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01
掌握做到思路清晰的步骤及方法。
课时目标
02
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采用的材料进行取舍。
03
设计提纲,谋篇布局明思路。
导 入
叶圣陶说过“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这一思路的开展。”
比一比,哪一个思路更清晰。
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他,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见到老师,我们要告诉他,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写作导航
【一】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据此取舍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做到心中有数。
围绕作文题目进行思考,我们肯定会有很多想法,会联想到很多材料。这时我们要清楚表达的中心,要根据中心取舍材料,并大体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比如写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对于认真听讲、做笔记、及时写作业就需要详写,其他方面合理取舍。
一、整体构思需明确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1)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2)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例:“她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
明确中心
取舍材料
整体结构
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B.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详写
稍详
略写
整体构思
1.好的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选材要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2.舍大取小,选择生活中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着笔,小中见大。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更有表现力。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日常生活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如果善于观察,就能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闪光材料。
特别提示
清晰的写作顺序能够让读者明白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如果不事先想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写到哪,写出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是常见的写作顺序,采用哪一种则由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宜采用时间顺序;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从不同方面阐释共产主义精神,宜采用逻辑顺序。
二、写作顺序要清晰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由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1913年6月,我长途跋涉来到阿尔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见到的是:废墟的村庄、干涸的泉水、干旱的土地、荒废的房屋,整个高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
192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树木已蔚然成林,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乡间建起了干净的农舍、泉水源源不断,一万多口人幸福生活。
例:让 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
时间顺序
经典回顾
《纪念白求恩》:
第一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共产主义精神
文章总的结构是:分分分总
逻辑顺序
提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纲领式”的,即只写内容要点,以及材料的大致安排;或者只写内容要点,连材料的安排,哪些先说,哪些后说,都留在动笔的时候处理。
另一种是“细目式”的,即不只写明内容要点,还写明表述此内容篇章结构的具体安排,如从哪里说起,中间怎样转折、过渡、联系,最后怎样收束等。对初学者来说,这两种提纲之中,选“细目式”为好。
三、编写提纲要到位
1. 明确概念
编写提纲就是把作文要写的内容,通过事先构思,以简要的语言事先罗列出来。
2. 编写提纲的好处
占人文成法,未尝有定格也。——(清)章学成
有了提纲,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老舍
写作指导
3. 编写提纲的方法
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
(1)题目:写在第一行中间,若是半命题作文题目,需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作文的主要内容,写在题目下方。
(3)结构安排
过渡,是指段内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强,就需要用一两句话过渡一下,这样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没有断裂不衔接的缺陷。
照应,是指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后文内部的照应,各部分与题目之间的照应。如果文章缺少照应,就会给人一种不完整或是偏离题意的感觉。在写作时,必须注意过渡照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才是完整的,思路才是清晰的。
开头的定格、结尾的收束、线索的贯穿也会使文章思路清晰。
四、关键文段下功夫
我家的后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再塑生命的人》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 ——《走一步再走一步》
开头——定思路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红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秋天的怀念》
学名家,析思路
线索
中间——展思路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过渡段
中间——展思路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济南的冬天》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四季的雨》
我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
学名家,析思路
结尾——收思路
写作实践
【二】
一、如果以《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提纲。形式不限。
列提纲示例
作文题目:《“书痴”爸爸二三事》,作文中心:爸爸爱书、爱看书的相关事件。
第1段:简单介绍爸爸,开门见山地点明爸爸的特点——“书痴”。
第2段:爸爸平时“省吃俭用”,原来都是为了买书。(略写)
第3段:爸爸爱护书,看书前总要先洗手,家里的书总是一尘不染。(略写)
第4段:爸爸因看书“过于痴迷”,将开水倒进帽子里。(详写)
(爱买书——爱惜书——“痴迷”看书,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
第5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我爱我的“书痴”爸爸。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好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叙述关于他的几件事。总体结构可以是“总—分”式,也可以是“总—分—总”式,还可以是“分—总”式,围绕中心确定好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
选材构思
选材时,一定要反复斟酌,切实把握所选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二三事”可以共同表现人物的一种典型性格,也可以分别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方面。但不能平均用力,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可以在提纲上注明。
写法指导
选好了材料,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还要注意文章的整体布局。哪部分内容先写,哪部分内容后写,哪部分内容重点写,材料和材料之间如何过渡,都要想清楚。必要的时候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提纲形式不限,可以采用图表式,也可以采用文字叙述式。写作时,要注意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对平凡小事的叙写,反映人物的典型特征。
范文引路
我爸爸的二三事
我的爸爸其貌不扬,黑黝黝的脸,浓黑的眉,眼睛早早地近视了,嘴唇厚厚的。虽然我的爸爸长得不够玉树临风,但是他在我心里却是最伟大的。①
我的爸爸在生活上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他对穿衣并不讲究,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一年四季都穿着工作服;吃饭也不讲究,不管是大米还是馒头,只要能吃饱就行。妈妈常常开玩笑说,爸爸对食物没概念,好养活。②
①描写爸爸的外貌,凸显爸爸其貌不扬的特征,欲扬先抑。
②略写生活中的爸爸,从穿衣和吃饭两个方面表现爸爸在生活中粗枝大叶的性格特征。妈妈的玩笑话属于侧面描写。
爸爸虽然在生活上马马虎虎,但是在工作上绝不含糊。记得那天,爸爸熬了一个通宵才把图纸设计好。可到了早上,爸爸依然按时来到了工厂,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也就是这一天,机械出现了故障,甚至可能会引起爆炸。千钧一发之际,他冲了进去,关闭阀门,切断电源,迅速疏散工人。工人们撤到了安全地带,可爸爸却没来得及撤离,被炸得遍体鳞伤。爸爸在养伤期间常常与我谈心,说男子汉就得有男子汉的样子,遇事不逃避,不退缩……③
对学生来说,考试后等待发试卷是最煎熬的时刻。记得期中考试后要评讲试卷,老师慢慢地吐着成绩:“张力98分,夏雪99分……”听着好朋友都取得了好成绩,我的心似猫抓了百遍。④
③生活中马马虎虎的爸爸,在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这一段是详写。本段的场景描写扣人心弦。
④发试卷这个情节,着墨不多,却写出了学生等待考试成绩时的煎熬心态。“老师慢慢地吐着成绩”的细节描写,精彩传神。
“李华,78分!” 我心里一惊:这次考得这么差,回去后肯定挨骂了。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骂我,反而语气轻松地对我说:“不就是一次考试吗?这次不行,咱期待下次!”爸爸帮我分析了考试出错的原因,又把我不会的地方详细地讲了一遍。我顿时恍然大悟,心里也亮堂了很多。⑤
我的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我为我有这样一个爱我、关心我的爸爸而骄傲!⑥
⑤在爸爸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作者用笔比工作中的爸爸少,但又不像写生活中的爸爸那样一笔带过。作者选材用意可见一斑。
⑥直抒胸臆,表达对爸爸的爱。
[名师总评] 这篇文章写了爸爸在生活、工作、教育孩子方面的三件事情,详写爸爸工作认真,略写爸爸在生活上粗枝大叶,对“我”的教育有详有略,介于二者之间,表现了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开篇赞爸爸“最伟大”,结尾直抒胸臆,为有这样的爸爸而“骄傲”。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二、请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
审题指导
(1)文章强调的是“回家晚了”。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记叙事情时,思路要清晰。可以用顺叙,先写自己遇到的事情,再写回家晚了的结果;也可以用倒叙,先写回家晚了的结果,再交代之前发生的事情。
(3)立意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甚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则原因可以略写。
范文引路
这天,我回家晚了
“家”是一个平凡的字眼,也是一个平凡的地方。但那一个冬夜,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馨。①
那是冬季的一个傍晚,轮到我放学后打扫卫生。我想着反正作业都做完了,晚上没什么事就慢慢打扫吧,于是我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听音乐,直到我突然看了一下表,呀!都快七点钟了,冬天的夜晚很早就来临了,而我却毫无察觉。
①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我匆匆忙忙地关灯关门,摸出教室,走廊里黑漆漆的,学校里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呼呼的北风在操场上回响。②我顿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强装镇定,后悔不已,只能默默地埋怨自己,一边暗暗地给自己打气,一边马不停蹄地快速走出校园,心里默念:千万别出什么事啊!我越来越紧张,脚下生风,迅速地拐进小巷里,朝家奔去。③
②环境描写,渲染寂静恐怖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恐惧,为下文写家的温暖做铺垫。
终于远远地看见我家窗户的灯光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啊!我到家了!我一个箭步冲进单元门,一鼓作气地越过台阶,刚想拿钥匙,家门轻轻地打开了,温暖的灯光照亮了走廊。餐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空气中充满着食物的香味。我缓缓地放下书包,瘫坐在椅子上,面前早已摆放了一大杯香甜的热牛奶。我痛快地喝了一大口,之前的疲惫和害怕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母亲絮絮叨叨,亲切地询问着;父亲走过来,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④
④选取典型场景,对餐桌美食、母亲的絮叨和父亲的动作的描写,使内容真实而具典型性,凸显主题。
家,就是家。我一直认为它无关紧要,一直觉得它无足轻重,但在那个冬夜,我真真正正地感受到家是最温馨的港湾。那次,那个冬夜,如果我按正常时间回家,也许还不能明白家在我心中的分量。⑤
⑤结尾升华主题,通过回家晚这一经历,引发“我”对家的深刻认识,这是思想上的成长。
[名师总评] 作者善于利用环境来写心情,黑漆漆的、呼呼的北风……但这篇文章最感人的是一些心理描述,例如“强装镇静”“默默地埋怨”,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状态更能引起共鸣。如果没有这份“真实”做底子,文章里的那些环境渲染也会显得矫揉造作。
三、你有勇气去访问你所在地区的一位名人,或者本校一位你不熟悉的教师吗?勇敢地尝试一次,你不仅会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还可能收获满满的自信。记得提前做点儿准备,列出你的访问提纲。访问完成后,以《对________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跟同学分享你访问的经过和感受。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明确采访对象,然后从题干中的“一次访问”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采访,而不是对多次采访的总结。
访问准备
访问前,必须对被访者有初步了解,以免出现尴尬或冒昧的情形。想了解被访者哪个方面的信息要心中有数,提前列好提纲。
访问指导
访问时,不要只是做一次谈话的记录,要写清楚时间、地点、经过,并融入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是访问之前的心理期待或心理准备,也可以是访问过程中的体验,还可以是访问结束后对被访者的认识及采访的感想。访问时,留意被访者的表情、动作,尤其是其眼神、手势,体会他当时的内心活动。
范文引路
对杨老师的一次采访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我想对老师有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我准备了一下,去采访我们的语文老师——杨老师。①
我站在办公室门前,紧张的心怦怦直跳。窗外刚下过一场雨,依旧浓云翻滚,氤氲的空气包围着我,难掩我胆怯的心。②我清了清嗓子,喊了声“报告”。“请进!”老师回应。于是我按下门把手,推开了门,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①点题,明确采访对象。
②心理描写到位,写出了“我”紧张的心情。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
“找我有什么事呀?”老师转过身来,奇怪地问道。“老师,我想采访采访您。”“采访我?”老师来了兴趣,“请问吧!”③
我平复了一下思绪,怯怯地问:“老师,您每天需要处理的工作有哪些?”“有教研啦,备课啦,找学生谈话啦,批发作业啦……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啊,那这些工作耗费了您多少时间呢?”“大约12个小时吧。”老师淡淡地说道。12个小时!多么庞大的数字哪!
③语言简洁,直入正题。
忽然想起有一次假期,我睡觉睡得迟,12点半才把打卡作业发给老师。但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居然还在线上,并立马回复:“收到!快睡觉吧,注意身体。”当时,我感动了,盯着手机屏幕,半晌说不出话来。④“老师,那您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呢?”我抛出了最后一个疑问。“当然是认真教学,对学生有爱!”老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愣住了。一位老师以全心全意的付出为同学们无私地奉献着,毫无懈怠。这敬业的精神是何等的伟大。⑤
④运用插叙,使老师的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⑤采访思路清晰,问题切入点恰到好处,符合学生身份。
我被杨老师的话感动了。不知何时,室内亮了起来,乌云散去,有阳光闯了进来。阳光下,老师的眼角已因疲劳、熬夜而出现了黑眼圈与条条皱纹,这倦容源自学生哪!⑥
这次采访拉近了我与老师的距离,以及我与老师的师生情谊,令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⑥再次用环境描写和前面呼应,构思巧妙。
[名师总评] 作者善于利用环境来写心情,黑漆漆的、呼呼的北风……但这篇文章最感人的是一些心理描述,例如“强装镇静”“默默地埋怨”,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状态更能引起共鸣。如果没有这份“真实”做底子,文章里的那些环境渲染也会显得矫揉造作。
【三】
【交流升格】
1.同桌互评。
2.美文展示。
3.教师点评。
4.修改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