优越
1
位置与范围
黄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主要位于湖北宜昌(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面积大约20万平方公里。
一、区位条件优越
1
位置与范围
阅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图,说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
答案提示: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范围:
西起
东至
南至
巫山
上海市
东南丘陵
巫山
东南丘陵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江苏

浙江

江西

上海市
一、区位条件优越
2
地形与河流
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巫山、淮河、东南丘陵、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2.找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特点。
活动探究1
一、区位条件优越
2
地形与河流
1.找出巫山、淮河、东南丘陵、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巫山
洞庭湖
太湖
鄱阳湖
东南丘陵
汉江
淮河




一、区位条件优越
2
地形与河流
2.找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特点。
特点: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
一、区位条件优越
长江三角洲
知识扩展
阅读材料:
长江三角洲位于镇江以东,运河以南,杭州湾以北,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湖泊是太湖,它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环湖出入的河道220余条,其中入湖70余条,出湖150多条。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渠交叉,河道相连,水系发达。三角洲上,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称“水乡泽国”。这里盛产稻米、鱼虾,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长江三角洲卫星图
“后花园”—千岛湖
主要湖泊—太湖
一、区位条件优越
3
交通和资源




汉江
淮河




资源:
水资源、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交通:
内河运输、海运发达
一、区位条件优越
4
区位优势
思考并总结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江分布,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
地形和河流
长江中下游平原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资源
东临黄海和东海,长江贯通东西,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对本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交通优势
二、鱼米之乡
1
农业生产优势
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武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描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2.结合教材,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
活动探究1
答案提示: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
二、鱼米之乡
1
农业生产优势
2.结合教材,说说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鱼米之乡”的优势条件。
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土壤:水稻土,土壤肥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水源:河湖众多,利于灌溉和养殖
二、鱼米之乡
2
种植业及主要物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请你说出其主要的农产品及其分布。
01
粮食作物
02
其他农作物
水稻:
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棉花、油菜、茶、柑橘和蚕丝等
二、鱼米之乡
3
渔业及其地位
长江中下游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盛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产产量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鱼米之乡
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阅读教材,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人口数量增加
工矿企业增多
城市面积扩大
农业用地减少
二、鱼米之乡
5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阅读材料,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
阅读材料:
稻田养殖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人们往往在稻田插秧后7—10天内,将鱼苗放入稻田,进行稻田养鱼。鱼类不仅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其排泄物还可以肥田,鱼群游动还可以搅动泥土,加上肥料分解,既有利于水稻丰产,又能获得鱼类产品。
近些年来,人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稻田养殖模式,实现了稻、鱼、鸭、蟹立体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严格限制占用耕地
二、鱼米之乡
5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阅读材料,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朝着高产、高效、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看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种水稻 B.种小麦 C.种油菜 D.种牧草
2.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青藏高原
C
A
3.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用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人口数量的增加 B.工矿企业的增多
C.城市面积的扩大 D.水土流失严重
4.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低平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
当堂练习
B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