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满分: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2022年11月22日7:14,某市某中学张老师(居住地经度约115°E)开车行驶在上班路上,正好看到公路前方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当天,该地的昼长约为( )
A.9小时12分 B.9小时14分
C.10小时12分 D.10小时14分
2.一个星期之后,张老师仍然于7:14行驶在这一条上班的路上,可能看到( )
A.太阳悬在公路的上空
B.日出前的朝霞满天
C.夜色似黑幕笼罩大地
D.北极星在天空闪烁
东北三省人口2020年比2010年净减少数量合计达到1 100万人,其中县域成为人口流失的主要区域,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增长。加快东北三省县域发展和振兴,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刻不容缓。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东北县域人口流失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气候寒冷
B.基础设施落后
C.经济增长乏力
D.生态环境恶化
4.适合目前东北平原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途径是( )
A.矿产开采实现城镇化
B.边贸发展带动城镇化
C.产业升级引领城镇化
D.生态保育促进城镇化
雾凇是在低温的条件下,空气中过冷却的水汽直接在草木等地表物体上凝华形成的乳白色冰晶。区域内的气温、水汽、植被等因素都会影响雾凇的数量。下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的雾凇景观图。根据材料,完成5-6题。
5.在冬季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般沙垄上雾凇的数量比垄间更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垄上区域空旷,草木枝叶繁茂
B.垄上积雪较多,水汽蒸发较多
C.垄上海拔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D.垄上气流活跃,易暴露于水汽中
6.推测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同一株植物上,雾凇数量最多的方位是( )
A.东南侧 B.西北侧
C.东北侧 D.西南侧
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某水源区示意图。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突出,水质优良,承担着向陕西渭河平原(引汉济渭工程)调水的任务。引汉济渭工程完成后,西安人民有望喝上汉江水。据此完成7-8题。
7.引汉济渭工程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8.图中甲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与引汉济渭调水的矛盾突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南方地区牛肉消费量占全国的57%,但产量仅占全国的27%。近年来,云南省凭借自身优势,开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为解决农户购牛难的问题,普洱等地开办“牛超市”,由企业出资从省外引进良种牛,搭建牛源供应平台,同时也提供贷款、防疫、保险、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肉牛产业正成为助力普洱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据此完成9-10题。
9.近年来,云南省兴起肉牛养殖业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场广阔 B.市场需求
C.牛源优质 D.服务完善
10.普洱等地开办“牛超市”,主要是为了( )
①延长肉牛产业链
②降低农户养殖风险
③拓宽牛肉销售渠道
④扩大肉牛养殖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下出现在低层大气贴近下垫面的一种凝结现象。我国南海中南部海域海雾日数较少,北部海域的海雾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近岸海域。下图示意某日亚洲部分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此时珠江口有海雾生成。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北部海域相比,南海中南部海域海雾日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偏高 B.风力偏小
C.湿度偏大 D.降水偏少
12.图示时刻,珠江口海雾的形成是由于( )
A.暖湿气流经过寒冷的海面
B.海面辐射冷却致水汽凝结
C.干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
D.寒暖流交汇水汽凝结成雾
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年轻人从大城市回云南千年古寨合伙种咖啡做电商的故事,故事以普洱市干旱河谷的小粒咖啡为原型。小粒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6°N—9°N),3—4月开花,9—12月果实成熟,但在普洱市花期为2—7月。咖啡的开花受气候,特别是雨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普洱市区域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普洱市小粒咖啡花期比原产地长的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排水条件好
C.降水丰富 D.气候凉爽
14.目前普洱市发展电商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本地市场小 B.村民学历较低
C.基础设施不足 D.农产品品质差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压舱石”。我国耕地资源紧缺,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作种植结构的“非粮化”。下图为河南省2020年种植结构“非粮化”水平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三门峡市非粮化率高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势起伏大 ②水热条件差 ③机械化程度低 ④政策支持 ⑤种粮比较收益低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6.为保障粮食安全,开封市降低非粮化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②提倡居民饮食结构的多样化
③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④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奥亚圭地处智利北部安第斯山区。1890年铁路开通后,该区域利用火山口的硫黄资源发展硫黄加工产业,在平缓台地上兴建了若干工业营地。奥坎基尔查火山矿区为该区域最大的硫黄矿区,早期通过公路运输硫黄,遇道路中断则改用骆驼、骡。1920年修筑能兼运硫黄和工人的空中索道。1940年,奥亚圭周边区域硫黄工业进入鼎盛期,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并吸引大量外籍劳工迁入。20世纪后期,该区域硫黄工业衰落,留下的工业遗址亟须得到保护性开发。下图是奥亚圭市及周边区域地图。
(1)分析奥亚圭周边区域硫黄工业营地的区位条件。(8分)
(2)与地面运输相比,说明该矿区采用高空索道运输的优势。(6分)
(3)为该区域利用硫黄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若尔盖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为青藏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断陷盆地,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湿地广布。黄河自采日玛至拉加峡口段干流河型多次变化,依次呈现出网状水系、自由曲流、辫状水系、深切曲流。若尔盖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曾为湖泊,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东昆仑大断裂带和距今3.7万年前温暖湿润的气候综合影响下,古湖外泄与黄河干流贯通,形成了现代黄河水系格局。图1示意若尔盖盆地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图2示意黄河自采日玛至拉加峡口段干流河槽纵向断面及河型分布。
(1)说明若尔盖盆地有利于湿地广泛发育的自然条件。(6分)
(2)指出黄河自采日玛至拉加峡口段干流河型多次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6分)
(3)分析黄河与若尔盖古湖贯通的形成机制。(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黑土是在温带草甸草原植被条件下形成的肥沃土壤。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地区是世界黑土分布区之一,与其他黑土区不同的是,这里分布的是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由于草场优质,这里一直都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生产区。近年来,潘帕斯草原很多地区被开垦成耕地,种植大豆,成为阿根廷大豆的主产区。下图为阿根廷的黑土分布区。
(1)简述潘帕斯草原“红化黑土”的形成过程。(8分)
(2)分析阿根廷大面积改牧为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
参考答案
1-5 CBCCD 6-10 BCABC 11-15 ACDCB 16 C
17.(1)靠近火山,便于获取硫黄原料;邻近铁路、公路,便于硫黄产品外运;邻近国界,便于招募邻国劳动力;地形平坦,便于营地建设;临近河湖,取水方便。(8分)
(2)山区地形复杂,索道运输可以缩短运输距离;索道运输速度较快,能提高运输效率;山区地面交通易因灾中断,索道运输可提高运输的连续性。(6分)
(3)将高空索道改造成客运索道,服务登山探险、旅游、科考;将工厂改造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将营地改造为科考站、民宿等接待基地。(6分)
18.(1)属于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海拔较高,年均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季节性冻土发育,地表水难以下渗;支流众多,汇水多。(6分)
(2)河槽比降(地形);河水含沙量;河床质地;支流入汇。(6分)
(3)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带;古黄河沿断裂带发育,不断溯源侵蚀和下蚀,切开若尔盖湖盆;若尔盖古湖上游正处于温暖湿润时期,来水量增多,湖泊水位上升,湖水沿断裂带下泄。
(6分)
19.(1)该地气候温和;植被是茂密的草原,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地形平坦,利于有机质积累,形成肥沃的黑土;夏季气温较高,土壤氧化作用强,加上雨水的淋溶作用,表层土壤氧化铁含量增加,出现红化现象;形成了表面红色下面黑色的“红化黑土”。(8分)
(2)过度开垦草原变为耕地,破坏草原生态,造成草场退化;黑土退化(流失),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