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0课《复习(第2课时)》表格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10课《复习(第2课时)》表格式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3 08:5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复习(2) 第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感受加、减法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两步计算的口算过程,提高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按步骤计算、细致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感受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里的应用。
理解:求剩余的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简单运用: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
复杂运用:能正确地列式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创见:
教学重点 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 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在具体情境中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预学查异。 9+2= 16-9= 13-4= 5+7= 15-5= 6+8= 11-3= 8+8= 13-6= 12-7= 9+6= 10+7= (1)开火车汇报得数 (2)挑两题说算法(1道加法、一道减法) 师小结:我们在口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主要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主要想加算减。当你熟记了一些加法或减法算式后,也可以用记住的算式来算有联系的算式得数。 二、初学适异。 1、第7题。 (1)学生独立填写。 (2)反馈交流,核对答案。 汇报时,让学生说计算过程。 强调:在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明确要求:先算的划上横线,写出得数。 小结:20以内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是从左边起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 2、第8题 师:图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障碍跑比赛,每个跑道上都有四个障碍。要想顺利地通过每一个障碍,就要正确地计算出障碍处的得数,而且从前往后每一个障碍之间的算式是连续的。明白怎样算吗? (1)同桌两人比赛(分四轮:第一轮:左一,右二;第二轮:左二,右三;第三轮:左三,右四;第四轮:左四,右一)。 (2)汇报得数,了解计算情况。 三、研学导异。 1、补充 师: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2、第9题 (1)生示范读题,全班齐读。 师:题中的条件有什么? 问题呢? (2)独立列式 (3)反馈交流 师:算式是?为什么用减法?单位名称是什么? 3、第10题 (1)生示范读题,全班齐读。 师: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解决哪些问题? 师:第1小题要求的是什么问题?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条件是哪些?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请后进生说算法,及时了解他们口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让后进生说说运算顺序。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师:会列式吗?试一试。 (4)独立完成 (5)交流反馈 师:第2问,会解决吗?试一试。 (6)独立完成 (7)交流反馈 师:你用的是哪两个条件,是怎样想的? 算式是?能说一说题里的数量关系式吗? 对比:为什么第一问用加法,而第二题用减法呢? 师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楚要求的问题,想想需要什么条件,再去找出相关的条件,按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四、拓学展异。 思考题 师读题 师:出示题目。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这道题,你能在空格里填数正确的数吗?现在请小朋友同桌讨论,然后在全班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让学生先在图中比划出横行,竖行,斜行。这3个数字相加都等于15。 启发:可以先填出哪个空格,为什么可以先填这个空格? 指出:先可以填出上面一横行中间空格里是的数,也可以先填右下或左下空格里的数。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P10 要提醒学生,先要保证能做对,再追求做快。 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正确率,分析错误原因 让学优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要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让后进生重复。 要求学优生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填哪个空格,再填哪个空格,为什么要这样想。
板书设计: 复 习 49 (
4+2=6 2+6=8 4+8=12
15-6=9 15-8=7 15-12=3
4+5=9 2+5=7 8+6=14
15-9=6 15-7=8 15-14=1
)2357816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