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训练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训练点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智慧之妙。
二、教学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现象看到他的因妒忌而欲陷害诸葛亮的险恶用心,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四、教法和学法
谈话法,演示法,导读法,自学讨论法,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开,通过文章的故事性和智慧性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激情。。
五、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和故事等。
六、教学步骤: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教师出示标题的幻灯片。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要学习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幻灯一起读一读本节课的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2、教师设问: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怎样使周瑜自叹不如的?能不能用本课中的一个四字成语概括一下(神机妙算)。
3、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写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二)、精读课文,品味神妙。
1、学生默读课文,先自己单独思考勾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再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小组整理自己所勾画的句子。(学生读文勾画、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2、教师和学生讨论交流所收集的本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将其勾画和标识出来后面学习时要用上。
3、教师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借箭成功,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
(教师板书本文的中心词:神机妙算)
4、谁能说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会算,提前能预知要发生的事),教师出示幻灯引导学生来理解“神机妙算”的意思。
5、师问:诸葛亮到底“神机妙算到了什么?”,竟让周瑜这样一个自恃甚高、心高气傲的人自叹不如呢?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勾画的句子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必须列出方向引导,否则学生容易无头绪。教师板书大点A、B、C。并出示相应的幻灯片。
A、 识 天 时
讨论交流学习与识天时相关的句子。教师出示幻灯片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师问: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至于出现偏差。)
(1)、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语言描写)
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信、有把握)
谁能试着读出诸葛亮的自信有把握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B、懂地理、巧安排。
讨论交流学习与懂地理、巧安排相关方面的句子。教师出示幻灯片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师问:诸葛亮是如何一反常态去借箭的?
(1)、“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师生讨论交流:诸葛亮让军士这样做对受箭有什么好处?
(动静大,曹操的反响大,射的箭就更多而且便于统一行动、受箭面积大、两面受箭保持船体平衡)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师生讨论交流: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讨论交流(顺风顺水,因长江水自西向东流)
再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C、识人心
讨论交流学习与识人心相关方面的句子。教师出示幻灯片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1)、识曹操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曹操多疑多虑的特点被诸葛亮熟知,因此说诸葛亮知人心)
(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一方面因为鲁肃忠厚老实,另一方面借鲁肃口讲述借箭经过
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因素,诸葛亮全考虑到了。这“箭”借得好,这就叫“神机妙算”。而这一切,周瑜都没设想到,当他从鲁肃口中知道这一切,惟有“自叹不如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想想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心服口服、但会更加的嫉妒诸葛亮的才干。)
(三)人物特点分析
学习了本课,本课中出现的几个人物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谁,说出喜欢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出示幻灯片。
(四)、拓展谈话。
周瑜阴谋落空,没能杀掉诸葛亮,这成了周瑜的一块心病。此后,俩人还有过多次较量,周瑜均败于下风,以至临死前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想知道更多故事,课后大家可以去读原著。
(五)、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教师在总结的时候同时出示本课的板书的幻灯片,组织学生重温本课的关键环节。
附:板书设计:
神 知天文 三天后大雾
草船借箭 机 巧安排 顺风顺水
妙 识人心 曹 操 多疑多虑
算 鲁 肃 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