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人教七上语文同步公开课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
2023春部编版七上语文最新公开课课件
任务一:识笔记小说
任务二:咏言语美妙
任务三:塑方正人格
任务四:赏世说新语
任务单
识笔记小说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本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笔记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多以人物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起源追溯至《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
轶事小说
搜神体
博物体
拾遗体
世说体
杂记体
笑林体
(参考陈文新《中国笔记小说史》)
咏言语美妙
口述故事
白雪纷纷
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哈哈哈哈哈哈!
谢太傅
谢 朗
谢道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朗读·释义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起来,和小辈一起讲论文章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一会儿
急
像什么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拟,相比。
不如
乘风。
因,趁、乘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思考·感悟
哈哈哈哈哈哈!
为何公大笑乐?
笑
对晚辈的天真可爱表以喜爱;
对晚辈的机智聪慧表以称赞。
他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不好: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好:呼应 “雪骤”,扣住大雪猛烈 密集,粒片直落的形象。
好:写出了雪花飘舞的
轻盈姿态,富有美感、诗趣、生机。想象力、才情都略胜一筹。
形
神
(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咏絮才
在《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衩判词里,对林黛玉的判词是“堪怜咏絮才”曹雪芹就是把林黛玉比作了才女谢道韫。
“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 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世说新语·贤媛》
林下风
释义:谢玄很敬重姐姐谢道温。同郡张玄有一个妹妹。张玄也非常赏识自己的妹妹,经常把她同谢道媪相提并论,认为她们可以相媲美。有一个叫济尼的`人经常出入张、谢二家。有人问他说:“谢道媪与张玄的妹妹相比,哪个更好呢 ”济尼回答道:“王夫人(谢道温)神态闲适大方,有竹林名士的风度。顾家妇(张玄的妹妹)清秀俊慧,是闺房中的佼佼者。”
后称赞妇女超逸脱俗,常用“林下风”比喻。
塑方正人格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朗读·释义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正午时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才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令尊在不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在门外,名词做状语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骂父,则是无礼。”
丢下我走了。委,舍弃。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诚信;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不讲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拉,牵拉
回头看
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我从__________看出。
参考:
①不讲信用:与人期行,过中不至;
②暴躁易怒:友人便怒;
③粗鲁:非人哉;
④无礼:对子骂父;
⑤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思考·感悟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参考:
第一,懂 “信” ﹔
第二,懂 “礼” ﹔
第三,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第四,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方
正
元芳的“入门不顾”,
是否失礼?
思 辨
古人称谓有敬称和谦称的区别。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敬辞类 常见词 释义
令 令尊 称呼对方父亲的敬辞
令堂 称呼对方母亲的敬辞
令郎 称呼对方儿子的敬辞
令爱 称呼对方女儿的敬辞
惠 惠顾 敬称他人光临。
惠存 敬请他人保存。
惠赠 敬谢他人赠与。
敬辞类 常见词 释义
奉 奉送 敬称他人赠送。
奉还 表自己归还他人(某物)
奉劝 表自己劝说他人。
奉陪 表自己诚恳陪伴他人共度时光。
赐 赐教 敬称他人指教。
赐复 敬称人覆信的套语。
贤 贤弟 敬称自己的弟弟或别人的弟弟。
贤侄 美称侄辈年轻人。
垂 垂问 俯问;下问
垂询 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 敬称别人对自己挂念。
垂爱 敬称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
高 高见 称他人见解高明。
高论 称他人言论高明。
贤 高寿 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就 用于问别人在什么地方工作
高朋 贵宾
高龄 称老人的年龄较高。
高邻 对邻居的敬称
其 他 久仰 仰慕已久,大多初次见面时说。
劳驾 烦劳他人之意。
赏光 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请人光临。
赏脸 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表尊重和感激。
高 贵姓 问人姓氏
贵庚 问人年龄
贤 大作 对他人作品的敬辞
大驾 对他人的尊称,常用大驾光临
谦辞类 常见词 释义
家 家父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严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君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 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慈 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舍 舍弟 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
舍妹 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
愚 愚见 谦称自己的意见,也说“愚意”
愚兄 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谦辞类 常见词 释义
拙 拙作 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
拙著 谦称自己的著作
拙见 对自己的见解的谦称
小 小弟 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小儿 谦称自己的儿子
愚 小女 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店 谦称自己的店子
鄙 鄙人 谦辞,自称。
鄙见 谦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
谦辞类 常见词 释义
敝 敝人 对自己的谦称
敝姓 谦称自己的姓氏
敝校 谦称自己的学校
其他 寒舍 称自己的家
见教 对方指教自己
愚 见谅 请对方原谅自己
拓展阅读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簞,因语恭:“卿东来, 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日:“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日:“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德
行
【译文】 王恭从会稽回来,王大去看望他。见到王恭坐在六尺长的竹席子上,因而对恭说:“您从东边来,所以会有这种东西,可以送一领给我。”王恭默然不语。王大走后,王恭就把自己坐的那领竹席子送他。既然再没有其他席子了,便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到这事,非常吃惊,说:“我本来认为您带回很多席子来,因而才求取的啊。”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没有多余的东西。”
寥寥数语,彰显士大夫清廉通达的生活作风和人生态度:
为官廉洁自守、一无所取的精神和不汲汲财利、甘于淡泊简朴的品格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日:“当共戳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言
语
【译文】 过长江避难的那些士人,每逢天气清朗和畅的日子,就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宴乐。周顗在席中间座位上叹息说:“风景与故国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山河有了变化!”席上人都互相看着流下眼泪。唯独丞相王导勃然作色说:“应当齐心为朝廷效力,恢复沦陷的疆土,为什么要像亡国囚徒似地相对哭泣!”
特写镜头,反映了东晋建国初期某些士族的生活和精神状况:西晋司马氏王朝亡于异族侵略军之手,许多豪门士族随南下,沉耽于秀美山水侈糜骄逸,将家国之痛付诸云烟。反之,王导心怀家国,激昂慷慨,振懦惊顽,令人称颂。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日:“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成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雅
量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给王导递书信,请求他介绍一个好女婿给自己。王导告诉郗鉴的信使:“你去东厢房看看,那边的小伙子随意挑选。”这位门生回去之后对郗鉴说:“王家的诸位郎君都非常优秀,听说我是过来选您的女婿的,都非常矜持克制,只有一个小伙子躺在东边的床上袒胸露乳,如同不知道这件事。”郗鉴一听,说:“这个正好!”后来一打听,原来此人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成语“东床快婿”就是出自此,王羲之的这种表现显示了魏晋时期名士的一种潇洒不羁、心无旁骛的气度,故而郗鉴一听就认同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奥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伤
逝
【译文】王子猷(王徽之)、王子敬(王献之)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琴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描述了王羲之二子(王徽之和王献之)深厚而感人的兄弟之情。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