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3 07:3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政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最后阶段。
[历史概念]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解放战争背景)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6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阅读导言,分析国民党“接收”的反映了什么?
2.观察教材P147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国内形势
(1)找到国民党运兵的方向?分析其目的?
(2)美国帮助国民党运兵说明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
(3)中共为什么会主动撤出一部分解放区(橙色)?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蒋介石、赫尔利等合影
1945年12月20日 在延安欢迎美国特使赫尔利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孙子兵法》
重庆谈判之谋略博弈
材料一:伐谋: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1954年8月14日重庆《中央日报》
伐交:一时间,将介石的和谈善意传遍中外,美国苏联呼吁中国和平,国内的中间党派也纷纷支持。
伐兵:蒋介石9月命令第二战区阎锡山部向晋鲁豫解放区的上党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命令第五战区刘峙部抢占平汉、陇海铁路各要点;9月30日密令第九战区薛岳部进攻信阳、礼山一带的新四军;10月9日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第六战区孙蔚如部“围剿”长江南岸的共产党军队。
——刘信君:《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反蒋拥共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6期
(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重庆和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重庆和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1、毛泽东不来重庆,将内战责任转嫁于共产党。
2、利用谈判拖延时间,以便调兵抢占沦陷区地盘,准备内战。
3、如果毛泽东来谈判,徐徐图之。给共产党几个部长席位,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而后予以消灭。
(2)中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怎么办?
[历史解释]
材料二:伐谋:8月25日、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继续开会讨论赴重庆问题。毛泽东认为“去,这样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要充分估计到蒋介石逼我城下之盟的可能,但签字之手在我。”“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毛泽东也做了最坏打算,如果做出最大让步还不行,就“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 ——《毛泽东文集》第四卷
伐交: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等会见了宋庆龄、冯玉祥、谭平山、柳亚子等著名人物。会晤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张澜、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黄炎培、许德珩,以及社会知名人士郭沫若、章士钊、马寅初等。毛泽东、周恩来还多次会见美、苏、英、法等外国驻华使馆官员、外国记者和各国援华救济团体人士等国际友人。
伐兵:毛泽东于8月28日飞往重庆。三天前刘邓去上党。29日中共中央紧急调动数十万干部和军队大举出关,利用苏军突然进入东北,日军放下武器,国民党鞭长莫及,东北各地出现政权真空,抢占先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把东北建成革命根据地。
——郝在今《1945年的陷井》,《同舟共进》2018年11期
(3)毛泽东为什么要赴蒋介石的“鸿门宴”?
(3)毛泽东为什么要赴蒋介石的“鸿门宴”?
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向全国人民及世界表明中共和平民主的诚意。
争取全国人民和民主党派的支持。
[历史解释]
2.观察教材P147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国内形势
(1)找到国民党运兵的方向?分析其目的?
(2)美国帮助国民党运兵说明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
(3)中共为什么会主动撤出一部分解放区(橙色)?
抗战
胜利
中国社会主
要矛盾变化
二战
胜利
世界矛盾变化: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
美苏主导的两大阵营对峙,美扶蒋反共
世界格局变化:两极格局形成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争取和平民主)
国民党
独裁内战
中共七大
和平民主团结
联合政府
民主党派及人
民自由民主
敢问路
在何方
[知识要点]
(一)重庆谈判
(二)“双十协定”
(三)政协会议
(四)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二、人民解放战争(军事)
时间 阶段 重大事件及意义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
重点进攻
1947.6-1948秋 战略反攻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威胁南京武汉
1948秋-1949.1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基本摧毁国民党主力,
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基础
1949.4.21~23 战争胜利 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1949-1951 追歼残敌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解放除台湾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全国领土
[知识要点]
国共军队数量对比表
年代 国民党 (万人) 共产党(万人)
1946.7 430 127
1948.9 365 280
1948.9东北战场 55 70
问题:以上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国共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中共
②中共与国民党主力决战时机成熟
③决战首选战场是东北
[史料实证]
战略决战
1948秋-1949.1
(1)概括三大战役各自的战术特点
①关门打狗
②中间突破分段歼敌
③瓮中捉鳖
(2)分析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刘
伯承、邓小平在进行渡
江战役的部署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一)经济掠夺(危机)
1.方式:①滥发纸币②官僚资本掠夺
2.危害:①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②民族工业破产
③国民党孤立
④国统区第二条战线(概念、性质、影响)
(二)政治:坚持独裁内战
[知识要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共)
(一)经济:解放区土地改革:
1.内容:1947年夏《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平分土地
2.影响:
①废除封建剥削
②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③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
④对后世:为建国后土改提供借鉴
[知识要点]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
地区: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
2.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地区: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
内容:地主减租减息
3. 1947-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地区:解放区
内容:彻底平分土地,废除封建剥削
[知识归纳]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共)
(一)经济:解放区土地改革:
1.内容:1947年夏《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平分土地
2.影响:
①废除封建剥削
②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③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
④对后世:为建国后土改提供借鉴
(二)军事:1947战略反攻——1948秋战略决战
(三)政治:
1.1949春七届二中全会
2.1949.4北平和谈
(四)胜利:1949.4.21-23渡江战役
[知识要点]
材料一:淮海战役国民党投入军队70多万人。给解放军提供后勤补给的农民500余万人。陈毅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材料二:1950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曾说:此次战争(解放战争)的失败原因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问题:结合材料一、二及教材知识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比较项 国民党 中共
阶级本质 阶级本质失去民心 阶级本质,得到民心
政治 内战、独裁 和平、民主
经济 经济掠夺导致国统区经济崩溃 1947年土改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军事 士气低落、厌战 士气高涨
党内 蒋桂分裂 七大,在马列毛思想的基础上空前团结
[比较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对中国: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半殖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对世界:
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
[历史分析]
[思维导图]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时间 阶段 国民党 中共
1945-46 争取 和平民主 内战独裁 六届二中 和平民主团结
重庆-协定-政协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经济:滥发纸币、官僚资本巧取豪夺 政治:第二条战线、《中华民国宪法》 194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6- 1948秋 战略反攻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1948秋-1949.1 战略决战 蒋引退, 李宗仁代总统 三大战役
1949.4. 21~23 胜利 北平和谈 1949春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