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领会冰心奶奶看到繁星时的心情。
走近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自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诗集《春水》《繁星》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哺育了几代青少年。
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冰心奶奶的三首短诗,初步体会了这三首现代诗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来深入感受这三首短诗的魅力吧!
短诗三首
“永不漫灭”的意思是永远不会磨灭忘记,表明诗人清晰地记得过去的事情,终生铭记。
“这些事”指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繁星 (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讨论交流
读诗想象:作者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做什么?
想象画面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伴着音乐走进作者永不漫灭的回忆里,品读这首诗。
第一首小诗描绘出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的夏夜乘凉图,诗人用清新自然的文笔,蕴涵爱意的诗句表现了“母爱是永恒不变的终生记忆”这一主题,赞颂了无私的母爱。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想一想,诗中出现的两个“风雨”,意思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
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小诗的意思。
想象画面
结合作者的经历,理解“心中的风雨”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1921年,经历人生风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诗集《繁星》,她把对母亲的爱写在这首诗中, 母亲啊……
写作背景
第三首小诗寥寥几句,用类比手法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她对母亲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诗歌联系自然中的鸟和风雨,读来委婉柔和,更加生动,容易理解。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小组交流。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星
有光
花
有香
思潮里
有波涛的清响
排比
反问
有感情地再读诗歌思考: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随堂练习
哪 没有 ?
哪 没有 ?
哪 没有
一片天空 云朵
仿写句子
一季我的世界里 自然的风声
一条小溪 浪花
让我们在海浪的伴奏下,齐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出对大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哦!
品读诗歌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第二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写诗人自己幼年的记忆,抒发了对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怀念和赞美之情。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拓展延伸
繁星(一)
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空中,
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语?
沉默中,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繁星(二一)
窗外的琴弦拨动了,
我的心呵!
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
是无限的树声,
是无限的月明。
读一读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拿起手中的笔,自己也来试着写一首小诗吧!
提示:诗歌语言有什么特点?
练一练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