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纲要下第7单元 第16课
思考:据材料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基督徒们为捍卫上帝和国家而互相残杀的情景损害了殖民列强的威望。亚洲人和非洲人不再把他们看成是近乎神授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殖民地》
1918阿根廷共产党成立
1919墨西哥共产党成立
1920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成立
1920伊朗共产党成立
1920土耳其共产党成立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埃及共产党成立
1922巴西共产党成立
由于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战后帝国主义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如进行不等价的商品交换,开办工业运输业和农场对劳动群众直接进行超经济的剥削以及举办银行高利贷业务等等,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帝国主义者剥削这些国家时,不得不在那儿修建铁路、工厂和工业与商业中心。这就使无产阶级出现,当地知识分子产生,民族自尊心觉醒,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解放运动加强。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殖民地》
一战:列强忙于厮杀,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其威望也一落千丈。
殖民地内部:民族工业有一定发展,出现较强的组织力量,人民坚持抗争。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激化,直接导致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潮的出现。
十月革命改变世界格局,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
一、鸿风乍起——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华民族进行抗日战争
印尼共产党人发动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发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
二、亚洲——觉醒后掀起新高潮
思考: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新”在哪里?
广度:涉及国家众多。
深度:领导阶级的多样性: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民族主义政党。
斗争手段的不同性:暴力、和平。
斗争目标的变化性:民族独立、民主要求。
(一)概况
事件 领导者 方式或政策 结果
民族大起义1926—1927年 印尼共产党(1920年成立) 武装起义 被残酷镇压
失败后转入地下
民族独立运动 印尼民族党 (资产阶级政党) 不合作政策, 争取民族独立 民族资产阶级
掌握运动领导权
1962年,苏加诺对暴力和非暴力的革命道路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们接受和平的原则,甚至我们接受这样的原则:和平比武力更好。这是一个原则……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则,如果对方使用武力,我们也有权使用武力。甚至为了从帝国主义手里解放我们的祖国,我们有充分的权利使用武力。这就是原则。”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主义者关于民族解放的言论》
“印尼国父”苏加诺
(二)表现:印尼
(二)表现:印度
1.内容
非暴力+不合作
“即使最不易的统治,也必须依赖被统治者的合作而继续。”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必将因剑失去。”
思想:爱与道义
行动:合法、和平
第一阶段 (1920~1922年)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名誉职位等,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抗税
第二阶段 (1930~1934年) “食盐进军”引发了各地的抗税斗争
第三阶段 (1940~1942年) 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我所信仰的印度教,它包含了伊斯兰教、基督教、拜火教、锡克教中最善的教义……如果我们害怕和不信任穆斯林,我们必然站在英国一边,并且延长我们被奴役的时间。”
——林太《印度通史》
毗
湿
奴
像
“非暴力”思想可追溯到传统宗教教义,用以团结与发动信仰各异的印度人民。
印度的铁路、港口、电讯、采矿、公路及重大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大都是英印殖民政府筹划启动,依靠大举侵入的英国资本建成的,所以这些领域基本掌握在殖民政府和英国资本家的手中。
印度沦陷为殖民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全都由殖民政府掌控,印度人民根本没有暴力革命的能力,甚至没有通过民族战争赢得独立的意念。
——林太《印度通史》
因此,“非暴力”思想既迎合印度的宗教文化,又与客观国情相符合。
2.原因
曹里曹拉事件后,……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 ”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积极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促进了民族团结,为印度日后独立奠定基础。
局限性:为防止暴力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反映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两重性
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运动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
摩洛哥里夫人民与西、法殖民军的斗争
三、非洲——抗争中逐步觉醒
(一)概况
1922年埃及宣布成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宪法。
宪法规定:允许英军驻在埃及,聘请英国人为埃及政府财政及司法顾问,英国因条约和习惯而得到的利益仍予保留。
是否达成?
英国保留诸多特权。这是不完全的独立。
华夫脱党的党纲规定:用和平合法的手段来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
◎扎格鲁尔
阶段 领导者 方式或政策 结果
民族独立 1918—1922 扎格鲁尔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起义
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特权
护宪运动
1928-1935
要求英国放弃特权
未获完全成功
(二)表现:埃及
1937年,埃及国王拒绝新宪法草案,迫使新内阁下台。1938年的议会选举中,华夫脱党遭遇失败,从此失势。
这意味着?
护宪运动的胜利成果没能巩固下来。
这一规定说明了什么?
扎格鲁尔和他领导的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促成了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扎格鲁尔
独立之路道阻且长,独立意志永不磨灭。
1923年,摩洛哥建立里夫共和国
1912年,法国和西班牙政府迫使摩洛哥苏丹签订不平等条约,将4/5的国土分割为两国的“保护区”。1920年西班牙殖民军进犯里夫地区。
领导者 方式或政策 结果
部落酋长 克里姆 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酋长克里姆
(二)表现:摩洛哥
(二)表现:埃塞俄比亚
1941年,埃塞俄比亚独立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海尔·塞拉西一世
6月30日的国联全体会议上,大会主席请阿尔西尼亚皇帝发表讲话,意大利大使站起来大摇大摆离开,同时许多意大利记者吹起口哨。尽管能够说流利的法语和英语,塞拉西还是选择用他祖国的语言发表讲话。这篇讲话长达45分钟,是对意大利这场非正义战争的总控诉。讲话的结尾,皇帝质问:我是在捍卫所有正在受到侵略威胁的弱小民族的事业……今天是我们,明天就可能轮到你们。
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君主独裁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智利: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上台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罢工
拉丁美洲在独立了一百多年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大棒政策
金元外交
半殖民地
四、拉美——独立后继续抗争
(一)概况
桑地诺:
我们甘愿做
爱国者战死,
也不愿像
奴隶活着!
我要誓死
解放祖国。
要祖国,
要自由!
“独立”国家,名不副实
“美国鲨鱼”的无底胃口:
制定关税权
外交监督权
运河开凿权
租借领地权
军事驻扎权
扶植傀儡权
(二)表现:尼加拉瓜
领导者 经过 结果
桑地诺 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1933年美军撤出,1934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①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封建大地产制依旧盛行,土地兼并严重;外资控制墨西哥经济命脉)
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政治 改组国民革命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经济 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
文化 发展教育,限制教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卡德纳斯
历史任务:都曾是殖民地半殖民国家,面临反帝反封任务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封建君主
部落酋长
武装斗争
社会改革
和平手段
(1)(空间)广泛性:涉及广大亚非拉地区
(2)(时间)持续性: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未间断
(3)多样性:领导力量;指导思想;斗争方式
(4)目标明确:都曾是殖民地半殖民国家,面临反帝反封任务
(5)影响深远: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