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期末复习(3):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及应用复习 第 课时 月 日—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方法。 使学生在比较、归纳的活动中,体验比较的方法,感受知识是内在联系,提高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沟通知识联系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的结构,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理解:
简单运用:能估计笔算得数,能应用笔算加、减法解决简单加、减法实际问题。
复杂运用:
创见: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法笔算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减法笔算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预学查异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口算。学生快速答题。 86-5= 61-10= 15-8= 6+8= 5+8= 24-5= 28+9= 35+20= 13+8= 16-7= 二、初学适异 1、完成书P97/12 8 1 5 6 7 2 4 7 - 3 9 + 2 3 - 2 5 + 3 6
7 9 4 4 3 5 0 + 3 3 - 4 6 - 3 4 - 2 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对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情况进行统计,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 2、完成书P97/11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1)提问:竖式计算有哪些注意点?(强调: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时候的注意点) (2)让学生列竖式,每一组写一小组。 师:说说第一组两题用竖式是怎样算的,两题计算时不同在哪里。 学生交流,追问:那两位数加两位数用竖式怎样算?(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蛮10,向十位进1。) 师:说说第三组两题用竖式是怎样算的,两题计算时不同在哪里。 学生交流,追问:用竖式计算时,怎样的题是退位减?退位减怎样算 (板书: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3、不计算,找出和最大的竖式,在下面的□里打“√”。 3 3 4 3 3 8 + 5 6 + 3 3 + 5 5 □ □ □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4、小红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一回家就开始做作业,现在正准备写第25个字了。小红已经写完了( )个字。 三、研学导异 1、完成书P97/10 数学故事童话大王森林王国原有35本( )本50本借出20本36本( )本还剩( )本4本8本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并纠错。 师:第一个求的什么问题?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怎么列式 第二个?第三个? 2、完成书P97/1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表格里填写结果。 交流结果,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算法不同。 指出:求小明一共踢多少下,要把两次的下数和起来,所以要用——(加法);求小娟第二次踢多少下,要从她一共踢的下数里去掉第一次的,所以要用——(减法)。 3、 文具盒书包上午卖了42个30个下午卖了10个20个
(1)文具盒一共卖了多少个? (2)下午书包比文具盒多卖了多少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4、在学校马路的两边各要栽30棵树,一共有多少棵树? (
=
(
)
)5、桌子已经有50张,椅子才有3把。有68人来开会,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
=
(
)
) (
36
张
)6、 胶卷 再拍两张,这卷胶卷就拍完了,已经拍了多少张? 师:谁来读题目?一个条件,能解决问题吗? 提问: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怎么列式? 四、拓学展异 1、小刚送给小红5本练习本后,还比小红多3本练习本。原来小红比小刚少多少本? 师:通过题目可以看出小刚的本数有什么要求?要是把小刚送的5本,又拿回来,小刚的本数应该比8怎么样? 师:我们可以假设小刚有10本,送给小红5本还要比小红多3本,那小红原来有多少本呢? 2、你会填吗? 2 □ □ □ □ 4 + □ 5 — □ 3 - 7 4 0 3 1 □ □ 学生先独立思考,汇报答案。 用接火车的方法进行答题。 这部分的知识,可以借助同伴的力量,尽可能地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要让中等生和后进会说每个求的什么问题,会说数量关系式。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尤其是后进生。 注意观察后进生的掌握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板书设计: 期末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后反思:(片段反思、错例分析或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