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20课 天上的街市
第2课时
郭沫若
01
品读语言,赏析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重点)
课时目标
02
理解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难点)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温家宝
导 入
“幻想是为了弥补不足的现实。”同学们,你们是否也喜欢幻想呢?有没有人幻想过,天上也有一个人间,那里也有人间烟火气,有美丽的街市。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看一看作者幻想出来的世界是怎样的。
品读语言
【一】
1.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比喻。前两句的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灯”。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2.“街灯”与“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答案 “街灯”与“明星”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无数明亮的“灯”与“星”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3.“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中的“点”能否改成“亮”或“闪”?为什么?
答案 不能。“点”说明有点灯人,暗示天上的街市有幸福的人们在生活。
4.诗中反复出现“定然”,有什么作用?
答案 强调肯定,表明了诗人坚信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反映了他对理想的执着,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5.最后一节说“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那颗流星”?
答案 用“朵”更能突出流星的美丽,暗含流星像花一样,写出了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这也体现了诗人贯穿天地的无穷的想象力,与全诗的浪漫基调相契合。
6.“你看”,这是对谁说的?为什么不说“我看”?它和下文哪两个字照应?
答案 这是对读者说的。诗人好像在与读者一起欣赏天上的街市,如果用“我看”,就写不出这种交流的亲切之感。它和下文的“不信”相照应。
探究写法
【二】
1.诗中写到了哪些事物?
街灯
明星
天河
牛郎织女
流星
灯笼
街市
世上没有的珍奇
2.诗中写到这些事物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街灯
明星
天河
牛郎织女
流星
灯笼
天上的街市
世上没有的珍奇
第一节
明星
街灯
第二节
地上的街市
第三节
第四节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联想:
甲事物
想到
乙事物
存在 存在
想象:
甲事物
创造出
乙事物
存在 不存在
因果联系
相似关系
来源于
客观现实
联想与想象
街灯
明星
天河
牛郎织女
流星
灯笼
天上的街市
世上没有的珍奇
第一节
明星
街灯
第二节
地上的街市
第三节
第四节
联想
联想
想象
想象
实写
虚写
想象
想象
虚写
虚写
实写是为想象做准备的,想象是对实写的升华。
3.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4.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答案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以水深浪大的天河隔开,无法横渡,每年只有农历七月七日那一天在鹊桥相会。
课文想象的情景:牛郎织女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5.作者为什么要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做别样的改造?
答案 诗人用天上街市的美好反衬人间的丑恶,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个世纪初,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未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
表达了他对理想(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背景链接
拓展迁移
【三】
1.仿照事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续写下面的句子。
例句: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五颜六色的小喇叭
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薄纱
2.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把“遥望”“繁星”“闪烁”三个词扩展成一个语段,150个字左右。
答案 (示例)深夜,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阳台上,遥望星空出神。那漫天的繁星有时就像智者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是要对我说些什么;有时又像调皮的孩子在朝我眨眼睛,让我陪它一起玩;有时还像姑娘娇羞的脸,躲在云下,又不时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这美丽神秘的夜空,这变幻莫测的繁星,让我的心挣脱一切束缚,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和灵动。
郭沫若改诗救少女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他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且署着当天的日子。郭老看了后很着急,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老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故事链接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她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李真真仔细阅读,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待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啊!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作谢郭老云: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这首诗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了一幅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天上街市图,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 结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