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2 22: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
让·乔诺
01
理解并积累“坍塌”“酬劳”等重点词语。
课时目标
02
继续默读,理解内容,理清结构。(重点)
导 入
有这样一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片感动了观众,仅一年时间,就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多了150万棵树。这部作品就是《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改名为“植树的牧羊人”。
知人论世
【一】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其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代表作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
走近作者
让·乔诺
本文原名《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不曾存在过一位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探寻背景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篇幅长短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了解文体
人物
环境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情节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
人物描写包括: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小说三要素
基础梳理
【二】
1.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1)戳( )
(2)慷慨( )
(3)废墟( )
(4)坍塌( )
(5)滚烫( )
(6)酬劳( )
(7)硬朗( )
(8)水渠( )
(9)光秃秃( )
(10)刨根问底( )
(11)沉默寡言( )
(12)干涸( )
(13)山毛榉( )
(14)缝隙( )
(15)薰衣草( )
(16)流淌( )
chuō
kānɡ kǎi

tān
tànɡ
chóu
yìnɡ lǎnɡ

刨根问底( )
刨冰( )

páo
(17)刨
ɡuǎ


fènɡ xì
xūn
tǎnɡ
páo
bào
(18)琢磨·雕琢
①琢磨:意为“思索、考虑”读( );意为“雕刻和打磨( ),加工使精美( )”读( )。
②雕琢( )
zuó mo
玉石
指文章等
zhuó mó
zhuó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慷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秃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涸:______________
(5)坍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张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溜达:_____________
(9)琢磨:_____________
(10)微薄: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刨根问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方,不吝惜;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干枯,没有水。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
庄稼。
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
散步,闲走。
思考,考虑。
微小单薄,数量少。
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词语 沉默寡言 默不作声


例 ①他是班里稳得住的人,__________是他的标配。 ②这两个人在宴席上性格截然相反,一个高谈阔论,一个__________。
3.辨析词语。
都有“沉默,不爱说话”的意思。
指不声不响,很少说话,形容性情沉静;不爱说话是长期的。
指短暂的不说话。
沉默寡言
默不作声
初读感知
【三】
1.听名家朗读
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
这篇文章较长,再次强调默读要求:
(1)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嘴里小声叨念。
(2)阅读前要有精神准备,即阅读开始时要有快的意识,训练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3)坚持手、眼、脑并用,应提笔在手,标重点,加批注,做到眼看、手写、心想,真正不动笔墨不读书。
1.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答案 一位牧羊人几十年在荒漠中孤身一人默默无闻地种树,凭借一己之力创造出一片森林,将曾经的荒漠变成绿洲。
【知识链接】 概括文章内容方法:人+事+结果。
初读思考
2.快速勾画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1913年) 一个人牧羊、种树;自信、平和,沉默寡言;生活一丝不苟 ①
再见牧羊人(时隔6年) ② 树木挺拔,重见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87岁;住在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村 ③
群山荒芜,村庄
废弃,泉眼干涸
身体还很硬朗;减少了羊群
数量,改养蜜蜂,性格上没有
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
微风飘香,树木歌
唱,村庄富饶,泉
水长流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全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阿尔卑斯山地①________
牧羊人②___________
山地有了溪水
③__________
养蜜蜂
植树的
牧羊人
初遇
再逢
最后——荒地变绿洲
心存善念,幸福他人
荒芜
种橡树
绿树成片
理清结构
1.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这棵千年老树终于轰然坍塌了。
B.在被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破坏之后,这里由曾经的绿洲变为了一片不毛之地。
C.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D.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当堂检测

A项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不能形容树。
B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地方。
C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D项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B.“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籍贯”或“人”。
B项语序不当,应是“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前后重复,应删去一个“解决”。
C项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