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练习九(第2课时)》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4.1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练习九(第2课时)》表格式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3 10: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练习九(2) 第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对求两个数相差多少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重视学生的发展,给学生较多的合作、探究、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理解:
简单运用: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复杂运用:对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强化联系,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创见: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位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问法。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预学查异 1、逐条出示题目,学生抢答得数,比比谁的反应快。 69+20 19+50 52+4 46+3 37-6 76-40 58-3 77-20 选择几道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 2、完成练习九第2题 (1)选择其中四题(第1组和第4组),指名板演。 (2)进行反馈。 (3)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二、初学适异 1、完成练习九第6题 (1)学生读题目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交流,并说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3)为什么用减法? 2、完成练习九第7题 学生读题,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看图知道这样的桌子要一人1张。 启发:有48人开会,表示桌子要多少张?椅子呢?现在桌子和椅子各有多少? 提问:要求桌子还要搬多少张可以怎样想?要求搬的椅子呢? 学生独立列式。 说明:48人开会,就要搬48张桌子和4把椅子,列式时可以这样想: 从要搬满的48里去掉已经搬好的,剩下就是还要搬的,所以用减法算。也可以这样想:求还要搬多少,就是要算已经搬的数量比要搬满的数量还少多少,所以用减法。 三、研学导异 1、完成练习九第8题。 (1)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提问:要求鸡比鸭多多少只?我们要选择哪些条件? 那求鹅比鸭少多少只呢? (3)学生独立列式。 追问: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小结: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要看清问题要求的什么,找到需要的条件,再用合适的方法列式解决。 (4)提问:那根据这里的条件,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练习九第9题, 出示一组算式:99-18=81 99-27=72 99-36=63 (1)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 指出:被减数都是99:;减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一差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正好调换位置;把减数或差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和都是9.。 (2)你还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 四、拓学展异 小红收集30枚邮票,小力收集45枚邮票,小红再收多少枚邮票就和小力一样多。 学生读题目,条件是什么?问题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汇报答案。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数学补充习题》第35页 通过抢答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调动了学生口算的热情,同时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提出了挑战。 请几名有困难的学生说说竖式计算的注意点 强调从问题出发,找到问题有关的条件,根据数量关系来解题,帮助部分学生感受分析过程,学会思维。 可以先让优等生先题问题给其他学生做个示范,再让中等生、后进生提问题。 在引导发现规律时,要调动优等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小组里交流,带动中等生和后进生去发现规律,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引导,适时总结,然后再让学生接着写几道。
板书设计: 练习九(2) 69+20 19+50 52+4 46+3 37-6 76-40 58-3 77-20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