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走月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梳理文章主要内容,提取图画,并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教学重点 .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主要内容,提取图画,并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时
导 案 学 案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走进月光 1出示视频《月夜图》,引入有关月亮的传说,由月亮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带有“月”的诗句。 3.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了解作者 揭示课题 联系旧知《大青树下的小学》引出作者吴然,以及他的家乡云南,同时适时揭示课题含义。 2.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课文。 学习任务一: (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识记词语。 3.教师引导交流字词。 4.指导完成导学单,巩固字词。 再读课文,感受美好 学习任务二: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画出相关词语和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学习任务三: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秋夜的月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课件相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3.教师概括画面——月亮升起图。交流概括画面的方法:月亮+(状态或者地点)=月亮XX图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1.用学到的方法,概括其它几幅画面。 1.欣赏视频,欣赏后交流各自的感受。 2.齐读诗句。 3.说说对题目“走月亮”的理解。 让学生说说云南有哪些美景和风俗。 1.围绕自读要求,依据学习策略有序学习。 2.组长带领组员有序汇报学习成果。 1.全班交流字词。 2.全班补充或质疑,教师引导交流。 4.完成导学单的习题并同桌核对答案。 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梳理小女孩和阿妈留下的足迹:溪岸、村道、果园、田地。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月亮的句子,体会作者笔下秋夜月亮的特点。 2.结合相关句子汇报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朗读。 1.用学到的方法,概括其它几幅画面。
教学板书 2.走月亮 家乡月夜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